高校景观建设中原生态环境保护浅析

高校景观建设中原生态环境保护浅析

摘要:在高等教育日益蓬勃发展、取得一个又一个新成果的今天,高校环境景观建设中对原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也引起了诸多关注。古往今来,均衡发展以及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们所共同向往的,该文简要分析高等院校环境景观建设中与原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并对于其教育意义与作用提出了一些保护和教育设计方法,期盼能对将来高校环境景观建设中原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教育作用设计贡献些许力量。

关键词:高校环境景观;原生态环境;教育设计;环境保护

1引言

在绵延不绝的历史发展长河里,人类与自然素来存在着一种和谐共生、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关系。高校环境景观建设与原生态环境如何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同样是一个发人深省、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哲学上,追求在辩证统一的基础上尽善尽美,在高校环境景观建设中也不例外。高等教育的改革已经为我们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其中最直观的感受便是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大批新校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那么,如何解决好环境景观建设与原生态环境这二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如何寻求二者的最佳平衡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何利用环境景观建设为校园文化服务,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环境教育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这对塑造学校的精神风貌、加强校园人文底蕴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2何为原生态环境保护

在环境保护的诸多分支中,原生态环境保护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小分支。环境保护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人类与地球同呼吸共命运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高校是一个独特且关键的大环境,不仅在当下影响着每一位大学生,更对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高校环境景观建设与原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发展,发挥环境景观建设的教育作用,进而促进社会与地球文明的健康发展[1]。原生态环境———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即未经人为干扰或者破坏,自然状态下自然存在的生态环境。对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是环境保护中极其关键的一环。手段以预防破坏和提前保护为主,起到了从出发点上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作用。从植被破坏到土地荒漠化,再到物种灭绝(包括动物和植物),都是原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带来的悲剧。毋庸置疑,原生态环境的保护直接关系到每一个生物的健康与安全。我们应在增强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落实好科学的原生态环境保护方法、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刻不容缓。身为地球主人翁的我们,应当肩负起这个重任,从各个层面、运用各种方法为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发展添砖加瓦。

3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与教育作用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所需人才、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战场,其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景观建设直接影响到师生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同时肩负着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的重任[2]。在高校景观建设设计时,注重保护原生态环境,具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其一是积极响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号召,起到环境保护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其二是有助于丰富高校的文化内涵、办学特色与精神理念,推动高校环境景观建设的教化作用,发挥其潜在的教育价值,更加有利于师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有利于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随着社会对于综合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对高等教育事业提出了诸多发展要求。当下,各地高校纷纷扩大办学规模和建立新校区以满足人才需求。高校的景观建设发展难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发展不能以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正如所说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必须因地制宜,恰到好处地保护好高校的景观环境。“求学致知”“学高身正”“教书育人”“明德睿智”等办学理念提醒我们,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育人育心。当前,社会上某种急功近利的思潮会在景观建设中对环境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破坏。因此,静下心来办学、静下心来建设,不仅是为高校景观建设我们营建一个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也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4目前高校景观建设存在的不足

高校景观建设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建设用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风俗,再辅以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在目前的高校景观建设设计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4.1高校景观建设的规划与设计缺乏科学性。在高校景观建设规划与设计中,往往由于过于草率而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譬如在教学区、宿舍楼、食堂等地区规划景观建设时,没有充分考量,对于已经修建好的干道进行改变,导致对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3]。有的高校在景观建设时甚至会存在这种情况,即将已有的原生态湖泊进行填补,随后又在此处规划建设一个湖泊景观,这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难以想象的。在景观建设规划中,硬质景观过多而导致生态景观缺少,就会造成高校景观环境上的失衡,这不仅影响了师生的感官享受,还大大破坏了原生态环境。在高校景观建设规划中,应充分利用景观设计的原理和准则,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合理地规划设计景观建设,最大限度地保护原生态环境。

4.2盲目模仿和追求设计的独特性。有别于其他的社会活动场所,高校具有其内在独特的精神涵养和文化内核,某些独具匠心的景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能体现出该校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气息。但一些高校为了体现自身的办学理念和人文气息,盲目模仿和追求独特新颖的设计,而不考虑自身周边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这往往会对原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设计出的景观建设也显得很突兀。高校景观建筑的核心作用就是将各功能区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网络状结构,就如同血管将人体各个器官连接起来,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为主体服务。比如,周边的民俗风气、原生态环境是古色生香的,草木都是有了年代感的老树,而高校景观建设设计却是西式风格,这种盲目求新和模仿会给原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

4.3原生态环境基础保护设施不足。高校景观环境建设包括环境基础保护设施的建设。原生态环境基础保护设施不足,譬如原生态湖泊缺少警示牌、垃圾打捞船、循环水泵装置等等,在原生态湖泊中随意垂钓、喂食鱼类、乱扔垃圾等行为,极大地破坏了原生态湖泊的生态平衡以及天然环境。在原生态环境基础保护中,防尘降噪、围栏护墙、除湿降温等设施都很缺乏,或者年久失修不能使用。原生态环境上的花草布满尘土、大树干枯等情况,虽然在高校景观建设中没有破坏原生态环境,但是在后期缺少相应的原生态基础保护设施,也会导致原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灾难。

5行之有效的保护设计方法

高校景观环境建设和原生态环境保护二者之间存在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在规划设计上贯彻落实好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的危险现状亟待解决,刻不容缓。另一方面,高校具有的独特人文内涵和教育教化功能,更要求设计者在高校环境景观建设中合理恰当地运用保护预防措施,笔者结合前辈们的经验,根据原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环境景观设计准则,对高校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原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以下几种保护设计方法:

5.1合理规划,整体优化。高校环境景观建设在众多景观建设中独树一帜,这与高校本身所处的独特环境和地位密不可分,再将原生态环境保护设计融入其中,又更加凸显出高校环境景观建设设计的特殊性。整体优化的科学原则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各行各业,可以将其运用到高校环境景观建设的原生态环境保护中,在规划和设计之初,贯彻落实好整体优化的准则,恰当合理地进行规划,对于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意义重大[4]。高校景观建设和原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与规划,能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营造出更加人性化、更令人信服的高校文化内涵。最大限度地保护原生态环境状态下的树木、植被,尤其在绿化设计时,重视保护当地自然生长的花草树木,尽可能避免砍了又种、种了再砍的情况,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更是对原生态环境不可挽回的毁坏。在规划设计时,应当实地考察当地的空间起伏状况,对校园的各个功能区、景观建筑进行科学的配置与合理的规划。例如可以根据山势走向设计一处休憩游玩的小公园,而非硬生生地推平建筑教学楼,古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在高校景观建设的原生态环境保护设计中也是如此,应因地制宜,结合原有的生态环境,将景观建筑与山水映衬结合,让人赏心悦目。将高校的各功能区合理布局,将原有生态景观与景观建设有机结合,构建一个理想状态下的高校环境景观,发挥出原有生态环境的最大效益,让高校景观建设和原生态环境保护保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状态。

5.2协调生态,彰显风貌。在人类的思想里,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人定胜天”思想,这种思想也是一把双刃剑,其中不利的一刃便是一片片原始森林被砍伐,一座座矿山被掏空,一条条河流被污染……同时,这从侧面凸显出人与自然的对立与矛盾。但随着人们对自然更加深入的了解,人与自然互利共生的观念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环境景观建设要在一定程度上彰显本校的独特风貌或特色,如何协调好与原生态环境的关系至关重要。高校的特色风貌景观建筑如果过于宏大或者与原有生态环境格格不入,就不能彰显高校风貌。高校特色景观建筑对于周边环境的要求常常更高,搭配不当就会适得其反。高校景观建设设计时会考虑到突显校园文化内涵,在已有的一些建筑经验中,一些高校会选择盲目模仿和追求新颖独特的新奇设计,常常不计对原生态环境破坏的代价。比如能体现高校文化氛围的图书馆,如果只是一栋光秃秃的建筑就不好看,而相反,保留原生态环境中的林木,辅以曲径通幽的小路,依山傍水,更能给人美不胜收的享受。试想,在这样的图书馆中学习,也算得上人间一大美事。总之,在高校景观建设中,应协调好特色景观建筑与原生态环境的关系,寻找到它们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利用原生态环境打造独具高校特色风貌的景观建筑。

5.3人文魅力,教育设计。高校景观建设中的教化教育功能可谓润物细无声,让融入其中的师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洗礼与熏陶。原生态环境作为高校景观建设的基础背景环境,在规划和设计时应从小处着手、大处影响。在细节处进行人性化设计,保护原生态环境,凸显人文魅力,起到教化人们的作用[5]。例如贯穿在原生态环境中的小径、通廊、垃圾桶、座椅等,应当尽量做到不干扰原生态植物的生长,不破坏原生态景观,不使用沥青、矿渣等对原生态环境有危害的材料,选择石块、石板等对原生态环境几乎没有影响的材料进行施工。还有进行环境改造时,也应处处彰显教育的魅力,例如在移植新树时,通常需要为新树补充营养液,此时若在树旁设立一块提示牌———“我已经受伤了,请你不要伤害我”,则更能体现出校园文化的温暖与人性化,而且能够传达一种爱的教育,温暖人心,这种巧妙的教育设计所起到的作用更能够深入人心。不可否认,景观建设会给原生态环境带来或多或少的不良影响,熙熙攘攘的人潮、杂乱无章的噪音以及彻夜通明的灯光都会对原生态环境造成伤害。因此,我们更应该尽最大努力去保护原生态环境,这些细微的人性化景观设计,都能给人一种温暖,更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魅力,潜移默化地引导每个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5.4基础防护,长期保护。原生态基础保护设施作为高校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其好坏决定着原生态保护设计能否成功。例如对原生态环境做好防护围栏、除尘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湖泊等敏感的原生态环境定期做好水质监测,并定期清理垃圾,适当地设立一些温馨的提示标语,提醒大家保护脆弱的原生态环境,从长远的角度来保护并利用好原生态环境。做好原生态基础保护设施建设,并使它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是让它们形同虚设。在高校景观建设中,将前期设计与后期保护交织起来,双管齐下,发挥基础保护设施应有的作用。提倡保护环境,做好相关教育,建立好相互监督的绿色体系,保护好原生态环境这颗“肺”,并将保护原生态环境的精神传承下去。

6结语

当然,原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仅在于高校环境景观建设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更多是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力行。教育设计也不能仅局限于环境景观设计和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上,这从始至终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身体力行、用心投入,使“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观念深入人心,而教育也需要我们用爱去滋养。其实,在高校环境景观建设中,注重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教育设计,保护的是我们每一个人,设计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比尔蒂.环境保护[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25.

[2]李瑞,范红艳,刘竞.高校校园景观建设的文化表达:基于南阳师范学院校园景观规划的概念性思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9):47-50.

[3]张可跃.基于绿化景观文化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构建浅析:以汉中市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为例[J].陕西农业科学2013,59(3):158-161.

[4]韩亚利,李志华.高校校园环境绿化设计探讨[J].湖南林业科技,2006,33(4):89-90.

[5]罗畅,张燕雯.浅析园林硬质景观在高校景观环境中的应用[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3):239-243.

作者:傅密 蔡武德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