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开发中环境保护探究

生态旅游开发中环境保护探究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加深,生态旅游成为一种流行的旅游方式,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实现了发展旅游业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目的。生态旅游模式下,旅客有一定的责任感,让人们在享受自然的同时维护生态环境。但生态旅游发展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都给旅游本身带来了一定挑战。本文首先针对我国生态旅游保护原则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从多角度提出了如今生态旅游保护措施,为保护生态环境提出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生态旅游开发;环境保护;策略

生态旅游涉及多方面因素,涵盖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和人,这是一个高度负责的项目,遵循的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共处的原则,使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有更好的体验。20世纪90年代后,生态旅游逐渐兴起,引领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潮流。在此发展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实现和谐生态下经济效益的日益提高。

1我国生态旅游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现状。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一定的观念基础,然而更关键的还是人们在这种关键下产生的行为,在这种旅游模式下,涉及政府、游客和旅游开发区三方的行为方式。生态保护并不是简单地不破坏旅游开发区域。纵观我国已开发的生态旅游区现状,都存在资源破坏和环境退化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形下,游客单方面生态旅游意识或是对已破坏的旅游区进行治理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之外,由于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其他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1.2生态保护原则现存问题。生态系统必须存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四个因素密切相关,缺一不可,否则整个生态系统将被破坏。所以,在生态旅游区的规划分区中,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是首要任务,遵循生态系统发展规律。然而实际操作中,生态旅游区在功能划分的过程中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这是规划者自身的知识局限性或是其他因素导致的。其次,现在存在“维持现状就是生态保护”的错误观念。这是国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错误认知,误以为不破坏就是做到了生态保护。针对一些系统完整性较高且发现前景良好的生态旅游区来说,这种观念本身没错,但是对于一些生态系统已经被破坏且呈现退化趋势的旅游区来说,这样的保护便是消极的。而在实际的生态开发过程中,若是相关部门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没有采取积极的改善手段,将会对此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破坏,导致整个生态旅游开发缺乏根基。最后,生态系统的核心区范围逐渐缩小。伴随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与日俱增,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的生活区域逐渐扩大。在此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改造自然环境以获取更多的活动空间,生态旅游应运而生。人为介入一定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改变生态系统现状。因此在进行生态旅游系统划分时,需要分为核心区域、浏览区域和过渡区域等,每个区域都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不一样的角色。人们对于生态保护的意识是主观的,有时候并不能意识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行为会给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虽然这种不良影响是缓慢且不明显的,但事实却是这样的影响会一直持续且不可逆。

2生态旅游开发正确路径探讨

2.1明确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规划。相关部门需要提前制定可操作性高且合理的生态旅游规划方案,依据生态学及其他相关原理,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理念,推广生态旅游事业。由于生态旅游的直接作用对象是资源,所以要在保护资源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开发。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对于生态旅游开发过程来说至关重要,这就需要生态旅游景区进行合理的分区划分,一般模式下有以下几个分区:原生态核心区、缓冲区、旅游接触区与生活服务区。最主要的区别是几个区域中人的可进入程度:原则上来讲,不允许任何人进入,带有特殊目的的人可以进入缓冲区,而旅游接触区自然是招揽游客进行观光,为景区工作人员和游客设立了生活服务区。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对生态环境的最大容载量进行计算并合理安排各个时间段进入相应区域的游客。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结合当地旅游特色以吸引游客,融入周围的环境,在原生系统中实现长足发展,而不是改变当地生态发展走向。

2.2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工作。生态旅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基于对环境和资源的依赖,因此需要对环境加强管理。发展旅游产业的进程中不可避免产生污染,会破坏当地生物的多样性,因此需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旅游景区的经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针对一些严重不符合标准的项目进行惩戒。管理工作对于旅游景区来说至关重要,起到一定的约束性和规范性,针对当地商家、员工和相关部门的行为都能提供正确的引导,因此管理工作不能松懈,是保障的根本。

2.3加大力度发展生态经济。旅游区域在发展当地产业的同时必然会追求经济效益,但在此过程中还是要保持环保意识。一些项目的经济效益巨大但却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此时相关部门应该态度坚决地将之取缔。为了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将旅游地自然资源作为基础,结合当地特色展开,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景区。许多先进国家都有生态产品研制与开发的相关经验,我国可以参考,使用绿色产品标识区分出真正践行生态经济的产业,同时也为消费者在购买时提供一定的指导,将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挑选出来,抵制污染型高的产品。在这样的模式下,企业会被激励进行更加绿色的生产,制作污染更小、更加绿色的产品,进而实现绿色经济循环。

2.4加强环境保护相关宣传教育工作。旅游面向的是游客,因此社会人群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是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最关键的因素。为了保障生态旅游的有序进行,有必要对公众发起环保相关的宣传工作,增强大众环保意识从而规范自身行为。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切实改善环境现状,争取实现当地环境的进一步优化。首先,旅游区的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增强自身的意识,在培训和考核中强化环保理念和工作责任意识,在生态旅游管理培训工作中做到投入且有所收获。旅游区需要将打造一支工作责任感强、环保意识高、理念先进且技术过关的工作队伍作为首要任务。其次,游客也在旅游的开发与使用的过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需要游客进行自我行为约束,强化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对自然环境抱有热爱和敬畏之心。在此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经济方面的惩罚措施,比如在被管理人员监控到有不规范行为产生时可以采取罚款措施或公示警告,以这样关系到游客的利益的方式更好地帮助旅客规范行为。

2.5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旅游公司的各个部门不应该独立存在,需要在推进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做到协调联动,这样才能在合作配合下做到旅游区更顺利地发展。由于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实践和理论方面都应该进行探索和创新以求得更长足的进步。此外,社会各界相关部门与行业也在此发展进程中有关键责任。旅游部门需要增强责任意识,加强与环保和建设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此过程中主动学习、积极配合,对工作方式和理念进行及时更新从而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与部门密切配合以获取专业的指导,为生态环境保护献策献力。

3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较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需要相关部门与管理人员在实践中加以优化和解决。社会各界的旅游者、旅游区的管理者和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都在这一过程中承担一定的责任。首先,环境保护意识是基础;其次,相关管理方式和规定是开展工作的基础,仍然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加以践行与改善。对于区域的划分也需要提前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生态环境在承载范围内得以有效保护;最后,向公众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大众环保意识,也是有效促进生态旅游保护原则实施的有效手段。而作为旅游区内的管理人员和员工更是要严格要求自身,增强责任意识以促进生态旅游业健康发展。

作者:刘志杰 单位:承德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