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策略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策略

摘要:作为生命之源的水资源,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尤其在当前社会化发展脚步逐步加快的情况下,工、农两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在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化。文章就当前环境保护大背景下,对水污染的治理策略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

引言

目前,我国的发展正朝着生态文明层面迈进,而环保的重要性则更加鲜明的得以突出。作为环境污染中最严峻化的污染问题,水污染已经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所以,在目前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应对水污染的控制和治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环境保护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并对人们的安全生产生活提供环境保障。

1物理氧化技术治理水污染

作为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有调查表明我国目前人均水资源占有率不及同等国家的1/4,而且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又更加严重,因此也使得我国水资源问题变得更加微妙。从改革初期开始,经济的过快发展也留下了一些“后遗症”,比如水资源的严重污染问题,同时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也导致水位降低的问题出现,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地面塌陷等问题。为有效对水污染问题进行解决,可以采取物理氧化技术对水污染问题进行治理。比如,吸附法以及膜工程法,二者都是最为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前者具有一定的反复性、高效性、多样性。同时,作为较为常见的一种吸附剂,植物中的纤维素是一种较强的吸附剂,此外还具有较强的再生性,而价格也较比活性炭要具有一定优势。同时,物理氧化技术治理水污染也具有较好效果。首先,应在治理过程中将氧化沟工艺进行引入,氧化沟是一种具有较强连续性的反应器,其内部构造呈现出较为封闭的状态,内部具有沟渠。同时,氧化沟工艺指的是另外一种活性污泥的处理方法,其发展历史较为悠久,已经走过了50余年的发展历程。其技术特点表现在本身的有机复合低、水力有一个较长的停留时间。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较为常见的形式有卡鲁塞尔氧化沟、一体式氧化沟、三沟式氧化沟等,而且每一种氧化沟在工作方式上都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其中各自的优势都有所不同。

2化学沉淀技术治理水污染

从化学沉淀技术治理水污染来说,其原理主要是根据化学会在不同的水质中做出差异性的反应,进而对水污染的有毒性和危害性进行降低。同时,由于化学反应发生后,会有种较难融于水中或者不会融于水中的物质,进而将这些有毒物质进行包裹后沉入到水底部,以达到水质的洁净化。大体来说,化学治理水污染的方法大体分为超临界法、电解法、沉淀法等,文章主要对较为常见的化学沉淀法治理污水问题进行介绍。所说的化学沉淀法指的是利用难溶于盐沉淀法以及离子水解法进行的富集与溶液组分分离法,而这也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对于软化水质以及处理工业废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1]。通常来讲,化学沉淀法可以将水中的氰化物及重金属离子去除,并通过对废水中投入可溶性药剂从而达到与其无极污染物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一种难溶或不溶于水的化合物沉淀,进而可以使废水实现净化。此外,由于沉淀剂的不同,化学沉淀法又可以细化为钡盐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氢氧化物沉淀法三种。钡盐沉淀法可对电镀含铬废水进行处理,沉淀剂可以采用氯化钡及碳酸钡,而且钡盐沉淀法也可以僵化含铬废水至可以进行回用的层面;硫化物沉淀法可以对含金属的废水进行更有效的处理,尤其针对利用氢氧化物沉淀法后仍旧无法达标的含锯、汞废水进行排放的情况,本方法可以利用硫化钠及硫化氢作为沉淀剂,从而达到有去除沉淀物和重金属的作用;氢氧化物沉淀法指的是将废水中的重金属进行去除,并且具体分为晶种循环反应及一次通过式反应,前者可以确保沉淀物进行回流,进而对沉淀物的处理状况进行改善,而后者的沉淀不具备回流性。对于这种沉淀方法来说,适用于含有氢氧化钙、氧化钙、碳酸钙成分的沉淀剂。

3生物氧化技术治理水污染

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生物氧化技术指的是对水中污染物起到净化的作用,这种生物可以通过自身的吸收、分解、代谢功能对污染物的污染进行有效稀释,并降低污染物的浓度,进而使得有毒有害的气体消失或者减少,进而从基础层面实现污水排放与水排放的标注量相匹配。其中,生物氧化技术指的是生物膜派生法的一种,其工作原理在于,生物膜与微生物的接触过程中,可以使得污水进行净化,所以本方法也可以称之为淹没式生物滤池法。本方法采取的是曝气方式,为微生物提供所需氧气,并在这一过程中对其进行混合与搅拌,也应将填料在曝气池内进行添加,旨在对微生物的附着生长进行供应。这是一种生物滤池与活性污泥二者之间的一种生物污水处理模式,因此也兼具二者的优势。此外,由于生物处理是在物化处理后的环节,但同时也是整个污水处理中的一个最重要环节,在本过程中硫化氢、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都可以被有效去除,因此也对后续流程中的水质安全进一步确保。再者,将通过对曝气池的充氧也使得池体处于半流动状态,因此也使得污水中的填料与污水有一个充分的接触,进而对填料与污水基础不良的问题得以有效规避。通常来讲,利用生物膜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然后在有氧的情况下,使得有机微生物得以氧化分解,进而达到对废水进行净化的目的。具体来说,在本方法的实践过程中,鼓风曝气会供给微生物所需的氧气,待到生物膜在水中成长达到一定厚度的情况下,微生物在填料壁中会由于缺氧而出现厌氧代谢现象,而这一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曝气,而形成的冲刷作用也会使生物膜脱落,进而对新生物膜的生长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此时脱离后的生物膜也会随着流动排出水池外。细化来说,由于生物膜的组成是由真菌、原生及后生动物、丝状菌、菌胶团等组成,而其中的丝状菌对生物净化的影响较大,在氧化池中,由于丝状菌的结构会呈现出立体化的状态,而这又极大增加了废水与生物相水的接触。此外,丝状菌对较多的有机物都具有氧化能力,而且也可以更好的对水质的负荷变化进行适应,因此在提升水净化能力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4生态护岸技术治理水污染

从水污染的严重程度来说,它可以对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的伤害,包括污染城市饮用水、影响工、农业的生产等,具体包括禽畜粪便没有经过处理直接在水池内进行排放,农药、化肥、除虫药剂在使用过程中会残留在土壤中,进而降雨后又会使这部分被污染的水流入地下水中,工业产生的生产废水比如在生产反应、产品清洗、造纸、和冶炼等方面产生的工业废水,生活中垃圾不分类导致的水污染现象。生态护岸技术在治理水污染的过程中也发挥了较强的作用,具体来说,生态护岸是应使水体的流动加强,这本身就有利于使水体的自洁能力得以增强,进而实现水资源可以进行良性循环的目的[2]。因此应对河道中存在的淤泥进行清理,这样会增加河道的储水量,从而有效避免由于河水减少而导致的河水自净能力的降低。其次,通过筑涵开坝也可以起到贯通水系的目的,进而逐渐形成化整为零的形态,从而使得更多的水系进行自然汇聚,因此有效促进水体本身的流动性进行提升。同时,要想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可以通过改善河岸的土质来进行。现如今,在国外一部分发达国家,均已对绿色护岸的理念进行宣传,倡导生态护岸。通常来讲,生态护岸指的是在种植植被的原生护岸,通过对天然建筑材料的利用,以及对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综合利用,可以对坝堤进行复合型修建。通常所说的复合型护岸指的是以自然性护岸为基础,在土壤中加入固化剂,以此形成绿化及水土结合的综合性质治理效果。

5雨污分流技术治理水污染

在污水现象愈加严重的当前阶段,对一整套系统完善的河道治理体系进行建立,包括对污水排放系统的体系化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意义。虽然,沿途的管道及河道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污水进行净化,但是长久的排放也会使河道本身受到影响,进而对河道造成负担,从而破坏了河道的水质,形成水土流失现象。再者,由于水资源的逐步稀缺,应对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方法进行借鉴,建立一整套系统化的污水排放体系,并对排放污水的时间予以规定,也包括排放污水的地点以及不同污染物含量。此外,相关部门也应对排放物进行定期与非定期的排查,并对其进行抽样检测。而且,更应在此基础上注重雨污分流技术的现实应用,具体来说,雨污分流指的是将污水和雨水进行分开排放,二者各用一条管道进行输送,进而达到排放与后续处理便利化的方式[3]。雨水在雨水管道网中进行排放,并直接排入河道,而污水在污水管道进行收集后,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对其进行深度处理。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污水在河道中直接流入而导致的河道污染现象。并且,对雨水进行收集后可以对其进行循环再利用,这样既降低了污水处理量,又对污水处理的效率进行了提高。细化来说,由于雨水的污染度较轻,因此在分流过后可以直接在城市的内河进行排放,在经过后续的自然沉淀后,可以直接当作景观水进行利用;而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对道路进行喷洒的市政道路用水。同时,经过净化后的雨水在缓冲后汇入河流,又对地表水的使用率进行了提升。此外,污水在排入污水网管后,通过污水处理技术使其实现了污水再利用的价值。也就是说,雨污分流的排水模式不仅有效规避了地下水的污染问题,也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对城市的水环境进行了有效改善,并对污水处理的成本进行了降低。

6结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我国水污染的治理问题来说,其管理形势仍旧较为严峻,因此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重点关注。不仅需要利用现有的治理方式进行水污染治理,同时也应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更多的水污染治理办法和治理措施,从而真正将水污染问题得以解决,使水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贺志远.环境保护中水污染的治理策略探讨[J].环境与发展,2020,32(01):84-85.

[2]朱林,李莉.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策略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2):87-88.

[3]姜灵彦.生态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的措施分析[J].山西农经,2019(17):107+109.

作者:艾克热木·克热木 单位: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