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工作安排范例

年会工作安排

年会工作安排范文1

一、年会主题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党的四中全会和省、市、县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突出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坚持聚精会神抓党建,重视思想建党,深化作风建设,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扩大党内基层民主,集中广大党员的意愿和智慧,认真总结过去一年的经验,研究确定街道新一年的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努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干部队伍管理,推动市域、县域现代化治理体系落地,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化治理模式,进一步动员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凝聚力量,克难攻坚,扎实工作,努力促进街道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平稳健康发展。

二、年会主要议程

1、听取和审查街道党工委工作报告;

2、书面审查街道纪工委工作报告;

3、审议党费和党内关爱基金收缴、管理、使用情况的报告;

4、街道党工委委员开展党建述职;

5、听取部分党员代表发言;

6、听取上年度党员代表提案、议案办理情况报告;

7、对2020年度重大事项进行票决;

8、讨论通过街道党工委工作报告决议;

9、讨论通过街道纪工委工作报告决议;

10、讨论通过党费和党内关爱基金收缴、管理、使用情况报告决议。

根据上述议程,制定了党员代表会议《日程安排》(详见附件)。

三、党员代表会议出席人员

1、正式代表。根据所辖党组织分布、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由街道各级党组织按照党员隶属关系选举产生参加会议的代表,共61名。其中,35周岁以下代表11名,60周岁以上代表9名,女代表15名;街道机关代表29名、村代表21名、社区代表8名、“两新”组织代表2名,离退休代表1名。

2、列席人员。本次党员代表会议邀请列席人员共8名。

四、党员代表会议组织形式

街道党员代表会议由街道党工委主持,会议相关事宜由街道党工委集体研究决定。

五、前期准备工作

1、动员部署情况。2020年1月上旬,街道党工委通过党工委会议、党员冬训大会进行全面动员部署。

2、党工委、纪工委工作报告起草。党工委工作报告以推动市域、县域现代化治理体系落地为出发点,以党的建设为主体内容,突出当前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将“三联工程”、乡村振兴讲堂、党建示范带建设、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建设等作为重点内容,总结街道一年来在党的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城市东进、重点项目推进等中心工作完成和民生实事办理情况,分析问题、不足、差距,谋划2020年工作思路,党工委报告工作大约需要20分钟,初稿完成后将实名征求党员代表及有关方面意见。纪工委报告突出党工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工委的监督责任,以书面形式印发。

3、根据代表提案制度,计划于1月6日前发出征集代表提案的通知。

4、按有关规定,于2020年1月22日前向龙游县委组织部提交召开党员代表会议的书面报告。

六、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组建由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各党工委委员为组员的街道党员代表会议筹备小组,按照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党委班子成员协同负责的要求,落实好党员代表会议各项工作。

2、加强引导,突出重点。注重抓好代表提案工作,总结近几年提案工作经验,健全代表提案工作小组负责代表提案征集审查制度,保证提案质量和内容,避免提案在党建方面内容少、工程项目多的情况发生。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好龙游通平台、钉钉、宣传栏等做好街道党员代表会议的宣传报道工作,扩大影响面和党员知情权,让每位党员都能切身感受和关心街道的党内政治大事,增强荣誉感。

七、其他

1、计划1月10日前完成各项筹备工作。

年会工作安排范文2

我们此次主要通过对基层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并站在基层预算管理的角度,从管理会计、内控制度以及信息化等多个方面在工作实践中的现状,分析了基层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预算管理水平的认识和改进意见。

关键词:

基层管理;会计预算;管理;分析;研究;对策

一、预算管理概况

我国的预算改革是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作为国家财政支出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的效果也是非常冥想的,但是会计预算管理在基层单位中还是出现了很多未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像在会计预算中经常会遇到的预算编制质量问题,预算执行力问题,约束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会使基层单位很难通过预算管理来提升自己的实际管理水平和整体效率,形成上述问题的因素非常多,不仅有内部因素,也包含了外部因素,在单位发展的过程中,制度的确定与实际落实之间的差异也会导致上述问题的出现。

二、预算管理困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财务部门管理职能问题

很多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对财务部门的重视力度并不是很大,在实际的财务工作中,财务部门基本上都处于审批流程的最末端,工作的时候也是常常处于被顶的地位,根本起不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预算管理工作一般都是由财务部门来带头的,其最终任务就是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单位财务部门一般是很难保证预算最终质量的。而财务收支预算则主要是以单位的总体工作目标为前提,因此财务收支预算会涉及到单位的多个部门,时间周期相对较长。所以在编制财务预算的时候还是要由财务部门带头落实,并且单位的相关部门还要积极的组件预算编制小组,充分考虑外部因素,进一步分析预算管理实现的可行性。但是从当前的编制财务预算情况来看,这一工作基本上都会归结到财务部门的工作范畴当中。单位编制的时间相对较短一些,虽然说各个职能部门也都会参与其中,但是权利落实的并不是很清晰,这也就导致各个职能部门的参与程度受到了影响,这也就使得财务部门空不出多余的时间对预算项目进行全面调研,一般情况都是根据上一年的数据信息来编制财务预算,这种方法与实际的财务预算相差甚远。

(二)信息化水平低

在会计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核心,只有编制出高质量的预算数据,才能够保证会计预算在实际执行的时候能够合乎情理,合乎规矩,现阶段会计预算编制的原则就是对单位进行一个综合的预算处理,然后进一步落实相关的保障制度,最终实现定额管理。由于编著预算需要的信息质量要求高质量的单位人员以及单位各个业务的实际支出情况,可以说单位的支出水平和未来的实际发展方向基本上决定了会计预算编制的质量。而从我国当前的基层管理情况来看,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情况就是单位资产数据不是很清晰,对资产的管理也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资产管理信息的质量也达不到预定的要求,这些因素的出现都会使会计预算编制很难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再加上工作信息软件平台的不开放,各个部门之间的软件系统不同意,种种因素影响使得单位要像实现资源共享变得愈发困难,而且编制预算的最终审核还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去决定,所以预算编制的水平高低与工作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工作能力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一旦出现了会计预算问题,很容易出现推脱责任的情况。

(三)缺乏预算内控细化流程

在当前的会计预算管理中,大部分的单位都没有设置预算管理流程,这就很有可能导致预算管理责任落实不清晰,整个预算管理都流于形式,编制预算并不真正用于预算,这样就会导致预算管理缺乏了主观能动性,主观上不愿意去承担责任,再加上编制预算部门与领导层之间的沟通也存在一定的障碍,这也很难从单位发展的角度对预算数据进行把握。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按照审批预算的标准来严格执行,但是从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编制预算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要钱,在要到钱之后就会想如何消费,这也就造成了理论与实际之间出现断层。也就是说预算管理的理念是向前发展的,但是财务管理模式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却是相对滞后的。这也就导致预算管理在短时间内达不到管理的目标。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在接到预算工作的通知之后才开始进行预算编制工作,并没有提前运作,这就导致单位的一些业务部门对预算编制的整体认知少,工作人员参与程度也比较低,组织预算部门对支出预算也缺乏必要的审核过程。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是缺乏真实性和可行性的,对解决实际问题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再加上很多额单位在编制预算的认知上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很多工作人员都是本着不报白不报,多报比少报强的原则在落实这件事情。在编制预算的时候也没有结合单位年度工作安排去统筹支出预算,基本上都是采用预估的方法,这种方法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最终的结果也就没有什么权威性了。

(四)预算监督管理力度不到位

现阶段很多单位的预算管理财政监督工作都没有真正的落实到实处,相关的绩效评价工作也没有全面实施,还有一部分单位还没有实行预算执行激励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并没有将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与工作人员的绩效相挂钩,整体上来看,预算执行缺乏约束能力,而且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一些单位还能够随意改变资金的使用用途,自身的职权范围非常大,这也是导致单位资金使用效益大幅度缩水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单位自身的考核意识不强,单位的预算项目在结束之后,对预算的执行情况也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评价,资金的投向是否正确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标准,而且资金的使用效益、有没有超出预算的现象等问题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也就是说很多单位弱化了预算应用的相关职能。

(五)预算执行问题

财政预算工作在每年的年底都会出现追加预算的状况,所以最终的预算和资金到位情况会相对延迟,这也是在客观上说明了单位预算在执行力上出现了差异,在现阶段落实的预算管理体制中,年底没有用完的预算,是需要回收到财政部门的。因此我们要严格执行节约原则,反对浪费行为的发散,控制经费支出管理,走政府的采购流程。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应对随着有可能出现的突发业务,这样才能促进会计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

三、预算管理的相关改进意见

(一)确立会计职能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从根本上改变对财务职能的认知,摆脱传统意义上的账房先生称号,配备相应的权利来支撑财务职能。

(二)加强内控制度细化

这一举措也是为了保证所制定的制度能够有效落实,促使基层管理部门形成一个人人都需要负责的责任网络。搭建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三)加快单位的信息化建设

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的各个单位要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财务信息数据库。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严格按照预算监督制度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有效的预算监督管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确立会计管理的重要性,用科学的信息技术来提升会计预算管理的效能,设立奖罚分明的制度手电,解决当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促进会计预算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振华,朱伟.基于新产品开发的目标成本法框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贡华章,于增彪,刘强,衣应俭;张双才.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的引进与发展——记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A].管理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研讨会暨余绪缨教授诞辰86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8年

[3]曹林凤,祁勇,张朝宓.预算管理中的冲突和解决——基于F公司案例的探索和思考[A].管理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研讨会暨余绪缨教授诞辰86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8年

[4]王斌,任晨煜.内部管理报告:定位与体系构建[A].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与难点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张瑞君,殷建红.基于价值链的动态预算管理研究[A].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与难点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孟焰,王志成.企业预算管理中需要理顺的十大关系[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7]罗晓文.财务管理理论新思考:预算中心整合论[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年会工作安排范文3

会计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即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企业的管理者眼中,他们普遍认为管理会计是管内,财务会计是管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区别也越来越不明显,基于此,企业要在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建立一个融合体系,对会计基础和计量模式进行合理的构建和确认,确保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二者有机的融合起来。

关键词:

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融合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系统里的两大组成部分,各自分工,对企业的内外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行融合,因此,二者的边界正在逐步消失。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基础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在同一个环境中产生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都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计算、分析、评价来反映出企业的经济情况。

(一)二者都是企业管理活动

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使用经济数据来对企业进行管理,为企业建议科学的进行决策。通过控制、预测、预算编制等方法来实现和制定企业的管理目标。而企业的财务会计则是对企业实际运行状态进行记录和总结,通过编制相关报表,来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二者的目的都是为完成企业的管理目标。

(二)都具有控制与考核的职能

在企业中,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主要是对企业中的经营成本进行检查和考核,而管理会计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的预算、成本费用进行控制,总体来说,二者的基本职能是相同的。都是对企业的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控制。

(三)二者基本信息来源一致

管理会计通过利用多方面的资料整理出来提供给企业的管理层,为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帮助,但这些资料中,最重要的要数财务会计通过一定的方法所整理出来的会计核算资料。尽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管理中的两大部分,但他们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在获取信息资源上也是如此,那些报表上所反馈出来的信息全都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原始资料。所以说,二者的基本信息来源是一致的。

(四)二者会计终极目标一致

财务会计主要的工作是编制财务报表,这也是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本,而管理会计的工作则是对企业的各项生产及经营活动进行改革和完善,从而实现其创造价值,即智力资本。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企业的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它们关系到企业管理层如何做到正确决策,它们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信息资源。通过两者的结合一方面保障了管理层科学决策,另一方面,维护了相关者的权益,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了会计的最终目标。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融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虽然在很多方面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还存在着差异,但二者的有机融合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从理论上说,通过将资金和信息有效的结合起来,既能把握企业的动态活动又能把握企业的静态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会计人员的工作视野,有利于把握各项信息资源,保证了会计信息共享最大化,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将二者在实践中有效的融合起来,通过利用管理会计的理论计算出企业产品的盈亏平衡点,然后财务会计再根据管理会计算出来的数据进行生产资金的安排,严格控制成本费用,而在实效性方面,财务会计可以对之前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记录和总结,而管理会计则是利用财会会计的资料对未来进行预测,当将二者融合起来,就能把握企业的各种有效信息,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管理。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工作中的融合性作用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虽然作为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但它们的最终目标相同,信息来源相同,基本职能相同,这就无法在工作中真正的将两者区别开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将二者融合在一起的机会越来越多,所以,将二者融合起来也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在将二者融合在一起的过程中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合同管理的制度,减少企业当中的应收账款,对外借的资金要及时的收回,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周转。全面实施预算管理,企业要积极开拓市场,确保预期经济目标的实现。这也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共同发展的结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二者的有机融合推动企业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不仅满足了企业管理者的需求,还避免了大量工作的重复浪费现象的出现,提高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帮助企业管理者科学决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会计基础和计量模式进行合理的构建,保证建立好二者的融合体系,从而确保二者的进行合理有效的有机融合。

作者:纪元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康霖星.会计专业关于《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实践探索[A].《环球人文地理•理论版》2011.08下[C],2010

[2]吕玉军.管理会计发展的几个问题研究[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

[3]温胜精.会诊管理会计:推行中面临的问题[A].国际化与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

年会工作安排范文4

【关键词】私立广州音乐院;音乐实践活动;专业音乐教育

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经过学堂乐歌活动、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等发展与积淀,于20世纪30年代逐渐形成,并得以发展。20世纪30年代,广州乃至全国的专业音乐教育处于初创阶段。1932年创办的私立广州音乐院可以说开创了广州专业音乐教育的先河。1929年,陈洪、马思聪等人应欧阳予倩的邀请,在广州创办了广东戏剧研究所①(含附设演剧学校及音乐学校②),并创办了一支单管编制的管弦乐队③。起初由马思聪担任该乐队的指挥兼首席小提琴手,后由陈洪接任。这支乐队是当时南方第一支比较正规的具有专业性质的管弦乐队。依靠多方的资助,同时努力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1932年春,私立广州音乐院④得以成立,由马思聪任院长⑤,陈洪任院长。后由陈洪任院长。广东戏剧研究所音乐学校的部分师生和单管编制乐队也“加盟”该院。在某种程度上讲,私立广州音乐院是广东戏剧研究所(附设音乐学校)的一种延续、发展。私立广州音乐院是广东省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院校。本文就私立广州音乐院的基本概况、音乐实践活动来探索私立广州音乐院的音乐实践活动对当下音乐教育实践的启示。

一、私立广州音乐院的基本概况

该院起初只有5名教师⑥。该院设有专科、选科、师范科与研究科。专科学制四年,师范科学制两年。课程设置上设有《乐理》《钢琴》《声乐》《大提琴》《小提琴》《和声》《音乐史》《视唱》《音乐欣赏》等多门课程。该院重视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在音乐院中的大部分经费需通过学生缴费来维持的情况下,仍采取一对一的上课方式。在教学内容选定及教学计划上也做到了精心、合理的安排。在重视教学质量的同时,亦积极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多次以“音乐会公演”的形式⑦,促进学校音乐教育与音乐实践教育的接轨,为推动新音乐运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音乐氛围。

二、私立广州音乐院的音乐实践活动

从目前所搜集到的历史资料来看,私立广州音乐院的音乐实践活动包括:在广州基督教青年会的音乐实践活动、在广州中央公园广播电台的音乐实践活动、院内交流活动、其他校外音乐实践活动、教师进行的社会音乐教育活动等。其中该院学生音乐会每年举行四次,公开的师生音乐会一年至少举行两次⑧。

(一)私立广州音乐院在广州基督教青年会的音乐实践活动。新中国成立前,广州还没有一个正式的音乐厅,位于长堤大马路⑨的基督教青年会有一个能容纳五百人的音乐厅,成为当时广州“独一无二”的“音乐厅”。

(二)私立广州音乐院在广州中央公园广播电台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央公园内起初是设置了“放音台”,1929年5月6日,中央公园无线广播电台正式开播⑩。中央公园广播电台开播后,节目分为上午档和晚间档两个档期。两个档期内定时有中、西音乐接连播放,又分为“直播”与“转播”。广州的民间乐社等音乐团体会赴广播电台进行现场演奏。私立广州音乐院管弦乐队⑪也曾赴广播电台进行现场演奏。

(三)私立广州音乐院院内音乐交流活动。1934年11月7日,私立广州音乐院请冯兆贤先生演讲《晚近男高声名家》,并播放名家唱片⑫。1936年4月21日,私立广州音乐院举行学生音乐会。音乐会上演了提琴独奏、钢琴独奏、独唱、合唱等节目。

(四)私立广州音乐院其他校外音乐实践活动。演出于1936年2月22日晚在省立广州女师举行,当晚观众超过一千人;3月7日晚在东山培道女子中学举行,当晚观众达三百余人;3月8日晚在西村协和女子中学举行,当晚观众人数众多。内容有五重奏、四重奏、钢琴独奏、独唱等,由该院教职员演奏⑬。1935年3月16日,中大附中与?师附中联合歌咏团在?师礼堂举行第一次联合歌咏会。私立广州音乐院管弦乐队担任其中一部分合唱节目的伴奏⑭。

(五)私立广州音乐院的教师进行的社会音乐教育活动。1.通过举办音乐讲座的形式,传播普及西洋音乐知识。1934年5月2日、9日、16日、23日、30日下午8点,私立广州音乐院的陈洪、欧漫郎等教师在广州青年会举办“音乐欣赏”的讲座,向市民介绍“小品音乐”“朔拿大”“室内乐”“交响乐”“歌剧”等西洋音乐知识。1934年10月29日,欧漫郎在复旦中学作《西洋音乐特点》的演讲⑮。1936年3月13日,欧漫郎在明远中学进行了名为《中国新音乐运动》的演讲⑯。针对当时的“中国新音乐运动”,认为要借鉴西方音乐,发展中国新音乐,提出了政府应与教育家、音乐家合作等观点。2.通过发表文章的方式,传播国乐改进思想,普及音乐知识。陈洪先生曾在该院院刊《广州音乐》上发表自己关于“国乐改进”的思想⑰,并普及音乐知识⑱。3.通过音乐会的形式,推行社会音乐教育。1936年5月22日,私立广州音乐院卢碧伦、陈洪、陈欣、蔡自新四位教师应邀赴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进行演奏,演奏作品有贝多芬创作的四重奏等。1936年3月13日晚,林声翕与辛瑞芳女士在青年会联合举办音乐会。林声翕演奏钢琴,其中以演奏李斯特创作的《匈牙利狂想曲》最为精彩;辛瑞芳女士独唱⑲。4.通过组织歌咏活动,推行社会音乐教育。陈洪与其夫人卢碧伦等在广州青年会组织歌咏活动,每周向群众教歌⑳。

三、私立广州音乐院的音乐实践活动对当下音乐教育实践的启示

(一)专业音乐教育的专业普及化。私立广州音乐院的“走出去”音乐实践活动以广州基督教青年会、广州市中央公园为主要实践地点。以长堤大马路一带为据点,社会音乐教育的影响力辐射至广州珠江“河北”“河南”两岸地区。以广州传统中轴线为起始,社会音乐教育的影响力辐射至“永汉路”㉑“惠爱路”㉒等老广州生活区。从私立广州音乐院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场合来看,其音乐实践活动有利于在非音乐专业人群中拓宽音乐教育的受教范围,有利于推进专业音乐教育的专业普及化。

(二)专业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之间的联动性。私立广州音乐院从事的专业音乐教育活动孕育、成长于广州地区乃至社会音乐教育的大环境中。其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又与广州地区的社会音乐教育共生于广州的文化环境当中。

四、结语

专业音乐教育通过音乐实践的方式,推动了专业音乐教育从“专业”到“普及”,并由“普及”促进“专业”的发展。专业音乐教育通过音乐实践的方式,加强了社会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联系,实现了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有利于促进两者的共生式发展,以及两者自身的序进式发展。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必须要与社会经济,与音乐艺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就音乐文化本身来说,广大民众对音乐文化的接受与认同,才是音乐文化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一座城市的音乐教育事业,无论是专业音乐教育,还是社会音乐教育,抑或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其根本在于丰富城市的精神文化生活,拉近城市人民与世界一流审美趣味水平的距离,提高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们,以及奔赴该座城市的人们的舒适度与发自内心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陈洪.忆马思聪[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3).

[2]金桥.一位心系上音的前辈老校友——追忆前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务主任陈洪先生[J].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3).

年会工作安排范文5

一、修练领导力,凝聚“和乐”理念正能量

领导力生发感召力,激发凝聚力,点燃创新力。领导者的领导风格、领导行为及其自身素质决定了他的领导力。因此,我们以“和乐”为核心理念,着力修练领导力。

1.人格影响

学校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学校领导让教职工尊敬和心悦诚服的,不是位置和权利,而是人格魅力。光谷三小领导班子成员从增强人格魅力出发,修之以身,行之以正,待之以诚。工作中,我们的干部身先士卒,要求教师做到的,行政领导必须先做到。三小的行政干部做到了“三走进”:走进学生、走进教室、走进课堂。我校的行政干部都在教学第一线,党支部书记孙冬梅任教三年级数学,副校长陈腊香任教六年级语文,副校长李明菊任教五年级语文,副校长符其江任教五年级数学,中层干部更不用说,个个都是教学骨干、教学能手。三小的行政干部做到了“三服务”:服务学校发展、服务全体教师、服务全体学生。学校发展了,教师们才能收获工作的快乐,学生们才能收获成长的快乐;学校是人文荟萃之地,干部们要树立服务意识,要为教师发展着想,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没有了学生,也就没有了学校的一切。每天早晨,行政干部按照值班表都会在7点10分之前来到学校,在晨光中迎接师生的到来。而我作为这所学校的总校长,更是坚持每周三天在南校区、每周两天在北校区迎接老师和孩子们。孩子们会用稚嫩的声音甜甜地叫:“校长好!”“老师好!”每天下午放学,行政执勤干部和我又会在校门口目送着师生离校回家。孩子们也会用同样甜甜的声音说:“校长再见!”“老师再见!”

2.民主管理

学校管理不是“卡”、不是“压”,而是科学、规范、民主。我们要营造一种美好、信任、关怀、理解的“和乐”氛围,才能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让每个教师愉快地工作、幸福地生活。三小充分发挥党组织和教代会的民主监督职能,在学校重大问题上,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并交由教代会表决,形成决议后,再实施。自实施“绩效工资”以来,老师们从来没有认为分配不合理,从来没有出现任何争端。学校还建立校务公开制度,成立了学校监审组,全面监督学校经费预算与使用。每学期期末,监审组对学校财产和账目进行清查,并将清查结果在教职工大会上公布。作为校长,我很清楚自己的管理对象是教师,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有各种需要,他们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因此,我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树立人本主义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施行民主管理。我常想:只有我们把教师放在心上,教师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教师当亲人,教师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有时周末、节假日聚会,老师们会邀请我参加。他们说,校长能来就很给力了,不用出份子钱,但我从来都与大家一样AA制。因为这种场合,没有上下级之分,大家都是朋友。无论教师生病或家中红白喜事,什么事也阻挡不了我人到、情到、心到。每位教师生日当天,都会收到一份温馨的生日礼物。现在我们每天会放一个水果在教师办公桌上,同时每周二、四学生放学后的一节课我们会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工会的文体活动。每年春节,学校都会向教师送上新年贺卡,贺卡内还有一封我亲手写给教师家属的信,主题是感谢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对我们老师工作的理解,信中也送上了对他们真心的祝福。学校管理工作纷繁复杂,不是凭校长一己之能管理好的,需要行政团队的努力合作。因此,我极力发挥管理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广泛听取各部门意见,充分信任每一位干部,敢于放手。各部门制定的活动方案一旦在校务委员会上通过,则全权由分管领导负责,我绝不插手。可以这样说,在学校科学、民主、规范的管理下,光谷三小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能做事,事事能做好;人人和和乐乐做事,事事高质高效完成。

3.科学用人

完成一个管理流程,领导者必须提前思考这样三个问题:找对人做事,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慧眼识才——选对人。“校长要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善于发现师生身上蕴藏的潜能,善于发现师生身上的亮点、闪光点和弱点,并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实现最优化的管理。”在多年的校长岗位上,我深切地感受到,善于识人,善于用人的校长才是合格的校长。我在选择中层干部时,始终倾向于那些教学业绩突出、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有良好群众基础还有点小脾气的教师充实到中层队伍中来,因为一个学校即便有世界上最好的理念和策略,但如果没有合适的、能力强的人去执行,这些理念和策略恐怕也只能“光开花,不结果”。近几年,光谷三小教育集团有一批年轻人在岗位中脱颖而出。教务主任吴建芳、政教主任郭娟都是市优青、区学带;总务主任范建军获省级优质课一等奖;办公室主任吴勇获计算机市、区优质课一等奖,且是ppt高手,所指导的学生多次在国家、省、市级别的比赛中获奖。倾力育人——教会人。为了促进中层干部的快速成长,我着重培养他们的“五度”:一要有气度,做到敬业重德,真诚相待;二要有高度,做到胸有韬略,工作到位;三要有速度,做到主动积极、雷厉风行;四要有力度,做到表率带头,团结合作;五要有深度,做到总结反思,真抓实干。同时,我坚持每周和中层干部们面对面交流,虽然在时间和精力上要付出很多,但我认为,管理不仅要“管”好,更重要的是要“理”好。只“管”不“理”,学校工作就难以理顺,很容易产生疑虑和矛盾,“理”就是在“管”的基础上,指导好、引导好、疏导好,及时沟通与修正,让他们少走弯路,顺利成长。“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关心,关心要真心”。所以,以诚相待、推心置腹的面谈和交流,就成为我校中层干部快速成长、进而达到管理实效的源头活水。多年来,从光谷三小走出去的干部和教师,有的在其他学校担任副校长,有的担任部门主任,还有的成为了教学能手和教科研骨干。

二、培植创新力,实现“和乐”文化软着陆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从事着一样的教育事业,拥有一样的政策环境,为什么有的学校平庸无奇,有的学校却办得有声有色?我在实践中寻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创新。我们处在一个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和不断创新的时代,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创新力,就没有生机和活力。我想,只要把自己的和乐文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精彩着陆,学校就会办得与众不同。2012年7月,光谷三小和原光谷七小组合成光谷三小教育集团,两校的教师们快速地融合在了一起。我抓住这个契机,开始了光谷三小“月度人物”的评选,每个月评1次,每次评1人,评上以后我们给这个教师印大海报,学校贴,班上贴,还送到他家去,让家属知道我的孩子、我的爱人在学校是那么的了不起。除了精神褒奖,我们还给予物质奖励,所在的组也有奖励,实行同组同乐,鼓励他们团结协作。这个举措得到了全体教师的欢迎。如今,三小已经评选出了13名集团“月度人物”。为了充分发挥家长资源优势,拓宽孩子们的视野,促进家校有效沟通,每学期我们都会开展“多彩的课堂”家长讲坛活动。各班鼓励家长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和专长走进课堂,给孩子们上一堂课。全集团有62个班,每学期共选择124位家长教师,按照学校“家长课堂”的活动安排表有序为学生上课。我们还为每一位上课家长颁发证书,学期末还评选“十佳”学生喜爱的家长老师。对此,孩子们十分感兴趣,且收益良多。而家长们通过真实的课堂教学也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艰辛,更理解老师,也更配合老师的工作了!校长们可能都对清洁卫生工作伤过脑筋,我也一样,总感觉校园中不够洁净。以前,我们安排红领巾值日岗的同学负责监督,对有些不讲卫生的同学提出批评,还扣了他们所在班级一日常规的分数。情况虽偶有好转,却长期反复。今年,大队部组织优秀学生成立了三小“环保志愿服务队”,他们戴上环保志愿者袖章,每天在校园内捡拾个别孩子丢弃的废纸、塑料管等装进“环保篓”。每周一升旗仪式后,我们都会将“环保篓”出示给全体师生看,让孩子们知道三小的校园内还有不讲卫生的人,告诉他们这是一种陋习,并教育他们珍惜同学的劳动成果,这样才会有一个美好的学习环境。几周过后,我们惊喜地发现,“环保篓”里面的垃圾越来越少。可见,同样的一件事情,只要转变思路,换一种做法,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强化执行力,确保“和乐”管理见实效

年会工作安排范文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工艺美术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年会于2006年11月18至19日在苏州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主办,由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承办。来自各高校及工艺美术研究单位的30余位学者和专家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21篇。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执行院长李超德主持会议,苏州大学白伦副校长致开幕词。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廖军扼要汇报了该院的发展情况。与会代表在霏霏细雨中,兴致浓厚地考察了吴中区光福镇太湖村、山墩村和太湖度假旅游区舟山村的手工艺。从大会交流情况来看,学者们围绕年会主题,进行了多角度、宽视野的深入探讨,大家秉承关心民间、关注社会的精神和学术传统,各抒己见,表现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美术的高度重视和人文自觉。会议涉及的几个相对集中的问题评述如下:   一、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国内刚刚起步,迫切需要人们对此进行理性思考,探寻符合中国实情的客观规律,深化认识和实践,避免盲目、机械、片面和功利。与会学者主动站在学术前沿,结合现实,从各个角度讨论了这一新课题。   张道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议》为题,阐发了独特见解。他认为,非物质文化是相对物质文化而言的,就非物质文化来说,重要的问题不在内容,而在对“非物质”性的理解。在传统观念中,像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等可称作精神的和非物质的,但工艺美术和传统手工艺所表现的东西,却是以“物质”为主的。这是由于所有的艺术表现必有一个“载体”,这载体就是物质。艺术依托物质世界而成立,物质的繁杂决定了艺术的多样。那么,为何艺术在人们观念中又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呢?张先生认为:这里没有绝对的界限和标准,主要看艺术的倾向和人们的习惯,就像“日出日落”、“天圆地方”一样是一种感觉,实际上太阳并非从东方升起,地球也不是方的。由于艺术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和精神,故统称为“精神的艺术”。至于实用性的艺术(主要是工艺美术),它的物质特点显露得比较明显,人们也没有将其视为纯然的“物质文化”,一般只称其为“工艺品”,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由此再看“非物质文化”,其倾向便易理解了。其中,技艺的特点最为明显,它是一种工艺加工手段,即所谓“心灵手巧”。一方面,只有做出了成品才能显示出“巧”来;另一方面,它又是长期磨练出来的形成历史的传统。过去的师徒制传承,为了维护其传统,有些家族式的“绝技”和“秘方”不得外传,虽有其历史局限性,却也充分说明了“非物质遗产”的性质。   中国工艺美术总公司总工艺师朱培初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由来、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意义,综合报告了近年来了解到的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情况,指出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传统文化特别关注,保护工作起步较早。他特别强调中国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在《文化白皮书》中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工艺所持的新理念。书中指出:一种文化如果只是依赖先人的遗产自豪,是不对的,因为文化不仅是固(原)有的部分而已,它必须是一个有生命的活的文化。要使文化的内涵不只是固守在传统文物和古代经典的范围,就必须使文化成为一个具有发展性的形态,让它充满生机,有转换或转型的可能。要不断有新的质素参与进来,也要不断吸纳、消融和转化这些成分,最后自我融汇成崭新的形态。所以,文化的意义就在于创造可以继续兴起的新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引进,对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而言,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特别是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备受学者重视。清华大学的王连海发表见解说,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积极意义很明显,首先引起了业外人士的关注,促进和提升了全民全社会对传统工艺美术及传统民间文化的再认识,发挥的宣传作用不可低估;其次,促进了理论界思维的活跃,引发了专业人士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新思考;其三,对开发保护具体品种确实起了作用,但同时存在的问题也较多,负面影响较突出的是在理论界引起了混乱,至今尚未消除;再者,概念的引进还导致了地方或地区间相互攀比、恶性造假的现象;五是对各地民间美术的破坏相当严重,有的品种被列入名录后反而毁了,形成了摧毁性破坏。西安美术学院的赵农分析了《辛巳年》生肖邮票引发的侵权诉讼民事案,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中民间艺术的法律保护问题。他指出:社会在界定民间艺术品“原创”或“复制”问题上,在保护民间艺人权利的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这与民间艺术品多被确定为“非个人的、连续的、缓慢的创作活动过程的产物”[1],作者是“创作该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社会群体”[2]有关。概念的不确定,导致了法律保护的模糊和民间艺人权益保护的被动。他进一步指出:对民间艺人权利的有形和无形的侵害剥夺,已非常严重。如一些领导和专职人员利用职务权力将民间艺术品变成私人的收藏;主流艺术家在采风过程中的非法律行为;民间艺人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地方政府对民间艺术的粗放式经营等。他认为,对人文学者的关怀,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对人类文化生态的关怀,这不是抽象的精神,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存方式。现阶段,大量民间手艺人的生活仅处于温饱水平,目前最迫切的就是通过手艺致富,而出台相关的法律是根本问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徐思民讲述了近几年考察齐鲁民间艺术的概况。他发现:在民间艺术的采访过程中,的确存在着假调查和卖弄、糊弄的问题。他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表示担忧,认为靠近城市或地处城内和发达地区的一些民间艺术,通过市场经济运作尚能发展起来,延续下去,但许多地方性的民间艺术则是传不过来也承不下去。他以山东地区剪纸、泥玩具、旋木玩具、面塑为例,说明民间艺术不是萎缩,而是消失了,这是因为艺人生活艰难,民间艺术作品生存艰难是一个不可抗拒的事实。   #p#分页标题#e# 也有学者注意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中的问题。湖南商学院的李立芳,以湘绣申遗为例,强调在进行申报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必须首先廓清艺术的历史文化渊源,比较其不同的文化背景,把握自身的文化形态,才能有助于在今后的发展中守住自身的文化优势。   二、有关传统工艺美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传统工艺美术的可持续发展是工艺美术理论界长盛不衰的话题。但要探讨现代社会的工艺美术,首先得加深对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使认知有一个深厚的基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尚刚全面考察了古代工艺美术的特点,扼要而客观地陈述其整体发展脉络,体现了作者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观察视角和工艺美术史的研究方向。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朱孝岳,则对中国传统工艺美学思想作了深入探讨。他认为,中国工艺美学思想有四大特点“以界他国而自立于大地”。一是礼乐相济,礼、乐二者统一在产品的设计、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体现了中国人既不畏艰难又随遇而安的特有性格;二是线的舞蹈,中国工艺美术设计讲究线的动态、味道,以线表现气韵,将生活中的变化、情感的起伏化为线乃是了不起的加工;三是中和之美,追求含蓄,又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四是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天性与人力的巧妙结合。   目前,随着社会的全面转型,工艺美术将面临怎样的态势?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清华大学的李砚祖通过实际调研,对现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遭遇到的三大矛盾及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思考。他首先回顾了传统工艺美术的历程,对建国以来的工艺美术发展作了分期,在归纳了传统工艺美术所具有的产业、就业、市场和文化价值后,提出了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存在的三大主要矛盾:其一,经济产业与文化事业的矛盾。工艺美术的经济性和文化性,使其常游走于经济产业和文化产业间,在不同层面上形成了两者矛盾。因此有必要将工艺美术既看作经济产业,又看作文化产业,还可将其作为文化艺术事业来认识、理解、研究和扶持,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其本质和特征,从具体工作出发,加以不同处理。其二,技术更新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矛盾。工艺美术既是物质文化又是非物质文化。它从材料到产品均有显见的物质内容和形态,而工艺技术、方式方法、过程,乃至设计创意、作品功能都是非物质的。社会的变迁,使工艺美术业在技术层面上遭遇到机械工艺取代传统手工技艺、一些传统工艺失传或消亡的问题,形成了技术更新带来的对传统工艺技术保护的矛盾。为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技艺保护,应有传统的和手工的两种限定。若不注重对手工性的保护,最终将导致传统工艺美术的消亡。其三,文化变迁与传统工艺美术传承的矛盾。工艺美术的传承是内在文化的传承,要求其不变,而文化的总体趋势则是变,这就带来了矛盾。现代社会,工艺美术传承的目的是文化保持,同时它亦有为当代生活服务的创新要求,因此而具有必然性。但这是有限度的创新,是在传承与保持基础上的创新。最后,针对工艺美术技艺失传、后继无人和传统技艺、工艺美术大师保护不力等现状,他呼吁:要从国家层面上关注和解决工艺美术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问题,对传统技艺和大师予以保护,要真正从组织上、制度上、人员安排及资金等方面落实到位,应在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同下,制定更为细化的具体到保护品种、技艺的方案和规划。苏州大学的诸葛铠结合纷繁的实际情况,在题为“适者生存:工艺美术的蜕变和再生”的发言中对李砚祖提出的问题作了回应。他指出:中国手工艺正面临着蜕变和再生的考验。但蜕变并不意味着消亡,而是以新的方式再生。然而,蜕变毕竟是脱胎换骨的改造。他认为,传统手工艺的市场日渐缩小、对手工艺品价值认识的偏移、手工艺的创作观念难以与时代同步是手工艺在近代潜在的蜕变因素;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脱离的产品、“推陈出新”中的误区必然导致现代工艺美术的蜕变;而再生之路则可通过形式与思想内涵的分离和移植、形式与技艺的分离和移植、形式与实用性的分离与移植等途径实现脱胎换骨。   此外,还有学者撰文,通过个案对传统工艺美术发展进行探讨。苏州工艺美术学会的冷坚,以苏州戏衣业为例,探究其发展及缘由。苏州戏衣业因昆曲而兴,它成型于明代,繁荣于清代,在全国同行中占首位,行业中心地位始终未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影视业的兴盛,苏州又成为全国影视服饰的主要生产基地。仅改制后的苏州剧装戏具厂,剧装戏具的产销量就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来自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的吴元新,书面报告了近30年来对蓝印花布艺术的调查、实践经历和对其现状的认识。他说,蓝印花布已伴随江浙百姓走过了近500年历史。20世纪70年代始,蓝印花布在沉寂后借助外销而求得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南通工艺美术行业对蓝印花布进行了挖掘、研究、收集,开发设计了一系列新品。但近年来,蓝印花布却因缺少销售渠道而陷于困境,为此,他呼吁积极抢救蓝印花布艺术。   三、有关工艺美术教育和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方法的问题   艺术可以解救人类精神生活的危机,为此,工艺美术教育问题同样受到了与会学者的关注。湖北美术学院的张昕从文化自觉高度,就高等教育改革中应如何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强化对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在人文学科中开设人类文化遗产课程,建立文化遗产与知识体系的联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山东艺术学院的许大海重新审视了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阐明了建立艺术设计比较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分析了比较视野中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提出了建构符合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创新模式的新观点。苏州职业大学的濮安国,作为中国明式家具研究所所长,介绍了该所的发展计划和目标:对在高校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作了有益探索。   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方法的出新,对于跳出旧框框,促使研究工作逐步深入具有重要意义。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张朋川,引用最新材料,从湖南宁乡铜器群发掘谈起,以商代青铜虎卣为个案,对青铜艺术研究方法进行了思考。他认为,青铜器纹样的组合应有一定的规律性、地域性,不是任意的。而考古的类型学方法却将器型与花纹分开研究,我国的工艺美术史沿着考古思路来编青铜艺术,造成了青铜艺术研究中的一大问题。此外,中原是最早拥有青铜容器的,该地方恰恰不产铜。而湖南宁乡却出土了300多件铜器,其成分与中原的不同,并发现了古矿。这是否意味着到了商代晚期,作为一个方国会不会生产铜器呢?他独到的分析、介绍和由点而及纵横,再行融合的研究方法,对在研究方法上多加探索,由此提高整体研究水平无疑是很好的启迪。#p#分页标题#e#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王连海以南宋画家李嵩《货郎图》中的玩具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风筝、泥人和不倒翁、扑扑噔、拨浪鼓、风车、鸟笼等六类玩具之样式、形态、材料、工艺、功能、用途、发展历史进行了解析,图文互证,体现了工艺美术史研究的一种深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尚刚,以“一幅巨作,几点猜测—关于大都会博物馆藏元代刻丝大威德曼荼罗”为题,对作品完成时间、开机时间、御容织于哪里、出自哪个作坊、性质作了详细考定,将原本是一篇文章的一个注充实成了一篇新论文。态度科学严谨,重视材料的搜索考辨,细密求证,精深而有新解,对工艺美术史的治学有积极影响。   在涉及到对民艺的田野调查方法时,张道一语重心长地指出,过去,我们研究时,多注意于艺术的外在形式,对于制作艺人及其技艺和艺术思想挖掘不够。今后,一定要关心它的制作者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关心做的方法和技巧。护树要护根,保标要保本。徐思民则提出,民间艺术很丰富,有些在文献资料中很难查到,但艺人却能自圆其说,有头有尾。搞民艺调查,就是要把民间艺人的境界、味道记录到位,而不是带着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走马观花,那样是无法把握民间艺术本质和真谛的。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的袁宣萍,以撰写《浙江丝绸文化史》的体会,提出在工艺美术调查中当注重行业神崇拜、与行业相关的神话与传说、行业生产与生活习俗、古老的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   四、特点、展望和发展方向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执行院长李超德在会议结束时说,这次年会是一次高端会议,既有老一辈理论家,也有国内中青年一代的专家,机会难得,受益匪浅。会议讨论的内容十分广泛,上至产业政策、宏观理论,下到具体的一件作品,既有宏观思考,也有考据派的论述,是研究方法的一种学习。他指出,本次年会还是一次新的开端,大家集中起来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问题,共同的目的就是要把民族精神留住,把民族脊梁留住,把民族传统留住。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张夫也在会议闭幕之际发言,他认为本届年会开得非常成功。不仅来了不少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说明他们十分关注会议主题,还出现了很多年轻的新面孔,证明大家对热门话题非常关心。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学术部主任卢莹的发言反映出她对工艺美术的未来充满信心。她为专家学者都在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工艺美术的可持续发展而感动。她觉得特别可喜的是,原先大家都以为工艺美术技艺留下了,但文化失去了,工艺美术艺人很无助。现在有这么多人都来研究工艺美术的发展,工艺美术将拥有更好的前景。   综观本届年会,学术前沿性得到了充分体现,达到了举办者的预期目标。年会主题促使与会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工艺美术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新的探索。而新情况的出现,新问题的提出,新视野的拓展,新方法的运用,使得实证研究和理论建构都有所深化,今后的研究将在以下几方面深入: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如何强调理性,坚持人本原则和人文立场已成为重大课题。怎样尊重民众的权益,实现理性保护和完整的人文关怀,避免因保护而牺牲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避免将文化保护变为文化践踏或生态破坏将成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与之相关的保护中的共性与特性研究,如何因地制宜地运作,张扬文化个性,体现文化遗产价值也将得到深入的探讨。   2.新时期,传统工艺美术原生态的衰落和蜕变形态的衍生两种基本态势仍将持续下去。如何在蜕变过程中保留传统文化形态活的精神,怎样以传统形式承载新的内容,怎样正确处理原生态与蜕变形态、手工技艺与机械生产、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变异等一系列矛盾,使传统工艺美术融入现代生活,怎样在不同的理论层面上观照传统工艺美术,都将成为探索热点。   3.理论研究方法上,加强寻因寻根意识,提倡多元方法的碰撞与互补,使研究成果富有个性也是一个动向。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张夫也在年会上号召大家,传统工艺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形态,对它的保护抢救研究非常重要,关系到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存亡问题。此事迫在眉睫,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我们不做谁来做?我们肩头的责任重大。希望我们以此召唤为动力,辛勤耕耘,并期待下届年会结出更加丰厚的学术成果。

年会工作安排范文7

【关键词】和谐社区;社区档案;社区服务

和谐社区建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社区建设离不开社区档案的辅助。社区档案管理工作中,通过社区档案的服务性特点、灵活性特点、发展性特点,社区档案的价值得以有效发挥。社区档案管理,要始终坚持和谐社区建设的目标,将档案管理融入社区发展实际当中,从长远的角度完善和优化社区档案的管理工作,使社区建设得以有效开展。

一、社区档案管理概述

社会发展进程中,社区承担了基层群众服务和管理工作职能。社区作为与群众连接的纽带,需要对群众的信息有全面的掌握。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社区档案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档案是社区开展职能工作的基础。社区档案包括了社区居民的个人信息、居住信息、社区活动资料、国家及地方的各项政策文件、社区会议记录等,可以说,社区档案就是社区各种事件的全面记录,是社区工作的缩影。社区档案资料的来源主要是居民上报、社区收集、政府传达,社区档案形式包括传统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以及新出现的影音资料、数字信息资料等,这些不同的档案形式,给社区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提高了社区综合服务能力。二、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社区档案管理特点

(一)社区档案的服务性特点。社区的最主要职能就是服务于群众,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强化社区的服务功能、提高社区的服务水平、扩大社区的服务范围、丰富社区的服务形式成为现代社会构建的核心目标。社区档案作为社区开展服务的依据和基础,也必然具有服务性特点。社区档案的服务性特点,要从社区管理和建设的角度去深入分析。在传统的社区档案管理中,由于对档案服务价值的认知不足,档案的服务优势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在传统社区档案管理中,管理工作的重心往往放在了如何全面收集档案、如何安全保管档案方面,对档案的服务应用有所忽视。传统的社区档案管理中,虽然档案中囊括了重要的社区服务信息,但缺乏深入的挖掘,使得档案的利用效率较低,长时间停留在社区信息的记录方面,而没有通过档案管理强化社区的服务能力、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在建设和谐社区的进程中,社区档案的服务性优势被更好地认识,并以社区档案为核心,挖掘社区档案更大的服务价值。社区档案的服务要与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这样才能真正深化服务的目的。例如,社区档案管理中,可以根据社区档案中的居民信息情况,对孤寡贫困的社区居民有全面了解,这样可以帮助社区更好地开展帮扶工作。尤其是在国家推进精准化扶贫的过程中,社区建设也要积极落实国家要求,从社区档案中分析如何更好地开展精准扶贫。对于具备工作能力的贫困社区居民,可以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的方式,解决其生活保障问题,进而实现社区的服务价值。

(二)社区档案的灵活性特点。和谐社区的建设中,对于社区档案管理来说,要加强灵活性,以便根据社区建设的实际需要规划和整合各种档案信息。社区档案管理。是以社区为基本要素,通过科学灵活地以档案为基础掌握社区情况,在开展社区活动时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传统的社区档案管理中,由于执行的是集中统一的管理原则,档案管理的灵活性较为薄弱。这是由行政体制所决定的,当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时,也遵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统一安排,这就造成了社区档案管理的局限性,无法根据每个社区的实际情况管理和使用档案资料。另外,在社区档案的收集和记录中,由于强调与国家要求的档案分类或者档案内容相一致,对于一些特殊性的社区档案没有实行区别化管理,这对社区档案的完整性和实效性造成了不利影响。建设和谐社区的进程中,社区档案要注重灵活性。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给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营造更加广阔和自主的空间,发挥社区的基层管理职能,从每个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高效地管理档案信息。社区档案是社区活动的真实记录,而社区的活动往往具有独特性,在管理社区档案时,就要依据情况去细化档案管理分类和内容,加强档案管理的自主性。和谐社区的建设,要符合社区的特点,也就是居民为主体的组织形式。在社区档案的管理上,要发挥社区居民的作用,既要从政府要求入手,又要符合社区居民实际需求。这就需要社区档案管理结合行政管理和自我管理,使档案管理模式更为灵活。和谐社区的构建中,社区档案可以依据实际的社区活动形式,在原有的档案分类管理上进行精细化管理,使档案资料可以被更好地运用于社会建设中。例如,当社区中既有居民区又有学校时,社区管理人员就可以结合档案信息资料,发挥档案信息的作用,提高学校等公共资源的社会利用率,为居民群众周末锻炼和休闲等提供场所。对于这方面的社区活动,可以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分类中细化出一个二级分类,专门用于记录社区中不同单位和居民的共建和谐社区活动,从而增强社区建设的效果。

(三)社区档案的发展性特点。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随着国家对社区生活服务的重视,社区档案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创新管理理念,运用发展的眼光提高社区档案管理效能。社区的发展必然要求社区档案管理具有发展性特点,为构建和谐社区献计献策。社区档案管理,要通过前瞻性思维,预测社区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需求,并以此为切入点去完善和优化社区档案管理模式。传统的社区档案管理由于缺乏发展的思维,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更注重短期的管理需求,而忽视了长期的管理发展。社区工作是长期性的,社区档案作为社区信息和活动的真实记录,也是具有长期性的。社区档案经过日积月累,会形成一个档案资料体系。这就需要将社区档案管理看作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过程,才能够将社区档案中的信息资料进行有效衔接。传统的社区档案管理过程中,管理工作的落实往往是以间断的时间点为根据,如某年、某个月的社区档案等,这些分割化的社区档案之间的联系被人为阻断,这对和谐社会建设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当社区构建时,提取出的档案信息都是某个阶段或者某个时间的,在社区长远发展中难以形成有力的发展支持。和谐社区建设中,对于社区档案的管理,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到其发展的特质,在发展环节中融入社区档案管理,将社区档案管理工作放在社区建设之前,从而发挥社区档案的指导作用。社区档案的发展中,需要以和谐社区建设为宗旨,将社区信息、社区数据等在和谐社区建设前,就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并找到社区发展的重要规律,总结社区建设经验,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基础。社区档案的管理,还要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去深化,在传统的档案模式下,强化新技术的运用。在社区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加强信息化管理效果,通过建立档案管理系统来提高档案的采集、整理、分析和总结能力,为社区建设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例如,在社区之间通过政府引导构建起社区档案管理系统,在系统当中设立档案收集模块、档案传输模块、档案查阅模块等,这样可以从社区建设的全局层面,更加全面地掌握社区档案数据信息,并可以在信息系统的辅助下,将大量的档案信息内容进行高效利用,社区建设发展可以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建立社区模型,以便为社区建设提供可靠的预测方式,促进社区建设顺利进行。

三、结束语

和谐社区建设是现代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区的建设离不开有效的社区档案管理。通过不断提高档案管理能力发掘社区档案价值,社区建设可以在档案信息的支持下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社区作为基层的群众服务组织,要始终结合自身的特点管理档案信息,发挥社区档案的价值和优势。在构建和谐社区时,将档案资料作为重要的建设资源,依据档案深入分析社区建设的内容和要领,为社区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志鹏.浅谈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关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8):197-199.

[2]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区工作委员会.完善机制丰富载体协商做活社区服务[C].社区工作委员会2019年常委会暨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现场推进会材料选编,2019.

[3]叶灶琴.城市化进程中和谐社区建设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4]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区工作委员会.强服务惠民生着力打造社区特色品牌[C].第27届全国区街镇工作年会暨全国创新型社区建设推进会典型材料,2016.

[5]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区工作委员会.开拓创新突出服务扎实开展和谐社区建设[C].第27届全国区街镇工作年会暨全国创新型社区建设推进会典型材料,2016.

[6]刘继同,韦丽明.中国特色现代社区福利制度框架与幸福和谐社区建设[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9(02):102-109.

[7]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区工作委员会.管理上档次服务上水平走出和谐社区建设新路子[C].第27届全国区街镇工作年会暨全国创新型社区建设推进会典型材料,2016.

年会工作安排范文8

 

我会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领导下,在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给有色金属建设行业带来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会员单位战胜金融危机出谋划策,千方百计维护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做出了积极贡献。此外,在资质管理、创新评优、人才培训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影响保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化形成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使我国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有色金属行业成为国内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面对严峻形势,我会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机会,大力宣传、积极推动各个会员单位,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变“危机”为“机遇”,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共克时艰。并且大力推进改革改制,加强战略思维,创新经营机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营方式,实施“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在中央采取“扩内需、保增长”一揽子综合措施作用下,国民经济出现积极变化的同时,我国有色金属生产也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价格回升,企业总体扭亏为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为有色建设单位保持较好发展态势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25个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营业收入达213亿元,远远超过了预期的水平。其中八家设计单位收入138.8亿,有些设计单位的收入接近甚至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全行业今年营业收入超过去年水平已经成定局。这是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影响,保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积极开展创新评优活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法宝和持久的推动力。协会坚持在全行业积极开展创新评优活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2009年评出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51项,其中一等奖18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10项;部级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38项,其中一等奖16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8项;优秀工程勘察奖44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17项。四项工程设计获《2008年度全国优秀工程设计奖》,其中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1项;七项工程咨询成果获《2009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在国家鲁班奖和国家优质工程奖的评选中,有两项工程获鲁班奖、五项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在建国60周年之际,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组织的六个“十佳”评选中,贵阳铝镁院设计研究院被评为“十佳自主技术创新企业”,院长黄粮成同志荣获“十佳现代管理企业家”称号。在我会与中国建筑业协会等12家协会联合开展的建国60周年百项经典及精品工程的评选中,中国十五冶施工的江铜工程被评为“百项经典及精品工程”。通过开展“评优”活动,对促进工程勘察、设计、工程建设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升勘察、设计、施工、厂矿建设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协助政府机关做好单位资质管理   我会协助政府机关管理的单位资质和个人资质来自住建部、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和人事部。即住建部管理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资质;发改委管理的咨询资质;国家质检总局管理的特种设备设计资质;人事部分别和发改委、住建部管理的个人注册执业制度等等。   1、协助国家质检总局审查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许可资格。2009年共对3家工程设计单位压力管道设计资格进行了鉴定评审,其中两家为换证审查,一家为新申请单位资格审查。我会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按时上报审查计划、组织审查和上报审查报告,使3家申请单位很快拿到了设计许可证书。我会还根据质检特函〔2008〕50号文《关于“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等安全技术规范实施意见的通知》的要求,在2009年对新增GD类动力管道设计资格的11个单位进行了确认审查,满足了11家设计单位新增GD类动力管道设计资格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宣传贯彻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组织修订了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压力管道设计管理制度。在内蒙召开了有色金属行业第七次压力管道设计研讨会,学习了有关文件,研讨了压力管道设计及管理中碰到的问题,交流了管道三维设计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具有共性的合作课题,为今后的共同合作打下了基础。   2、继续做好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资格审查有关工作。为了适应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取证的需要,我会于2009年6月举办了一期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班,培训67人,其中为10个设计单位培训了26名选材设计和应力分析校核人员。2009年度,我会组织对申请压力管道设计审批资格的人员进行了审查,其中99人通过审查,协会分两批上报国家质检总局,已经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的批准。   3、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精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投资咨询评估管理办法(2009年修订)》(发改投资〔2009〕802号)的有关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扩大承担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投资咨询评估任务的咨询机构。协会派出专家,参加发改委组织的资质审查会,经过审查,二22九年十月发展改革委批准46家为承担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投资咨询评估任务的咨询机构,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入选评估范围为有色冶炼,含有色矿山、稀土矿山、稀土冶炼和深加工。我会还派专家参加发展改革委组织的注册咨询工程师资格的审查工作,审查了有色、冶金、黄金等行业的申请人员等。   4、协助国家发改委调整工程咨询服务收费标准的调研取证,并提供有色行业相关资料;为注册工程师和注册咨询工程师的考评及注册等提供服务;为会员单位资质的换证、升级、扩项等提供咨询服务等等。   5、为适应工程设计市场的需要和工程设计定额编制的连续性,组织有关设计单位完成了《有色金属工程设计定额(轻金属与稀有金属冶炼和矿山工程》部分的编辑出版。现正组织编制“通用工程设计定额(环境工程、民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自备热电站、煤气站等辅助设施工程)”。此项工作政策性和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目前已进入审稿、修改、汇编阶段,有望2010年初出版。#p#分页标题#e#   6、我会以庆祝建国60周年为契机,组织企业和院所撰写文章,回顾有色金属建设行业60年来发展的艰辛历程和沧桑巨变,记载60年来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的发展沿革,讴歌有色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中国有色建设》杂志分别选登了陆志方、王文阁、王繁滨同志撰写的《为建设祖国谱有色华章》、《拼博、创新、发展的有色建设监理》、《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设计60年》等文章。此外,组织勘察、设计、施工三个分会组成写作班子,编写《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60年》勘察、设计、施工篇。较好地完成工业协会布置的任务。   四、分会工作积极务实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绩   一年来,各分会按照秘书长会议制定的总体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分会身处企业、掌握生产经营情况的优势,密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各项服务,取得明显成绩。   设计分会 协助政府和企业开展单位资质和个人注册资质的培训、评审和换证工作;积极开展创优评优;顺利完成分会换届等工作。2009年6月,设计分会完成了第六届理事会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了第七届理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设计分会四年来的工作报告,提出了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目标。此次会议就设计院的发展模式、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增强市场竞争力、履行社会责任、建设和谐企业、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影响等进行了研讨,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对各单位的工作起到很好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工程勘察分会 针对勘察行业实际情况,致力于推进工程勘察、岩土工程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在开展优秀工程评审、QC小组成果、技术研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9年9月召开了工程勘察分会七届四次理事会议。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表彰了第二十一次优秀QC成果获奖单位。此外还受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协会委托,组织开展有色金属行业第十二届优秀工程勘察奖的评选工作,共评出优秀勘察奖44项。   施工分会 着重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升工程科技含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利用重组改制后人员精、机制活的优势,进行合理的资源配制,开拓国内外市场等进行深入的探索。2009年先后召开了有色施工分会五届三次理事会、施工企业技术工作会议和企业管理体系建设经验交流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 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坚持每年召开年会或研讨会,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创造条件。今年召开了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第十八次年会,完成了第四届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的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了第五届委员会,提出了新的目标。年会收到交流材料、论文50多篇,内容切合实际、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年,就如何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紧扣企业生经营和改革发展,引导职工树立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变压力为动力等进行了沟通交流,达到了相互借鉴与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标准化委员会 紧密结合有色金属行业工程建设的需要,积极开展有色金属行业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工作,推动有色行业标准化进程。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工业行业工程建设标准复审计划的通知》要求,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了有色金属行业工程建设标准全面复审工作。对有色金属行业62项工程建设标准进行了复审,按时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了《有色金属行业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复审工作报告》,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可,为进一步抓好行业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工程造价委员会 今年召开年会进行换届,会上选出了新一届委员会,总结了上一届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新一届委员会的工作目标。在开展计价基础工作、加强对工程造价师的管理、培训、年审等方面取得好的成绩;继08版七册定额执行后,今年4月《露天剥离定额》编制完成,由有色工业协会正式颁发。此外还参加了建设部组织的国标《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修编及补充编制工作,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厂矿建设分会 以促进有色金属项目建设管理科学化、提高投资效益和项目建设队伍素质为目标,积极开展调研工作,组织技术管理论文和管理创新奖评选活动,为提升有色金属建设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加强秘书处工作提高工作水平   2009年协会秘书处本着小机构、大网络、人员精、效率高和责权明细的原则,按照协会制定的一系列工作管理规定,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安排、检查工作、明确职责,收到了较好效果。   1、组建协会党支部。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指示精神,完成了我会党组织的组建,成立了协会党支部。这对加强党对协会工作的领导,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促进协会健康稳定发展,更好地为企业和政府服务,将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   2、加强对各分会工作的指导监督。2009年4月,协会召开了分会秘书长会议,通报情况、布置任务、制定目标,提出了2009年的工作思路和分会的工作目标。协会秘书长郭希贵对各分会工作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各分会要认真抓好各项计划的落实,树立一切为企业服务思想,力争在工作内容的拓展、工作方法的创新上有所突破,力争取得好的效果;二是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严格财务管理,真正做到办事有章可循;三是设计分会、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造价委员会、标准化委员会到了换届时间,希望认真抓好换届的准备工作,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   3、加强协会联络主任工作。协会2009年5月在北京召开联络主任暨表彰大会。协会秘书处向大会作了2008年度工作汇报和2009年工作安排;各联络主任在会上汇报了各自的工作体会,还就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联络主任工作,在协会与会员单位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会上对获得2008年度“优秀会员单位”和“优秀联络主任”进行了表彰。公布了2008年度部级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和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项目和获奖单位,并颁发了证书。 4、做好年报统计工作和社团年检及财务审计工作。秘书处分别对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企业开展了年报统计工作,并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形成了完成的统计报表,为有关政府部门和上级协会掌握行业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同时还将有关数据反馈给各会员单位领导,受到会员单位的好评。秘书处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认真做好网上年检填报,顺利通过2009年年检。#p#分页标题#e#   5、办好网站和刊物,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资讯平台。秘书处加强了网站内容的更新与管理,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服务内容得到不断充实。《中国有色建设》、《简讯》两份刊物得到了各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2009年出版《简讯》6期、《中国有色建设》4期。期刊着力报道国家有关基本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行业动态,宣传会员单位改革、发展、创新和管理方面的成果与经验;刊登企业领导、技术人员撰写的有关学术论著。两份刊物均是免费赠送会员单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学习,继续为政府、行业和企业服务,为推进有色金属建设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一○年工作设想及安排   在新的一年里,协会将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领导下,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加强自身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继续为政府、行业和企业服务。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积极推进创新战略谋求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为行业实现“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提供技术信息,组织典型经验介绍,开展改革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经验交流。促进会员单位的相互沟通和取长补短。继续做好创新评优工作,推动有色金属建设行业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同时,积极为行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条件,为企业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进一步推广三维设计技术,提高设计水平。   2、继续做好资质管理和人员培训工作   2010年计划对7家设计单位进行压力管道设计资质取证审查,举办两期压力管道审批人员培训班,其中一期以培训压力管道选材设计和应力分析设计的校核人员为主,另一期以培训设计审批人员为主。同时做好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等工作   3.为企业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服务   我会将为会员单位提供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   承包交流研讨的平台。加强调研工作,总结成功经验,及时加以推广。当前要结合工程总承包的快速发展和人才、经验短缺的情况,探索有效利用行业内部各单位的优势,加强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合作,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我会还要积极抓好项目经理的培训工作,为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培养人才,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4、积极推进企业诚信建设,提升企业文化内涵   按照国家建设行业启动社会信用体系评估工作试点指导意见的要求,本着“提高认识、科学规划、精心组织、积极探索、稳步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有色工程建设行业信用评估体系,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社会为监督的信用制度。   5、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办事效率   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好行业协会联结政府与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对各分会工作的指导与管理,计划召开各分会秘书长、联络主任会议各一次,提出新一年工作目标,有计划的实施各项任务。同时认真完成年检工作和财务审计,接受上级协会和会员单位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