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与跨境协同监管问题研究

企业内部控制与跨境协同监管问题研究

摘要:瑞幸咖啡惨遭浑水做空、自爆财务造假22亿美元事件在境内外证券市场引起轩然大波,不仅瑞幸咖啡将面临严厉的处罚,中概股也陷入信任危机,中概股企业的内部控制与跨境协同监管问题广受关注且亟待解决。本文分析了瑞幸造假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剖析了瑞幸咖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中概股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定与执行提出了建议。最后,从中美双方的角度分析中概股监管对策,为中概股跨境协同监管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

关键词:瑞幸咖啡;中概股;内部控制;跨境协同监管

一、瑞幸咖啡事件回顾

成立于2017年6月的瑞幸咖啡,在创办仅18个月后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瑞幸咖啡的快速规模扩张,未给其带来相应的盈利,反而带来了巨额亏损,加上“烧钱”补贴消费者的经营模式,其“惹眼”表现使之成为做空机构的“猎物”。2020年1月31日,知名做空机构浑水一份长达89页的匿名做空报告,直指瑞幸咖啡财务及运营数据造假,当日股价大跌10.74%。2月3日,瑞幸咖啡在SEC官网公开澄清声明,否认做空报告中的一切指控。4月2日,瑞幸咖啡“自爆”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伪造交易额22亿元人民币,当日,瑞幸咖啡股价暴跌75.57%,公司市值缩水至16亿美元。4月7日,瑞幸咖啡宣布停牌。4月27日,中国证监会调查组入驻瑞幸咖啡进行调查。6月29日瑞幸咖啡在纳斯达克正式停牌退市。

二、瑞幸咖啡事件影响分析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不仅给瑞幸咖啡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还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运作,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声誉,对于其他中概股企业而言,瑞幸咖啡事件可能导致一场严重的中国企业信誉危机。

(一)瑞幸咖啡事件对其自身的影响。自浑水做空报告以来,瑞幸咖啡受到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股价暴跌,当日,股价大跌10.74%。4月2日“自爆”财务造假事件,又导致暴跌75.57%,并于4月7日宣布停牌。受做空影响,瑞幸咖啡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市值迅速蒸发,至5月22日,仅剩3.34亿美元。2020年6月29日,瑞幸咖啡停牌退市,结束了其在纳斯达克的短暂“旅程”。此外,截至4月19日,在美国至少已有4起针对瑞幸咖啡及其高管的集体诉讼,瑞幸咖啡或将面临高额赔款,财务造假行为一旦被揭露,财报责任人将面临最高20年的监禁。在国内,中国证监会及银保监会高度重视瑞幸事件,瑞幸咖啡或将面临严厉惩处。股价持续下跌至停牌,瑞幸咖啡融资渠道断裂,这对于其“烧钱”补贴消费者的经营模式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冲击。在多重压力下,瑞幸咖啡是否将面临破产,又该如何改进内部控制?

(二)瑞幸咖啡事件对境外上市中国企业的影响。瑞幸咖啡财务造假,除了葬送自身的“前途”,还给其他中概股带来不可逆的负面影响,不论瑞幸咖啡事件后续如何发酵,中概股已然陷入信任危机。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够成熟,许多企业选择在美国上市,瑞幸咖啡事件一出,无疑加大了未来想在美国上市的企业的压力。美国证监会主席杰伊·克莱顿在4月2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信息披露透明度不够,加上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无法审查其相关审计文件,导致中概股存在潜在的风险,他建议投资者近期调整仓位时,不要将资金投入于中概股。瑞幸咖啡事件还未明了,中概股就已惨遭言论做空,中概股企业将面对来自市场以及监管机构的巨大的压力,这无疑会成为其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经历做空机构的重重一击,瑞幸咖啡及其他中概股企业接下来该认真考虑如何改进及完善其内部控制。我国监管机构在配合美国证监会调查瑞幸咖啡的同时,也需思考中概股的跨境协同监管问题,将中概股财务欺诈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为我国资本市场监管提供新思路,为净化我国资本市场生态提供借鉴。

三、瑞幸咖啡内部控制缺陷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是对内部人员及其工作的一种制约,是企业合法合规及健康运行的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是否与企业发展相适应,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都对企业运行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反观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可以发现瑞幸咖啡的内控存在诸多问题。

(一)控制环境问题分析。2017年瑞幸咖啡成立,从创始人到高管,几乎全是“神州”的人,可以说瑞幸脱胎于“神州系”,纵观瑞幸造假事件,与神州租车的操作极为相似。COO刘剑负责监测每日的公司运作,全面负责公司的市场运作和管理,参与公司整体规划,完善公司运营管理等,但是造假22亿,如此巨大的金额,董事会岂能毫不知情?瑞幸咖啡造假究竟是COO刘剑一手操纵的还是“神州系”高管故技重施?不论答案如何,瑞幸咖啡造假事件都令人不得不怀疑其内控失效是否与高管间的紧密联系有关。瑞幸咖啡的多个高管都曾因其不诚信行为受到资本市场的谴责,这些让人无法不怀疑其诚信与否。在浑水公司做空报告后,瑞幸管理层第一时间否认了相关指控,随后又承认财务造假,这样的态度无法让人将其与“诚信”联系起来。

(二)控制活动失效、风险评估失灵。企业控制活动与风险评估往往贯穿于企业经营发展整个过程。一般企业每一笔销售业务都涉及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在每个环节都会留下详细记录,在企业进行内外部审计时,提供相应审计证据。充分依托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瑞幸咖啡,在经营各环节的数据记录应更加详尽,而跨越三个季度、高达22亿美元的财务造假却未被发现,说明其风险评估失灵、控制活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战略选择与商业模式缺陷分析。瑞幸咖啡成立之后疯狂扩张,但是其门店层面无法获得利润且开店越多,其投资者就蒙受更多更快的损失。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其并未调整其经营战略,而仍不停增加门店数量,继续疯狂扩张,此举必然导致失败。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也存在诸多缺陷。第一,星巴克等咖啡品牌占据了较大的市场,瑞幸咖啡面对的市场压力巨大;第二,瑞幸咖啡发放大额折扣券的经营模式导致其顾客对价格十分敏感,后续无法通过降低折扣水平的方式增加门店销售额。

四、瑞幸咖啡事件给企业内部控制的启示

即便瑞幸咖啡未发生财务造假事件,其内控的缺陷也会导致公司面临较大风险甚至发展受阻。瑞幸咖啡事件给各企业制定与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带来诸多启示。1.考察高管的能力及个人素养高管往往决定着企业整体的发展方向,高管的决策及管理能力应作为选拔的重要标准,不仅如此,高管人群的职业操守往往决定企业整体风向,不诚信的管理层无法建立诚信的企业文化,控制环境也将存在缺陷。2.强化企业控制活动与风险评估企业首先要保证管理层权利相互制约,防止一权独大,落实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防止权力串通导致的财务问题。在授权和审批控制方面,产品定价和折扣均要有相应授权。风险评估活动不仅能够提前发现企业可能的风险,起到预警作用,还能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对损失进行量化评价,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风险评估要贯彻各部门、各环节,落实到位,不可形同虚设。3.选择合适的经营战略与经营模式经营战略是企业的发展方向与指导方针,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在选择经营战略及商业模式时,要放眼长远利益,不可急功近利。成功的商业模式不一定适合所有行业,做选择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审慎选择。4.将内部控制融入企业文化企业内部控制不应“挂在墙上”,而应贯穿企业上下,贯穿企业运行的各个流程,重点不是怎么制定内部控制规章制度,而是内控制度如何运行,如何在每个经营环节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将内控融入企业文化,强调内控对企业运行的约束与监督作用,促进企业将执行内控要求作为一项责任,才能充分体现制定内控制度的初衷,使企业内部控制起到风险防范与预警的作用。

五、对中概股企业跨境协同监管的建议

中概股造假给资本市场带来严重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加深美股投资者对中概股不诚信的印象,引发中概股信任危机。由于中概股的特殊性,其监管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境内或境外的单方面监管往往“力不从心”,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净化资本市场,必须联合多方力量实现跨境协同监管。1.与美方合作实现双边监管跨境协同监管的一大阻碍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维护投资者利益这一共同目标上,两国监管部门均达成共识,因此在对中概股进行监管时,中美双方应积极畅通跨国联合监管机制渠道,促进信息共享。中方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配合美国监管部门的调查与审计,提供相应资料。中美双方的金融监管机构要保持沟通、交流渠道顺畅,共同维护投资者利益。2.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等效监管合作往往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对于中概股而言,我国与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同等重要,监管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基于对对方监管机构的信任程度。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应认识到中美监管制度的差异性,充分信任我国的监管。我国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对审计机构施压,加强对审计机构的监管及督查,提供可靠信息,从而实现高效合作、有效监管。3.中国证监会加强对中概股的监管及处罚力度中概股危机对我国的国际声誉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不引起足够重视,将阻碍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在中国境内经营的中概股企业实质性主体,因其在中国境内经营发展,就应该接受我国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及处罚,中国证监会应严厉打击财务欺诈行为,加强对违背市场交易规则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对中概股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监督,从源头处扼杀财务造假念头的萌芽。

参考文献:

[1]韩洪灵,陈帅弟,陆旭米,陈汉文.瑞幸事件与中美跨境证券监管合作:回顾与展望[J].会计之友,2020(09):6-13.

[2]韩洪灵,刘思义,鲁威朝,陈汉文.基于瑞幸事件的做空产业链分析———以信息披露为视角[J].财会月刊,2020(08):3-8.

[3]吕随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与跨境监管[J].中国金融,2019(11):52-54.

作者:王丹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