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旅游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探究

国有旅游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探究

摘要:旅游业是我国新兴支柱产业,而互联网技术为大平台搭建、大发展促进以及大产业打造的发展理念树立并落实提供了基础保障,更利于国有旅游业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示范性与战略性作用。但实际上影响国有旅游企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加速与旅游产业引导性作用发挥的因素较多,还需紧跟时展步伐,坚持问题导向与内部控制建设改革创新,以尽快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模式;国有旅游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国有旅游企业自身盘活旅游资产与引入社会资本及创新产业形态、推动旅游资源金融化等方面的能力,直接受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程度的影响。在人力资源与内部管理等条件缺失的情况下,将无法全面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与贯彻落实政府关于培育旅游业的总体部署要求,以及幸福产业供应商等企业宗旨。但影响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因素较多,还需加强互联网发展机遇的深入分析,推动整体性内部控制改革,从而实现国有旅游企业现代化发展。

一、互联网模式下国有旅游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意义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保护资产安全、保证会计信息资料完整、贯彻落实经营方针、确保经营活动高效展开等经营目标,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约束与调整及规划、控制等一系列手段的总称。内部控制建设是企业自我约束的机制,唯有采取规范内部控制措施,才能实现内部管理与发展目标快速实现。互联网推动了各行业领域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加速了企业经营模式创新,更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共享,强化了企业对信息收集与管理的能力,信息匮乏问题得到解决,内部控制成本与内部管理水平得到优化。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企业内部控制也应当加速更新进程,尤其是在互联网旅游企业等市场竞争影响下,更应当确保内部控制建设与体系完善的动态性。传统企业发展与管理模式俨然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需求,互联网+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企业还需加强互联网技术的整体把握,紧跟形势发展步伐,加速优化内部控制建设,在企业正轨发展中切实发挥信息化与网络化的推动作用。

二、互联网模式下国有旅游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1.目标定位不清晰。企业定位与战略目标是引导企业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但大部分国有旅游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下,在发展模式与服务理念等方面创新中,忽视对企业自身情况的分析。或是过度调整经营理念,导致企业定位与发展战略目标长时间不能明确,无法为企业提供方向指引。部分企业盲目追求旅游资源资本化与证券化等利益发展标准,盲目跟风热门项目,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企业跟风行为提供了便利,导致目标不清晰与明确。热门项目虽然能够获利,但对企业发展目标无帮助的项目跟风,不利于企业内部资源优化与高效利用,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缺乏明确与清晰可持续发展目标定位的国有旅游企业,不利于自身优势集中放大,将无法为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价值依据,也是大部分国有旅游企业出现忽视内部控制建设为注重创新转型等问题的决定性要素。

2.内部控制体系滞后。传统行业领域乘着互联网+的行动战略平台实现了飞速改革发展,信息化与数据化成为了现代行业领域的新特征,更成为了其转型发展方向。互联网环境下的国有旅游企业外部环境俨然发生变化,内部管理与经营模式的滞后性逐渐突显。国有旅游企业应当顺应外部环境与形势加强内部创新改革,由于思想理念认识不足或缺乏内部控制经验,导致大部分国有旅游企业在改革进程中,普遍存在忽视内部控制建设、侧重创新的问题。大部分国有旅游企业在新环境下仍以传统发展战略目标为主,盲目追求新模式,忽视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重要意义,导致新模式与内部控制体系严重脱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更新步伐缓慢,在缺乏法规政策约束与专门监督机构管理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常出现违规行为,导致内部控制安全隐患等问题频繁出现。受互联网外部环境发展影响,在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会出现各种发展矛盾问题,包括内部秩序混乱与管理力度不足等,要想实现常规转型,加强对内部控制建设重视的同时,促使内部控制建设与互联网技术深入整合显得尤为必要。

3.企业监督弱化。监督机构相对于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受传统观念影响,更注重事后处理,导致企业监督工作形式化,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片面性。审计部门人员配置不当,不利于审计作用发挥。

4.人力资源缺失。互联网环境下的国有旅游企业发展,要想实现快速创新与成功转型,离不开具备信息素养与业务技能专业的人才队伍支持,但实际上,大部分国有旅游企业处于摸索性前进阶段,在人员配备与岗位职责落实等方面存在矛盾,普遍存在岗位职能与工作人员专业不符等问题,是企业培训教育工作失职与管理理念滞后的直接体现。作为现代化发展企业的工作人员,除具备计算机知识外,还需具备计算机与业务整合等方面的能力,实现岗位职能范围拓展条件下的业务得心应手处理。大部分国有旅游企业普遍存在身兼多职等现象,虽然能够节约成本,但与不相容岗位分离要求不符,内部控制风险系数不断增大。由于企业忽视员工培训教育与激励奖惩等工作,导致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在内部控制方面,财务人员缺乏信息素养且观念滞后,对新工具与方法掌握不熟练,工作效率停滞不前。

三、互联网模式下国有旅游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对策

1.明确定位目标。准确的企业定位是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前提,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在分析市场经济环境与定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合理制定经营发展战略。首先应当加强对企业性质与行业特点的分析,了解自身发展优势与不足。准备判断行业发展方向与自身发展阶段及地位,综合各种要素制定发展战略目标。基于互联网+旅游的国有旅游企业的产业定位形式,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企业资源,加速企业内部流程与结构优化,把控转型关键环节,夯实内部控制建设基础。在发展中应当注重内部管理作用的发挥,包括拓展市场发展空间与提高经营服务质量与企业影响力等。其次加强对行业市场经济环境的分析,了解宏观经济发展态势,根据经济情况做出调整,推动企业在市场上稳中求进发展。企业内部管理应当强化前瞻性与事前预防性,紧抓住市场发展机遇,利用自身独特竞争优势,不断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效转移与解决企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问题。企业只有顺应宏观经济发展态势,才能确保功能定位与产业定位及水平定位、区域定位清晰,促使区域战略定位更加明确,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标准化与成功转型。

2.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变革是影响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决定性要素,更是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基础。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应当加强对内部控制环境变化的重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紧跟形势发展步伐。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更加便利,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便利,信息共享程度增大,企业内部控制发展空间随之得到拓展。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应当加强外部环境变化的分析与适应,及时调整内部控制岗位与机构设置,优化内部控制流程与制度,从整体性角度推动内部控制体系完善。

3.完善监督机制。为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工作高效落实,应当实现内部控制相关人员与制度及流程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力。首先积极设立内部监督机构,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力度。企业应当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地位,将内部审计逐步向企业文件与计算机程序及经营等方面数据靠拢,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其次要求企业内部各部门及人员间的职权分明,通过相互监督制约,防止出现部门或人员绝对控制的情况,从而强化内部控制有效性。最后积极配合与接受外部监督,以此作为内部控制建设改进的依据。接受会计事务所的审计监督,并通过国家监管,进一步完善国有旅游企业的监督体系,避免部门间出现职能交叉与重复等情况。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与透明度,贯彻执行披露制度,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自觉性。除此之外,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管理系统建设,实时监督员工工作,掌控整个业务流程,确保各部门与各流程管理的规范性。尤其是在内外环境发生变化后,应及时评估业务控制活动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内部控制建设方案措施。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是企业发展重要基础,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不仅应具备专业知识技能,还具备高标准道德规范及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全方位与多途径支持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企业应当尽快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培训教育力度,采取人才引进与提供学习进修机会及奖惩激励等措施,切实提高人才转型主观能动性,以此实现企业人才储备的发展目标。企业人才培养应当实现常态化与规范化,采取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工作,尽快提升员工素质水平与业务能力。在人力资源利用方面,应当切实发挥员工特征,采取考核与树立榜样等措施,端正工作作风,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注重员工信息素养培训,帮助员工积极了解市场经济环境变化,促使其主动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工作环境转型献计献策,强化员工向心力与归属感。

四、结束语

国有旅游企业在多年的时间内发展成绩斐然,虽然内部控制建设复杂繁琐,但借助互联网时展机遇,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贯穿整个企业运作,发挥其在企业管理活动与制度化管理机制及企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更利于内部控制体系完善与企业实力加强。

参考文献:

[1]任励.“互联网+”商业模式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及对策———以厦门海晟连锁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8(12):27-28.

[2]马跃如,余航海.“互联网+”背景下社群旅游的兴起、特征与商业模式构建[J].经济地理,2018(4):193-199.

作者:吴余香 单位:杭州芸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