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摘要:目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建设仍存在一定滞后性,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做好财务内控工作。因此,在全面了解财务内部控制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措施,希望能够为提升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水平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优化措施

1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不同于其他单位,不仅涉及参与主体的财务人员,还需要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共同参与。笔者认为,在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应包括2点:①会计控制,即单位内部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情况。②财务管理,在日常管理中单位所产生的各项经济活动。通过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控制体系,才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更好地处理单位财务的内控问题。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工作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单位的社会价值实现,应严格按照财务内控要求,提高财务内控水平,落实各项流程,保证各项活动的顺利实施。1)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针对单位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情况,财务内控管理可以采用各种控制手段,避免或降低损坏财产物资的程度,严禁浪费、贪污、挪用等问题出现,保证所有资金合理利用,实现资金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有利于单位各项财务活动的顺利开展。2)保证单位经营管理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对于单位决策而言,完整、准确、真实的财务会计数据至关重要。通过制定和执行业务处理程序,内部控制系统可以科学地做好各岗位职责分工,避免出现财务管理混乱。3)保证国家对单位的宏观控制。当前,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财政法律法规,用于约束各单位的财务管理行为。通过建立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落实各项财政法规和制度,实现有法可循、有章可依,降低内、外部环境变化所引发的资金风险。

2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完善。按照相关规定,针对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及相关管理制度给出了明确规定,要求设置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做好岗位职责分工,各个岗位要相互独立,且共同监督。要求不断规范财务内部控制流程,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和单位运营管理水平。然而,在单位深入改革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制度体系方面并不完善,各部门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联结,管理涣散,沟通机制不畅,各自为政现象严重。同时,还存在经费支出和监督等职务不分离情况,很容易出现虚列支出套取公款等问题。

2.2审计监督力度有待提升。针对事业单位内部风险评估和控制方面,要求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相互独立,相互监督,要设置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内部监督机制。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即便是单位设置了专门的内部、外部审计制度,却不能有效处理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和执行力问题。尤其是事业单位,工作涉及流程多,在申请大额资金和项目建设、管理等方面必定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在资金申请方面,很多单位并不愿意完全依照相关文件申请经费,这种情况下,针对各项经费细节,单位上级部门与纪委就很难获取到准确信息。一些监督机构的部分监督执法人员“人情”思想严重,监督观念淡薄,这些都会影响财务内部控制审计监督的执行效率。

2.3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在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人员方面,事业单位常见问题为非专业人士做账,模式化解决日常财务问题等。例如由于基层人员数量不足,临时调入人员未经专门培训,对工作业务方面的最新政策解读并不透彻,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很难按照最新制度解决会计业务的核心问题。在日常工作中,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出现的各类财务业务问题,最终影响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的水平。

2.4信息化系统建设不完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将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用于单位财务管理,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然而,目前我国很多单位普遍存在信息化建设略有滞后现象,常见问题包括以下3点:①信息化平台各项功能还未完善,针对系统熟练掌握程度,部分工作人员还有待提升,导致一些工作不能正常实施,或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影响部门间的信息传递、反馈。②内部控制信息系统还不完善,信息通信系统不标准、不规范,仍旧以电话沟通、文件传送为主,存在信息传达不及时问题,工作效率低。③财务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更新不及时,且未达到单位全覆盖,严重削弱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监督力度,甚至加大管理成本。

3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优化措施

财务内控贯穿事业单位的每一个工作流程,在制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时,必须了解现存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及时改进,保证制度的顺利实施。

3.1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协同体系。1)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只有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各项制度的全面执行。因此,在制度制定前,要做好风险评估,对制度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与分析,并制定措施予以解决。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中,还要与其他制度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改变以往只重视事后监督的方式,建立一个全过程监督体系,“事前”关注制度建设,“事中”加大政策执行,“事后”重视制度实施效果评价,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实施动态化、全过程制度监督,保证各项经济活动在制度内高效、合理地开展。2)明确各相关部门的任务分工,完善责任追究机制,根据岗位职责,明确每名工作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层层落实责任。严格按照财务内控制度规范每项工作流程,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做好人员考核工作,针对违规违纪行为予以严惩,增强问责机制的关联度,涉及人员均要平等问责,提高单位决策与经营管理水平,建设廉洁、务实、高效的财务团队,有效遏制不正之风,提高办事效率。

3.2建立内外部监督协管机制。完善单位内、外部监督和审查体系,充分发挥上级单位财务审计机构的审核监督作用,客观评价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立健全监管体系,落实财务内控工作,在监管执行过程中,将财务内部掌控能力作为检测重点,重点检测单位资金使用情况、单位工薪问题、固定资产等,保证制度监督的有效执行,为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内部审计制度执行中,要健全单位财务信息公示平台,提高制度的透明度,第一时间公开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让大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增强外部监督力度,控制不合理支出,增强制度的监管效力。

3.3建立高素质财务人员队伍。针对部分财务人员不能很好地解读最新财政政策和制度,不能熟练掌握工作要点,存在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应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岗位需求,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完善学习制度,创新学习载体,通过远程教育培训、集中培训与流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丰富培训内容,保证财务人员及时“充电”学习财务知识,通过学习,让财务人员进一步加深对新政策的理解,熟练掌握财务工作要领,规范财务工作流程,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3.4建立实时运行的动态共享信息系统。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内容很多,事情繁重。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建设第3次浪潮,信息技术不断突破,尤其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持续迈进,深刻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建立动态、共享的财务内部控制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整合采购管理、资产管理等信息资源,畅通各部门之间沟通渠道,减少财务工作时间,降低财务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让繁重的工作变得简单,让无序的工作变得有序。

4结语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担负的责任重大,事务多且繁杂,加大了财务内控管理的难度。因此,应根据单位发展现状,制定好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及时调整具体方案,抓好财务内控工作,为单位各项资金合规、合法使用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周慧慧.试析基于风险防范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20(9):69+71.

作者:赵伟娜 单位:滑县交通运输局执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