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准则中国化

国际会计准则中国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紧跟全球化的步伐,中国不断调整国内会计准则,使其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中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已经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相融合。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未来可能会涌现出见所未见的商业贸易形式。为了使会计真实可靠的反映这些商业事实,对会计准则进行调整与修订迫在眉睫,而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其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未来国际会计准则走向必将涵盖中国元素。

关键词:国际接轨;会计准则;中国化

引言

事物本身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会计是一个时代经济繁荣与否的缩影。只有当国民经济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地步,人们才会有闲情逸致产生专门的职业去记录与管理自己的财富。“会计”一词本身极富有时代与历史色彩,它的发展可谓是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本就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中国的会计准则接轨国际准则是历史发展进程下的大势所趋,是我国会计成长过程的必经之路,亦是“从零到有”之路。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会计制度是符合当代国情发展,而非生搬硬套,不符合自身实际的做法。同时,中国作为现存至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儿女有着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民族情怀,随着自身国力的发展壮大,涵盖“中国元素”会计准则面向国际是未来发展的势在必行。接下来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接轨国际的中国会计准则的形成、现实意义以及中国会计准则的未来展望。

一、与国际接轨的中国会计准则的形成

纵观中国会计史的整个历史,最早提出“会计”一词的,源于西周,月为计,岁为会,此为“计会”。西汉时期,出现的“计簿”,表明当时我国的经济事项得以登记入册,此后各朝各代均专门设置官吏管理朝廷的税赋、钱粮。宋代的“四柱清册”到明末清初的“龙门账”再到清代的“四脚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亦体现我国古代会计成长的历史路线。历经几千年岁月,直至现代,国内有意识将会计纳入法律体系,则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当时,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之际,国内并没有成熟的会计准则理论及其相关研究,而经济发达的美国经历了60多年的艰苦摸索,最终在制定会计准则领域里遥遥领先,建立起成熟的国际会计准则体系,国内外差距十分显著。为促进经济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建立起适合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制度体系,我国决定借鉴国外成熟的会计准则体系。1985年,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上正式衔接,其显著表现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1992年,《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颁布,奠定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基石。2001年,经世界贸易组织批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将导致中国与其他国之间的贸易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与频繁。同年,国际财务报告委员会完成改组,提出希望会计准则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国际趋同。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我国希冀借鉴国外会计准则的“他山之石”,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2005年,按照国际标准构建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则成为财政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与国际接轨的中国会计准则是时代背景下产物,饱含浓厚的历史和时代气息。改革开放的决策不仅使得我国国内经济能够得到迅速发展,也对会计学这门社会科学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引进来”理念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将致力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华,并希冀其能带动国内经济和产业发展。而会计核算作为一种数字信息系统,利用货币来确认与计量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经济事件,进而将企业的财务、经营等现状传递给外界。实现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会计这门商业语言的媒介功能,而且使得更多国家的投资机构等通过会计报表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前景。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打破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使得投资者能够利用会计这门商业语言进行沟通,全方位实现“引进来”,拉动我国国内市场经济的竞争与发展。

二、国际会计准则中国化的现实意义

2001年,国际财务报告委员会完成改组,并希冀能得到发达国家与地区的支持。与此同时,为了自身更好地管理与发展,欧盟积极响应国际财务报告委员会,决定在区域内统一会计计量标准,并大力支持会计准则的国际融合。而美国在欧盟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的背景下,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减少制度变更成本,也从过去的置之不理转变为参与制定。在美国与欧盟的推动下,各个国家也积极参与其中,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得以更好地实施。在这场追逐由谁主导游戏规则的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哪个国家,都不甘落后,均在积极争取构建会计准则的权利。这种行为有什么必然性呢?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记录和反映了企业的业绩和发展前景,是国与国之间进行贸易的桥梁。倘若一个国家具备会计准则的制定权,那么其牵头下订立的国际会计准则必然涵盖该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元素。这也是现阶段国际会计准则呈现出“欧盟化”与“美国化”的内在原因。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在过去追逐会计准则国际走向的博弈中,并不具备参与其中的资格。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我国数十代人数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然超越日本,成为当今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今后,中国应当自觉承担大国使命,努力参与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增修补录中。这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来说,都有其现实意义。经济上,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业务往来日益紧密,企业之间交流需要通过会计进行数字化的表达。一方面,国际会计准则中国化可以大大减少国内企业编制会计报表有关的成本,使其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另一方面,各国企业凭借会计准则将自身的经营等状况通过数字表达出来,方便他国企业、投资机构以及散户等更为全面、真实地了解该企业的财务现状,对本土企业吸引外来投资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政治上,中国发展至今,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旧时代提出“韬光养晦”的策略并不适用于当今社会,现阶段我们应奋起拼搏,为建设新时代强盛与富足的中国贡献绵薄之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担当的民族。为此,我们责任重大、使命艰巨,应当自觉扛起新时代旗帜,展现大国风采,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增修补录,为发展中国家的会计诉求呐喊,不断完善与丰富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促进世界经济健康运行与发展;文化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会计经历了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到孔子的“当而已矣”到西汉的“四柱清册”,再到明末清初的“龙门账”,自有其发展历程中一套成熟的会计体系。尽管当今社会已不适用古代会计,现行会计能够更好地与当代经济相融合,但这种会计的发展历程恰恰说明了中国的会计文化极具包容性。将中国元素纳入国际会计准则,能够使世界上其他国家更好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会计准则背后的内涵和价值。

三、中国会计准则的未来展望

(一)作为借鉴案例。现阶段,国际会计准则由美国牵头制定,其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经济环境,而对于一些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新兴经济的环境所应需要的会计准则尚未规范完全。2017年,IFAC了《国际准则:2017年全球状况报告》,报告中指出,在对8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国际会计准则采用情况调查中,58%的国家或地区已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32%的国家或地区已部分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剩余的国家或地区尚未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这也说明了部分不发达地区或发展中国家仍未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全球国际会计准则一体化真正实现的时刻仍未到来。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缺乏规范的、适应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会计准则的背景下,认真学习了以美国为首的国际会计准则体系,再结合我国自身环境的情况下,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如国际会计准则着重强调公允价值的运用,但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国情,并不适合全面推广使用公允价值,因而只能谨慎地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等少部分项目采用公允价值进行确认。这个过程对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或不发达地区走向全球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使其他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发展自己的经济并建立接轨国际的会计准则时可以参考成功案例。同时,形成带有中国元素的会计准则体系并不是意味着对现有的国际会计准则取而代之,而是对现有的国际会计准则的一种补充,使它在发达国家与少数不发达地区的会计诉求达到一种平衡。

(二)新业务新规则。作为行业标准,会计准则存在的意义在于规范经济活动中经济行为的会计核算与记录,使得市场上的企业经营者不能随意地授意会计人做出符合管理当局利益而非自身利益的账目。同时,会计准则的制定一方面也令会计人明白自己应该如何记账与做账,在会计准则规定的范围内,真实可靠的反映企业情况,而不是利用会计准则未涉及的漏洞,做出虚盈实亏等不真实的账目;另一方面,会计准则的制定也是一把行业标尺,它使得会计人每日“三省吾身”,监督自身是否存在着不合法、不合规的现象。同时,也使得会计人能够运用其监督管理层是否有操纵利润、虚假隐瞒等行为,维护市场经济健康运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界限不再清晰,双方之间的经济融合现象十分显著,未来市场经济的发展走向谁也不能做出准确的预估,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也将不再单单影响这些问题的出现国,而是会影响世界上多数的国家。过去,在众多发达国家为自身利益追逐会计准则国际走向的博弈中,中国并不具备参与其中的资格。而今,时代在发展,中国在进步,作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成员国,应当努力成为时代的“引领者”,勇于肩负自身责任,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为发展中国家提出自己的诉求,与其他国家共同讨论、研究出能够合理解决与规范新经济问题和新业务情况的会计准则,并推行至各个国家,为现行国际会计准则体系添砖加瓦,使得世界经济有序健康运行与发展。结语综上,尽管目前中国的会计准则仍旧处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阶段,但随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等政策的不断推进,具有中国气息的会计元素必将包含在未来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中。

参考文献

[1]王建新.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7.

[2]王开田.会计规范理论结构[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1.

[3]王开田,蒋琰.国际会计中国化研究——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思考[J].新理财,2018(06):50–51.

[4]王开田,胡晓明.中国会计国际化与国际会计中国化的文化思考[J].会计研究,2006(07):72–76.

[5]管越.“一带一路”背景下呼唤的会计担当——基于国际会计中国化视角[J].国际商务财会,2018(02):24–26.

作者:陈晨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