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和个体高质量策略思考

会计和个体高质量策略思考

【摘要】虽然传统经济学往往假定个体能够在给定约束条件下做出最优选择,然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进展表明,个体决策行为并非如经济学所假设的那样理性。文章探讨了会计作为一种决策辅助系统在缓解个体决策有限理性、提高个体决策质量方面的若干作用,包括:(1)基于公允价值计量原则缓解沉没成本对个体决策的干扰;(2)通过信息综合防止个体过度关注一次性损失;(3)基于现代会计原理矫正个体心理账户的不当之处;(4)基于预先设定的投入回报率缓解预算专款专用对消费行为的扭曲。研究表明,会计能够在提高个体决策质量中发挥积极作用,优化个体决策行为,进而促进社会整体决策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质量决策;有限理性;心理账户;沉没成本;专款专用

传统经济学基于经济人假设,即假设个体能够在给定约束条件下做出最优选择。然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对这个假设条件构成了巨大挑战。研究表明,个体决策行为并非如传统经济学所假设的那样理性[1]。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提出了个体决策者的有限理性理论。一般认为,会计是为了解决委托问题(例如为了解决经济决策者之间的信任问题等)而产生。然而,会计作为一种决策辅助系统,不仅有助于解决经济个体之间的委托问题,而且通过为个体决策者提供经济理性的决策信息,帮助个体决策者缓解认知障碍,提高个体决策质量。本文提出了个体决策存在的若干非理性行为,并指出如何通过应用现代会计原理帮助提高个体决策的理性程度。

一、防止沉没成本对决策的干扰

沉没成本是指已经付出且无法收回的成本。经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不应该考虑沉没成本,任何决策只应考虑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一项经济行为所导致未来新增的成本,显然沉没成本不属于边际成本范畴,因为沉没成本已经发生,无论未来采取怎样的决策都无法再改变此项成本,因此,人们在决策的时候不应该考虑沉没成本的影响。然而,行为经济学发现人们在实际决策时往往会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例如,当一位顾客在餐馆点了一道非常昂贵的菜,结果他发现这道菜非常辣,理性决策应该是放弃吃这道菜,但因为他已经为此支付了很高的费用,他很可能会继续吃这道菜,结果因为菜太辣吃坏了肚子,这就是沉没成本对个体决策的扭曲效应。企业决策同样如此。假设企业账面上有一台闲置无法再用的机器,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处置该资产(假设处置该机器能够收回2000元),从而腾出空间用于其他用途,但若这台机器的历史账面净值并不为零(假设为10000元),那么管理者很可能不愿意马上处置该机器,因为这会使得其当期出现亏损(亏损金额为8000元=机器账面净值10000元-处置该机器能收回的金额2000元)。这也是典型的由于沉没成本(此处是该机器的历史账面净值)扭曲管理者决策的现象。现代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理念,对缓解沉没成本的干扰效应有很大的作用。基于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鉴于该机器当前实际价值仅为2000元,而非账面上所记载的10000元,那么该机器的账面价值应计为2000元,而非基于历史成本原则的10000元。此时,处置该机器并不会导致亏损,因为机器账面价值2000元-处置该机器能够收回的金额2000元=0。从而,管理者会有意愿及时处置此项资产。应用到个体决策,同样可以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则,实时对所拥有的资产按照当前价值进行计量,那么决策就不易受到沉没成本的干扰和扭曲。比如,在餐馆那个例子里,由于继续吃这盘菜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0甚至为负,因此该盘菜的公允价格应该计为0或负数(而不是菜单上那个非常昂贵的价格),从而合理选择就是放弃继续吃这道菜,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例如生病)。需要说明的是,现代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原则总体上能够及时反映资产价值的毁损,但不能及时反映资产价值的增益,从而并不能完全消除历史成本或沉没成本对决策的干扰。当然,这里涉及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权衡的问题,此处不予展开讨论。

二、信息综合的益处

会计信息的显著特征是将企业庞杂的经济活动信息浓缩在三张简要的报表中: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这种信息综合自然是为了方便决策,毕竟没有人能够有时间看完企业每一笔业务信息。然而,信息综合的另一大益处往往被人所忽略。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内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教授发现,个体决策呈现出损失规避特征:同样金额的损失给人带来的效用减少要大于同样金额的收益给人带来的效用增加(ProspectTheory,前景理论)。这导致人们很可能放弃预期收益为正的项目。例如,假设某个项目每月成功或失败的概率各为50%,若成功则可以获得100元的收益,若失败则损失80元。虽然该项目的预期收益为正(100*50%-80*50%=10元),但人们对损失更加敏感,因此人们仍然很可能放弃该项目。如果观察该项目连续两月的盈亏结果,则25%概率盈利200元(连续两个月都盈利100元),50%概率盈利20元(第一个月盈利100元,第二个月亏损80元;或第一个月亏损80元,第二个月盈利100元),25%亏损160元(连续两个月都亏损80元),显然此时盈利概率上升到了75%,人们很可能选择该项目,即通过综合两个月的盈亏信息,而非分次报告每个月的盈亏情况,可以大幅缓解人们由于损失规避心理而做出的非理性决策,例如放弃预期盈余为正的项目。理查•塞勒[1]曾引用一篇文献,指出损失规避心理对人们投资行为的扭曲作用。已有文献发现人们给予股票投资的风险溢价约为6%,即股票投资收益率需要高于无风险回报率6个百分点,人们才愿意投资股票。然而,根据经济学者的测算,基于股票投资的实际风险水平,合理的股票风险溢价应该仅为0.35%。为何人们错误地赋予股票投资如此高的风险溢价,以至于人们配置于股票投资的资金规模低于最优化水平?原因就在于人们过于频繁地检查自己股票账户的投资损益,从而越容易看到股票损失,以至于不愿意投资于股票。例如,假设某笔股票投资,盈利概率是2/3,亏损概率是1/3,如果只看一次投资结果,那么亏损概率是1/3,但如果观察连续投资两次的结果,亏损概率就降低为只有1/9,从而投资于股票的意愿将大幅增强。会计通过提供反映企业绩效的综合信息,而非报告企业每笔经济活动的盈亏,可以降低一次性损失对个体决策的干扰,从而帮助人们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借鉴会计的信息综合原则,或许不必每天都计算每项行为的损益得失,不妨风物长宜放眼量,只要某项行为大概率上在一个长时间范围内的收益为正,那么这项行为就值得投入。例如,在从事某项工作的时候,很容易被工作中的一件小事破坏情绪,并产生强烈的辞职意愿。然而,如果采取会计的综合报告原则,将入职以来的所得与所失综合起来看,会发现这份工作带来的整体收益远大于其成本,任何坚持依然是值得的。

三、更为明智的心理账户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塞勒教授提出了心理账户的概念,即人们也会类似于会计人员那样,将各项收入和支出分门别类计入各项心理意义上的账户,并据此做出决策。例如,李爱梅等[2]研究了中国人的心理账户特征,发现中国人存在三个收入类心理账户,即与工作相关的常规收入、非常规的额外收入、经营收入;四个支出类心理账户,即生活必需开支、家庭建设与个人发展开支、关系维护开支、享乐休闲开支;两个储蓄类心理账户,包括安全保障储蓄和风险投资账户。人们的心理会计记账未必准确。一个典型的心理账户错误就是人们容易将教育支出成本在过于短期的时间内予以摊销。例如,人们可能将大学教育成本在大学毕业后较短的一段时期内进行摊销,并将此项成本与该期间内的收益进行对比,以决定其相应的受教育决策。受教育的收益事实上覆盖了人的一生,更加合理的做法是将受教育成本在终身期间进行摊销,并与受教育的收益进行权衡,以决定个体的受教育决策。人们错误地将受教育成本在过短期间进行摊销的做法,导致其高估了短期内的受教育成本,从而做出错误的受教育决策。例如,Yoon等[3]的研究表明,这种将受教育成本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摊销的做法,导致人们更可能选择低成本、低收益的大学,而放弃那些虽然教育成本较高,但未来收益也更高的高校。为了克服此类决策偏误,不妨借鉴会计配比原则,将某项活动的成本与收益在一个更加准确的期间进行配比,以帮助个体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个体可能的另一个心理账户错误是,将经常性支出错误地列为一次性支出,而人们对一次性支出的自我控制力度往往不足,容易导致在这些项目上消费过度[4]。例如,去一次豪华餐厅就餐,若他错误以为自己一辈子也来不了几次豪华餐厅,那么他很可能会在此次就餐中过度消费。应对此类决策错误的方法之一,是借鉴会计上将相似支出综合归集到同一个科目的原则,将类似奢侈消费归集到“奢侈消费”科目之下,使得消费者意识到虽然其豪华餐厅消费较为稀少,但事实上其类似的奢侈消费(包括豪华餐厅、出国旅游、豪华度假村等在内的奢侈消费)总额并不低,换言之,奢侈消费行为并非如其所想象的那样属于非常低频次的消费,从而有效抑制其在此次豪华餐厅的过度消费行为。

四、预算专款专用的利与弊

人们的消费行为通常遵循分账户预算管理和专款专用原则。比如,人们领到工资后,往往会按预定消费计划,将这笔钱分成饮食支出预算、衣服支出预算、交通费支出预算、水电费支出预算等,并且不同预算账户的钱往往不能相互挪用。行为经济学家研究过预算专款专用原则的益处,即预算专款专用原则通过简化个体的决策过程,对人类消费行为进行预先规划并施加控制,可以避免人们在某个细分支出项目上消费过多。然而,这种预算专款专用原则违反了经济学的货币可替代性原则(fungibility)。从经济学角度而言,没有道理说某笔钱只能用于打酱油,不能用于买醋,即不同账户里的货币是可替换的。如果最初的预算计划设定不合理的话,这种专款专用行为很可能导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能达到最优化,即导致部分支出项目可能消费不足,而部分支出项目又过度花费(例如,如果到了月底该预算科目仍有结余,人们可能会选择突击消费,而事实上更合理的选择应该是用于另一个预算项目)。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为了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对投资项目通常采用净现值评价法,即如果某项投资的未来收益折现后的现值大于当前的支出金额,那么这项投资就值得投入,反之则不该投入。个体决策同样不妨借用这样的管理原则,可以事先设定其消费支出的回报率,即该个体从一项消费行为所获得的心理满足感相对于消费成本的比率。比如,假设某个消费者所设定的消费支出回报率为1.5倍,即如果一项消费支出金额为100元,那么其从中获得的心理满足感换算成货币单位应不低于150元才可进行此项消费,否则就放弃此项消费行为。采取这样的“基于投入回报率的消费控制策略”,消费者可不再依赖于预先设定的预算金额来决定是否进行某项消费,从而缓解预算专款专用原则对消费行为的扭曲,尽可能达到个体消费行为的效用最大化。当然,或许有人认为,将消费行为的心理满足感换算成等价货币单位过于困难。然而,事实上我们每笔消费行为都在进行着成本收益的衡量,即这种将消费心理满足感换算成货币单位的心理计算过程随时都在进行,虽然我们未必能够意识到,或未必能够换算成非常精确的货币单位金额。

五、结语

传统经济学往往假定个体能够在给定约束条件下做出最优选择。然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进展表明,个体决策行为并非如传统经济学所假设的那样理性。会计作为一种人造的决策支持系统,不仅有助于缓解个体互动关系之间的委托问题,而且有助于个体决策者借以缓解认知障碍,提高个体决策质量。本文分析了会计在帮助提高个体决策质量方面的若干作用,包括但不限于:(1)基于公允价值计量原则缓解沉没成本对于个体决策的干扰;(2)通过信息综合防止个体过度关注一次性损失;(3)基于现代会计原理矫正个体心理账户的不当之处;(4)基于预先设定的投入回报率缓解预算专款专用对消费行为的扭曲。无疑,个体决策中的非理性行为并不局限于上述情形,因此,笔者相信会计能够在提高个体决策质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此,笔者呼吁广大会计学者能够进一步挖掘会计在个体决策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帮助个体决策者不断优化决策行为,进而促进社会整体决策质量的提升。

作者:叶康涛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