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式教学在应用型院校会计专业运用

临床式教学在应用型院校会计专业运用

摘要: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高等教育已趋向于以学生需求为导向逐渐转入以提高教学质量、丰富实践内涵的发展阶段。随着当前“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进步,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需要打破各学科和各专业的界限,在管理学、经济学和数据科学等各学科相互融合的基础上,融合移动互联、财务共享等技术,培养出具备学科交叉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研究将临床式教学引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学专业教学,试图以此提高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端会计学人才。

关键词:临床式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

一、临床式教学概述

“临床”是指“靠近床头”,就是在病人附近的意思,一般应用于医学,例如“临床医学”。医学中的“治病救人”同教学中的“教书育人”有异曲同工之处。“临床式教学”主张以教育实践为基础,探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疑”“惑”,根据学生在课堂的表现调整教学设计,最大程度上迎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1]。临床式教学侧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进行教学,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特点以及要求不同,不断变换教学角度、方式和思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前期面向学生做基础调研,切实摸准需求,不再像以往传统教学,同一门课同一本教案同一个课件走天下,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落实到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和不同学生的身上,将教学成果切实转换为学生的应用知识。

二、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

首先是教学制度上的陈旧,固定死板,灵活变通性差,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没有兴趣的学习必然是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其次,教师教学思想观念上的陈旧,缺乏对当下学生思想状况的了解,“临床”诊断功夫不足,不能准确把握时代需要的“脉搏”,对学生用“药”处方偏颇,无法对症下“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性差,教师上完课即走,对学生所学缺少反馈了解,不能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学生之间没有交流平台,缺乏共同讨论、探索总结问题的过程,无法达到在学习中互帮互助,共同提升进步的目的。

(二)理论与实践脱轨

教材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内容与社会所需实际操用技能脱节,导致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还需要很长时间重新适应。会计学实际操作方式以前平均3-5年迭代更新一次,而教材内容却长年不变,教师又缺乏实际操作技能,没有从实践中获取新的理论知识,导致常年照本宣科,无法将实际工作经验转变成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目的变成为应付考试、考证。学生在校期间只是流于纸面知识,无法体验到实际操作,缺乏体验式沉浸式角色带入感,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在书本中很难查寻到具体解决方法,书本中所写都是枯燥的理论知识,没有关于具体实际问题解决的方法,导致学生既“惑”且“疑”,无所适从,只能在不断试错中寻求答案,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教师却无法再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无法有效形成良性的循环反馈机制。

三、临床式教学应用策略

(一)课前确定基本流程

采用临床式教学活动,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应该贯彻“教”与“学”这两个方面。可以把临床式教学模式看成是一个教师参与、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因此,临床式教学的基本流程应该如下图所示:

(二)课前临床式布置任务

针对教与学两方面存在的衔接不畅、知行不一的问题,采取临床式教学活动,将课上与课下有机的结合起来,课前教师按教学大纲内容布置统一教学任务,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年级的学生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同学们将各自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临床”反馈,进行分类梳理,剖析解答,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以学生所疑为导向,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解答疑问,达到由“教你学”到“自开悟”的效果。教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的种类,重、难、疑点问题的分布,有侧重的调整教学任务内容,真正做到按实践所需“临床式”布置任务,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内容,让学生所学有的放矢。例如在讲解《会计学》课程中“会计凭证”内容的时候,先布置统一的任务让同学们观看慕课,大概了解什么是会计凭证,然后根据自己理解的会计凭证定义去寻找企业在日常生常经营中可能遇到的会计凭证,同学们再将寻找凭证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我,根据新的问题我再针对各个年级和各个专业的反馈意见,提出针对性的“临床式”任务。例如我们在收到2021级保险学学生任务反馈的时候,发现他们对原始凭证这部分理解的不太到位,可能是由于他们刚刚上大一,专业课上的还比较少,对于金融或者会计这部分经济业务的内容还不太了解,所以我会对该班级布置新的“临床式”任务:让学生多多搜集原始凭证,区分哪些是自制的原始凭证,哪些是外来的原始凭证,并且尝试填制这些原始凭证;而收到2019级金融学学生任务的时候,由于他们已经大三了,并且前期已经学过不少金融类的课程,因此对会计凭证中的原始凭证是比较熟悉的,而对于记账凭证的分类这部分知识理解的不好,因此我对他们提出的新的“临床式”任务就是寻找不同种类的记账凭证,并尝试填写找到的记账凭证。

(三)课中临床式解决问题

教师临床型解决任务,主要采用翻转课堂,案例分析或者分组讨论等方式。通过多视角、多维度授予学生知识,使学生从只能接收知识的被动角色,变成主动探求知识的追求者。根据具体问题对所学知识重新规划组合,不局限于只了解表面现象,不局限于浅尝辄止的浅层次记忆,而要从自身角色出发,精准掌握知识点,深度探索问题根源,主动拓展知识层面,提出对任务的质疑,提出自已的观点,找到与同学之间协同合作、互相提高进步的路径。在翻转课堂中讨论环节十分重要,同学之间思想观点交流与碰撞,是进入深层次学习的关键因素,只有深度的带入感、体验感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构建共同学习的体系才能使学生深度学习、懂得团队合作,提出批判性的思维,不唯书本论,不被经验主义思想所桎梏,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发挥自主学习能力,进入高阶思维模式,才能在今后工作中无论面对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例如,还是《会计学》课程讲解“会计凭证”的例子,在课前我会让同学准备足够的会计凭证,并让同学们分组,形成两个经济主体,两个经济主体之间会发生经济业务,必然会产生会计凭证,让同学们角色扮演,自己决定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要填写什么样的会计凭证。这样既能在“学”中“玩”好,更能在“玩”中学好,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课后多元化总结评价

教师在临床式教学实践中起到主导作用,自始至终指导学生操作实践,是临床式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答疑解惑者。通过逐级逐层发放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从易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不畏困难的信心,培养调查分析的思维能力,建立正确的解题方法论,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引导教学方向、督促任务进度、调节学生心理情绪、促进团队协作的作用,采取教师评、学生自评、互相评等多种方式,梳理总结问题,查找学生自身知识点不足,增强成员之间凝聚力,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动力,使临床式教学真正达到分类施教、对症下药、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

作者:武文 高跃桐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会计系 中山大学 工商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