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下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数字经济下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摘要:近几年,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会计是数字经济应用的密切相关行业,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会计专业人才职业素养和技能提出了新要求。职业院校作为会计专业人才的重要输出基地,必须顺势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教学模式,将数字化理念融入会计专业教学之中,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本文将结合数字经济发展形式及现状,分析我国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在适应数字经济大潮中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数字经济;会计专业;高职院校;课程体系

一、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

科技的持续发展被视为21世纪最为显著的成就之一。于2016年召开的G20杭州峰会上,“数字经济”被首次列为中国G20创新增长蓝图中的一项重要议题。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在2017年再次提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工业经济之后更高级的经济阶段。近年来,数字经济在各个领域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数字经济时代已悄悄到来。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统计,数字化程度与人均GDP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随之增长0.5%至0.62%。数字经济技术更是我国振兴经济的重要杠杆。据中国信通院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报告显示,2005年至2019年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从2.6万亿元扩张到35.8万亿元。短短14年间,数字经济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提升了22%。数字经济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容忽视。过去五年,数字经济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50%以上,其中2019年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60%。刚过去的一年,受到疫情的冲击,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而中国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仍然能迎难而上,取得傲人的成绩。这一切都离不开数字技术支撑下的各个新型产业及新型商业模式。数字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不仅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持久的动力,持续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的新主题。未来,随着新时代下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必将改变我国各大传统行业的发展态势,从而影响人才资源配置模式。

二、数字经济下会计行业现状

会计是数字经济应用的关键性行业之一。会计专业以培养具备会计学、经济、管理和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科研方面工作的财务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近年数字经济下衍生的高新技术,如在线审计、电子档案、电子发票、数字签名、电子税务局、数据挖掘等智能化应用给会计行业带来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一方面大大提高数据处理准确率及工作效率的,使会计核算处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要求会计人才转型。根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信息调查中心联合学院企业管理培训部发起的“企业会计人的未来”专题调查显示,目前会计行业人员实际需求与拥有的能力之间存在巨大缺口,大量会计人员拥有的能力与当前企业的实际需求不符。传统财会人员比较擅长的“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等传统职能需求越来越小,数字化社会对会计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IT技术应用”、“风险管理”、“公司战略”、“公司治理”等领域。因此,我国当前会计人才能力供给和实际的社会需求之间严重失衡。

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已形成深厚的基础,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职业教育,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面对当前社会经济形势的变革,人才培养方向调整和课程设置的创新改革势在必行。只有做到将会计综合素质培养与数字化理念相融合,与时俱进地调整培养方向和模式,才能保证院校培养出与日新月异的数字化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会计人才。据统计,我国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基础会计核算,基本财务信息处理等传统财务会计工作的高达80%。然而,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会计人才的总体要求将不断提升。数字信息化日益发达的今天,基础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编制、资金管理等传统会计职能需求越来越小。仅仅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传统会计核算技能的会计人员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未来甚至面临淘汰。我国数字产业起步较晚,目前职业院校对数字经济、数字人才等概念的理解尚不透彻,对于如何关联“数字产业”和“会计人才培养”仍处于摸索阶段。为了适应社会新形势,使毕业生都能迅速融入工作环境,在企业中体现自我价值,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势在必行。就目前实际状况来看,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1.理论与实际脱节。纵观全国,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目前,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多以传统中小型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技能需求为导向,缺乏对当前数字经济下会计人员新型技能需求的深入了解和研究。理论课程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无法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专业知识和满足未来实际岗位需要的专项技能。具体表现为:①课程设置不科学。尽管少数职业院校开始对课程设置作出调整,但大部分院校课程的设置仍然坚持以传统会计基础课程为主导,而非以社会当前岗位所急需的知识与技能为核心。学科与学科之间各自为政,科任老师之间缺乏教研交流,学校对学科之间的关联性重视程度不够。由于会计各学科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导致学生学科间的综合运用能力弱,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在未来数字经济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②课程内容滞后,缺乏时效性。数字化社会发展迅猛,随之带来会计专业领域的变化日新月异。职业院校选用的教材更新速度慢,部分课程内容陈旧老化,单纯侧重传统的会计概念、制度规则,要求学生掌握历史经济业务事件及数据的记录及核算等会计基本技能,显然无法适应数字时代中的会计转型,不利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数字化会计人才。③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团队数字经济素养不足。经调查发现,目前不少职业院校教师团队仍秉承传统的教学理念和课堂讲授的单一教学模式,一味强调经验主义而忽略数字经济的崛起对会计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教师授,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吸收的知识仅仅停留在书本层面,不利于培养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学的会计理论难以学以致用。

2.重学术,轻实践。实践性教学一直是职业院校会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重学术轻实践”的现象较为普遍。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会计相关理论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学生应该先巩固理论知识,后加强实践能力。“重学术轻实践”的单一课程设置形式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长期以往,传统课程设置模式培养出大批实践能力弱,无法适应数字化环境的毕业生,最终都将面临转型甚至淘汰。实践性教学“形式重于实质”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另一问题。从课程改革的动向来看,近年会计专业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但实践课时与理论课程所占课时比例差距仍然巨大。目前实践性教学主要以校内综合实训为主要形式,模式单一。部分实训课任教老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踏上教学岗位,缺乏对实际业务操作流程的了解和企业当前发展态势的认识,缺乏与时俱进的数字化知识及技能,无法准确把握当前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导致实训课堂教学与社会现实脱节,内容浮于形式,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四、数字经济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才培养模式的调整策略

1.优化课程设计。数字经济时代是快速变革的时代,为了满足数字经济时代下不断变化的会计人才需求,职业院校应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①加强会计学科间的关联性,融入数字经济相关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同时加强会计专业学科和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这一类信息技术背景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字经济下会计技能的新发展、新要求,逐步加强学生的“数字化”思维。也可尝试改革原有的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把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数字化相关知识作为“通识课程”融入到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形成满足当前和未来需要的跨学科综合型会计人才。②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会计理论课程的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因素,直接关系着该专业学生的发展方向。面对迅速发展的数字经济,职业院校应更重视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核心从传统的会计理论向“会计信息化”过渡,深入了解数字经济对会计课程设置提出的新要求。必要时可邀请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课程设置,对会计课程内容进行实时修订与更新,弥补传统会计学科中存在的不足,使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时刻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缓解职业院校毕业生难以满足岗位要求、用人单位招聘难之间的矛盾。③丰富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了加强学生把所学知识技能与数字经济有效结合,职业院校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的同时可配合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法,并鼓励院校之间利用互联网教学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举办数字经济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讲座或研讨会,为院校教师加深对数字经济发展新形势及未来趋势的了解提供多样化渠道。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校内与校外实践相结合。针对各院校目前会计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未来各高校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在制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要做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实践实训教学作为培养会计技能和工作能力最基本的形式,应该贯穿教学全过程,跟理论教学进度相配合,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而不应仅仅作为核心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环节。同时,为了更好地解决实践课程浮于形式的问题,院校应进一步完善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建立集先进理念、实训手段、配套师资于一体的综合实训体系。学生按要求在实践中掌握会计电算化等基础技能的同时,加强大数据思维和数字技能,重点掌握本专业领域第一线岗位所需的新型工作技能。在符合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拓宽实训覆盖面,由单一实训向综合实训教学内容过渡。把会计综合实训与互联网及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通过ERP沙盘等情景模拟实训,让学生切身代入商业运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另外,加强校内实训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让学生在具备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能够到企业一线学以致用。适当引进企业的财会人员及管理人员到校开展讲座或者兼职任教,充分发挥社会专业会计人才的作用对保证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质量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随着国家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对具备数字化技能的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会计人员转型势在必行。在此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结合专业特色,顺势而为,积极开展数字经济领域的深入探索,主动将“数字化”理念融入会计课程改革之中,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以保证学生毕业后更适应全球范围内数字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应对数字经济下新经济模式对会计人员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宇彤,皇甫冰瑞,王旭超.“大智移云”背景下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3).

[2]艾红强.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J].财富时代,2020(5).

作者:周英 单位: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