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析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析

摘要: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财务管理属于单位内日常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其不仅影响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同时也影响单位的整体规划及长远发展。近年来,国家制定了新会计制度,在这一背景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面临更高要求。事业单位应充分考虑新会计制度的各项要求,以此为基础调整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方法及工作模式,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助推本单位各项管理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新会计制度;挑战;优化途径

2019年,我国开始实施新的会计制度,其中的一些新规定,是以事业单位为规范对象的。在新会计制度影响下,事业单位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单位,需要对自身财务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优化,在此基础上发挥自身社会职能,为人民谋取更多福利。

一、新会计制度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背景下,传统会计制度已无法满足各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为充分落实会计准则在各行各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制度密切接轨,我国制定了新的会计制度,二者会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带来一定影响[1]。在这一背景下,事业单位需要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根据新会计制度中对财务报告准则、特殊业务、一般业务等的不同要求,对相关财务活动予以规范,不断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才能避免事业单位出现资金管理混乱、资金交接流失等不同问题,同时,这对我国政府会计的发展,有不可或缺的作用。[2]

二、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目前,推行新会计制度之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还面临一定挑战,总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新旧会计制度衔接不紧密。传统会计制度的落实过程中,常有管理不科学、账目不明确、会计人员对会计科目随意设置等状况,时间一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就会出现账务管理不规范问题[3],进而导致会计数据不严谨的问题发生。新会计制度的颁布,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改善,减少会计数据不严谨的问题。然而目前,在应用新会计制度过程中,事业单位经常存在新旧会计制度难以紧密衔接的问题,部分单位在原有的财务管理基础上,未进行规范的处理,这样新会计制度实施的基础并不牢固,难以顺畅落实,这会导致新会计制度的执行受到影响。[4]

(二)财务管理观念冲突。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事业单位原有的财务管理理念显得落后,旧观念和新制度之间会有一定冲突[5]。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是因为新会计制度必然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备更新、更科学、更规范的财务知识、管理理念,而人员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定时间,且不同单位之间相关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这一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极易在管理层面出现难题。部分管理人员未对新会计制度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学习、分析,也不能细致分析新会计制度落实下管理过程的重点问题,且原有财务制度也可能需要根据会计准则的变化而进行适当调整,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事业单位财务实际管理工作,可能会显得滞后于新会计准则的发展要求。[6]

(三)缺少内部控制制度。从长远分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需要在实践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及时优化。然而,若事业单位内部缺少控制制度,将会导致各种问题逐渐累积,逐渐扩大,进而可造成严重的财务风险事件,这对单位发展有重要不良影响。目前,事业单位在制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时,只是根据目前单位的当前需求来制定,对未来发展缺少考虑,且在制定管控制度时,多数是以标准的、固定的思路来实现,但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种做法必然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资金管理不规范。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资金管理属于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偶尔有资金使用不规范的问题,如专项资金并未做到专款专用、出现资金过度使用或不按计划进度使用、造成专项工作开展中资金不足问题,进而影响到项目实施。另外,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若沟通不畅,极易造成资产购置后缺少维护的现象,致使资产损耗。在新会计准则应用下,这些问题需要尽早得到解决。

三、新会计制度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途径

(一)优化管理理念。新会计准则的落实,会对管理模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必然要求财务管理人员更新自身财务管理理念,尽早适应这一制度下财务管理的新理念,并根据这一新理念来展开管理工作,防止轻管理、重预算的问题出现。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对财务管理人员,乃至对单位内全体管理人员,加强最新财务、会计知识及相关管理理念的培训,帮助人员及时更新自己的工作理念及工作思路,掌握更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帮助工作人员在新会计准则指导下高效完成工作。身为财务管理人员,需要落实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中的相关要求,将财务管理工作职能逐渐拓宽,并以相应要求为标准;事业单位应对财务管理、会计制度不断改进,对相关管理事项、业务活动明确处理方法,对各项实际操作规范进行完善,不断优化、规范单位财务管理的模式,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度及决策能力。

(二)对单位内部的财务基础工作进行优化。在优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时,需要对内部财务基础工作不断完善。第一,应对会计核算管理工作进行完善,根据新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要求及收支分类科目等信息,坚决执行,对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对会计科目设置不断完善,根据双功、双报告、双基础的要求,全方位优化平行记账体系。第二,对事业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工作加强管理,根据权责明确的标准,优化会计期间收入、费用之间的配比,对单位内部资产加强核算,同时对资产折旧情况动态跟踪,重点管控,对折旧核算的标准进行明确,不断增强对事业单位内部资产的管理水平。第三,还应对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予以完善,对系统中的会计科目、工作流程不断优化,及时查漏补缺,提升内部财务管控水平。

(三)对财务管理的目标进行明确。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期间,需要根据新会计准则,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进行明确,这对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有重大意义,对本单位的发展也十分重要。同时,单位还需主动加强财务信息公开,让财务信息透明度不断提升,让人民群众参与到财务信息监督中,及时收集外界的反馈,之后用外界反馈来进一步优化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减少财务管理风险。另外,领导层还应重视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财务管理的模式,学习相关单位财务管理的优秀经验,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确保各项决策科学、合理。

(四)以市场机制完成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监督。市场机制可促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质量明显提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产核算方式可以更加科学、规范,这能提升资产的真实性。故而,事业单位应对将市场机制引入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对各种资产加强保护,避免资金滥用问题。同时,事业单位还应对预算加强管理,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加强监督,形成科学评价制度,对财务管理人员使用预算的情况及其他相关行为及时评估,提高资产应用效率。事业单位还可引入外部的监督力量,增强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将执法工作具有的纠错功能充分发挥,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正规。

(五)加强人员培训,打造过硬的财务管理队伍。作为领导层,需要充分认识到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造成的影响,明确其重要性及必要性,并且有意识的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合理优化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相关制度,并且在工作岗位上,对各项制度进行落实。会计准则并非一成不变的,会涉及一些新的知识,财务人员应当主动学习财务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及时更新自己相关的知识储备,培养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和专业素养,努力发挥自身在财务部门中的作用和价值。

(六)加强预算管理。财务预算工作,是新会计制度中的关键内容与重要的环节。我国政府对事业单位预算工作十分关注,在《会计法》中特别强调了预算法,同时还借助“预算法”来对这一工作进行明确。事业单位需要在会计报告体系内,通过预算报告方式,将预算的执行信息呈现出来,且预算报告需和预算会计手段结合。管理人员需对预算编制工作加强重视,在论证全面、清晰的基础上,对资金费用安排好统筹预算,不对计划中的工程项目随意更改,不可随意添加相关费用。另外,财务管理人员应对预算执行工作加强重视,不能随意调整额度,严格审核项目费用追求,维护《预算法》的尊严。

四、结语

总体来看,新会计制度会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重要影响。事业单位应认真学习新会计制度,不断查漏补缺,寻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根据新会计制度的改革理念,提升资产应用的效率,从而助推本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促使本单位各项工作平稳开展,进而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责。

作者:易捷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