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解析

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解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会计制度不断深入实施,社会以及各界人士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重视逐渐增多。行政事业单位科学有效地进行财务管理工作,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一部分。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新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重点分析了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旨在提升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综合水平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财务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符合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工作特点和定位,主要是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进行记录、反映和监督,其财务管理工作对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前进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新时期中,在新会计制度的具体展开和落实下,通过深入地探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有利于推进实施我国的预算收入和支出计划,有利于保障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产的安全,并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稳步前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的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为:真实记录本单位的财务收入和支出,整合财务运行状况,对财务报表进行准确记录,综合管理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同时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要与会计法律法规紧密结合,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开展相应行政管理工作。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改善财务管理的工作,需在不违反我国会计法规、会计法律的前提下,全面完整地反映其财务管理与各项收入和支出活动。要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为具体的决策和落实提供重要参照和依据。要能推动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部管理活动都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保障工作的严谨性、科学性,建立明确规范的财务,以制度来规范员工的日常工作;建立职责明确的监督体制,上下级监督、同级监督,明确各部门员工职责,优化财务管理工作。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财务管理理念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运营不是为了获得利益,而是为了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社会。它的大部分资金来源是有关补贴或者政府拨款,本身的运营是没有报酬的。这种情况容易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在运营时对资金管理不够重视。然而,实际上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将经营国有财产作为收入来源之一的行政事业单位也逐渐增多。通常情况下,不少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对此进行财务风险分析,致使其财务资金潜藏着不小的风险。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在进行财务监督、账务处理、资金清算的过程中,未进行规范操作,数据记录不准确,进而造成不必要的财务风险;有些事业单位为了中长期项目投资而从银行贷款,这种情况有债务性筹资风险;部分事业单位在对内或对外投资时未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超过了其资金承受的范围,导致本单位资金周转困难,易发生财务风险;还有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对商务信息的合法、安全、真实进行判断,导致付过款却未收到货的支付风险。

(二)缺乏财务预测和管控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主要源于财政拨款,所以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都占财务管理非常大的比例。尽管如此,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日常财务管理时,却没有预测财务和管控预算资金。通常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预算编制时没有准备充分,致使预算编制不适当甚至出错。而实际需要使用资金时,又没有用财务管理约束资金。下拨资金后,实际操作中没有按照之前预算的费用来分配财政资金使用的去处,使得财务管理工作不够明晰,容易发生使用资金超过预算、专项资金被挪用等现象。

(三)资金管理不够严谨

目前,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对资金管理不够严谨。第一,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账目设置、财务处理不够得当,从而致使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这对决策十分不利,也妨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人员进行管理,并且也妨碍外部人员对此进行评价和监督。第二,单位内部未对资金支出制定严格的管控标准,这就使得部分员工在进行财务支出时会出现浪费的状况,例如利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高消费等等,致使公款支出严重超标,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招待费、会议费严重超出预算,这对政府部门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带来十分不好的影响。第三,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对管理财产时效不做规定,没有充分有效地使用资金,导致国有财产流失。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疏忽管理财产。这使得财产严重搁置,是因为没有明确的财产管理制度,只在形式上进行保管、维护和验收财产,对财产的盘点和清理不够及时,致使财产账目与实际不相符、账目与账目之间无法对接。

(四)专项资金管理不完善

目前来说,我国专项资金的供给和需求范围过大,界限不够清晰明确。部分行政单位对于专项资金的管理范畴划分不明确,对于资金的预算、决算的规划不够谨慎合理,这就会使得部分员工利用制度漏洞进行不合理资金支出。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将专项资金用来填补基本支出,专项资金无法用到对应专项项目中。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部分单位重视拨款,但不重视管理,对专项资金的监督力度以及管理力度不够。

(五)财政监督不到位

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监督主只注重头尾,往往只进行事前、事后的检查,而极少进行过程中的监督。监督的内容大部分只针对单一部分或事项,并没有对资金整体使用进行问责。

三、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完善措施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理念

依据新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行政事业单位需对自身负责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首要责任的核心地位进行确立。并依据其要求,增强自身对内部财务管控和建设重要性的意识。依照新会计制度的要求来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理念。需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尽力减少人这一因素带来的影响,尽力将有关类型区分开来,以完善财务资金的支出结构,使财政支出用到实处,使财政资金的使用能够公开透明,让财政资金的运用效率大大提高。

(二)严谨对待财务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需完善、优化自身的财务管理规定和要求,保障财务管理工作能够严谨、按步骤地进行。需优化的主要在于收入和支出审查、监督管理等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会计核对的专业能力,明确有关管理人员的权利和责任。在进行审查、核对时需有一套规范制度,日常收入和支出的核对情况应公开透明并在监督范围内。为了保障预算的使用在一定范围内,需增大考核强度。

(三)规定资金管理

在保障专项资金的预算数目无误和用途清晰的前提下,确保专项资金能够真正对接给对应项目进行专门使用,需完善对专项资金收入和支出管理的制度,并在使用专项资金时加大监管强度。需确保专项资金与基本支出清晰正确地区分开来,确定明确的界限和范围,保障专项资金不被挪为他用,并且进一步评判专项资金的使用状况、完成情况、使用效果。对资金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情况需加大惩处强度并对责任有关人员进行问责,推动有关人员能够自觉地使用专项资金。

(四)完善财务预算管理

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为强化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第一,行政事业单位需健全针对财政资金的评判标准,需建成系统化的资金评价指标。不仅仅有适合所有财政支出的统一指标又有依照不同项目的不同特点而制定的指标。第二,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需确保科学、符合规定地进行预算的编制。第三,要增强对预算使用时监督管理的重视程度,需形成完善的预算管理结构,推动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五)强化资产管理和财政监督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在对资产的登记、评估时需要按照规定和步骤进行;第二,在购入资产时为了避免资产不被搁置需严格评估,并且按照规定交给采购部门进行购买;第三,在调动拨付资产时必须核对和记录,确保手续完整、责任明确。为了推动新会计制度下有关规定的发挥作用,有关管理部门需增大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强度,从而及时发现和解决财务管理工作中所潜藏的问题。单位管理层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制定完备的监督体系,实时监控,定期审查单位的财务报表,规范员工行为,使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合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财务管理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需立足实际,针对性解决资金管理不够严谨、专项资金管理不完善、财政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切实落实新会计制度下行政资金的管理问题,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理念,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强化财产管理和财政监督,逐步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王淑琴.新预算法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分析[J].中国经贸,2018(1):228-229.

[2]郭小妹.新预算法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5):152-153.

[3]王琳.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实训基地建设探究——以山东淄博财政局实训基地为例[J].教育财会研究,2019(4):20-22.

[4]叶珍珠.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研究[J].纳税,2019(5):80-80.

作者:张丽娟 单位:洛阳市吉利区公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