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和策略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和策略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展开研究,先阐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可行性因素,然后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重点论述了几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解决对策,旨在促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活动的顺利开展,推动事业单位走向更为长远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目前,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断实施过程中,会计核算目标具有明确的定位,而且会计核算目标,要求将相关会计信息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如财务状况、预算情况等,为其管理和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旨在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借助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可以共同反映出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状况。对此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强会计核算,不断提高财政精细化水平,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稳步提升,使事业单位多方面的管理需求得到满足,将内部管理效能提升上来,为事业单位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针对会计核算,作为记录事业单位资金运行过程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全面性、系统性等特点显著,也就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资金收支和形成的资产、负债等,以此来将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充分反映出来。借助会计核算,可以显著增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还有助于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能。现详细分析会计核算的作用,具体来说:首先,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运转。现阶段,事业单位职能和服务水平的完善程度越来越高,涵盖着更为广泛化的资金用途,对此会计核算工作必须要与时展步伐相一致,实现资金的高效使用,借助规范化的会计核算,准确计量财政资金收支、资产和负债情况等,满足合法合规性要求。其次,有利于实现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借助会计核算,可以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效率,要想将财政资金的效益发挥到极致,应将国库集中管理制度落实到位,贯彻落实好公开性、公平性等原则,高效化使用财政资金,促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稳步推进。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缺少规范化的会计基础工作。由于一些事业单位缺少规范化的会计基础工作,很难确保会计原始数据的完整性,而且在会计凭证的更改方面,其随意性也比较突出,原始数据的真实性有待考量。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数据报表填写错误等问题经常发生,无法及时记录会计账目,甚至影响着后续补充记录的真实性,不仅不利于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严重影响着合理编制财务收支报表,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除此之外,会计核算的完整性欠缺,会计信息的对比价值较为弱化。在会计交接工作中,预留问题不容忽视,如在交接过程中,账目核对、清查工作没有落实下去,继而影响着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

(二)固定资产管理力度不足。财政拨款,作为事业单位一大资金来源,固定资产管理,在政府财政管理中也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要想不断提高自查管理水平,必须要对传统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但是在实际上,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不足,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经常发生。通过分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应对各个阶段的流程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尤其在固定资产管理采购、使用等方面。其中,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力较强,但是如果没有第一时间记录好折旧问题,固定资产流失现象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

(三)会计管理制度较不完善。目前,一些事业单位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低下,管理制度较不完善。一些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性欠缺,资产管理力度不足,资产账实无法实现高度一致,会计核算信息质量始终停滞不前。同时,部分会计人员并不了解自身工作内容职责,不相容岗位的分离状态不明显,一人兼多职位现象较为常见,相互牵制、相互监管的作用无法得以实现。即使设置岗位分离,但是实际执行效果并不佳。同时,会计岗位定期轮岗也尚未达成,面对工作岗位的变动,书面的监交、移交手续并没有履行到位,从而难以保证责任的清晰度。总之,由于缺少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极容易使管理体系出现形同虚设的现象,继而引发诸多实际问题,严重威胁到事业单位的发展与进步。

(四)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有待构建。目前,一些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水平较低,对于手工或半手工的会计核算仍然比较依赖,财务软件功能的多样性缺失,报销支付与预算审核的分离状态显著,信息技术尚未得到广泛应用,从而不利于会计核算管理平台的构建,严重影响着信息的交流。一般来说,各业务部门的业务数据密切关联到财务工作改革,但在实际上,各职能部门过于注重自身信息化建设,独立化状态显著,信息模块间的链接无法得到发挥,很难取得良好的信息传递效率,甚至无法推动信息数据互通目标的实现,特别在会计行为相关联的政府采购系统、固定资产系统等。除此之外,如果缺少完善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很难保证资产相关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无法推动精准化目标的实现,从而难以顺利落实权责发生制。

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会计基础工作建设的高度重视。在会计工作基础内容中,会计核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计工作的开展,要求各个部门较高的参与度,切忌出现财务部门全权负责的现象。在设置会计基础工作内容时,应将强化内部管控力度、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合理记录账目等涵盖其中,以便于事业单位的准确决策。同时,应改变单一的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基础,实现向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并存的顺利过渡,将会计核算的客观性、严谨性发挥出来,对事业单位的业务收支等情况高度明确化。基于收付实现制,资金收付为会计核算工作的重点,会计基础信息,可以将资金的流动情况展现出来,并实现财政资金的高效利用,满足真实性、客观性需求。而基于权责发生制的计量方式,不仅可以真实反映出单位收支情况,而且还可以确保资金预算调度的合理性。借助权责发生制,需要积极落实成本核算、利润计算工作,共同致力于事业单位综合效益的不断强化。

(二)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过程中,事业单位应积极培训会计人员的能力水平,引导人员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高度明确化,严格规范固定资产的购买、折旧等工作,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力度。同时,还要将固定资产管理的独立性发挥出来,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必须要定期开展,在检查过程中,面对风险问题的发生,应第一时间展开处理,严格践行固定资产审批程序,确保审批入账符合规范性要求,并对固定资产入账是否合法合规进行检验,将固定资产流失问题的发生概率降至最低,避免国有资产出现安全隐患,将固定资产的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加强会计管理制度的构建。基于事业单位视角,应凭借新政府会计制度,加强会计管理制度的构建,使得会计核算工作更具规范性。其中,应加强清产核资制度的构建,明确具体责任人,固定资产明细台账的登记必须要及时,并基于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将信息化建设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并给予计提折旧的时效性一定的保证。同时,应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各相关业务流程进行不断完善化,设置合理的工作流程,使其与会计核算工作要求相一致。在制定会计核算工作细则时,应从既定的工作内容出发,避免各岗位工作职责、权限出现模糊不清的现象,使各个环节实现紧密衔接。不同岗位之间应严格遵循会计工作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协调好监督与约束之间的关系,并实现专人专职,使得内部牵制功能全部发挥出来。此外,会计人员应共同推进定期轮岗制,以书面形式来对业务和实物展开交接,防止责任出现混淆现象。

(四)加强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现如今,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为信息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对此事业单位应加强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密切关联单机和独立的软件,为自动化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的构建提供有力的依据。首先,事业单位应提高对信息化硬件设施的高度重视,确保会计作息系统平台性能的完善性、稳定性,实现网络防火墙的顺利构建,有效预防系统漏洞的产生,病毒也要不定期予以查杀,有力保证事业单位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其次,在不同功能信息系统功能模块之间,应将信息的关联性发挥出来,确保财务部门业务数据获取的准确性、时效性,借助数据分析手段的应用,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

(五)强化会计监管控制力度。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要求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事业单位应从内部控制管理目标出发,使得所有经济业务符合合理性和合法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预防资源浪费现象。其次,事业单位应大力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各个部门应在预算管理环节中保持积极参与,共同致力于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不断强化绩效考核的深入性,有效预防财务问题的发生,以免影响到单位预算应用。最后,要严格监督和管理固定资产核算这一环节,将固定资产折旧科目与核算科目相当,实现折旧费用在资产负债报表中的紧密融合,使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状况得到充分展示,而无形资产计价方式,也非常适用于无形资产核算。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要想获得较高的竞争优势,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势在必行,作为综合性工作之一,其复杂性特点显著,对此事业单位应对复杂化的财务关系进行妥善处理,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既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也要对固定资产进行规范化核算,将预算管理力度提升上来,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实现财务资金的高效利用,同时展示出事业单位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作者:白晓瑞  张晶 单位:辽宁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