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改革与金融创新探析

中小企业融资改革与金融创新探析

摘要:由于自身原因和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控制规定等外部原因,我国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本文基于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在分析当下中小企业融资改革的有利条件下,探寻如何增强中小企业融资的改革和金融创新,并提出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和保障中小企业融资安全三个方面的改革创新路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改革; 金融创新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据中投产业研究院的《2020—2024年中国中小企业深度调研及战略规划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创收60万亿元,在规上企业营业收入中占比56.7%;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已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渠道。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过《报告》也指出,截至2019年,我国中小企业有84%以上为乡镇企业,规模较小,稳定性不足,信贷资信较低,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缺乏扶持,在当下的金融体系中存在着严重的融资难问题。基于此,我国需要尽快进行中小企业融资改革和金融创新,突破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推动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亟待改革与创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与日俱增。当下,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都离不开中小企业的运作。不过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中小企业经常遇到融资方面的困难,融资困境致使企业资金压力过大,导致企业难以获得进一步发展,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持续性发展。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自身因素。1.自身实力不足,集资较为困难。我国中小企业一般都处于小规模经营状态,资本底子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其生产经营易受市场影响,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当原材料市场价出现波动或者其产品市场价上下浮动,可能会对中小企业经营造成无法预估的影响。正因如此,中小企业很难得到大型企业的重视,也难以通过商业银行的贷款评估[1]。部分中小企业股份资本匮乏,甚至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产权模糊问题。这类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往往没有足够价值的资产作为抵押物,提供的担保方式也无法满足银行等机构的需求,这显然无法获得融资。2.经营不善,缺乏信誉意识。除了自身实力的不足,部分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导致信用方面出现问题,无法获得融资。据《2021年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前景预测》中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约有50%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会管理制度都不合理,在财务方面表现出杂乱甚至有违规违法行为,企业财务报告存在虚假情况以及多开户头、多户贷款等不良现象。还有小部分中小企业长期漠视诚信经营,过于关注资本积累而忽视信誉积累,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经济纠纷等信誉危机,导致企业出现不良信誉记录,因此被各大银行所约束,无法获得有效融资。3.缺乏创新的融资思想。中小企业要想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改革和积极的创新,只有适应金融发展而不断转变融资理念,才能改变融资难的困境。然而,目前仍有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理念停留在守旧阶段,未能及时更新。如没有根据本行业发展现状进行长期的战略规划、融资渠道仍以个人集资为主,未能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并据此与银行等机构进行资金衔接等[2]。落后的融资思想导致这部分中小企业无法在快速变化的金融市场中站稳脚跟。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因素。1.商业银行放贷存在不合理之处。就当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放贷现状来看,许多商业银行存在着不合理之处,例如惜贷或不敢放贷。大部分商业银行乐于对大型企业放贷,对中小企业则是加以控制,放贷门槛较高。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除去中小企业的信誉风险问题,商业银行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方面,部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采取一视同仁的信贷政策,这样做宏观上看并无问题,但是中小企业不论是管理实力还是资产总额都与大型企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果采用相同的信贷业务流程,反而会造成不公平竞争现象;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产品种类不多,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2.担保服务不够规范。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比较有限,在申请贷款时缺乏足够的实物担保,因此中小企业在申请贷款时一般采用企业间互相担保的形式或者以自由资产进行担保的形式,这些担保方式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抵押担保过程较为复杂,各种程序环节颇多,造成融资成本有所增加。实际上,我国融资性的担保机构数量并不少,但是能够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的机构数量更少,而且这些机构的担保能力并不高,担保费用也不低,甚至在签订合同时存在着附加条款的现象,致使中小企业的财务负担加重,融资成本过高[3]。3.信用系统还有待完善。信用问题是广大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中小企业能否获得有效融资。我国融资信用系统虽然已发展多年,不过依旧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导致部分中小企业融资出现问题,例如小部分信用不良的企业在融资中存在着投机取巧的行为却未被发现,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时却被各种信用审查程序所束缚。

二、中小企业融资改革与金融创新的有利条件

原材料成本上升、人力成本上升、生态环保压力加大等一系列问题,让中小企业愈发感到发展困难。2018年,国务院组织召开了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在会上强调了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这也为中小企业融资改革和金融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政策持续普惠中小企业,融资大环境不断改善。自201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部门和相关监管机构先后推出了多项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政策,旨在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难度,从国家政策层面帮助中小企业突破融资难困境。国务院针对中小微企业推出了“七项减税措施”,为中小企业减轻税负,增强其资金实力;成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中小企业,同时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成本。时至今日,国家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已经推出了众多针对性政策,包括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开发和提供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产品、推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实行差异化金融服务制度、多渠道推进股权融资等[4]。另外,在多项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政策推动下,我国融资模式逐渐开始朝向多元化发展,诸多先进的融资模式被催生出来,并应用于中小企业融资之中,例如PFI、CDM等新式融资方式。新融资模式的推出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有效助推了中小企业突破融资困境。由此可见,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将会不断改善,进行融资改革和金融创新有着充分的外部环境基础。

(二)金融科技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便利。众多有利性政策为中小企业融资改革与金融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金融科技的发展则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技术基础。当下,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席卷全球,数字经济正在不断崛起并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AI、物联网等诸多前端科技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且目前已被应用于金融领域。国家工信部在《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中表示,区块链技术将会于2021年底之前全面应用于实体经济中,其将会在供应链金融、征信、股权交易、数字身份等领域发挥出重要作用。时至今日,我国实体金融领域已经应用了多项前端科技,这些前端科技让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放贷模式出现了转变,帮助金融机构搭建出了更加稳定且完善的金融框架,同时也让中小企业融资流程变得简便,融资难度也有所降低,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一定的便利[5]。

三、中小企业融资改革与金融创新路径

中小企业融资改革与金融创新,需要的是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多方协同努力。其中政府相关单位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以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改革;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提高金融服务意识,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积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中小企业要努力发展自身条件,诚信经营,拒绝信用危机的产生。三方协同共进,才能有效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改革和金融创新。

(一)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1.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鉴于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放贷限制问题,政府和金融机构自身需要尽快推进改革,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6]。一是下放贷款权限。大型的商业银行应当适当下放贷款权限,充分利用银行的城镇基层网点加强与中小企业的联系,提高中小企业贷款的便利性;二是降低放贷成本。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小,但是频次相比于大型企业来说较多,因此他们的放贷成本有所增加。为此,银行应当积极简化融资程序,降低审批成本从而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三是发展中小银行。发展中小银行有助于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性,也有助于金融市场的长远发展。2.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管理水平。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者的整体经营水平并不高,制约了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也为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基于此,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需要得到提升以满足企业融资基本需求。具体建议如下:一是制定科学且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确保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方面的管理科学规范,避免出现财务信息混乱导致银企信息不对称。二是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相关培训,帮助中小企业经营者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科学管理,促进企业良好经营形象的形成。

(二)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1.规范P2P网络融资模式。随着科技的发展,金融领域出现了P2P网络融资模式,这种融资方式依托互联网,虽然有便利性的优势,但缺乏规范与监管,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国家相关单位应当加强对P2P网络融资的规范管理,制定相关法律,形成法律约束,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网络监管,保护融资主体的合法权益[7]。通过规范P2P网络融资模式,推动其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高效途径。2.降低证券市场准入门槛。我国当前的证券市场准入门槛较高,例如股本要求3000万元以上,营收不少于5000万元等。这些条件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很难达到,因此中小企业融资一般无法依托证券市场。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同时也为了增强证券市场的活力,我国应当通过设立新板块来降低证券市场准入门槛。具体建议如下:一是要设立“微小板”,促进众多中小企业上市融资;二是要降低股本、营收等条件的要求,多关注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前途,降低上市融资门槛。3.构建统一的金融融资平台。沪深证券市场与新三板属于不同的平台,在投资模式、投资者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各自为政”的体系导致市场中的不同子市场存在一定的封闭性,不利于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8],所以需要构建统一的金融融资平台,具体措施如下:一是要建立大型的网络金融融资平台。借助前端科技,将相关信息统一在该平台上进行披露;二是要确定不同投资者的市场准入制度,根据融资企业的规模进行分级管理,分级设置融资规模。

(三)保障中小企业融资安全。1.建立融资保险机制。融资保险机制是为了保障融资活动中的融资主体的合法权益,建立融资保险机制是提升中小企业融资安全性的必然措施。一般情况下,融资保险机制包括形成保险关系、明确保险机构、保险监督权力、违约赔付标准等[9],此外,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活动本身具有违约的可能性,还可以加入分别保险赔付、违约惩罚制度等。通过建立融资保险机制,对担保、抵押等融资风险规避措施进行补充,从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2.加强信用平台建设。政府需要主导构建网络信用平台,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企业征信信息的查询和企业法人信息查询等功能,方便融资服务单位进行信息搜集和了解。公开的信息分为三级:一级信息为个人私密信息和商业机密等,只向政府公开;二级信息为轻微失信信息,向银行等征信查询部门公开;三级信息为公开信息,向社会公开。其次,要制定信息符合制度,企业在发现网络信用平台上的信息有误后,可以提供复核材料向管理机构申请信息更改,避免信息错误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

作者:李跃强 单位:焦作中旅银行郑州分行供应链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