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

摘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企业想要突破发展困境,必须坚持“开源节流”经营理念,重视人力资源利用管理,才能保障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决定企业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完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员工的忠诚度和积极性,对提升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非常有利。但是,目前中小企业过度强调业务经营,忽视了人力资源激励,导致员工缺乏积极性,工作效率和质量不达标。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探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策略,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措施

在企业发展建设中,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法,也是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的有效措施,对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优化人力资源价值非常有利。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实际上就是满足不同时期、不同员工的需求,通过构建可视化的激励体系,不断鼓励员工突破自我、完善自我,创建良好的企业工作环境,实现持续不断、循环往复的激励目的。通常情况下,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主要包括薪资激励、事业激励和福利激励,不同的激励模式侧重点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激发人力资源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人力支撑。

一、人力资源激励原则

(一)适度原则。在中小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必须结合企业实况,坚持“适度”原则,严格控制激励尺度,确保激励政策和内容的科学性。如果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与企业发展不协调,存在过度或不足等问题,无法达到激励效果,导致激励机制失去意义,甚至还会引发不良响应,影响企业健康发展。例如,如果激励“度”不足,激励效应不明显,无法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激励过度问题,会造成企业内部的利益平衡。

(二)物质和精神激励结合原则。对于员工个人发展而言,物质和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员工工作态度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小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时,应该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的原则,利用福利激励、事业激励的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例如,在正面激励中,可以采取升职加薪、节日津贴等方式,而反面激励可通过处罚、降级减薪等等,有效规范员工的工作态度,从而保障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激励中,企业员工是激励的主体,也是激励的客体,所以激励机制必须充分结合员工实际需求,尊重员工个体差异,才能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例如,员工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组成部分,从员工主体角度出发,让员工参与到激励机制制定的过程中,鼓励员工发表建议和意见,可以保障激励机制的实用价值,也能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四)目标结合原则目标结合原则包含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而企业目标也是员工目标的集中体现。因此,在构建激励机制时,坚持目标结合原则,有效协调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弘扬“企荣我骄”的发展理念,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能提升员工的工作动力。同时,企业应该关注员工的一举一动,给予表现优秀的员工奖励,为其实现个人目标助力,也能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激发员工团体的积极性。

二、当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

在新时代环境下,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做好人员管理、人才储备已然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内容,也成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但是,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聘任机制不合理、内部沟通机制不完善、评价机制不科学等问题,忽视了人才资源的重要性,导致人才资源流失严重,员工结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来看,激励机制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如:激励意识薄弱、激励模式单一等等,根本无法满足员工个体需求,导致员工失去工作动力,造成态度散漫、工作不积极现象。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企业的激励机制以物质激励为主,忽视了精神激励和事业激励,忽视了员工个体需求的差异,影响了激励机制的综合效果。同时,激励考核评价标准不完善也是现有的问题之一。企业员工虽然知道激励机制,也想通过激励机制获取个人发展,但是其考核评价标准不明确,存在领导“一言堂”问题,从而影响了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构建

(一)薪资激励。薪资激励强调物质性,是通过提高薪资待遇的方式,肯定员工的自身价值,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这种方式适用于绝大部分员工。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根据员工的个体能力差异,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坚持“能者多得”的原则,有效匹配能力与薪资,这有利于保障薪资待遇的公平性。同时,根据员工发展需求,构建完善的薪资激励机制,以薪酬待遇的方式,激励员工提升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为企业人才建设提供保障。

(二)福利激励。福利激励属于间接性物质奖励,通过提高企业节日福利、奖金福利,增加员工的幸福感,也能提升员工的归属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因此,在构建福利激励机制时,应该充分考虑员工需求,丰富福利激励的类型,为员工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例如,奖金福利、津贴福利、个人贡献奖励、节日福利等等,让员工可以通过多种去渠道获取福利激励,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员工参与积极性,激发员工工作热情,还能增加员工的实际收入,提高劳动收益。

(三)事业激励。事业激励是基于员工个人能力,通过了解员工职业规划,为其提供发展空间和晋升空间,打造员工与企业发展的共同目标,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因此,根据员工职业规划,加强员工培训工作,调整企业岗位结构,提供广阔的平台和空间。例如,在企业发展中,渗透“一荣俱荣”的理念,制定共同的发展目标,构建良好的晋升机制,激发员工的奋斗欲望。从员工职业发展需求角度来看,不断提升职位等级,有利于塑造员工工作自信心,也能激励员工不断改进自我、优化自我,所以建立合理的事业机制,对员工综合发展非常有利。

四、有效实践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保障措施

(一)有关制度体系的建立。为了保障人力资源激励落实质量,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如:激励内容机制、监督机制等等,可以规范激励行为,保障激励机制的有效性。首先:构建激励内容制度。根据企业发展规划,明确各项激励机制的内容,如:薪资激励机制的内容,如:提薪、降薪、职位等级薪酬标准;事业激励机制的内容,如:岗位等级、晋升要求等等,为员工制定个人规划提供参考,也能保障激励机制科学有效落实。其次:建立监督制度。在激励机制实践过程中,重视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激励工作的规范性,也能保障激励机制有效落实。例如,在中小企业日常经营中,考察激励机制是否落实、激励标准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存在激励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现象,需调查没有落实原因,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虽然企业单位在不断发展,但部分激励机制条例的没有及时调整,导致激励标准偏低。针对这样的情况,企业应该结合实况,优化激励要求和标准,提升激励机制的科学性,也能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

(二)内部沟通机制的建立完善。内部沟通是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科学开展的方法之一,也是优化中小企业内部环境到位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中小企业发展建设中,不断完善内部沟通机制,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职业规划,合理调整激励机制内容,将公司打造为员工和企业的利益共同体。例如,在日常工作中,部门上下级应该建立相互帮助、相互信任的关系,增强企业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部门领导而言,应该做到平等待人处事、尊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有效激发员工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从情感角度来讲,企业作为员工的大家庭,是员工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良好的企业氛围有利于激励员工,也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例如,在中小企业发展中,可以适当组建一些团建活动,如:部门聚餐、企业运动会等等,拉近员工之间的关系,也能为员工提供沟通交流的机会。在这些活动中,员工可以体会企业的温暖,企业也能深入了解员工需求,以此作为激励机制优化的依据,这对企业建设发展非常有利。

(三)考核评价体系的合理制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模式不断优化,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标准也需及时调整,才能保障激励机制的科学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因此,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定期调整激励机制评价标准,优化激励机制内容,确保与企业发展的协调性,也能提升激励机制的应用效果。例如,根据员工个体能力、岗位等级的不同,制定差异化评价体系,划分多元考核等级,才能调动各个员工的参与积极性。针对部门管理者而言,可从管理工作质量、部门建设情况等多方面评价,既要考核其管理能力、工作能力,又要检验其是否具备管理者素养。针对基层员工而言,可以考核其专业能力、工作态度和个人贡献等内容,考核标准需要因人而异。此外,在从日常的工作中,利用激励考核机制,不断训练基层员工的综合能力,激励员工不断突破自我、优化自我,为员工职位晋升提供支撑。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激励机制是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工作潜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有利于保障企业人才资源管理质量。通过分析中小企业人才资源激励机制现状,总结出事业激励、薪资激励和福利激励等多项策略,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员工的责任感,有利于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同时,在激励机制的支撑下,不仅改善了企业工作氛围,创建了积极、热情的工作环境,还拉近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有利于实现“一荣俱荣”的目标。

作者:曹基梅 单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