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互联网+”时代下,农村地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借助互联网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推进农业产业朝着现代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期望对稳步扩大农产品销量,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增长有所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农产品;营销;农业经济

“互联网+”时代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机遇。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农产品生产者要转变小农经济意识和传统营销观念,树立品牌意识,利用网络平台扩大农产品的社会知名度,畅通网络销售渠道,增加经济收入。

1“互联网+”时代下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1网络基础设施覆盖率不高。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尤其在网络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网络通信质量差、网络覆盖率不高等问题,阻碍了“互联网+”时代的农业经济发展。一是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网速较慢,加之受到农村网络用户较为分散、计算机操作不熟练、计算机设备配置偏低等因素影响,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建设缓慢[1]。二是农产品营销信息不对称,大部分农村没有建立起农产品信息平台,使农产品面临适销不对路的风险,难以平衡农产品供需关系。

1.2网络营销平台应用率低。大部分农产品生产者对“互联网+”的认知不足,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营销平台对外宣传和销售农产品的意识,使特色农产品的社会知名度较低,尚未建立品牌形象,没有充分发挥出农产品网络营销对农业经济的拉动作用。一是部分企业和农户认为农产品宣传和流通成本较高,不愿意前期投入成本进行品牌建设,难以打开农产品线上销路。二是大部分农产品生产者采用传统的营销方式,加工环节机械化程度偏低,难以达到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很难做到及时、足量向市场供应农产品。三是农产品企业在网络销售平台上随意模仿其他企业店铺,营销方式缺乏创新性,很难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1.3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模式需要以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为支撑,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村存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缓慢的问题,影响农产品物流配送服务效率的提升。一是农村的公路交通、铁路交通不通畅,尤其是公路等级不高,使用寿命较短,难以支撑大型运输车辆频繁通行。二是村镇过于分散,大部分物流只能到达乡镇一级,无法解决物流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农户即使有优质的农产品也很难大批量配送出去。三是物流成本较高,仅有少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或快递公司在乡村设置配送点,并且快递费用偏高。

1.4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在“互联网+”时代,农产品电商营销模式迅速发展,农产品销售量不断扩大,但是因为农产品生产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而带来了质量安全问题。一是农产品有品种多、地域性特色明显、时令性较强、外形尺寸差异性大等特点,导致地方政府难以针对各类农产品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二是大部分农村尚未建立起市场准入制度,有关部门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管乏力,缺少质量检测和安全监督办法,导致农产品整体质量不高。三是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意识淡薄,不执行质量标准,且存在以次充好,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现象,不利于把控农产品质量。

2“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2.1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要积极推进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使农产品生产者能够借助“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优势开展农产品销售,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带动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其一,投入建设资金。当地政府要下拨财政资金用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1“互联网+”时代下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会资金参与建设,为农产品生产者创建良好的网络硬件设施。其二,建立农业信息网站。地方政府应建立起官方农业信息网站,实时更新农产品供需情况、价格信息、产地信息、种类信息,以及市场运行等方面的资讯,为农民提供便捷的农业信息服务,使农户能够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供需变化的具体情况生产和销售农产品,保证适销对路[2]。

2.2创新农产品网络营销手段。在互联网营销模式下,农产品企业和生产者要积极创新网络营销手段,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大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采用多层次、多结构的网络营销策略,不断扩大农产品的社会知名度,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助力农业经济水平提升。其一,加强个性化宣传推广。地方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业生产者应利用新媒体进行在线广告宣传,以达到广而告之的效果。如利用网络公开农产品成分检测报告、营养标准;利用网站制作农产品宣传图片,撰写农产品文化渊源的宣传文字,播放农产品生产视频等,吸引消费者。其二,拓展网络营销渠道。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产品生产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第三方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并利用第三方平台与消费者进行线上线下交流互动,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其三,创新促销模式。农产品企业要积极参加淘宝“双十一”“双十二”、苏宁易购自营、美团大众点评团购等第三方网络销售平台举办的各类促销活动,以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量,实现薄利多销。此外,有能力的农产品企业和生产者可以借助抖音、快手、淘宝、拼多多等直播平台促销农产品,积极参加团购促销活动,从而扩大农产品的知名度。

2.3建设农产品物流体系。电商物流是“互联网+”时代农产品营销的基础设施和重要保障,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物流体系,才能打开农产品销路,为消费者提供高效的配送服务。其一,建设基础设施。地方政府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畅通道路,使各乡村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线,方便农产品货物运输。地方政府还要加强本地区物流配送站点建设,形成农村物流网络体系,解决配送“最后一公里”的服务问题[3]。其二,加强与物流企业合作。地方政府应与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创新物流模式,使更多物流企业愿意提供农产品大宗配送、时令配送、生鲜配送等业务。同时,政府可引导大型物流企业与本地区小型物流企业合作,借助大型物流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提高本地区小型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其三,建设冷链物流。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区生鲜农产品的销售情况,建立冷链物流体系和村屯通配送体系,支持“一村一品”建设。冷链物流体系要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先进冷链技术,保证生鲜类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锁鲜,并做到从冷库中随取随鲜,缩短农产品配送时间。

2.4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管理体系。地方政府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建立起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打造“互联网+”时代下的农产品品牌形象,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逐步提升农产品的销售量,带动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其一,建立标准化管理系统。地方政府部门在遵循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地方性的农产品生产标准,并借助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建立起农产品综合管理系统、加工管理系统、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终端安全查询系统,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源头控制、风险控制和追溯管理。其二,做好标准化宣传工作。有关部门应对农产品企业和农业生产者宣传标准化生产的意义,向农业生产者讲解相关政策法规,使农民理解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要求。在宣传过程中,可以采用广播、电视、农村信息网站、现场培训、专家讲座等途径,增强农产品标准化管理的宣传效果。其三,强化农产品标准化执行。有关部门应要求本地区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业生产者在农产品生产全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将农产品生产、包装、销售服务等环节纳入标准化建设中,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合格。监督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能,深入农产品生产一线检查卫生安全、标准化操作、质量检验的具体情况,从源头把控农产品质量。其四,建立淘汰机制。在农产品标准化管理中,及时淘汰不符合标准的农产品,对其生产者进行处罚,增强生产者对标准化生产的重视程度。

3结束语

地方政府要重视农业经济转型发展,全面落实“互联网+农产品”的营销模式,提高本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发展中,地方政府要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和农产品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同时要鼓励农产品生产者创新网络营销手段,不断提高农产品营销规模化水平,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何品.“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18.

[2]张婷婷.试析“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J].农业灾害研究,2020(4):183-184.

[3]王慧.“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0(11):115-116.

作者:潘丽美 单位:隆安县南圩镇农业水利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