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点

加强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点

摘要:如今,信息技术持续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事业单位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水平。相关人员需要意识到信息技术应用于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应用有效措施不断强化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基于此,下文将简要说明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人事管理工作的社会价值,对信息化建设的要点进行合理分析。

关键词:人事管理;信息技术;要点分析;社会价值

0引言

时代不断进步,信息化建设成为人事管理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在人事管理工作中进行信息化建设可保证人事信息采集的完整性,还可高效处理相关信息。事业单位需要适应形势变化,重视信息化建设。

1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人事管理工作的社会价值

计算机技术发展逐渐成熟,该技术应用范围较广泛,可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同时该种技术具有科学性和高效性,为各个企业和事业单位提供便利。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可优化人事管理的工作方式,保证该项工作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应用信息技术于人事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完整正确地采集人事信息

对事业单位而言,人事信息处于动态变化态势,经常有人入职、调离或退休等。对此,人事管理部门需深入了解信息变化态势。对繁杂的信息,如用传统的工作方式进行统计难以满足现代化工作需求。可积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为人事部门的工作提供便利,录入相关信息,还可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此外,在必要时可查阅相关资料,还可进行反复使用,能有效提高信息采集的效率,减少信息错误率。

1.2科学、高效处理人事信息

众所周知,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具有一定难度,涉及的内容较多具有复杂性,包括劳资管理、岗位设置、招聘、绩效工作等内容,不同的数据间相互独立的同时具有一定联系,如仅通过人力进行管理难以保证工作效率并易出现失误。因此有必要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在收集所需的信息后,可用信息技术进行合理、高效的处理,最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1.3及时、准确地报送人事信息

如今上级人事单位管理部门加大管理力度,开始重视调研其它人事工作管理效果。需其它人事部门递交一些表格、信息等,具有一定时效性。在收集信息进行统计的工作时,具有一定难度,因此信息处于动态变化态势,每项数据对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容易增加管理难度。对此可用计算机技术保证信息的实效性和准确性,能为上级主管部门提供有效信息,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1.4制订科学的人事考核机制

众所周知,人事工作与每个工作人员的利益息息相关,现阶段各个事业单位已用信息技术制订相关人事考核机制,为人事决策提供有力支持,通过数据库了解工作人员的详细信息,包括工作经历和业务水平等,对其进行考核可保证人事决策的合理性。

2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部门间的融合存在难度

结合实际情况而言,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具有全面性,涉及到多个部门。人事工作主要是由人事部门进行管理,但是其人员编制和财政资金等方面需其它部门进行参与和协助,比如财政部门需协助人事部门管理财政资金方面的问题,编办部门需协助人事部门进行人员编制的管理。不同部门间的管理模式可能存在差异性,其管理方式也可能不同,所以多个部门进行协调和对接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具有一定难度,对此需进行信息化建设,充分考虑不同部门管理模式的差异性,保证其协调效果;

2.2员工信息化意识不足

现阶段社会发展迅速,生活和工作都迎来新的机遇。但结合实际情况而言,一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意识和思想没有与时俱进,其思维的转化速度难以跟上时展的步伐。一些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存在信息化意识淡薄的问题,难以正确看待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这就导致信息化建设工作在落实过程中,难以发挥其自身效应,这种情况易阻碍信息化建设工作,最终使人事管理工作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难以提高单位的实力和竞争力,不利于事业单位的长效发展;

2.3与改革需求有出入

如今我国已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各事业单位逐渐实现优化和完善,其相关机制也发生了变动,已从以往的“终身制”逐渐转变为“岗位聘用制”;此外,公开招聘制度逐渐成熟,这种情况导致事业单位的内部工作人员的流动逐渐频繁。结合当下的情况进行分析,一些事业单位依然应用自身管理的模式,其人员流动不够合理。同时有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对人事制度相关内容进行完善,这种情况使得事业单位的聘用和解聘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2.4信息化水平有限

我国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但结合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其信息化系统建设水平有限,同时信息化系统的功能也不够完善,这种情况导致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效果达不到预期标准;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事管理工作内容逐渐增多,对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高要求。结合实际建设情况而言,从事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人员不足,同时其专业能力有限,导致信息技术在人事管理部门难以有效融合。这些问题均导致信息化建设工作水平难以提高;

2.5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事业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始重视自身优化和创新。在事业单位进行改革、优化的过程中,容易忽视信息化建设工作,这种情况导致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足、导致难以提升信息化建设效果,影响人事管理工作水平[1];此外,一些事业单位的制度不够完善,易使人事管理工作出现混乱情况,导致信息化建设效果不佳,不利事业单位的发展。

3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点分析

3.1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

若想优化信息化建设的效果,事业单位有必要建立健全自身的管理制度,为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人事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需要重视人事管理部门的优化工作,大力进行信息化建设,同时制订有效的管理制度,引导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地学习管理思想,通过这种方式逐渐提高人事管理的水平,有助于事业单位的长效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支持[2]。比如现阶段已有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开始应用现代化、信息化的软件进行办公,应用钉钉等软件进行打卡管理,有助于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效率。对医院和院校等特殊单位,其管理的人员较多,并且管理工作相对复杂,所以需结合单位自身情况建立人事管理系统,逐渐实现全面信息化。

3.2转变思想观念

若想提高信息化建设效果,需积极转变企事业员工的思想观念,引导其正确看待信息化建设工作,对此,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需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创新。通过提高员工的思想观念,优化事业单位的工作方式,完善其工作内容,大大降低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难度,实现预期效果。这就需强化工作人员的信息化观念,可分层进行。首先,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需形成信息化观念,有了领导人员的支持才可提高工作效果[3]。领导人员需站在发展的角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积极应用数据资料和信息,有助于保证工作方案制订的有效性;其次,需强化人事工作者的信息化观念。众所周知,人事工作者与人事管理工作效果息息相关,他们是信息系统的应用者,所以必须要强化人事工作者的信息化意识,使其可灵活应用多样化的数据处理方法,能有效挖掘可靠信息,进而为人事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此外,树立信息化意识可保证信息系统维护的效果,还保证管理工作的水平,真正将信息化建设落实到实处;最后,需要强化单位职工的信息化观念,在事业单位中只有基层工作人员树立的正确的信息化观念,内化了信息化管理模式,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才可落实相关工作,实现良性循环,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3.3强化队伍建设

众所周知,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具有保密性和政策性。这就需相关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首先,可在招聘过程中对应聘者进行考量,考察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了解其创新能力、可塑性等条件,以此来保证人员招聘工作的有效性[4];其次,需做好岗前培训,可结合实际工作内容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最后,可定期进行培训。事业单位应积极要求专家和学者进行培训和宣讲,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不仅重视培养其工作技能,还强化其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能秉承积极的态度进行工作,同时培养其责任心,有助于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效性。

3.4强化信息化安全建设信息化

安全建设工作十分重要,与事业单位的发展息息相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用制度保障安全,也就是构建人事信息资料信息化管理安全标准;其次,构建硬件安全保障体系。要积极建立恢复机制,不断强化数据备份工作,逐渐规范借阅机制,有效提高信息储存和应用的安全性;与此同时,需建立符合标准的防火墙等,以防信息入侵等情况[5];再次,应积极进行安全教育工作,使工作人员逐渐形成安全意识,学会安全技术并应用;最后,将人事信息分开储存,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性。3.5依托系统建设,提升管理信息化对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而言,可结合系统建设情况,不断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首先,应结合业务内容,建立全面化的管理系统,包括劳资管理、招聘任务、职务调整、社保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尽量将所有工作人员的信息包含在内,汇集到该系统中,主管部门可结合不同模块进行业务审批工作[6];其次,优化管理流程,使其逐渐标准化,有效减少现场业务的环节,能实现网上便利;最后,需加强统筹协调工作,保证其协调效果,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3.6巧妙应用大数据技术

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可有效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对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其工作量较大,且工作效率不高,对此,可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以此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保证信息得到有效利用,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目的[7];此外,劳资管理工作复杂而繁重,需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减少管理失误。利用大数据技术可对劳资管理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和提炼,有助于优化劳资管理的总体规划。

3.7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

3.7.1系统化建设需要遵循的原则

首先,建设信息化系统需遵循适用性原则,不能一味追求先进性。因为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成败并不在于信息技术是否先进,而是在于其应用的技术是否可为自己所用。因此,有必要坚持适用性原则,尽量选用可满足实际需求的设备和技术;其次,需遵循渐进性原则。众所周知,信息化系统建设是一个持续性任务,不可急于求成,需围绕着建设的整体规划以及每个阶段的目标进行建设,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减少投资成本,还可有效缩短建设周期,最大程度降低建设风险;最后,需坚持安全性原则。众所周知,信息安全使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因此,需安全保密的原则,建立相应的安全机制,提高信息工作者的安全意识;此外,可用技术手段对系统进行加密,保证资料和信息的安全。

3.7.2具体实施措施

首先,可以以人事档案为基础,建立合理的人员基础信息库。众所周知,人事档案是管理工作的主要信息来源,也是具有法律效用的原始证明。通常情况下,人事管理部门需结合这些资料进行选人和用人。所以,需以人事档案为基础,建立出相对完善的人员基础信息库。详细而言,在建立信息库的过程中,需严格按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工作,需对人事档案进行整理,按一定规律进行整合。接下来将人事档案资料纳入计算机管理中。若想保证数据传输的通常性,就需逐渐实现资源共享,在信息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过程中,统一标准和应用软件等内容,同时,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不断优化维护制度,及时更新数据信息,保证数据库的有效性;其次,可以以日常人事工作的内容为基础,建立完善的认识管理信息系统。对此,可结合人事管理工作的实际内容,应用相应的人事管理软件,通过模块的方式建立满足要求的信息系统。其系统功能主要包括档案管理、工资管理和人员招聘管理等内容;再次,可以以综合服务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搭建人事信息咨询服务平台。积极利用局域网和互联网等技术,将人才供求信息等内容与其进行连接,搭建一个具有完整性和综合性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切实实现人事管理信息共享。不仅可为各级领导的决策提供支持,还可为职工提供信息查询的服务;最后,可以以实际需求为基础,选择并应用合适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在选择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软件和设备,积极克服“设备高档、软件求新”的错误观念,只要可满足人事管理工作的需求就是合适的软件和设备。

4结束语

总之,人事管理是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工作的管理水平与事业单位发展有直接关系,因此,事业单位应不断探索信息化建设有效途径,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转变思想观念、强化信息化安全建设、强化队伍建设等,提高自身工作水平,推动事业单位长效发展。

作者:刘瑞雪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第三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