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

摘要: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构建综合的财务信息化平台,把预算管理系统,网上报销、会计核算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电子会计档案等嵌入其中,从而实现财务办公高效化、流程化、电子化,满足不同使用者的数据需求。本文就事业单位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问题与对策

在大数据时代下,电子信息化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但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却停滞不前,我们要加快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提高财务效率,完善事业单位监督体系,助推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的有力保障。

一、推进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背景

2017年10月《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下称“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自2019年1月1日起贯彻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采用平行记账法下的“双分录”,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共存的“双报表”模式,更有利于全面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这一举措对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展示了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各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2020年财政部了《关于规范电子会计凭证报销入账归档的通知》,确定了电子会计凭证与纸质会计凭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同时要求加快推进电子发票报销入账归档工作,各单位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时升级财务系统,确保单位对电子会计凭证的利用、保管符合规定。

二、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制度不断完善,会计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即使财务部门已经建成各种管理系统,如“预算管理”、“合同管理”、“资产管理”等,但是各系统之间独立运行,并没有做到数据共享与对接,财会人员汇总数据时常需要先跨系统收集,再统一口径整合,最后确认上报,由于信息传递的时间差、财务信息化水平低导致财务数据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当下财务状况,降低财务工作的效率。新政府会计制度执行后,依照“平行记账法”,一笔经济业务要同时在财务会计、预算会计下记账,会计记账的复杂性提高了,财会人员的记账难度迅速增大,出错率随之提高,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降低事业单位财务数据的质量。此外,业务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在报销签字、提供证据、翻查档案、学习单位最新会计制度等事项中,对财务工作抱怨连连,影响部门之间和谐关系。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缓慢制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活力。

三、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务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

当前,部分事业单位领导层没有意识到财务信息化建设对单位长远发展的重要性,认为财务人员使用了会计核算系统就是已经完成财务信息化建设,对财务信息化认识的局限阻碍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其次,由于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质,有财政资金做保障,财务部门地位不高,建设财务信息化不能为单位带来直接的收益,相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建设周期长,后期还需要成本维护,况且传统的财务模式已经让大家习惯与接受,所以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并不急于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

(二)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充分

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不充分表现在,一方面不能根据业务内容自动生成凭证,现阶段记账凭证的录入还是以手工输入、输出为主,只是代替了传统的手工记账,这不是财务信息化,只是会计电算化。另一方面不能根据业务进程自动流转进入下一财务程序,这是由于财务内部存在“信息堡垒”。初期财务部门内部根据职能不同建设了各自的管理系统,如“预算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慢慢地这些管理系统形成了独立封闭的小模块,建设财务信息化需要将这些系统“打通”,但因为建设初期缺乏统一布局,导致系统之间不兼容、对接困难,无法实现数据共享。

(三)缺乏业财融合思维

财务信息数据伴随着业务的发生而发生,但由于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初期缺乏业财融合思维,而且各部门之间沟通有限,财务对业务部门实际工作了解、分析不深入,没有将业务活动与财务信息化建设紧密相连。业务发生前财务人员没有从价值角度对业务进行事前预测,业务发生时没有从风险角度对业务进行预警监督,业务发生后再依靠繁琐的报销程序记录入账,导致财务数据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业务进程,影响了财务管理水平。

(四)缺少“会计+计算机”复合型人才

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受制于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容易忽略财务信息化建设带来的高效便捷,即使会计专业知识过硬,但缺乏计算机相关知识,也不知如何助推财务信息化建设;而单位网络信息人员因为缺乏相应的会计基础,对于财务人员提出的一些信息化诉求也无法解决。

四、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树立财务信息化思维,落实建设方案

事业单位的管理者首先要改变传统观念,树立系统思维,充分认识到财务信息化建设对单位长远发展带来的管理优势,虽然财务信息化建设成本高,但是建成后可节省的人力成本不容忽视,且财务信息化可全面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进而推动本单位健康有序的发展。其次,要把财务信息化建设编入单位发展规划工作中,成立财务信息化建设小组,制定财务信息化建设方案,明确岗位职责,确保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落实。

(二)建立财务信息化数据库,共享信息数据

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是整合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网上报销、会计核算、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等系统构建综合财务信息化平台,形成由预算管理开始到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结束全过程的电子化财务综合体系平台。因此打通各系统之间的“屏障”,实现信息共享是前提,建议找寻专业的信息技术机构完成系统对接与交互,建立财务信息数据库。此外,在顶层设计时,要考虑兼顾未来可拓展模块的嵌入问题。

(三)提高业财融合意识,加强部门交流

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要统筹规划,加入业财融合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如何让使用者更易获取信息,报销更便捷,对财务工作更满意,充分发挥财务信息化的高效与便捷,就要重视财务与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协同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一方面要深入分析业务活动,梳理与财务相关的业务流程嵌入到财务信息化环节,还要紧扣业务关键节点设置财务预警机制,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监督预警功能;另一方面根据各部门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不断完善优化财务信息化平台。

(四)重视人才培养,保障财务信息化建设

事业单位在建设财务信息化的初期就要实行长期性、针对性的人才库存与培养,配备相应的财务人员和系统运维人员。通过对单位现有财会人员的定期培训,并鼓励其自学计算机知识不断加强财会人员的各项技能;选用固定的网络信息人员全程参与财务信息化建设以及建成后对系统平台进行维护工作;引进“计算机+会计”复合型人才充实本单位财会队伍;选择第三方信息技术团队加入财务信息化建设小组等多种方式,保障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和稳定运行。

(五)加强财务信息化风险防控

利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构建财务信息化,在信息数据的传输与存储过程中面临较大的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技术风险来自于计算机与互联网,以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为主要目的,防控措施主要有:及时更新计算机硬件条件,定期对系统进行漏洞修复,安装防火墙、采用信息加密技术、严格设置用户访问权限等。管理风险的对象为信息数据使用者,一方面要提高使用者对信息数据的安全防范意识;另一方面要建立财务信息化制度,细化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从制度上规范管理财务信息化平台的长期运作。

五、结束语

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必然是未来趋势,事业单位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已经刻不容缓。事业单位在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时要以组织建设为抓手,以数据库建立为基础,以人才建设为保障,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风险防控为底线,以财务集中管理为目的,建成符合本单位需求的财务信息化平台。

参考文献

[1]刘林.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刍议[J].中国农业会计,2019,09,30.

[2]梁耀辉.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问题探讨[J].商讯,2020,09,3.

[3]刘广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信息科技.

作者:李倩 单位:江苏省地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