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话语中推进思想政治课建设思考

在艺术话语中推进思想政治课建设思考

[摘要]语言、文字是思想政治理论的重要表达载体,有亲和力的话语体系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借助艺术话语体系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述了艺术话语体系的发展及其具备的特性,分析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艺术话语体系的应用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思政课时效性等方面的推动作用,总结了在艺术话语体系中推进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的几点建议,例如,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回应、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掌控、紧跟时展步伐等。

[关键词]艺术话语;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一、引言

艺术院校既有高校的普遍共性,也有其独特个性,不仅体现在艺术院校的学生特点上,也体现在艺术人才培养目标和艺术专业的独特要求上。因此,在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艺术话语体系,可显著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升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促进对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掌握。另外,艺术话语体系的应用要建立在语言学的基础和特性上,以更有效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

二、艺术话语体系概述

1.艺术话语的发展

艺术话语不完全来自现实的生活实践,其具有一定的虚构性,这种虚构的空间是现实世界所欠缺的,而艺术话语的审美维度又指向了现实世界中,为现实生活带来了温暖,照亮了阴影。是一种从语言、语境上升到文化的研究。巴赫金是艺术话语研究的奠基人,他认为,说话并不只是讲出词语这么简单的事情,需要借助言语体裁,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准确,能被对方理解和接受,经过后人的不断补充与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如今不断创新与改进的艺术话语体系。

2.现代艺术话语体系研究的特性

(1)理论反思性和能动性。人们在现有的思想理念上接受一种新型的思想理念,是对原有思想的不断否定和超越,同样在艺术话语的思想史上,经过反抗之后才能拥有对艺术的另一种理解,艺术研究建立在不断的反思与超越上,理论的反思性和能动性是艺术话语能实现从学术到思想上转变的重要因素。

(2)话语实践性。艺术话语研究不同于简单的艺术研究,艺术研究重点关注形式、审美等,只停留在艺术的表面,而艺术话语研究则更加注重艺术与人类文明、历史、社会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艺术话语的思想逐渐参与到思想政治、社会文化的实际建设中,实现艺术话语从思想作用到实践作用的重要跨越。

(3)文化开放性。信息化背景下,任何学术研究都无法忽略语言的重要性。在文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对艺术话语的研究不仅能传承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能择优吸收外国优秀文化。艺术话语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文化体系的构建,也加深了不同区域和不同国家之间的精神联系和文化联系。因此艺术话语的开放性,将促进世界文化和文明意识从区域化到整体化的改变。

三、艺术话语体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现实审视

1.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校作为教育机构,肩负着宣传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培育先进人才的历史重任。艺术院校的学生普遍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勇于接受新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育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的主要课程,也是宣传与推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主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在大众化的过程中,首先要被人民群众理解和认同,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共鸣,才能发挥其指导实践和引领发展的现实价值。因此借助艺术话语体系,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可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艺术话语体系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可将马克思主义的理念讲活讲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用高亲和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教育学生、武装学生,可以推进高校、社会以及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高时效性,必须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个性张扬、善于表现的特点以及对艺术审美的合理需求,将艺术话语体系和思政理论课进行有机结合,用学生熟悉并易于理解的方式解读深奥、抽象的哲理,有助于提升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程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受欢迎程度,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接受认同和更深层次的解读,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导向和德育功能。同时,艺术话语是建立在一定的观念和思想上的,它既尊重艺术专业追求创新的特质,又以有序合理的价值规范引导艺术创作实践,规避“为新而新”的盲目性,引领其朝着健康美好的方向发展。

3.掌握高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大学时期是学生建立并完善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下,很多学生对网络文化、思想的辨别能力较差,社会上的多种文化、主义等思潮乘虚而入。在艺术院校,一些不良文化思潮借助相对宽松的环境,很容易影响人生经历和社会经验并不丰富的大学生,动摇他们对传承复兴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等信念的决心,进而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构成威胁。艺术话语以语言的形式精确传递出其中的态度和决心,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过程与艺术话语实现有效的融合教学,把学术话语的深度和政策理论话语的硬度进行柔性和具体的处理,通过艺术话语的形式,既增强了思政课语言的坚定程度和理念深度,也更容易被大学生理解和接受。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和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向他们讲好中国故事,坚定其文化自信和爱国精神,使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最终提升高校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掌握。

四、在艺术话语体系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践思路

1.优化艺术话语表达体系,讲通俗易懂的话,守牢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为重要目的,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在多种文化和观念的冲击与影响下,守牢我国高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捍卫高校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意识形态包括政治、道德、艺术、法律等,是一种直接反映政治制度以及社会经济的思想体系,对高校教育事业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话语权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地位,通过艺术话语表达,创新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形式,使得教学内容通俗易懂,加深学生对思政课的理解和学习,紧跟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守牢高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艺术话语形式的目的在于双方的有效理解与沟通。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必修的公共课,有着相对全面的理论体系和专有的知识结构,内容较为严谨,蕴含众多高深哲理。而艺术话语的合理引用,使理论的表达更加浅显易懂,可显著增强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理解。

2.丰富艺术话语实践体系,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增加理论课与现实的联系

理论性和实践性共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地方,在艺术话语表达方面也要充分展现其实践特征。在当今信息共享的时代,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较为丰富,艺术话语体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要能够贴近大学生的表达习惯,艺术话语的内容要更多体现当今时代的特点,蕴含积极正向的能量。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和热点事件的讨论,吸引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兴趣,借助艺术话语的表达方式更好地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价值观念传授给学生,使其更容易学习与理解。一方面,教育者在应用艺术话语的同时,要保证思想理论知识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以深入浅出的话语表达形式,让学生不仅能主动去学习思政课程,更要学习正确的、深层次的思想理论,用艺术话语将难懂、深奥、抽象的哲学知识通过简单化和日常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但绝不是随意化,不能削弱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论性,不脱离理论本意是基础要求。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或思政教师要在教学课堂上和学生进行良性互动,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用易懂、有趣、准确的话语引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理解,引导学生建立对思政课程知识与思想体系的理解,从而更加清楚明白地认识当今的社会现实。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艺术话语表达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教授给学生的理论观点和价值观念,促进思政理论课建设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3.创新艺术话语路径体系,讲与时俱进的话,紧跟时展步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也要紧跟时展步伐,教育体系要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适应时代环境,为社会和国家培育出具有先进理念和超高文化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话语最能表达这个时代的呼声,在艺术话语体系下,讲与时俱进的话,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更好地表述出话语背景和时代特征,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现代化建设。在互联网时代下,创新艺术话语体系,总结出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话语,结合学生特点,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不仅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代化建设,增进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的融合发展。在现阶段,多种文化和思潮不断交流、互相冲击,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难度。国际环境和国内背景都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为避免思政课的专业理论知识脱离社会发展步伐,导致思政课程建设落后,就需要与时俱进的艺术话语体系带动思政理论课体系紧跟时展步伐,保证思政课对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有效教育和先进理念引导,以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话语体系有着较高的研究特性和应用作用,以艺术话语的表达形式将深奥、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点转换为学生容易理解和认同的话语,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主动性,可显著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同时,教育工作者也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将理论知识和现实社会相结合,以最新的时代话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代化建设。

作者:王霞 单位:西安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