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下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X证书下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摘要:根据物联网专业学科交叉性强的特点,构建一套基于1+X证书制度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课程模块教学任务团队机制,优化课程实施和评价机制,激发学生提升技能、获取证书的积极性,为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提供保障。

关键词:1+X证书;物联网;专业改革;课程体系

物联网技术融合了电子、通信、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学科交叉性非常强,涉及的工作岗位也十分广泛,这也对高校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带来了挑战。多数院校根据师资情况和自身特点,选择1~2个技能培养方向作为教学重点,突出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此法较好地解决了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学的问题,但难以突出物联网专业的特点,也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技能和工作岗位多元化的需求。1+X证书制度作为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的重要抓手,不仅为教师革新育人机制提供了思路和动力,也为学生合理规划个人技能目标和职业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念。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已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涉及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多个工作岗位,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安商院)已经成功申报了“传感网应用开发”等多个证书的试点院校,以1+X证书制度为切入点,以技能大赛为抓手,深化“岗课赛证”融通,推动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11+X证书制度下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1+X证书制度的推出为物联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思路。1+X证书制度主张学生在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尽可能多地考取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从而丰富技能结构、提升技能水平、服务产业转型。这与物联网专业的强交叉、多方向特性形成了天然的吻合,结合1+X证书制度,物联网专业可以构建一套突出专业特点、优化技能结构的课程体系。

1.1课证融通,强化技术技能培养

基于1+X证书制度的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聚焦专业领域典型工作岗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技术技能的需求,选择与之相契合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证书中的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等和专业课程的教学融会贯通、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做到课程教学中的内容即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的内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的技能,即是相应工作岗位中需要的本领,实现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对接。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加大技术技能培养和实践教学的力度,不仅要让学生高效通过1+X认证考试,而且让学生尽早熟悉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缩短岗位适应时间,更好地应对企业转型对员工综合素养的新要求。

1.2课程多元,优化学生兴趣选择

课程体系建设要充分考虑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物联网专业的多学科交叉性给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提供了天然的基础。课程体系应该涉及多个X证书的考核内容,涵盖软件、硬件、网络、系统集成等多个领域,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其中一个X证书由中级到高级逐步提升,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技能型人才;也可以选择多个X证书进行较广泛的知识技能学习,成为复合型技能人才。多元化的选择和科学的专业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对技能学习、岗位工作和行业发展的综合认知,有助于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同步提升。

1.3构建体系,深化课程模块建设

根据不同X证书的知识技能要求,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每个模块对应一个典型工作岗位,结合不同工作岗位的需求,确定核心技能目标,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各模块中包含模块基础专业课、模块核心专业课和模块综合实训课,分别承担夯实基础、核心技能训练和岗位典型项目实训等功能,三级课程结构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科学合理,尽可能做到衔接自然、层级清晰、任务明确,让学生在选择X证书之前即对未来的学习过程和岗位技能需求有前瞻性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较为合理地把控进度。同时,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中,要融入行业企业的优质资源,将新案例、新规范、新技术等纳入到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中,丰富教学资源,保障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先进性。

21+X证书制度下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2.1物联网专业结合X证书课程体系框架

自2019年1月以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已经试行到第三批,其中,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相关的X证书有“Web前端开发”“传感网应用开发”“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和应用”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根据X证书的认证要求,结合工作岗位对知识技能素质的需求,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训。以安商院物联网专业为例,正在建设四个专业模块,即硬件开发模块、软件开发模块、网络建维模块和系统集成模块,分别对应“传感网应用开发”“Web前端开发”“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和应用”四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每个模块包含的专业课程和面向的职业岗位如表1所示。每个课程模块对应一个X证书,不同模块的课程既有不同,也有交叉,所有课程均出自于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每个模块在所有课程结束后,均安排综合实训,实训内容包含典型岗位实践案例、对应X证书的技能实训和考证培训等。1+X证书和模块化课程的选择制订,主要依据学校的师资规模、实训条件以及专业发展规划,安商院物联网专业目前已建有传感网应用开发实训室、物联网系统集成实训室和计算机专业共建共享Web软件开发实训室,拟建计算机网络实训室,可以满足上述四个X证书培训和模块化课程实训教学的要求。基于1+X证书制度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课程结构从传统的单一型转变为多方向,加强了课程之间的联系,提高了知识技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专业技能体系,提升了对知识结构的认知水平,有益于激发学生对复合型技术技能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2.2课程实施和评价机制的优化

第一,建立课程模块教学任务团队机制。模块化课程中的各门专业课,不能割裂开进行教学活动,而是要紧密结合起来,做好课程的上下衔接和承前启后。模块课程的教学任务实行团队机制,若干名教师组成一个模块小组,承担该模块中所有课程的教学任务。其中,一人牵头统筹,其他人共同参与模块中所有课程的教学标准和教学任务制订,共同制作线上线下立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共同保障技能培养和X证书培训的质量,共同对人才培养质量承担责任,接受院系的教学测评和管理监督。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就是加强知识技能的联系,优化不同课程的衔接过程,降低学生提升技能的难度,增强学生多元化多模块技能学习的动力。不同模块教学小组之间定期交流经验,共享实践教学中的改进措施和优化方法,探讨各模块间可实现的技能融合方向。各模块技能教学小组,既相互独立,又是彼此联系的整体,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提高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第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从“刚性化”向“弹性化”转变。传统的课程体系下,学生必须通过所有必修课程的学习,修满学分才能毕业,“刚性化”的学分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1+X证书制度下多元化的课程结构,在课程学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技能培养目标将课程模块化,对学分进行分类管理。构建“弹性化”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将1+X证书制度下的课程体系和学分有机结合起来,学分的获取不再单一地依靠修完课程通过考试,学生考取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即可获得相应模块中所有课程的学分;学生考取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高级),可获得附加学分。“弹性化”的学分管理,结合适当的目标导向机制,可以激发学生提升技能和考取证书的积极性,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学习进度,优化学习目标。“弹性化”的评价机制,为教师“教为主”向学生“学为主”的转变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为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机制保障。

2.3优化教师队伍能力结构,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要实现1+X证书制度下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正常运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安商院物联网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4名,其中8名教师来自企业,分别从事软硬件开发、通信网络建设和维护、产品运营、系统集成等工作岗位,平均企业工作年限超过4年。这些教师自带双师属性,实践能力较强,但教学经验不足。将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和有资深教学经验的教师搭配在一起,组成四个模块化教学小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以技能实践为导向,以X证书为抓手,各模块小组的教师必须全部通过对应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讲师认证(中级及以上),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教师和企业的联系,紧跟信息技术更新迭代的节奏,保持教师知识技能结构的先进性。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高各教学小组教师的教学素养和实践教学水平,建设高质素“双师型”教师队伍。

3结语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校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施,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兴趣方向和个性化选择,加强专业引导,突出技能培养,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鼓励学生多元化技能提升,为企业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

作者:程航 单位: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