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探讨

地名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探讨

【摘要】地名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是丰富馆藏,全面开展档案利用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历史的原因,地名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工作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对外利用工作。为此,本文从地名档案资源体系的多元化、社会化、数字化、数据化的原则出发,提出了建设地名档案文献体系、数字体系等构想。

充分挖掘、整合地名档案信息资源,建立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地名档案资源,是国家档案发展纲要的根本要求,也是地名档案服务国家行政管理、服务社会公众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的地名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工作相对滞后,还没有形成体系完备,资料翔实,结构合理资源体系,亟待厘清发展思路,建立起适应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结构框架。

一、总体原则

1.多元化原则。地名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地理实体记忆性的名称表象。从其形成机理看,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地名被利用和记录不仅表现在对地物的标记,而且表现在各种文化媒介之中,尤其是近现代以来,地名载体更加呈现出多元化趋向。作为地名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凸显时代特色,建立其多元的形成机制,丰富地名档案资源体系。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今天,我们的地名档案资源体系,不仅要继承先人留下的古籍资料,而且要吸收当代地名工作形成的各种档案资料,还要以数字化、网络化、数据化为依托,建立完善的数字化、数据化档案资源体系,以多元化的馆藏,推进地名档案利用的网络化、信息化进程。2.社会化原则。地名档案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这是由其产生、利用的社会性决定的。一个地名,自诞生之日起,就为社会所承认,成为公共产品,成为人类交往、生活的工具,并且成为公众利益和文化教育、统治思想的集中体现。地名在历经一个时代的利用与文化沉淀后,就会融入到社会的每个细胞中,成为国家的文化基因,进入文化传承的社会体系,融入社会的各个层面,植入国家的文化体系,并以文献、典籍的形式留存下来,成为一种文化,并且国家意志、民族意志的形式凸显。由于文化的多元性,文化植入的个体性,地名将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国家文化的根脉之中。有的进入各种研究论著,有的进入地理志书,有的进入诗词歌赋,有的进入德育教育丛书,成为亘古的永恒。当我们建立地名档案资源体系时,这种社会化的资源将成为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地名档案资料的征集丰富馆藏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只有将社会化的征集常态化,才能实现国家档案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3.数据化原则。数据化,是不同于数字化的概念,是指一种把现象转变为可制表分析的量化形式的过程,被认为是档案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它是指档案部门以用户需求和业务需要为导向,将数字档案资源转换为可供阅读、分析和处理的档案数据资源的过程。其实质是可以利用相关资料进行运算并总结出规律性或提出工作指导意见的一种概括总结,并通过某些数据的集纳的归纳分析,做出对事物发展趋势的预测,进而以指导性意见服务于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地名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就是要以地名档案数字化为依托,建立起具有数据意义的数据库,然后利用挖掘技术对某一文化现象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形成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推动国家文化建设。比如,可以通过地名档案数据挖掘,分析当前我国撤县设市、撤县设区的数量分析,名称采词分析、设市设区前后的经济总量分析,建立推演模型,预测撤县设区(设市)的最佳比例关系。再如,利用全国市县更名的数据资料建立数据模型,对更名前后的经济指标进行挖掘分析,形成相应结论,服务于国家经济布局指导国家区划地名工作健康、科学发展。4.数字化原则。“积极响应数字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档案工作深度融合,”是《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具有网络时代、大数据时代意义的档案工作发展规划,它要求各级档案部门从实际出发,全面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纲要》还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档案资源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利用网络化;创新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加快与信息社会融合,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作为专门档案的地名档案则应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数字化工作。目前,我国的地名档案是基于1987—1991年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和2014—2018年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建立起来的,其核心资料是地名普查成果表、地名普查成果图、地名词典、地名志以及工作文件等资料。据了解,目前全国地名档案的数字化程度还比较低,只有辽宁等一两个省份开展了数字化工作,而且仅限于一普地名普查成果表和地名资料卡片档案。因此,全国内陆省份均实现地名档案数字化的道路还很艰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一步,地名档案工作要紧紧围绕国家数字化目标,积极建立并完善地名数字化管理和资源体系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只有实现数字化,才能适应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为社会贡献更多的档案力量。

二、地名档案资源体系框架构想

1.建立完善的地名档案文献体系,服务国家疆域管理。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国家,形成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其中的大量历史文献记载了我国地名文化的发展历程。作为地名档案工作,就是要挖掘历史文化,将其中富含地名文化的典籍文献挖掘出来,建立完整的古典地名档案文献体系。一是以二十四史为基础,形成以《地理志》为核心的第一手地名档案资料;二是以《禹贡》《括地志》《水经注》《皇舆图经》为核心,建立方舆地图档案资料体系;三是以历朝各类历史地图集为核心建立地名地图考据档案体系;四是以地名词典为核心,建立辞书文献档案资料体系。例如,我国第一部重要地名辞典,清代李兆洛等编的《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以及近现代中国地名大辞典、分省、分市地名词典等。五是以历代编辑的疆域沿革类文献为核心,建立地名沿革文献资料库。例如清人所编的《历代地理沿革表》(陈芳绩)、《历代沿革表》《历代疆域表》(段长基)与《历代舆地沿革表》(龙学泰)等,均应收纳其中。2.建立地名学术研究成果数据库,服务国家文化建设。近现代以来,尤其是1977年全国地名委员会成立以来,我国的地名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地名科研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地名文化研究论著,出版了大量地名图书,为我国的地名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仅论文一项就呈现三大特点:一是研究领域宽、二是文章数量多、三是研究深。据初步统计,仅在中国知网上登载的地名研究论文就有8800多篇。另外,学者们还出版了大量地名文化图书,例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东北通史》《地名学研究文集》《群岛老街巷记忆》《福州古厝》等。但是就我国地名档案管理体系而言,这些数据信息还仍处在散居民间或社会各个角落状态,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地名档案管理体系。虽然在数字化出版的今天,数字图书已经成为常态,成为阅读的主流。但是作为我国的地名档案部门将其归并到一起,建立地名学术研究成果数据库还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能够建立起以档案馆为核心的地名研究成果数据库,尤其是建立起数据化的成果体系,对于加快国家的文化建设,推动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的科学有序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建立地名普查档案数据库,服务国家行政管理。地名普查工作是我国于1978年和2014年,分别由国家地名委员会和国务院地名普查办公室领导,由国家民政部牵头,全国各级民政系统开展的两次全国性的普查工作。地名普查档案则是这两次普查工作的全新成果,是具有国家意义和行政管理性质的部级资料,具有准确性高、权威性强、数量庞大的特点。从其分类情况看,主要包括业务类、成果类、其他类三大类。业务类包括:地名登记表、同一地名的地名标志登记表、同一地名的地名用字读音审定申报表、地名标准化处理表、搜集的地名相关史料、考证、实地调查的记录等;成果类包括:地名目录、地名标准化处理统计表、地名普查成果图、地名标志登记表、地名用字读音审定申报表、本级国家区划地名数据库数据等;其他类包括地名调查目录、地名普查工作图以及组织机构、会议资料、培训、普查方案、质检、安保、验收等文书类材料。此外,还应包括成果转化形成录图典志等图书资料。上述资料在建立纸质档案管理系统的同时,还应建立数字化管理体系,以数据库的形式服务于对外社会利用和国家行政管理。4.建立电子地图数据库,服务国家地理系统开发。地名普查的核心成果之一就是编制具有国家意义的标准行政区划地图和标准地名图。根据国家关于由各级测绘部门编制国家、省市、县区地图,并由区划、地名主管部门进行审定的有关规定,在全国地名普查结束后,按照国家、省、市、县区的模式出版各自属地的行政区划图和标准地名图。目前,我国的地图出版技术已经实现了数字革命,随着制图软件的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制图工艺已经进入智能化时代。基于GPS地理信息系统的网络化、云计算的网络数字地图,已经成为国家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因此,建立起具有全覆盖、分布式的电子地图数据库,则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资源体系。目前,电子地图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它不仅体现在国家领土安全方面,还体现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从民用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在电子导航的应用,在政务方面则可以将其利用到国家资源规划、城市规划、军事作战规划,乃至太空的卫星遥感等方面。因此,建立电子地图数据库,并形成以利用为先导的电子地图更新、体系,将成为数字时代、乃至5G、6G时代地名档案工作的发展主流,必将为国家建设和民用提供先机。

三、结语

地名档案是我国档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形态的独立性,应用功能的特殊性。为此,笔者在探讨地名档案体系建设中提出了社会化、数字化、数据化的原则取向,在资源框架构想中提出了建立电子地图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观点。上述观点虽然有些尚处在探讨阶段,但在未来的发展中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成为未来地名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愿景。

作者:赫悦彤 王威 张伟夫 单位:辽宁省档案馆地名档案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