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交互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与优化创新

信息交互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与优化创新

[摘要]为保证整体体制建设质量的提升,需要有关工作人员强化教学体系建设,加强对多项教育细节的把控,从对信息交互设计课程以及总体体制建设环节中,调整教学流程,从而保障教学总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信息交互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理念

现阶段,部分学校已开始建立交互设计课程,通过调节自身的体制建设状况以及长期的实践,学校已经整理出相对应的教学模式和体系建设,通过采用新型教育模式,从而强化信息交互设计课程质量。

一、信息交互设计课程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面对此环境应当树立全新的教育思想,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结合技术教学思想、竞技理念以及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从而引导学生学习信息交互设计。因为互联网以及物联网发展过程较快,会有大量的产品需要设计专业理论作为支撑,对设计类专业学生需求量大。因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促使多种行业也会使用信息交互技术,比如:计算机语言、设计类行业、电子设备交互等方面,从总体需求上来看,是一种较为系统化、涉及范围广泛的学科,面对当前的社会需求,需要开展信息交互设计体系以及相对应的课程建设,从而全面推动社会的进步[1]。

二、信息交互设计课程体系建设

要想长时间保证信息交互设计课程的全面发展,需要学校针对内部的教育体制做以深化研究,建立相对应的体系制度,从而保障信息交互设计专业教育课程的细化。虽然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对此项学科的教育进度和内容均存在的不同,但是具体的教育设置环节中还是存在本质上的相似性。例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增加多项专业工作室,面向多个不同的电子信息交互方向,从而引导学生全面研究其中的理论知识。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在开展信息交互环节中,主要注重对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从而提升教学的合理性。从总体上分析,信息交互设计的主要研究方向会涉及到用户实际应用、信息架构、交互操作以及相对应的流程跳转。此种方式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兴趣点,往往会利用多种新鲜元素配合教学。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特征,从而明确相对应的教学体制细节,促使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细化教学成果研究,明确信息交互设计的实践性以及应用发展方向[2]。

三、升级信息交互设计课程创新措施

(一)确立信息交互设计专业人才教学目标

专业的信息交互设计类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人文艺术思想,同时还应当具有创造能力,采用多种设计形式全面展现作品。在目前设计类岗位需求中,包含大量的就业方向,第一,会涉及到视觉传达设计,其中涵盖大量的移动终端设计以及电子互联网的交互技术,在计算机系统中通过对设计对象的动态、静态化处理,从而升级总体动态图形,全面优化可视化理念。第二,交互设计,主要涵盖信息产品的外部环境框架,采用交互原型设计方式,整理总体操作性,保证设计规范状况。第三,用户体验设计,包含用户研究以及对其测试过程,整体环节较为合理化和系统化,能够从多个方面上强化对图形的设计感,全面提升用户的审美观感。学校应当针对上述就业方向设立具体的教学目标,建立专业的软件培训课程,引导学生在具备美学基础之上,结合实际应用状况,细化多处环节,并通过软件的帮助得以展现,以此明确后台运作过程以及程序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学校在设计相对应的教学目标环节中,需要全面掌握相对应的实践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动手创造力,并在后期的设计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相对应的综合素养,从而增强自身综合素质,迎合当前的社会发展[3]。

(二)开展新型教育培养人才模式

1.综合素质。在此教育环节中,可以分为六方面,第一造型能力。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艺术基础能力的培养,建立素描、速写、色彩等课程,引导学生的艺术修养,从而开展系统化的设计培训教育。第二,审美能力。因为设计学需要具备艺术感及美学理论,并在后期的实践过程中,采用此类思想,全面升级对设计感的判断力。以便于能够在众多的艺术设计品中,全面分析设计作品中的美感,从而创造更多的高质量设计品。第三,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想象力能够帮助人们加强艺术创造性,提升作品内涵,增加多种形式感,是整体艺术改造环节中,较长使用的一种思维方式。例如,在部分学校开展相对应的图表专题设计环节中,需要采用图形创意以及想象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设计,从而促进学生的想象创造力以及思维运作模式。第四,沟通以及整体形式表达能力。在此环节中,设计双方及时沟通,加强团队性质合作联系,保证设计师高效理解甲方的需求,全面整理设计形式和具体内涵。第五,观察感悟能力,在培训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专注培养学生对设计特点的敏感程度,把握多种生活上的细节建设,从而具备丰富的观察能力,促使情感的感悟力提升。老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理性及感性素质的培养,帮助其能够具备多方面的能力,以便于提高设计交互质量。第六,主观能动性,由于设计类专业涉及的方向较广,以至于学生应当具备主动寻找知识的能力,从而在后期的设计环节中,有效把握多方面因素,并将其用在设计理念中,借助软件工具,改造其外部形式。2.专业能力。信息交互设计主要是通过对电子设备以及相对应的设计软件联合操作的方式,建立在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基础理论前提之下,强化对多种对象在形式上的设计。此种专业是经过社会长期发展运行中所孕育出的产物,总体社会需求较大,为保证此种教育学科能够被众多设计类院校做以系统化开展,就应当确立较为系统性的教学目标,整理内部的体系建设,采用信息交互设计理念,强化整体教育建设状况,结合多种教育方式,深化人才培养机制,采用多种模式教学,从而保障总体教学质量。第一,文档编辑能力,因为信息交互技术工作中需要大量的信息沟通,从而满足甲方的真实需求,针对此类状况,设计师在规划作品的前期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前的市场规划以及相对应的数据信息,从而把握设计类环节的思维模式,整理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保证设计质量。第二,专业技术能力,学生应当具备较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明确详细的数据规划工作,增加交流沟通能力,从而强化总体作品设计质量[4]。

(三)课程体系优化与完善

创立系统性知识需要教师将数学化的模板教学做以整合,并在培育学生专业能力的过程中,强化对多处细节的整合。第一,在专业技能教学环节中,针对学生的专业基础,老师应当注重对课程的流程化设计,保证总体设计效果。例如,在交互动画教学环节中,可以采用此类方式,将专业的流程化设计作为早期的学习引入课程,在学习系统性的塑性课程之后,让学生在设计中加强对光影以及空间构图形式的改造,逐步增加多种元素,从而保障学生的总体创造能力。第二,专业理论知识,通常情况下,课程教学往往会涉及到信息交互的内涵以及相对应的涉及特点,纵观交互设计环节的全部发展过程,设计师的意识以及与设计的总体联系会决定着交互信息规划环节中的人文因素,为保证设计作品的质量,应增加对设计原则的心理维度建设,深入对作品的研究。第三,软件课程,教师需要结合教育任务,以案例教学法为例,引导学生在后期实践环节中,学习更多的信息交互软件,定期更新软件的版本,增加软件熟练掌握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信息交互设计在公司的管理过程中,往往都是以组为单位,通过项目将设计师的想法做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作品的设计质量。因此教师针对此环节,应当加强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训,改进教学内容,增加小组协作的方式,从而保障学生可以在长期的相互配合中,实现对作品的设计。一个作品要想保障自身的质量,就需要设计师不断优化细节处理,分析课题含义。另外,学校的培训还应当注重对整体行业内部动态的研究,掌握其最终的走向,并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对整体行业的研究,全面深化此项专业的体系以及教学内容的改革,以便于学生进入到社会能够快速适应,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完善学校信息技术交互专业的内容和体系建设,全面建设交互设计的完整性以及整体外部环境的需求,把控整体对人才教育和综合性培养,从而为社会培育大量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海州.高等职业院校信息交互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美术大观,2018(4):152-153.

[2]廖巍.智慧城市环境下信息交互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艺术教育,2017(Z7):119-120.

[3]张晶蕊,王娟.智慧型课程教学交互内涵、分类及设计流程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12):238-240.

[4]郑杨硕,朱奕雯.基于四维视角的交互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思考与实践———以“用户研究与可用性设计”课程为例[J].装饰,2019(4):81-83.

作者:周旼旼 单位:阜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