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优惠对企业经济效应分析

税收优惠对企业经济效应分析

摘要:虽然现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能够给予小型微利企业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支持,但由于小型微利企业的管理较为松散,人员素质不高,税务核算不够完善等缺点的存在,使得小型微利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时存在局限性,甚至影响企业今后长足的发展。企业一定要贯彻落实所得税优惠政策,加强企业各方面的建设,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福利。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经济效益

一、小型微利企业的概念

小型微利企业是指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一些特定的企业,以从事国家合法的,支持的,以及非限制的,非禁止的行业,同时要求符合企业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能超过300万元、且企业的从业人员总数不能超过300人、企业的资产总额也不允许超过5000万元,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为小型微利企业。

二、企业所得税现行优惠政策的主要内容

在2019年,我国的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都推出多项有关于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其中主要针对于小型微利企业的优惠政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条件放宽;另外一方面,小型微利企业的减税政策。目前,被认定为的小型微利企业,大约有1798万户。在全部的纳税企业总体中,所占份额接近95%。民营企业所占小型微利企业的份额为98%。认定标准调整后,95%以上的纳税人都将会是小型微利企业。我国对于小型微利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这一方面先后进行了6次扩围,到77号文件公布的上限为100万元,一次性提高了50万元之多。小型微利企业的减税政策具体体现在,引入了超额累进计算方法,加大企业所得税减税优惠力度。举例说明:某农业公司,在2019年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为300万元,小王作为公司财务在财务作业中发现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出台后,缴纳的所得税变化较大,试问在政策出台前后该公司的企业所得税分别为多少?会对企业产生什么影响?解答:我们可以知道此前该公司并不属于小型微利企业范围,那么该公司就需要按照25%的法定税率来缴纳企业所得税。即300×25%=75万,但是根据新出台的优惠政策,企业所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则为:100×25%×20%+200×50%×20%=25万,由此得出政策调整后应缴企业所得税所得税减少,减少了50万。所以使该公司经济负担大幅减轻,能够购进先进的设备,提高产量,扩大企业规模,拥有更大经济利益。

三、现行政策的实施情况

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仅中央层面已经停征、减免、取消了累计46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每年可以减轻企业及个人的负担将近1000多亿元。税务部门对于重点的特殊就业群体所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所带来的税收减免将近200亿元。为了准确落实降税减费政策,打造和谐共赢的企业关系,我国各省市都出台了有关于各项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实施措施。例如:山东省税务局等单位实行的“银税互动”,继续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持续内部挖潜,通过加强部门合作,从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各地税务局都因此转变服务态度与宗旨,创新服务,扶持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1]

四、现行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优惠政策不稳定。从目前的支持创新,创业的企业的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来看,大多数的优惠政策普遍都存在一年一定的状况,因此对于优惠政策的预期无法做出稳定的判断。比如说,假设去年在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企业由于少缴纳税费,而带来了现金流量的流入。因此,企业很可能减少今年的财务费用支出预算,但如果,今年的税收优惠政策突然有所改变,那么企业很可能面临预算不足所带来的经营风险或是财务风险。这些不稳定性都不利于企业的创新和创业的发展。

(二)相关部门政策执行不到位。首先,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源户数很多,并且由于小型微利企业自身的会计核算体系也不够完善,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收入和成本,很难进行有效的核实。由于小型微利企业的规模较小,企业的主管及人员的依法纳税的意识薄弱,甚至有的企业妄想逃税漏税。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使得税务部门的征税难度加大,征税成本提高,征税收益减小。小型微利企业虽然税源户数居多,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单独的小型微利企业自身的缴纳税额来讲,税收收入的贡献是较小的。大企业的会计核算系统完善,应纳税额方便计算与核定。对于税务部门来讲付出的征收管理的成本较低,但获得的税收来源却是小型微企业数倍。因此,对于小型微利企业的管理很可能仅仅只是浮于表面,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管理,也没有把小型微利企业作为税收管理的重要着力点上。

(三)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的观望。在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出现之时,有很多企业多半是报以观望的态度。企业害怕跟进了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后,在往后的优惠政策变更之后,会因为享有了现在的优惠政策而错失了其他优惠政策。因此企业宁愿舍去面前良好的优惠政策,继续循规蹈矩。但企业不知道的是,如果企业享受目前的税收优惠政策将会带来多大的税收优惠力度,为企业减少多少税费负担。

五、税收优惠政策对小型微利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影响

(一)对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对将有限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较作出的选择。资源配置即在一定的范围内,社会对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在其不同用途之间分配。而企业资源配置,就是根据企业长期的战略目标,从事的经营领域,以及确立竞争优势的要求,从而将企业的全部资源进行量与质的分配。以便获得更高的收益,形成战略所需要的经济结构。对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同时,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从根本上减少了企业的税收负担,那么企业就有更多的可配置资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可以具有更多的灵活性。或是购买机器,雇佣大量人工,进行扩大规模生产获得短期内的收益,或是投入资金进行技术研究,为企业的差异化发展做好充足准备,有利于企业的资源配置的调节。

(二)对企业规模经济的影响。企业规模经济是指企业自身通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从而引起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规模经营具有优越性。随着企业产量的增加,平均总成本下降,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提交经济效益。但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规模经济追求的是最佳经济效益的生产规模。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一味盲目的扩大,扩大规模的同时企业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也会相应增加。边际贡献率却会逐渐下降,甚至有可能跌为零或是成为负数,反而引起规模不经济。因此,企业究竟决定多大的生产规模都需要结合企业的方方面面来分析抉择。小型微利企业的优惠政策的实施,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税后利润。税后利润的增加,企业在进行合理的留存与开支下,将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设备的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开拓副产品以及更多的产业链,推动企业向规模经济的方向发展。规模经济又反作用于成本减少,收益增加,形成良性循环。这样企业也就不断健康发展。税收优惠政策中减少的企业所得税费,即为减少的成本,既为企业形成规模经济所发生的人力,设备,以及相关的支出提供了资金来源。有利于企业形成规模经济,扩大再生产。也为企业规模经济减少了成本支出,降低了单位平均成本,形成经济效益。

(三)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对于小型微利企业来讲,他们本身可能就具备一些独特的技术水平。但是,为了企业能够实现差异化发展的竞争力,不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之下被无情的淘汰,并且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这就要求企业具有不断更新技术的精神与实力。企业有创新就一定会有支出。政府现在推广与实施的小型微利企业的优惠政策,正在努力引导企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企业创新带来更多的资源,减少企业创新技术的成本。[2]提高企业的盈利收入。其次,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可以减少企业税费的支出,增加企业净利润。可供企业支配的资金也就增加了。这也为小型微利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资金源泉。最后,税收优惠政策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预期收益率。企业创新的过程不仅仅只是发展自家企业的核心科技,而且有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填补行业的战略空间的缺陷。

(四)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影响。一个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财务效益最大化。反之,如果企业只是一味地最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的企业的内部管理很容易让企业陷入无序的状态。所以,小型微利企业应该结合企业的自身特征与当下的经济环境,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内部管理的制度。只有将企业自身的经济状况规范后,企业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给企业直接带来的就是税费的减免,而税费的减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企业的债务管理,税费管理,成本费用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的管理。从企业筹资角度来分析,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减少了企业的税费,供应企业内部周转的资金也就变多了,那么企业自然而然就可以减少筹资金额,减少企业由于筹资而发生的相关费用以及利息成本,减少资金的占用。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是否完善可以直接影响税收优惠政策的享受状况。而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行与落实,也会直接作用于企业在内部管理中的债务管理,税费管理以及成本管理之中,两者相辅相成。当今时代,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小型微利企业正在努力的生存与发展。我国政府一直都在努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小型微利企业的稳定发展。其中最为直观辅助措施就是所得税政策的不断更新。这些优惠政策对企业产生的经济效益与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为了更好地贯彻与落实这些优惠政策,获得更大的收益,不仅仅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执行,落实到位。[3]使得小型微利企业在这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下拥有更多的活力,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操彬彬.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01-08.

[2]申铖.降低创业创新成本 增强小微企业发展动力[N].中华工商时报,2019-01-21.

[3]李旭红.贯彻小微企业减税政策 激活我国市场活力[J].中国财政,2019-04-10.

作者:邓一 单位:湖北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