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下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探究

老龄化下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探究

摘要:在养老需求不断扩大以及国家养老政策的推动下,商业银行应当抓住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机遇,加快产品创新和业务转型,满足养老客户的需求。本文主要研究老龄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首先分析了商业银行的养老金融业务在养老资金管理、养老金融产品和养老产业金融支持等方面的现状,其次指出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主要存在养老资金管理参与度低、养老金融综合服务薄弱和养老产业金融支持不够等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问题提出了提高商业银行参与度、创新养老服务金融产品和加强对养老产业金融支持等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老龄化;养老金融

一、引言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统计局的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年群体的比例从2000年的6.81%迅速攀升到2020年的11.97%。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催生了新的养老需求。而同时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障体系还存在养老金缺口扩大、企业年金停滞不前、保障功能有限等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政府先后出台相关政策,加快发展金融支持养老产业,推进“第三支柱”养老金融的发展。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养老金融迅速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在养老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国养老金融市场前景广阔。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利用信誉高、客户广和网点多等优势,以养老理财为载体,构建覆盖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理财产品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养老金融业务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分析和探讨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二、我国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的现状

随着养老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从原来仅仅提供资金托管服务拓展到养老贷款、养老理财、养老产业金融支持等养老金融服务。具体来讲,我国商业银行的养老金融业务主要包括养老资金管理、养老金融产品和养老产业金融支持等三个方面。

(一)养老资金管理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养老资金管理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商业银行参与托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但目前只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具有托管资格。总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业务较少。第二个方面是商业银行通过受托业务、账管业务、托管业务参与企业年金业务。受托业务方面,截止2021年第一季度,建设银行旗下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和招商银行拥有企业年金的法人受托管理资质,共为8225家企业提供企业年金服务,受托管理资产金额占比为18.11%,与保险、信托差距较大。账管业务方面,截止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在企业账户与个人账户的市场占比分别为80.08%、84.73%,优势比较明显。托管业务方面,截止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托管资产金额高达231638411.10万元,其中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托管资产金额占比为78.54%。第三个方面是商业银行推出的各类养老保障和福利计划资金管理,比如工商银行推出的工银如意养老1号企业年金集合计划为2203家企业263142名职工提供企业养老保障服务。此外,工商银行还推出了养老人生等养老理财产品。

(二)养老金融产品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推出养老理财产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和综合性银行养老金融产品等养老金融产品。我国商业银行养老理财市场发展较晚,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2020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一共发行64228只银行理财产品,但养老型理财产品仅有149只,占比不到1%。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主要是基于“以房养老”的思想,老年人以其拥有的住房做抵押向银行贷款进行养老,待老人死亡或其他约定的情况出现,银行再将其房屋出售或者拍卖用于贷款本息的偿还。2011年2月,中信银行分别在北京和上海推出了“以房养老”产品。但由于相关法规不完善、传统观念难以改变等因素,目前商业银行推出的“以房养老”产品难以推广。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根据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推出了专为老年人定制的综合性银行养老金融产品。比如兴业银行推出的“安愉人生”系列产品,就是专为中老年人提供的综合金融方案,包括健康管理、财产保障等综合养老金融服务。

(三)养老产业金融支持

在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养老产业。养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行业的大力支持。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我国商业银行具有网点多、渠道广、资金大等优势,通过投融资方式对养老产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比如早在2014年,光大银行温州分行为温州市泊岙老人公寓提供了3000万元养老项目贷款。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整合各种资源,与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合作,利用线上线下各种渠道,提供信用贷款、健康管理、法律顾问等多元化增值服务,构建一站式综合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比如上海银行根据老年客户在养老需求、金融服务、健康管理、文娱活动等方面的需求,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养老金融服务。线上利用美好生活App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线下深入社区和街道为养老客户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和延伸养老服务。

三、我国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国家养老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成效,但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养老资金管理参与度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企业年金管理的参与度仍然偏低。在基本养老金管理方面,只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参与管理。在企业年金领域,目前只有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和招商银行拥有企业年金的法人受托管理资质,只有10家商业银行参与企业年金的托管业务,且主要为国有商业银行。究其原因,一是我国目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主要是政府主导,企业和个人参与程度较低。商业银行在基本养老基金管理方面发展比较缓慢,参与程度较低,覆盖面较小。二是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没有有效推广,导致商业银行参与企业年金业务的比例较低。

(二)养老金融综合服务薄弱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养老金融产品缺乏创新,养老金融服务总体比较薄弱,不能满足养老客户的养老需求。首先,商业银行养老理财产品针对性较弱。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不同年龄阶段的客户对理财产品的需求也不同。老年客户一般比较看重服务价格、服务便捷和保值增值,同时比较厌恶风险。目前商业银行虽然也有开发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理财产品,但是没有充分结合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针对性普遍不强。多数养老理财产品和普通理财产品差异不大,同时服务意识还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养老客户的养老需求。其次,商业银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接受程度较低。目前我国对“以房养老”产品进行了初步探索。比如南京留园老年公寓在2005年推出“以房养老”产品,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在2007年推出“以房养老”模式,但最终由于多种原因以失败告终。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也开发出相应的“以房养老”产品。比如中兴银行推出了“养老按揭”产品,幸福人寿推出“以房养老”保险产品。但是总体来讲,目前我国“以房养老”产品还属于小众金融产品,尚未大规模推广。最后,商业银行缺乏综合性养老理财产品。根据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老年人的需求也是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全面考虑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开发综合性、一体化的养老理财产品。但是目前我国多数商业银行只是开发养老金融理财产品,缺乏综合性养老金融服务,比如消费需求、法律咨询、旅游社交等服务。究其原因,一是商业银行对养老金融业务重视不够。商业银行在设计和开发银行理财产品时,并没有充分考虑老年客户的需求,导致老年客户大多选择储蓄,未能帮助老年客户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二是我国“养儿防老”传统,在思想观念上不能接受“以房养老”产品,再加上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不完善,导致“以房养老”产品不能有效推广。三是商业银行养老金融服务意识不强。商业银行没有综合考虑老年群体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推出综合性的养老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三)养老产业金融支持不够

在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加强对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但是目前商业银行对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还不够,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对养老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较小。目前多数商业银行没有把养老产业作为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信贷投向主要是比较成熟的养老地产、医疗器械等方面,而在风险较大的社区养老服务等方面投入较小。商业银行对养老产业的发展重视不够,金融支持力度不强,缺乏传统融资、资金管理、供应链金融等一揽子金融服务。二是商业银行难以有效控制养老产业的风险。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养老机构大多为民营非企业组织,公司内部治理、财务管理和人员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规范,导致商业银行难以对养老机构进行风险评价和控制。此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检查不严等法律漏洞骗取政策补助,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三是商业银行缺乏与同业、跨业的深度合作。商业银行在对养老产业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调查和研究,需要通过和同业、跨界之间开展合作来降低风险。比如日本的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合作,共同出资建立“现代养老产业发展基金”,从而支持现代养老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究其原因,一是养老产业的投资回收期较长,利润率偏低,导致商业银行的参与度较低。二是我国养老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风险难以控制的问题,导致商业银行难以评价和控制风险。三是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和同业、跨界展开合作,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

四、我国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的发展对策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养老资金管理、养老金融服务和养老金融支持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养老资金管理参与度低、养老金融综合服务薄弱和养老产业金融支持不够三个方面。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商业银行参与度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重要的金融机构,需要在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商业银行应当主动参与养老资金的管理,从而实现福利多元化。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年金的受托人、托管人和账户管理人,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和个人需求灵活设立企业年金计划与雇员福利计划,从而参与到企业年金的管理中。其次,商业银行还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扩大企业年金的投资范围,增加企业年金的投资品种,根据企业需要灵活调整企业年金计划与雇员福利计划。最后,商业银行还可以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和渠道优势加强对企业年金的咨询和规划服务,从而满足企业客户的需求,提高企业年金的参与度。此外,目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障计划尚未起步,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积极开发个人养老保障理财产品,大力推进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

(二)创新养老服务金融产品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老年人的金融需求和中青年的金融需求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创新养老服务金融产品。一是商业银行根据养老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养老理财产品。目前商业银行的养老理财产品较少,而且同质化严重,针对性不强。因此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提高养老理财产品的针对性。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针对老年客户看重服务便捷、关注资产增值、厌恶风险等特征,开发不同类别的产品组合,按照投资期限、投资金额、产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投资组合,从而满足养老客户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整合内部信贷、保险、基金和信托等资源,不断创新金融工具,开发多样化的产品组合,从而为养老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二是提高“以房养老”产品接受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加大金融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比如可以设立老年俱乐部,举办各种多样化的金融讲座,从而增强老年群体的金融知识,提高对“以房养老”产品的接受度。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继续探索“以房养老”产品,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加强人性化的设计,真正解决以房养老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对“以房养老”产品的风险控制和监督。三是商业银行应当提供综合性的养老金融服务产品。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因此商业银行应当整合内部资源,综合考虑老年客户的需求,提供集合理财产品、健康管理、法律咨询等一体化的养老金融综合方案。

(三)加强对养老产业金融支持

养老产业具有初始投资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投资覆盖领域广等特点,需要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加大对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一方面,商业银行在国家养老政策的指引下,发挥自身资金融通的功能,为养老产业拓宽融资渠道,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针对资金占用较大、投资周期较长的养老产业项目,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转移风险、增强流动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可以加强同业、跨界之间的合作,共同助力养老产业发展。比如,商业银行可以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合作,开展养老REITs等合作模式。商业银行还可以整合养老院、金融机构、旅行社和房地产公司等资源,形成养老、医疗、理财、旅游等于一体的新型养老产业链,从而向养老客户提供一站式、一体化的养老服务。

五、结论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面临发展机遇。商业银行应当抓住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加快业务转型,推动养老金融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的现状,其次指出了养老金融业务在养老资金管理、养老金融服务和养老产业支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商业银行参与度、创新养老服务金融产品和加强对养老产业金融支持等对策和建议。

作者:陈宝树 单位:贺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