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办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谈民办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提要] 民办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河南省民办职业院校在围绕产业开设专业、打造专业特色品牌、提升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新时代民办职业教育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服务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主动性不够、开设专业与当地主导产业契合度不高、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服务当地产业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民办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研究,提出积极对策,这将有利于提升民办职业教育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提高民办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价值研究

一、引言

2021 年 4 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胜利召开,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作出批示指出,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孙春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入贯彻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落实总理批示要求,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类型定位,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深化“三教”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升教育质量。由此可见,国家已经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已经迎来了新的春天和发展的新机遇。同时,民办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河南省民办职业教育得到迅猛发展,民办高等院校达到 48 所,其中民办本科 19 所、民办专科 29 所,在服务当地主导产业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要求,其还存在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民办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办职业教育服务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部分民办职业院校认为,产业发展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学校的职责是人才培养。对职业院校承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定职责认识不够,服务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同时,民办职业院校服务当地主导产业主动性不够也导致了当地党委和政府对民办职业院校的重视不够,相关的激励政策和配套措施不到位,甚至存在社会偏见现象。

(二)民办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当地主导产业契合度不够。部分民办职业院校在设置专业时追求专业名称的时髦性,主要设置所谓的社会热门专业,没有充分考虑当地主导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还有部分民办职业院校在设置专业时,是从以前的传统专业顺沿下来的,没有紧紧围绕当地主导产业特别是技术升级和转型发展设置专业。这就造成其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不紧密,也致使专业(群)服务地主导产业的力度和契合度不够。

(三)民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深度不够。部分民办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还停留在围绕“人力资源供给”浅层次上,人才培养还以职业院校“单主体”实施为主,师资队伍还是由院校“单向供给”为主,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还是由院校教师“独立完成”,实训场所主要还是学校“独立建设”为主,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健全,这就致使校企合作的水平较低,产教融合的深度不够,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

(四)民办职业教育服务当地主导产业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手段不多。部分民办职业院校为产业服务的手段单一,方法不多,仅在人才供给上做了大量文章,而在员工技能提升、应用研发、成果转化、孵化创业、产品创新、营销创新等方面有效服务手段不多,服务平台不够。这也导致民办职业教育服务当地主导产业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高。

三、有效解决民办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有效提高民办职业教育服务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要明确民办职业教育主动承担服务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法定职责。职业院校的主要职责是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民办职业教育既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要主动承担社会服务的法定职责,积极服务当地主导产业发展,提升民办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同样,服务当地主导产业发展水平高的民办职业院校,也会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对于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要制定有力的政策来激励民办职业教育服务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对于服务当地主导产业发展贡献较大的民办职业院校从奖补资金、教师同等待遇、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等方面制定激励措施。同时,当地教育、发改、工信、科技等部门要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配套政策的落实,尤其要结合当地的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需要,引导职业院校包括民办职业院校对接主导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应用研发、成果转化、孵化创业、主导产业新业态呈现等方面的需求,改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中职业院校“一头热”与企业“一边冷”的现象。

(二)民办职业教育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精准设置相关专业。一是民办职业教育要确立正确的办学定位,专业设置要紧紧围绕当地产业需求。各地有各地不同的主导产业,地方主导产业是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根基和沃土,民办职业院校首先要考虑围绕当地主导产业设置专业,打造优势专业特色和重点专业群,专业设置“一校一策”、“一校一品”,避免“大而全”、“千校一面”。二是民办职业院校要对所在的区域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最大限度地对接现实的企业工作岗位,根据企业需求,尤其是岗位需求,设置对应的专业,把职业要求转化为教学任务,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三是要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开设专业,打造优势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群。如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紧紧围绕漯河中国食品名城 2,000 亿级食品产业集群和河南食品工业大省万亿食品产业设置专业,该学院专业47 个,70%以上是食品类专业,开设了食品加工、农产品加工、食品检测、食品安全、食品机械、食品制冷、食品包装、食品物流、食品营销、食品电商、营养烹饪、健康管理等专业,重点打造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质量安全、食品贮运与营销等 3 个专业群,获批了一批部级、省级骨干专业和特色品牌专业,80%以上的毕业生就业于漯河市和河南省食品企业,支撑着河南万亿食品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三)民办职业教育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开展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项目。一是民办职业院校要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通过订单教育、定向培养、与行业企业共建产业学院等途径,大力实施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倡导的“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用、基地共享”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五共”模式。二是要积极实现“五个转变”,通过推行现代学徒制、实行“三教”改革等措施,实现“五个转变”,即校企合作由浅层次的“人力资源供给”向深层次的“行业企业全过程参与”转变;人才培养由院校“单主体”实施,向校企“双主体”共同完成转变;师资队伍由院校“单向供给”向校企“双向交流”转变;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由院校教师“独立完成”向校企“合作完成”转变;实训场所由学校“独立建设”向校企合作“共建共用”转变。三是围绕当地主导产业有效开展民办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项目,积极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力服务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四)有效提升民办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

1、提升民办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用价值。民办职业院校要主动出击,积极打造服务当地主导产业的平台,从主导产业的员工技能提升培训、应用研发、成果转化、孵化创业、产品创新、营销创新等方面进行高质量服务平台的构建,健全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如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围绕河南万亿食品产业提供高水平服务,形成了“产、学、研、用、创”五位一体融合发展模式,破解民办职业教育服务当地主导产业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手段不多等问题,其中“产”是指在校内建设产业孵化生产基地,对研发平台成果项目和众创空间孵化项目落地投产,创造经济效益,形成“前校后厂”的格局。“学”是指打造优势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群。“研”是指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服务。“用”是指通过高层次人才和创新通道,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服务于主导产业。“创”是指组织有创业梦想的师生创新创业。国家农村农业部唐仁健到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和漯河市食品产业公共研发平台调研指导时,对学院形成“产、学、研、用、创”融合发展模式支撑当地主导产业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认可。王凯到漯河食品职业学院调研指导工作时,对学院构建的“产、学、研、用、创”体系充分肯定,并指出要深入学习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做好职业教育大文章,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盯产业发展,坚持产教融合,保持专注、专一、专心,凸显学科专业特色,着力贯通专业和院系,推动专科本科融合,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提高群众致富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要将技术成果产业化,转化为生产力,积极搭建平台,提供技术服务,形成“产、学、研、用、创”体系,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要利用学校优势积极进行社会培训,服务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和乡村全面振兴。

2、提升民办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价值。一是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区域优势要素,加强引进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民办职业教育要主动引进高层次的应用研发人才和运营服务人才,以提升民办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价值和服务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能力。二是要有效培养一大批“双师型”教师成为解决企业生产难题和经营难题的骨干。通过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使“双师型”教师在合作平台上迅速成长,不仅能胜任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更要努力成为真正能解决企业生产难题和经营难题的骨干。三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按照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文件要求,积极践行“1(学历证书)+X(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证书制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加强实施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工程,为河南省万亿食品工业和漯河中国食品名城建设培养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发挥民办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价值。

四、结论

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近期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意见》文件中指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与就业和民生关系最为直接,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加快培养数以千万计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历史选择,是开创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实现中原更加出彩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要切实提升职业教育,尤其是民办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用价值、人才价值。探索通过系列价值工程,提高民办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研究水平,积极破解民办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升民办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价值和服务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社会价值。

作者: 曹源 詹跃勇 张晓丽 单位:漯河食品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