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一股重要力量。本文以建筑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和主要来源针对我国建筑行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运营具有周期长,资金量大,影响众多等特征,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风险隐患。财务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一环,更应该予以重视。

一、建筑行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一)能够提高经营成效。通过财务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发现自身在资金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减少账面额度虚高、实际周转困难的情况出现。同时,由专门的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进行整理,能够预防坏账风险。二者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经营效率,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二)够提高其他管理工作有效性。财务风险管理不仅仅是提高财务工作效率的必然要求,更是其他工作有效推进的前提,对企业内部协调、相互合作有着重要意义,是提高整体工作有效性的必经之路。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部门应综合考核其他各项工作,建立部门与工作之间的内部联系,以财务为核心推进经营、管理工作。

(三)能够提高应对财务风险的水平。运营过程需要大量资金支撑、资金回流速度慢、资本流通时间长是建筑施工企业独有的特征,也是造成财务风险的原因之一。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为争取业务,往往在没有做风险评估的情况下盲目竞标,导致最后所获利益与资金投入不对等,造成巨大损失。而财务风险防控就是通过提前评估风险来制定计划,提高其应对风险的能力。以确保将企业利益最大化,减少其潜在损失。财务风险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一环,它贯穿于整个项目,包括:项目预算风险,资产管理风险、融资风险,税务防范风险,决算风险。

二、建筑行业所需财务风险管理

(一)项目预算管理风险。1.财务人员胜任能力不足,财务管理混乱管理层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很多企业认为编制预算是财务部门的问题,企业管理人员没有参与到项目预算的编制过程,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没有互动,预算编制与项目资金需求不相吻和,甚至完全脱离。2.内部控制不完善加之落实不到位制定财务制度,需要管理层和执行人员共同作用。事实上,由于二者没有形成有效互动、缺乏协调,上下级沟通出现隔阂,常常出现执行人以无法带来经济效益的对策应对管理层安排的情况,使风险加大。对于内部员工来说,职、权、力的调配不均衡,或是实际执行时没有真正实现约束,均会造成财务管理工作失效。企业内部监管不到位,审查不严格,使责任追究难以落实。甚至工作人员的法律、职责意识淡薄,对各项纪律视若无睹,使潜在风险加重。

(二)资产管理管理风险。固定资产内外管理与监督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责任不清晰。其一,内部管理制度不规范。对固定资产没有明确的管理目标,过于重视购买,并不重视管理。导致实物登记账或台账缺失,资产领用或保管手续不清晰、缺少甚至没有对应记录。其二,外部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督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现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强调,对于造成固定资产违规现象的责任人,应给予相应的处罚。然而,意识不到位导致该制度无法有效落实,于无形中加大了风险。

(三)融资风险。公司的资金主要为自有资金和信贷资金。由于建筑企业项目大,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所以很多企业所需资金主要靠信贷资金。国有建筑企业主要靠财政拨款与贷款。随着国家信贷政策的收紧,信贷业务的审核越来越严格,贷款资金取得也较为困难,民间融资方式,利率太高,资金成本太高,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

(四)税务风险。营改增后,国家税务政策一直在更新,很多建筑企业不懂得税务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开了发票,就能拿到钱。孰不知,合理节税,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有些建筑企业为了降低税收成本,要求财务人员做“二套账”避税,不但触独法律,如果被税务局查出,不但降不了成本,反而增加负担,更给企业带来重创。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民工工资”的重视,很多企业为了农民工能拿到工资,要求财务直接给农民工发放工资,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强,导致公司的劳务个税申报及汇算清缴困难。

(五)项目决算风险。一些国有建筑项目由于国家政策的出台或者领导决策,面临项目变更,当项目变更资金超过合同金额的10%时,如一个项目概预算1亿元,因设计变更等增加的项目金额,如果没有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批,未批先建,或容缺先建,送财政审核时很多都被核减。导致资金尾款拿回困难。增加资金成本。

三、加强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企业预算管理。第一,加强领导重视,提供业务支撑。建立一个预算管理领导小组,由公司领导当组长,财务负责人、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部门业务领导为组员。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由领导关注,全员参与的一个预算闭环。第二,加强培训,强化人力支撑。组织业务培训,系统讲解预算管理相关理论知识、业务要求、工作流程、操作规范,让全员牢固树立预算理念,熟悉全面预算流程,掌握工作方法,提升管理能力。要进一步健全预算管理机构,充实人员力量,理清内部工作职责,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人力支撑。第三,建立内控管理制度工作小组,以主要领导为责任人,让管理层和执行层形成有效的互动和沟通。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形成上行下效。建立内审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沟通解决。

(二)加强资产管理。一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单位领导重视,分管领导亲自抓,加强财务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增强工作职责感,把各项规定落到实处。二要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的账、簿、卡。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对单位资产进行定期核查清理,设立《固定资产管理登记簿》,建立完善是档案管理机制,及时录入各项单据、保证账目和数据信息的清晰、准确。三要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与监督力度,严格管控资产,防止不良流失。同时,规范采购、验收流程,设置领导审批同意、经手人签字授权、领取人签字确认的资产领用程序,保证公开、透明。

(三)减少融资负担,做好成本控制。第一,注意资金有效使用。企业偿还负债的资金主要源于收益,因此,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防范风险、控制筹资的重要环节。如果管理者经营不当导致长期亏损,即使现金流较为理想也无法实现控制风险的目的,甚至会加大其还本付息的压力。第二,适当负债,变更资本结构体系。过高的负债在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极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资金风险,因此,企业必须科学筹划负债等级,做到在合适的“度”中稳定、可持续经营。“度”应该如何掌握?在理论层面,可以结合最佳资本结构来安排负债,即:筹资额应满足使综合成本最低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要求。在具体工作中,可以从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和资金水平出发。对于一些现金流较为理想,资金周转速度快、经营稳定的企业,可以考录适当增加负债;对于一些现金流量、资金周转情况不容乐观的企业,必须降低负债比率。第三,均衡调整长期与短期负债。短期负债也可称作流动负债。对于企业来说,必须控制好短期、中长期、长期负债的搭配比例,使其与资本结构相适应,才能有效规避经营风险。一般来说,购置流动资产应使用流动负债,购置大型设备、固定资产应选择长期负债与自有长期资本搭配的方式。第四,企业的自有资金和贷款形成一个合理的比例,资产负债率严格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不要因为过高的利息,拖垮整个项目以致整个公司。因此,企业必须持续拓宽融资、筹资渠道,提高自身信贷信用,尽可能减少融资带来的资金或其他损耗,从根本上提高成本控制工作有效性。对项目资金拼盘统一规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加强对项目执行单位进行成本管控工作的督导。

(四)加强税务风险管控。第一,税务管理人员应及进学习税务知识,了解国家税务政策,并按区域性和时效性及时了解运用。学习完整的税务流程,运用到公司项目当中。合理节税,为公司降低税务成本。重视“农民工工资”,解决税务申报问题。第二,向社会招聘,招聘有专业胜任能力的税务人员。每年组织培训学习,让税务人员及时学习新税务知识,学习新政策,与时俱进。聘请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进行审计和项目成本核算。

(五)规避项目决算风险。1.建立竣工决算工作小组,提高各部门决算意识企业管理者应将决算工作视为工程建设的关键一环,重视几件竣工时的决算工作。因此,首先应保证基建工作人员的稳定性,项目一旦完工,由管理者组织相关决算人员成立工作小组。领导主要负责协调各项工作,作出大方向的工作安排,部署任务。工作组在其指示下选派工程、财务等专业工作人员负责编制决算报告。二者协调,提高工作效率。2.及时处理日常账务,形成辅助台账管理体系资金完整和数据准确是保证基建项目竣工时决算工作准确性的前提。因此,企业的财务和决算工作人员应形成配合,注意日常资金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建立台账管理制度,保证决算资金的完整性和准确性。3.注意补充审批手续,规律推进决算工作在基建项目中,施工单位、各股东单位、设计单位与业主的联络、沟通十分重要。当资金使用超出预算的情况出现时,应及时向股东方和其他相关单位报告,及时补充审批手续并获得书面文件。同样,涉及重大决策变更和设计方案变更时也是如此,应做到先批后建,为基本建设项目竣工时的财务决算工作做铺垫。

参考文献:

[1]彭丽名.对建筑行业财务风险的分析[J].纳税,2019,13(11):113.

[2]李晓玲.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问题分析[J].财会学习,2018(12):73-74.

作者:李丽新 单位:莆田市妈祖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