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控制

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控制

摘要: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规模小、资金短缺,管理者财务风险的意识薄弱,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财务风险难题。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具有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方式不当、投资风险较大等特殊性,财务风险定性的识别方法主要是专家调查法、财务报表识别法和指标识别法等。通过分析财务风险的成因并提出风险控制的措施:提高企业决策者的风险意识和能力,完善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加强企业日常资金管理,增强企业应对外部宏观经济变化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风险;成因分析;控制措施

一、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指的是企业内部生产、经营、销售等生产环节所需要的资金,更深层次的理解是企业对融资、成本、收益的整体控制和管理;“风险”指的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无法事先预料到的,后果无法估计的可能性。本研究认为,财务风险的概念应该是企业内部融资以及各个生产环节的财务可能发生的,导致企业丧失偿债的能力,并且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财务风险的出现不随人的主观意志而出现,风险是无法预测的、不可知的,结果不可估计的,因此企业管理者无法完全规避,只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所能掌握的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行规避和控制。

2.复杂性

财务风险的复杂性包括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指的是风险出现的时间、种类、成因和后果不可预计,复杂多变,企业管理者对其进行掌握及防范的难度大。具体来说,复杂性表现在财务风险的预测及对结果的衡量上,面对多种多样的财务分险,对其成因的分析以及风险带来的后果的衡量也需要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对待。

3.财务风险与企业收益正相关

风险与收益本就是正相关的关系,财务风险与企业收益也不例外。对于企业来说,财务风险越高,企业的收益率就越高,反之,财务风险越低,企业收益率越低。所以企业家想要获得更高的收益就要承担巨大的风险,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采取相应的、适当的措施对复杂多变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

(三)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的特殊性

1.融资渠道单一

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有债券、股票以及银行贷款。但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由于企业规模小、偿债能力低,远远不及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大型投资者大多不会选择中小型企业进行投资,因此发行债券不能解决中小型企业的资金不足的问题。另外,中小型企业可以抵押的固定资产不多,伴随着相对较大的经营风险,银行也不愿贷款给中小型企业。所以,中小型企业只能通过内部积累的方式筹集资金,融资渠道单一是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的首要特征。

2.融资方式不当

不仅融资渠道单一,融资不当也是导致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融资不当主要包括融资方式不合理、融资成本过高和融资额度不当。中小型企业由于融资渠道单一带来的筹集资金困难,导致企业通过不合理的融资资方式来筹集资金,产生过高的融资成本和额度、过高的杠杆化率(资产负债率),从而产生了企业无法应对的融资风险,致使企业无法生产经营,最后会引起一系列的财务问题,触发财务风险。

3.投资风险比较大

中小型企业的投资风险是指在企业内部的决策者因为缺少投资之前对投资项目的详细分析工作或者因为对投资项目的错误判断,导致投资之后遭受到无法预计的损失,从而使企业陷入风险之中。

(四)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大问题,不仅存在于中小型企业中,大型企业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型企业从开始形成到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已经逐步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财务风险难题。解决中小型企业的投融资问题,只有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管理者、员工的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和管理水平,健全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企业才能控制防范财务风险,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壮大。

二、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

(一)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

1.定性的识别方法

专家调查法既有缺点又有优点,缺点在于专家调查法来源于专家的知识与经验,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缺少客观的数据统计,得到的结果只能是初步的定性分析,深入的定量分析还需要大量的数据来完成;优点在于不断地向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和调查,来自于各方各面的专家的头脑风暴,一个问题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思考,获得来自多方的意见。

2.定量的识别方法

财务风险的定量识别方法包括财务报表识别法、指标识别法等。

(二)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类别的判断

1.融资风险

中小型企业一直有着融资能力差、资金短缺的问题。企业由于自身的原因(企业规模小、固定资产等可抵押资产少)使得其从银行筹融资的能力不足,偿债能力差,不能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金融方式进行融资。而且,融资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所以中小型企业更应重视对融资风险的管理。企业融资成本过高会诱发资金得不到循环利用,引发融资风险。企业内部对资金使用情况预期过高,投入的资金过多导致产能过剩,企业供需不平衡导致产品滞销,资金无法回笼,引起融资风险,最终使得企业内部资本结构失衡。

2.投资风险

中小型企业的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内部的决策者因为缺少投资之前对投资项目的详细分析或者因为对投资项目的错误判断,导致投资之后遭受到无法预计的损失,从而使得企业陷入风险之中。比如,中小型企业往往缺乏对投资项目前景的研究与分析,企业管理者被眼前的现状所蒙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却不能得到应有的创新研发效果,因此筹集的资金没有得到预期的收益,使得企业深陷债务危机,导致企业面临停产的危机。这就是投资错误、预期过高引发的投资风险。企业管理者的独裁、内部决策机制过于简单、自身能力不足却预期过高等都可能是造成投资风险的原因。

3.经营风险

中小型企业规模小、资本实力不足,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企业管理者也希望能达到成本最小化。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生产是一切经济活动的立足点,所以对成本的核算管理可以避免生产经营风险的发生。但是如果企业疏于对成本核算的管理,致使产品成本过高,在市场上明显不具有竞争力,产品销售难度加大,资金难以循环,最终使企业陷入危机。这就是生产经营风险导致的后果。

4.其他财务风险

其他财务风险包括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不可抗力(地震、雪灾等自然灾害)的出现导致企业财务产生风险的因素。

三、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成因

(一)企业内部人员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不高

中小型企业内部人员普遍存在素质不高的问题,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对财务风险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财务风险的意识淡薄。许多中小型企业出现仅仅通过经验和主观判断来对企业的重大项目进行决策的现象。同时企业内部的专业型人才稀缺,企业在防范财务风险方面缺乏专业性,缺少专门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和专门的机构,从而引起财务风险,致使企业陷入危机。

(二)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存在不少问题

中小型企业对用于流通的资金和用于营运的资金的管理,相对大型企业来说比较薄弱,设定的目标单一,大都仅为资产总额、销售额等。由于中小型企业规模小,企业内部往往对财务管理不重视,没有正规的财务管理机制对内部人员进行约束监督,资金使用混乱,权责不明确,管理者缺乏对于企业的长久规划。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企业盲目采用赊销的方式交易,应收账款积聚,应收账款回收的不及时、追回债务难度加大。

(三)企业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

中小型企业内部的决策者因为缺少投资之前对投资项目的科学分析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对投资项目的错误判断,导致投资之后,遭受到无法预计的损失,从而使得企业陷入风险之中。金融危机之后,我国股市经历一波牛市,房地产行业也在持续上涨中,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投资者通过举债来投资,但是这已经远远超过其自身的偿债能力。

(四)企业融资方式不合理

通常对于未来扩大收益的需要,在扩大原有项目投资的基础上,需要大量资金对其原有项目进行创新发展的研究,面对庞大的资金需求,企业大多采取负债经营的策略。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条件不足以达到股票上市的要求,故而也无法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到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中小型企业可以抵押的固定资产不多,伴随着相对较大的经营风险,银行也不愿贷款给中小型企业,从而影响企业的资金链运转而形成财务风险。

(五)外部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影响

小型企业通常对环境变化最敏感,而外部环境变化则要求管理人员敏锐的洞察力来确定这是机遇还是威胁。例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人民币升值,外部需求下降,缺乏竞争力和适应性,这些因素使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风险与挑战。

四、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措施

(一)提高企业决策者的风险意识和能力

提高中小型企业决策者的风险意识和能力,提高管理团队面对财务风险时的敏感程度和洞察力,让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对财务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和把握,进行灵活地调整,对企业未来发展正确地预期和规划,而不应该一味追求产量、利润,让渗透于各个环节中的财务风险问题处于被企业管理者监测管理之中。同时也应该提高企业内部所有员工整体的风险意识,只有将整体的财务风险意识提升,才能使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的风险发生时,作出相应的准确快速的判断。

(二)完善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建立长期预警分析体系,在具体的财务风险预警实施过程中,中小型企业一定要通过结合自身所处的行业特点、金融环境、财税状况、市场情况等一系列宏观经济因素,探索出符合本企业财务状况的财务风险预警区间。对处于预警区,特别是危险区的企业业务和经营活动实施重点监控,定期和不定期对企业的各个财务比率进行分析,以观察资金运营的收益及其变化情况。

(三)加强企业日常资金管理

中小型企业应重视现金流的管理,科学预测月度现金流量的溢缺情况,从而确保现金流量调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使现金流量预算在不断的变化中尽量与实际相符。中小型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科学管理,尤其是对赊销客户的信用应当及时进行调研评定,可以从企业声誉、还款能力、资金量、债务担保、行业情况五个方面来考虑赊销客户的信用程度。对于短期欠债的客户不要太多地催债和打扰,要保证客户长期留存。但是,对过期较长的客户,就必须不停地对其进行不同方式的催账,如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中小型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日常存货储量,加快存货周转速度,不断加强存货管理,即对存货要尽可能地压缩,以不出现资金滞涨为目的,科学地确定存货资金的结构是否为最佳。

(四)增强企业应对外部宏观经济变化的适应能力

企业的管理者要具有大局观和格局观,充分运用各类有利条件,提高企业经营收益。此外,企业内部应该加强对人才的招募,制定激励方式留住人才,激发人才的相关专业能力,利用头脑风暴法,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时,及时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解决风险问题的措施。

作者:张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