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特产品品牌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探析

农特产品品牌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探析

摘要: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有效拉近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且能够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站在全国发展现状来看,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综合实力薄弱和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从农特产品区域品牌建设角度入手,以县域经济发展路径为研究目标,对当前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能够对发展困境下的经济导向提供新的思路,从而实现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河北省;农特产品品牌建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长期以来,河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在总体上一直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但是从县域经济角度来看,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充,且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农特产品的品牌化运营和建设相对滞后,导致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缺乏有效助力,后劲不足。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在探讨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县域经济的概念。简单来说,县域经济就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区间,并且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并在此基础上以市场实际发展状况为导向,以此来合理优化配置相关资源。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而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对于县域经济来说,特色产业是其经济发展的关键命脉,大力发展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也是帮助政府实现促进就业、财政增收、富民强县的重要抓手。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共有269个,年营业收入为19885.02亿元,同比增长14.85%,超过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25个百分点。在2020年前三季度,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营业收入超1.5亿元。2020年河北省委一号文件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实现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所以加大县域经济发展力度,全力建设农特产品品牌形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河北省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举措。

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切入点

在对河北省省内发展现状做充分调研后可以发现,河北省内各个县市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较为广泛,且与周边其他省域相比,河北县市的数量较多,而县域经济作为河北省综合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能够在吸纳高素质行业人才、开拓行业市场、稳定省内经济收入、改善居民生活等多个方面提供强大助力。本文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当前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及特色农特产品品牌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估。首先,从当前河北省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以及地方农特产品品牌的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根据调查的结果归纳出农特产品企业的生产运营计划和品牌建设模式。其次,从地理位置入手,对河北省当前农特产品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关企业的品质管理工作水平、相关产品质量监督体系等做详细研究,并分析当前河北省内相关农业产品生产运营企业的发展困境。最后,根据调查到的信息对当前农特产品企业品牌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探讨,并在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吸取其他典型县市的发展经验,对优秀经营模式和品牌建设理念做出分析总结,研究其中能够参考和学习的内容,并尝试将其运用到河北省内的农业品牌化建设中来,为相关企业突破发展困境提供有效推动力,在稳步发展的过程中探讨创新改革的路径和方法,为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品企业品牌化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纵观当前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可以发现,近年来河北省的经济一直呈现稳健增长态势,相对来说取得了较为良好的经济发展效果。但是从全国角度来看,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发展力度没有进入发展前列,在整体规模效益上有待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且综合发展质量不高,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虽然河北省内部分地区的发展力度尚可,但是当前存在的较为明显的问题是发展不够均衡,部分偏远地区的经济实力还处于落后水平,且地区内部的农特产品企业的发展会受到地理因素、产品自身保鲜技术因素、地方经济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在“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受到较大的阻碍,所以综合经济实力薄弱,要想实现“富民强县”的任务还是比较艰难的。但是从历史角度来看,河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其农业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有着较为强劲的农业经济文化底蕴,这也为当前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小的优势。所以经过探讨,本文希望能够找寻到一条通过政府、企业、合作社等共同合作来推动河北省域县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农特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发展途径。所以本研究从河北省农特产品企业品牌建设以及省域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入手,通过采用调查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多种形式对近年来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情况做全面评估,以确保研究成果能够最大限度贴合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在对农产品市场做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农特产品的市场特点,并对农特产品的品牌效应和品牌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做有效研讨,从内部入手,审视当前河北省农特产品企业发展受阻的主要问题,并经过实地走访、案例研究等方式,将学习到的先进发展经验运用到省内建设中来,为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出更为科学且可行的创新思路和发展建议。所以要想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加强农特产品品牌建设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农特产品与一般的农产品存在着些许差别。农特产品具体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由特定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方式而生产出的富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这类农产品相对于一般农产品来说,往往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这让该产品在进行品牌建设的过程中会带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更加丰富的品牌内涵,而农特产品的品牌营销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该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形象。通过了解当前河北省农特产品产业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农户提供的农产品的质量不能明确保证,且相关行业部门没有对其出台具体的质量标准,也没有配置专业的监督管理机构,而相关农特产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品牌推广意识欠缺,部分地方政府对于区域品牌的推广力度不够,消费者购买流程较为复杂、其需求无法通过有效途径得到满足等。诸多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河北省农特产品企业的发展,也阻碍了县域经济的进步。所以要想均衡发展县域经济,就需要逐步解决当前河北省农特产品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在改革深化的过程中积极学习其他县域乃至国外的知名农产品品牌发展模式的优秀经验,并让经验转化为真正贴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推动力。

三、农特产品市场特点

农特产品市场与其他消费品市场相比,具有一些固有的特殊性。本文在此分析农特产品本身的特点:第一,其生产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例如河间鸭梨,产自河北沧州河间,有着“天生甘露”的美誉,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丰收期,这种鸭梨的含糖量高、病虫害少、果型正,且酸甜适中、果大多汁,有着祛痰止咳、润肺滋肾等作用,深受国内外客商欢迎,但是丰收期较短,每年产量有限。再如滦州蜜瓜,又被称为厚皮甜瓜,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能够减少皮肤黑色素的形成,增强细胞抗晒能力,所以这种水果也是当前市场上的一种高档畅销果品,虽然产量高,但是每年只在4月下旬和5月中旬这两个阶段成熟,这体现出了农特产品生产季节性的特点。第二,其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也是农特产品与一般农产品最大的不同之处。例如内丘酸枣仁,这种农特产品为河北内丘的特产,其产品色泽鲜亮,且药用价值极高,经过相关专家检验认定,其有着静心、健胃、安神等多种保健疗效。曾经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的“安神宝”的重要原料之一就是来自于邢台内丘特产的酸枣仁。酸枣仁的出产地中,最为出名的是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柳林乡,这里的手工艺劳动者凭借着其独有的加工手艺,制作出来的枣仁粒大、仁饱、色红、鲜亮,且因为其枣仁制取手艺独一无二,枣仁加工业中能够赚取的经济收益数量较多,长久以来作为一种传统手艺,只在内部流传。早在封建社会时期,受到民风民情的影响,这门制取手艺传男不传女。虽然现在民风风气开放,以往的民风陋习已经被逐步舍弃,但是这门枣仁制取手艺在内丘县城中仍限于柳林附近村庄少数人掌握,所以现在许多有酸枣资源的地方,如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及东北等酸枣产地的农业生产商,为了追求更好的酸枣仁品质,就会不远万里将酸枣运到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柳林乡来加工。再如阜平县“老乡菇”,这种香菇产自阜平县天生桥镇南栗元铺村,该村的地理位置优越,海拔高且昼夜温差较大,是天然的食用菌生产场所。该村运用优质阔叶树种加工的木屑作为原料,并采用山泉水增湿和无农药立体层架来栽培香菇和黑木耳,这类香菇的菇形较为圆润,且菌柄较短,菌盖略呈红褐色至灰白色,花纹明显色白,且能够一年四季不间断生产、供应。阜平县“老乡菇”也反映出了农特产品的第三个特点,也就是该类产品鲜活、易腐烂且不利于长途运输,所以该类产品主要以冷藏保鲜车作为主要运输工具运往各个销售站点。农特产品的第四个特点就是会受到多种人为或者环境因素的制约,导致其产量波动性较大,多数产品的年产量可能会受到地域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能有效确保其得以实现均衡增长。与此同时,农特产品的营销渠道相对于工业品市场来讲,其销售渠道较长。工业品的销售渠道一般为生产者—零售商—消费者;而农特产品由于受到自身生产因素等的限制,销售渠道战线较长,通常来讲有两种销售途径:其一是生产者—贩运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其二是生产者—批发商和包装处理中心—超市、食品专门店—消费者。我国的农特产品的营销普遍会存在“卖出难”的问题,河北省更是如此。虽然河北省为农业大省,但是农民群体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导致其不能准确把控农特产品的市场需求以及消费者偏好。与此同时,我国关于农特产品市场运营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基础生产规模、农特产品的包装和二次加工、产品的储备以及运输等方面存在问题等已经成为制约农特产品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河北省农特产品品牌建设具体发展策略

由于农产品的交易具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双重属性,且多数农特产品更是受到农业生产季节性和周期性的限制,导致农特产品企业在推广品牌的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限制。但与此同时,独一无二的地域性特征也是河北省农特产品企业塑造品牌形象的特殊优势。在建设农特产品品牌的过程中,企业一定要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自身的产品优势,从而形成有效的品牌推广,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

(一)加大农特产品品牌宣传力度

要想推动农特产品品牌建设的发展,帮助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是第一步。作为农产品生产者和政府相关运营部门,要明确意识到营造品牌形象和内涵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摒弃原有传统的销售观念,跟随时代的发展,建立其全新的时代营销观念。一直以来,农特产品销售困难一直是困扰着河北省相关农业生产者的重要难题,部分发展落后地区由于受到交通闭塞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诸多优质的农特产品不为人知,也找不到较为便捷的销售渠道,农民群体普遍学历不高,思维受限,在推广农特产品的过程中没有章法。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要加大农特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并将相关的品牌知识和营销技巧传授给农民群体,让农业生产者能够有意识地提升农特产品的档次和产品形象,并在建设品牌的过程中积累稳定的客户群体,让产品能够在农产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二)加强农特产品质量监管

导致农特产品销售困难的原因之一还有其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普遍的消费心理就是想要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作为农特产品,由于受到环境、地域以及运输条件的限制,产品在收货时的质量不能得到确切保证,且在运输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损耗,导致农特产品真正呈现到消费者面前的时候,价格高昂且质量不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群众的消费热情,所以对农特产区的质量做严格要求是关键。农特产品的质量是发展好产品品牌的基础,也是帮助塑造和推广品牌形象的重要发展途径。所以地方政府要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补充和完善农特产品质量标准检测体系,在农民群体中宣传科学务农的重要性,让农民在现今科学技术的指导下,有效提高农特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在标准化管理的辅助下,切实实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志、市场有检测的四大原则,有助于让农特产品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实现农民群体的合理增收。

(三)合理选择品牌推广途径

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品牌推广的途径也不再局限于纸质媒体的传播和口碑宣传,电商销售和直播带货的兴起,让农村电商迎来了发展繁荣期,农特产品没有合适销售渠道、卖不出好价钱以及农民增收困难等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的承德县,通过“一店带一村”的培训模式,对贫困户进行专项的电商技能培训和重点跟踪辅导,并帮助贫困户通过开设网店销售农特产品来实现合理增收,这就是紧跟时展步伐而实现合理创收的真实案例。除此之外,农特产品生产者要善于利用网络营销,并积极探索新的销售渠道,如订单营销、农产品展销会、直销专卖等多种形式,有效拓宽农特产品在市场上的推广空间。但是需要重点明确的一点是,农特产品生产者在寻找合适销售渠道之前,需要注册专属的品牌,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优化产品的包装,在根本上提升产品的品牌形象,才能够更好地塑造品牌价值,并让品牌的形象深入人心,得到有效推广。

五、结束语

建设农特产品品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并改革的过程。在时展浪潮下,河北省将持续推进农特产品品牌建设,建立贫困地区名特优农产品品牌目录,为农特产品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追求河北省内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以提升河北省综合经济实力和省内农特产品知名度,助力农特产品“上行”。

参考文献:

[1]白玮.部级贫困县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研究———以河北省灵寿县为例[J].品牌研究,2020(04):58-59.

[2]韩晓丽.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J].农场经济管理,2020,295(10):26-27.

[3]文雅峰,林强.有机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的发展策略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5):58+61.

[4]杨永靖.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7(03):51-53.

作者:李祯 王晶 赵丽华 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