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思路探究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思路探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要想在严峻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稳定健康发展,就需要建立长远战略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做好风险管控工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内部控制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机制,受到诸多企业的青睐和重视,将其引入企业管理系统后,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从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概述、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三个角度,对本文论题进行简要分析阐述,希望能为民营企业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思路研究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内市场经济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大。为了应对严峻的商业挑战,民营企业应当通过内部控制手段,有效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势。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民营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活动时遇到了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分析。

一、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1.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要素。从定义上来讲,内部控制可分为五大要素,分别是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内部监督以及信息沟通。内部环境是企业开展以上内部控制管理活动的基础,其包括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文化制度建设、思想意识形态、运营管理状况等方面。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工作的主要目的,所有管理措施是帮助企业降低运营风险。风险可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控制活动是企业为了实现设定的长期战略目标,以及降低企业风险所进行的一系列控制活动。控制活动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资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以及绩效考核控制等方面。内部监督是指企业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对企业的生产运营活动进行合理、合法地监督检查,确保企业运转按照事前规定的流程规范进行,尽可能降低因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信息沟通是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重要内容,风险评估、内部监督、控制活动都需要企业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因此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贯穿整个内部控制活动,企业应当加强信息沟通效率,尽可能消除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2.加强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意义。内部控制应当具有全面性特征,需要企业所有部门、所有人员共同参与进来。企业内部控制通过明确全员的权责范围,使彼此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使其处于高效的工作状态,降低人为操作带来的风险,确保企业资产信息的安全和完整;其次,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原先的管理制度以及组织结构就无法适用于当前的管理需求,民营企业可通过内部控制活动,对自身管理制度和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和完善,从各个方面健全经营管理机制,帮助企业获得健康长远发展。

3.民营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原则有四个。首先,风险导向原则。内部控制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企业降低风险,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因此所有控制活动应以风险导向为出发点;其次,适应性原则。民营企业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因为企业在不断发展,制度必然要适应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而灵活做出调整;再者,实质原则,企业在进行新制度建设工作时,要注重与现实情况相结合,避免出现制度缺乏合理性和可行性,流于表面形式,要注重实际成效;最后,成本效益原则。这一点尤为关键,企业开展所有经营管理活动,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需要消耗资源,内部控制活动也是如此。企业要确保内部控制活动所消耗的资源,要小于内部控制活动所创造的价值,平衡好企业的成本和效益。

二、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环境方面。当前部分民营企业的内部环境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企业组织架构、以及企业文化方面的问题。在企业组织架构方面,部分民营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内涵缺乏深入理解,为了节省管理成本,企业管理人员没有遵循关键岗位不相容原则,一些员工身兼多个岗位,权责没有明确划分,造成管理效率低下,比如公司出纳兼任节能、新风公司和研究院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业制度建设方面,部分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具体表现在项目现场材料、备件的采购及出入库管理制度及执行层面均存在较大缺陷,财务部无法核实材料、设备是运送到工地已安装还是未安装,也难以核查项目现场存货的实存数量,导致实际成本核算不准确,易造成公司资产被盗、丢失。

2.控制活动方面。在企业的控制活动方面,问题出现在资金控制、财务保护控制。部分民营企业的资金控制问题主要是缺乏严格授权和审批制度,导致企业的资金管理与实际管理状况发生脱离,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具体体现在关联方资金往来、关联方交易较为频繁,账务处理较为混乱,涉及金额较大,关联方定价机制、关联方交易审批机制缺失,商业合理性、交易真实性存疑;其次,民营企业的财产保护控制需要借助资产管理以及清查制度,对企业资产进行严格管控。但是民营企业并没有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和审查,而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对资产情况进行检查和维修。

3.风险评估方面。企业的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关键内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应当以风险评估为重点。但是部分民营企业由于风险意识的缺乏,企业还未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程序,一旦遭遇外部风险,将会为企业带来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具体表现在公司多个银行账户同时用于收付货款、支付报销、员工借款等事项,不同银行账户之间还频繁进行无真实交易支撑的大额跨行转账,虚增银行存款发生额,以满足银行贷款有关流水的相关要求,以上行为潜藏着较大风险,而企业却未针对问题制定合理应对措施。

4.信息沟通方面。企业的信息沟通工作应当贯穿民营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管理活动,促进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帮助企业高质量完成管理目标。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管理层级逐渐变得复杂起来,各层级之间信息传递效率较低,阻碍了内部控制活动的进行;其次,部分民营企业对信息资源缺乏合理规划,没有建立信息传统和整合分析系统,使得诸多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大量流失,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损失。

5.内部监督方面。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内部管理组织结构、人员专业素养以及生产工艺流程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必然导致企业管理工作难度的增加,因此民营企业应当加强自身内部监督力度,确保企业健康稳定运营。但是部分民营企业并没有建立与企业匹配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在监督制度方面,企业未能建立规范有效的监督管理流程,使得监督管理人员缺乏执行依据,具体表现在公司股份改制时以评估净资产折股,公司账面净资产未经审计。一般来说,公司应以评估价值、审计的账面价值较低者折股,在缺乏内部审计的情况下,账面机制评估结果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在监督组织方面,企业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而是由财务部门内部审计职权,不仅违背了不相容职位分离原则,而且还影响了财务部门的正常工作开展。

三、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1.完善内部控制环境。民营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活动,需要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完善和优化,其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在人员岗位安排方面,企业严格执行内控制度中的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相关规定,严禁出纳兼任会计档案管理。在管理制度优化方面,企业在投标前,利用内部控制活动明确所有部门、所有人员的权责范围,根据标书要求绘制投标方案图,工程部、预决算部、采购部对材料、劳务统计预算,目中标签订合同后,工程部设计组对项目进行深化设计,预决算部、采购部对材料、劳务进行复核和调整,经过总经理审批后,下达到工程部及财务部,财务部以此作为核算依据,确认实际工作状况。由内部控制活动实现各部门的有效配合,促进各项管理工作有效落实。

2.强化控制活动。强化民营企业的控制活动,需要做好资金控制和财务保护控制。对于企业资金控制问题,企业要依据实际管理状况建立严格授权和审批制度,并合理配置企业资金,做好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使企业的管理成本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针对以上具体问题,企业要严格遵照审核要求梳理关联方,健全关联方交易定价、审批等机制并严格执行,保证关联方交易符合独立公平交易的原则,留存有关关联方交易真实性的佐证材料。在财务保护控制方面,民营企业要梳理资产管理流程,与此同时,对企业的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进行定期评估和审查,确保企业资产安全。

3.加强风险评估机制。随着目前国内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信息系统融入到企业的管理系统当中,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在风险评估方面,企业要借助信息系统构建风险评估机制以及预警系统,借助信息系统及时发现异常使用的账户信息,并对其进行注销,明确规定企业所有银行账户的专门用途和使用规范,并在实际经营中严格按照专门用途完成企业资金的收付。企业还可以建立完善的风险数据库,将企业常见的、遭遇过的风险类型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通过系统分析计算,归纳出各风险类型的特征规律,提炼出风险预警模型,并针对各个风险类型提前制定应对措施,提高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

4.提高信息沟通效率。针对民营企业信息沟通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着手解决。其一,为了促进企业部门之间、层级之间的高效沟通交流,企业要借助信息系统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各部门定期将工作进展上传到信息共享平台上,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企业层级之间也不用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传输信息,极大提高了信息沟通效率。在信息使用方面,企业应积极面对市场环境以及内部环境的变化,构建完善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系统,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借助有效信息实现业务扩展,提高企业信息使用效率。

5.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民营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活动时,应当对内部监督管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企业要依据内部控制的职能定位,建立科学内部监督机制。在监督管理制度方面,民营企业要紧随时代脚步,结合企业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构建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流程,要以当前企业战略目标为核心,紧抓工作重点,以制度落实工作。对于以上股权改制时存在的问题,企业要加强内部审计力度,以规范有效的制度流程来约束企业人员行为,在必要时聘请具有证券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股改审计。在监督管理组织方面,企业要严格遵循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避免财务审核权和监督权集于一个部门。企业要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以人工和自动化的方式全程对内部控制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此外,内部审计人员要定期向管理层汇报执行工作进展,管理层可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工作内容。值得注意的是,管理层要赋予审计人员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确保审计结果符合客观事实。综上所述,构建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帮助民营企业提高自身整体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当中的竞争力,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不仅是企业当前的重要工作,也是企业战略转型的必经之路。因此企业管理人员要重视内部控制的工作开展,不断优化企业的内部环境,加强企业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强化控制活动,提高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内部监督机制,以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来实现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组织结构的战略转型,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为我国经济建设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方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优化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研究[J].财会学习,2018,000(005):189-190.

[2]经剑军.浅谈拟上市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路和步骤[J].现代商业,2017(34):87-88.

[3]刘青,杨子锋,潘杰.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构建与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000(005):30-31.

作者:余科 单位: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