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和完善探究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和完善探究

摘要:民营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民营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内部控制成效的发挥,需要企业管理人员高度重视,着重做好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和完善。文章结合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就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完善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完善

经济新常态下,民营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做好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借助内部控制来对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规划、调整和控制,实现企业对决策环节、执行环节、监督环节的协调和约束,从而保证良好的管理效益。

一、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是能够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民营企业想要实现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需要设置合理的战略目标,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对自身的发展方向进行明确,并结合战略目标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相应的决策和制度能够在具体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民营企业实现对于业务开展全过程的监督控制,确保全体员工都能够对既定的方针策略进行落实,以保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二是可以实现经营风险规避。民营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经营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借助有效的内部控制,企业可以实现对于关键风险点的防控,保障信息安全的同时,强化自身的风险预测、风险识别和风险防控能力,减少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三是能够合理的控制成本费用。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完善,企业可以通过制度来实现对于各个环节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也能够针对成本投入和价值提升的关系进行协调,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

二、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不当。很多民营企业原先都是家族式企业,很多重要岗位,如管理层、财务部门等都被老板的亲朋占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法很好地满足相关工作的要求,而且不少民营企业仅仅关注成本和效益,没有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或者即便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也没有注重其独立性,导致其职能无法有效发挥,很多时候都形同虚设。不仅如此,部分民营企业管理层将内部控制单纯的看作财务部门的工作,实际上,在缺乏其他部门配合的情况下,单纯的依靠财务部门,并不能建立起完善的内控体系,也无法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企业文化氛围欠缺。企业文化是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如果缺乏企业文化,民营企业员工将会失去共同的目标,无法有效开展工作。很多民营企业的内部都存在一定的裙带关系,老板将所有的权限紧抓在手,管理层在开展经营管理活动时往往束手束脚,缺乏担当,即便出了问题,也是老板一个人的责任,这也是民营企业文化氛围欠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风险评估机制不全。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很多民营企业管理人员还不具备相应的风险意识,没有重视对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识别和防范,导致企业缺乏对于风险的抵御能力。同时民营企业没有建立起相应的风险管控机制,对风险的处理很多时候还是停留在事后应对,缺乏事前预测和事中防范,风险管理的水平不足。

(四)内控制度不够完善。部分民营企业缺乏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视,认为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不大,反而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约束,虽然制定出了相应的内控制度,但是并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贯彻落实,导致制度缺乏约束力,内部控制的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另外,不少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够健全和完善,存在岗位权限混淆、职责分配不清等问题,影响了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

(五)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民营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会对企业的经营水平以及盈利水平产生直接影响,通过建设信息化系统的方式,企业能够实现对于各项工作的集中化管控,降低经营过程中的风险隐患。而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不少民营企业并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也使得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于发展需求。

三、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策略

(一)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新的发展环境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想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同样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民营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做到“招得来人,留得住人”。对比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在各方面都不具备优势,想要招到高素质的人员难度较大,不过其本身的薪酬制度更加灵活,这也是其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一些关键岗位,应该做好定期轮岗,就管理风险进行防范,在轮岗时需要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人员,就工作的实施情况和目标成果进行监督控制。另外,民营企业还应该定期进行人员培训,促进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以此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下企业发展的新要求。

(二)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民营企业应该切实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确保员工能够统一思想,配合适当的放权来确保管理层能够施展手脚。相比较而言,制度和文化都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制度的主要作用是对人员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避免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文化的作用则是激发员工的能动性,使得企业能够更具活力。

(三)完善风险评估体系。一是应该建立起相应的财务分析系统,从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需求的角度,设置相应的财务指标,借助财务分析系统完成对关键财务指标变化情况的识别、分析和检测,一旦指标达到风险阈值,系统会及时发送告警信息,帮助民营企业发现自身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制定出有效的风险应对预案;二是应该实行相应的风险责任会计制度,将各部门划分成不同的责任中心,围绕责任中心对会计管理、绩效考评以及经济责任等进行统一,就各部门及各岗位的风险责任进行明确,实现从风险识别到风险计量、风险评估的转变,提升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四)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内控制度是民营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持续的修正和完善,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目标的要求。具体来讲,一是应该对资金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在做好资金管控,保障资金安全的同时,降低使用成本。民营企业资金管理应该强调不相容岗位分离,如资金收支岗位和核算岗位分离、支票保管和财务专用章的保管同样应该分离。同时应该对分工授权进行明确,细化资金管理岗位的相关要求,在岗位之间形成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对于一些关键岗位,可以进行定期轮换。另外,民营企业还应该重视对于现金流的管理,将收入的现金款项及时送到银行,现金出纳管理需要做到日清月结,及时对库存现金进行清点;二是应该做好采购和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物资采购选择集中采购,设置好最低库存量指标,如果发现库存量低于该指标,需要及时提出相应的采购申请单,严格依照相应的付款流程进行采购付款,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资金支出,相关部门可以不予审批;三是应该完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引入全面预算管理,对预算主体的责任进行明确,以此来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民营企业应该重视责任制管理,强化资金运作过程管控,对于出现的预算不足的问题,需要及时报备,经财务部门认真核实后,可以及时调整预算。民营企业还必须重视资金预算执行过程控制,严格依照预算规定的资金数额和用途,由财务部门统一划拨,避免出现无预算支出的情况。

(五)构建内控信息平台。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民营企业需要重视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例如,民营企业可以引入ERP系统、用友系统等,结合自身内部控制的现实需求,对系统进行持续优化升级,扩大功能模块的适用范围,确保内控信息平台能够发挥出自身的功能和作用。民营企业可以借助内控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财务业务的同步处理,规范企业销售、库存以及采购管理工作,也可以根据相应的凭证实现业务追溯,完成有效的业务监控,就企业各类计划和预算进行协调控制。在完善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民营企业应该将信息化系统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有助于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内部控制是民营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因素,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能够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地防范经营风险,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刘灿华 单位:东莞市厚街迅达实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