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路径探究

高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路径探究

摘要: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也是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同时高校可借助创新人才培养的契机,深化高校教学改革以满足大学生自我职业发展需求。当前,高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组织领导交叉、管理激励制度不健全、软硬件支持不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没有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指导教师数量不够质量不高、学生参与面窄及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在创新创业已成为大学生能力培养共识的背景下,应从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优化指导教师队伍、营造浓厚科技创新氛围、厚植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及保障实践场所易用性,加强经费支持等方面着手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2014年我国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理念,并于2015年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大学生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后备力量,其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未来我国科技水平的高低,需要接受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1]。从大学生自我发展来看,努力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对毕业后融入社会和职业发展尤为关键。科技创新与竞赛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竞争能力、责任意识、创新和实践等能力,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2]。当前,“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一系列创新创业竞赛在高校开展得如火如荼,影响力逐渐扩大,并且创新创业类获奖情况也是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成大势所趋的前提下,当前高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需探讨。

一、高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领导交叉。教育心理学认为,一项技能的获得通常需要长期的引导与学习,不是在短期时间内一蹴而就,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如此。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过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涉及到课堂教学也与课外科技活动息息相关。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学校诸多职能部门和院系涉及其中,例如管理教学的教务处、学生组织的学工处或校团委、科研管理的科研处、具体实施的各院系等等,这种多部门参与的现状使得部分高校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沟通不及时,协调不到位等现象。多部门交叉领导、管理口径错综复杂等客观现实,使得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相关的各项课外活动因组织领导机制不衔接而造成“看似谁都在管,而又无人可管”的局面[3]。有时在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给予支持的时候,可能会存在推诿或者以“这不是本部门职责”等说辞推脱,导致学生实际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二)管理激励制度不健全。当前,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科技创新类社团组织参加各类竞赛;二是教师个人兴趣爱好,通过课堂招募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三是学生自由参赛。这三种参赛方式不确定性较大,参与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等活动学生受众面无法保证,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鼓励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此外,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办法鲜有耳闻,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师资力量不稳定,无法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较高水平的培养。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设置激励目标是构成主动学习、主动实践状态的必要因素[4]。从目前现状来看,缺乏能够激励学生踊跃参加科技竞赛或者专业教师积极主动指导学生参赛的奖励机制,导致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动力不足甚至会出现学生想参赛而找不到指导教师的情况。

(三)指导教师队伍力量薄弱。近几年各高校都在大批量的引进年轻的博士作为专任教师,在年轻教师数量得到补充的前提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才刚刚起步[5],部分高校仍然存在有创新需要的学生无专业教师指导的情况。从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的效果来看,一方面教师本身有科研压力还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没有太多精力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在职称晋升时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获奖相对于自身所产出的科研成果所占比重微乎其微,这就导致专业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会出现只挂名不指导或者只投入较少精力指导的情况。鉴于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客观事实,部分高校将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考核压力压到辅导员肩上。辅导员的职责定位使辅导员在组织动员学生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然而辅导员对于一些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学科竞赛,既缺乏足够的了解也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作支撑,这就导致辅导员在指导学生时缺乏信心、力不从心[6]。为了完成任务大多数辅导员在组织学生竞赛方面常常临时抱佛脚,存在突击应对现象,既让学生感觉学校对创新竞赛活动组织不严谨、重视不够也不利于产出较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

(四)学生参与面窄,参与积极性不高。与文娱活动相比,“沉闷”“枯燥”的科技创新活动既不受学生的追捧与拥簇,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完成,成果如何还是未知。从参与质量来看,一部分学生对参与科研立项或学科竞赛需要投入的精力估计不足,仅依靠自身一时兴趣或者同学需要,碍于情面参加,导致后期较少参与项目甚至直接放弃,没有足够的毅力坚持完成。对于注重专业学习的学生而言,他们更多地只满足于在平时的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去获得奖学金,而更多的大学生认为学科竞赛和科技发明是离他们非常遥远的[7]。在校园氛围营造方面,当前高校对于科技创新氛围的营造主要依靠大学生学科竞赛、科研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这些较为官方正式的活动,一方面要求较高,有时间与能力参与的学生不多,另一方面在学生看来,这些“逼格”比较高的活动跟他们相距很远,在未参与前就进行了自我参与否定,望而却步。

(五)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没有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同于其他知识能力的学习,更多的是一种创新思维的训练,在课堂的教学中更多是启发式的教学,而不是当前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式学习。其次,对于教学效果的检查,通常以期末考试作为主要判断依据,过于强调卷面分数的重要性,而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创新能力的评估,由此引发学生平时“混”,期末突击“过”的懒惰学习行为。最后,教师课堂知识的传授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教学内容不足,在缺乏实践平台检验的情况下理论与实际脱节,导致学生对自身实践能力水平认识不足。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中期实训和暑期社会实践,其中严格按照要求组织学生实施中期实训的高校占少数,大部分以网课、企业参观、教师案例讲授为主要实现形式,缺乏应有的实践操作环节;暑期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载体,由于安全、师资、学生积极性等因素,逐渐演变成以志愿活动或者“暑期工”等与专业关系不大的形式开展。而部分高校为学生毕业考虑,对暑期社会实践学分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只要材料齐全就给予认定学分,并没有起到较好的实践效果。

(六)缺乏完备的软硬件支持。随着办学经费的日渐丰盈,各高校对实验室等实践基地的建设投入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部分高校对实验室设备的开放使用管理过于严格。除了教学时间以外,学生很难有机会能够使用实验室设备,没有专门面向学生开放的科技创新实践区域供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探索[3]。学术类协会或者社团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科技创新活动时活动场地受限,导致学术类社团科技创新类活动长期无法正常开展,为了维持社团正常运转退而求其次开展没有场地要求的拓展类活动,严重影响科技创新类普及活动开展。此外,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必然有相应的支出,虽然很多高校对参与科技竞赛活动获奖的同学发放奖金,但大学生作为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群体,其生活费并不宽裕,如果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更加无钱垫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二、高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实施路径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了解决在培养过程中组织领导不明确,多方共管又无人可管的局面,高校可从顶层设计出发,组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委员会。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牵头,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校团委、科研处等职能部门为成员,在副校长的带领下加强沟通,明确职责分工,负责管理学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有关工作。与此同时,二级学院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小组,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任副组长,组长负责动员专业教师参与学生科技项目指导,副组长负责动员学院学生参加。所有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相关的管理、请求、协调等通过学校委员会—学院工作小组开展。在学生组织方面,学院可将全院有意愿参与学科竞赛、科研立项、创新创业等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组织起来形成“创新班”,创新班的学生并不脱离原有班级,平时依然在原行政班级参与专业教育等学习活动。学院为创新班选配指导教师,利用学生周末或者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相关专业培训;学院或者学校开展科技创新类活动时在创新班内组织学生参加,创新班的学生由各个专业组成,在组队时可以促进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在资源配备方面例如经费、师资、培训等,优先供给创新班学生,鼓励全院学生参与到学院创新班中来,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有组织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二)建立健全管理与奖惩制度。保障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序开展,制度建设是前提、是基础。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委员会对本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进行顶层设计,出台系列规章制度保障科技创新活动有序、规范开展,为各院系开展科技创新互动提供制度、经费支持,使之有据可依。例如出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办法、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办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经费使用办法等等。各院系在学校的指导下,定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例如:以学科专业为单位,要求各专业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组织开展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创新创业等竞赛,对标部级或者省级比赛;与兄弟院系联合开展跨专业的学科竞赛、创新创意大赛、科技创新比赛等,既能促进学科融合又能在不同院系之间形成竞争。学校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奖励激励措施。从学生层面看,做好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活动记录,把参加次数作为奖学金等评优评先工作的重要加分项,有保送研究生资格的高校可以将科技创新活动获奖作为保研条件之一,学校可对学生参加竞赛获得的奖金给予配套奖励。从教师层面看,根据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的时间换算成相应工作量,并可按照一定比例抵充教学工作量;将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尤其是省级以上奖项作为职称晋升时的条件之一。

(三)优化指导教师队伍。从指导教师数量来看,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指导教师不足的现实问题有其客观原因,例如:教学、科研、职称晋升压力等,这些客观问题可通过激励机制解决。对于一部分个人主观原因,除了加大惩罚力度之外,更多需要从教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使命等方面入手,以此激发教师指导的原动力。从指导教师质量来看,部分不愿参与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的教师主要原因是自身创新能力不足,担心破坏作为教师的“权威”。高校应着重加强教师科技创新的培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双重措施提升。“走出去”指每学期定期选派教师到其他高校去学习、到校外科技创新企业挂职锻炼;“请进来”指聘请校外优秀创新指导教师到校挂职或客座教授、聘请科技创新企业老板或高管任职上课,以他们的实践经验和管理方法提升本校教师的科技创新指导能力。从辅导员作用发挥来看,辅导员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知心朋友”和“领路人”,其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引领、宣传和服务方面作用的发挥不容小觑。虽然辅导员本身非专业出身,不能对某项科技创新活动作出专业方面的指导,但是在学生非专业能力方面具有影响较大,如:情感、毅力、心理等。到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层次,参与学生专业能力和智力因素相差不大,此时非专业能力起到决定性作用,这类非专业能力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发展与专业能力同等重要。因此,可以在组建指导教师团队时实行双导师制,专业导师指导专业问题,辅导员导师指导非专业能力,双管齐下。

(四)营造浓厚科技创新氛围。从新生入校伊始,在新生入学教育环节加入科技创新教育内容,强调科技创新能力对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将自身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融入到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去。学校积极与社会主流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借助社会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在更大范围内选树科技创新成果优秀学生典型,用“造星”的形式创造出受高校学生崇拜的科技创新型“明星”,充分发挥朋辈引领效应。在校园内,学校可以通过学生科技创新风采展示、科技创新动漫创作等形式创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一方面举办专场讲座、学术沙龙、茶话会等形式,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向全校学生宣传科技创新相关知识,解读国家相关支持政策,并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宣传。另一方面,推动设立各种学术型协会,为协会选配指导教师并举办科技创新系列活动。通过学术型协会的建立,让不同年级、专业之间学生产生联系,既能够让不同专业的学生碰撞出火花,又能让高年级带动低年级形成传帮带的良性循环效应。

(五)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计划,要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设置创新创业学分。该学分可通过参加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活动或科技创新创业类课程获得,甚至可以将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与学历、学位制度挂钩,使全校师生重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文理渗透。学校在对理科学生培养的课程中增加文史类知识课程,在对文科学生培养的课程中增加自然科学类知识,文理渗透,取长补短;最后,增加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的开课数量和选修课范围,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研究专长、待加强知识点等自主选择学习课程。评价方式的改变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受中学阶段升学考试的影响,大学生对考试分数极为看重,而不注重教学过程的学习。大学创新创业类课程应摒弃用期末考试来评价学生课程学习好坏的评价方式,将评价重点放到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上来。另外,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践基地等方式实实在在的增加实践教学时间,使学生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理论知识,有固定场所检验自身的创新创意。在教学时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多设计启发性实验而减少验证性实验,充分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使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行之有效。

(六)保障实践场所易用性,加强经费支持。创新活动需要实践检验,在硬件完备的前提下,因配套管理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去探索知识,硬件再好都终将落满灰尘,无法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针对部分高校对实验室等实践场所管理问题,高校可以通过招募研究生或高年级学生做科研助理的形式,加大实验室开放时间和可以供学生自由使用区域范围;严格实验室设备、场地借用管理办法;加强实验设备使用培训,配备具备熟练操作方法的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做现场指导,在满足大学实践验证自身科技创新创意的同时尽最大可能降低实验设备损坏几率,以增加实践场所的易用性助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设立面向学生开放科技创新项目的实践平台,纳入到学校科技创能力培养委员会统一管理。通过该平台科技创新项目,有目的引导大学生向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方向开展研究,既可以保证学生接受学术前沿知识,又能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提供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对于有创新想法的学生,可将自身创意落实到书面文字,以项目书的形式递交给创新实践平台,平台组织教师对该创意评估是否可行,并联系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委员会争取经费支持,联系学院科技创新领导小组争取指导教师指导。最后,可将平台与实验室等实践基地设立在一起,既能降低运行成本,又能满足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需要。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国家社会前进的“发动机”,是学生自我成长的“助推器”。但是,人才的培养并非一面之力,能力的养成并非一朝之功。在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共识的背景下,高校应承担起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重任,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终将开出希望之花,结出胜利之果。

作者:甘万洋 田全喜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信息管理与统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