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洋经济发展应处理好七对关系

浅谈海洋经济发展应处理好七对关系

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是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党的以来,“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高质量发展”成为海洋经济建设的基本遵循。那么,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在何处?如何推进?本文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并阐释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处理好“七对关系”的观点。海洋作为“战略要地”,首先是巨大的资源开发基地:海洋生物资源——“海上粮仓基地”,海洋石油资源——“黑色能源基地”,海洋可再生能源资源——“绿色能源基地”,海水资源——“淡水资源基地”,海水化工资源——“原材料资源基地”,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战略资源基地”,海陆、海上、海底等空间资源——“生产生活基地”。海洋,还是气候变化的源地,是世界运输的要道,是国家安全的前沿屏障。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是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党的关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是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那么,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在哪里?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的特性包括6个方面,即高效性、协调性、创新性、平稳性、持续性、共享性。当前,推进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仍需直面挑战。如科技创新不足、开发方式粗放、协调和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处理好“七对关系”。

一、海洋经济发展与陆海统筹的关系

在陆域与海洋能勘探开发上,坚持海洋油气资源“储近用远”,加强海上风电布局管理;在海水淡化和水资源供给上,应尽快将海水淡化纳入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供给体系。用地、用海、用岛政策,应统一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在陆海基础设施建设上,做好多式联运,提高综合效益。推动陆域先进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应用到海洋经济,实现“引陆下海”。

二、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健全海洋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监管机制,完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损害赔偿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推行海洋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推广低碳、循环、可持续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推进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将海洋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海洋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经济优势。

三、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

严守资源开发上限,健全海洋自然资源资产监管体系,避免不可持续的开发利用行为。海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优化海洋资源配置,加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时序和结构的科学合理安排;健全海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价格形成机制和收益分配制度,提升海洋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四、海洋经济管理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政府要正确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保护环境等职能。既要充分发挥宏观政策平衡总量、优化结构、防范风险和稳定预期的作用,但也不能频繁施策、削弱市场调节作用,不缺位,不越位。管理部门应减少海洋资源型产品价格的干预,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防止供求失衡。推动建立海洋产权交易服务平台、信息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实现海洋各类资源与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为市场发展提供保障。

五、海洋经济发展中部门与地方的关系

要协调好涉海部门间的关系,统筹协调发展改革、科学技术、工业和信息化、财政金融、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国际合作等涉海主管部门,形成政策合力。理顺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责任,明确对各级政府的工作部署要求,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地方要结合自身海洋经济基础和资源禀赋,各有侧重、因地制宜地推动自身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中央宏观把握、地方各具特色的格局。

六、海洋经济发展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要全局谋划,整体推进。立足海洋经济整体发展,提升海洋的战略地位。制定全面覆盖海洋经济各个行业、部门、社会群体的发展规划。要局部示范,典型带动。发挥试点示范的作用,探索和吸取有益的示范经验。加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创新示范城市的统筹管理和政策协调,通过局部先行引领整体的进步。

七、国内与国际的关系

对外,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强海上互联互通,建立完善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平台和机制,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海洋经济合作架构,拓展蓝色经济伙伴关系,提高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理念的国际影响力。对内,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高效利用全球资源,推进海洋领域国际产能合作、技术输出和国际高精尖技术引进,推动海洋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在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无 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