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分析

互联网下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分析

【摘要】基于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得到了更好地发展,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农产品销售现状、“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销售模式的分析,指出相应的不足,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促进“互联网+”技术在农产品销售上的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模式

1我国当前农产品销售的现状

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下,国家大力扶持互联网经济,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提升农产品销售,使农产品销售模式逐渐从线下转变为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模式。同时“互联网+”网络平台可整合物流、金融、文化等各种资源,实现农产品产业链去中间化,提升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效率[1]。然而对于于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科学技术相对发展较慢,对于互联网接受程度比较低,不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地区的的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的重要性。

2“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销售模式

2.1产品资源整合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得到快速发展,农民可以借助网络销售平台农产品相关信息,消费者在此平台上选择自己满意的农产品并进行购买。而这种农产品网络平台销售的模式为农民、消费者搭建了沟通桥梁,促进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和销售,并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2]。

2.2产品平台化模式

各大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的发展,加速了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售地的流通,拓宽了农产品销售的渠道,打破了传统面对面交易方式的时空局限,解决了农产品销售流通过程中的梗阻,实现了农业市场与电商的互利共赢[2]。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上,做到农产品信息公开透明化,提供供求变化、价格波动等市场交易信息,加快了建立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生产体系,有助于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销售市场[3]。

2.3产品品牌化模式

加强农产品与包装设计的联系,促进农产品品牌专业化运行,这也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以专业的第三方主体运营,呈现农产品特色品牌,提高品牌推广投入,加快农产品品牌的宣传,进而促进农产品与当地特色文化习俗的融合。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重点突出产业链的规范性,加快统一采购、统一包装、统一运营、统一配送和统一售后等标准规划运作,为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也推动了农产品品牌的模式化。在“互联网+农业”背景下,推行农产品品牌化运作,也推动了消费者购买当地农产品,提高了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4]。

3“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销售面临的弊端

3.1农产品销售模式单一

农产品销售方模式比较单一且经常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比如地域、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而且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农村地区的农产品仍以线下销售渠道为主,这种情况经常使农产品销售面临滞销的现状[5]。农村地区对于“互联网+”销售模式的理解不够透彻,相关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在该地区发展滞后,对于农产品生产、销售等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比较低,导致农户难以实现对市场需求有效地预判,甚至出现与市场脱节的现象[6]。

3.2电子商务发展意识不足

基于“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为我国农产品的销售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然而农村地区对于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意识到农村产业升级的重要,从而导致农产品网络销售产业化程度低[7]。一是“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短板,存在着网络配套设施不足、对互联网销售平台不信任等问题,这些问题无形之中增加了网络交易风险,无法保证消费群体的利益,同时也为农产品电子销售行业的发展造成影响。二是农户缺乏相关电子商务操作技能以及对相关技术不够重视。虽然部分区域农业有逐渐向互联网销售平台过渡的意愿,但更多的是以传统生产销售方式为主。

3.3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

在“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销售对品牌有着较大的依托,而农户缺乏品牌意识会导致农产品在市场中的宣传力度不足,销售的价格也提升不上去。很多农产品缺少明确的定位,对于农产品附加值的挖掘不够深,导致农产品品牌的形象难以塑造[8]。因此,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打造具有自身特色农产品品牌,才能在品类繁多的农产品市场中脱颖而出[9]。

3.4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不足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目前处于发展阶段,所需人才缺口也在急剧增加,相关技术人才的缺乏,是阻碍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原因之一。农民对互联网的接受能力差、互联网意识薄弱,所以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和指导[10]。然而农村地区难以留住人才,专业人员不足,导致农村地区很难在互联网平台上真正地做到可持续的发展、经营和销售[11]。

4“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发展对策及创新

4.1完善体系机制,规范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农产品销售模式在不断地探索、创新和实践,而农产品的发展也需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的发展机制,不断发现和拓展农产品创新销售模式。一方面,当地应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机构和相配套的业务服务协调机构,通过制定标准化的农产品销售管理制度,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速发展[12]。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网络运营环境,对农产品销售平台运营环境进行规范,促进农产品销售渠道的信息透明化,使其向规模化方向发展[13]。

4.2打造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形象

促进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树立农产品品牌形象,提升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将地方特色引入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和销售的过程中,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品牌的创造和发展提供产品和技术上的支持[4]。在保障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打造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形象,提升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与说服力,并为农产品的发展起到良好的营销推广的作用[14]。在打造农产品品牌的同时需拓展农产品营销模式,目前基于互联网销售产品,使消费者可直接与农户进行农产品信息沟通,为农产品的销售增添新模式。而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淘宝、京东、拼多多和点筹网等销售网站都在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更多营销的模式,也在为打造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形象提供更多的平台。

4.3加强农业电商人才建设

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在不断影响着未来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的宣传和销售需要大量生产经营人才、管理决策人才和推广服务人才,因此需要重点开展针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培训,加强培养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运营人才,并且积极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子商务从业者返乡创业,鼓励当地青年人主动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共同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1]。

5总结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我国众多产业实现了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将农产品与地方特色习俗、文化等相结合,采用电子商务的模式进行销售,不仅拓展农产品销售的市场,改变了农产品传统销售的模式,而且促进当地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一定地推动作用。

作者:乔勤勤 赵晓 杜双艳 胡静德 王彩虹 张乐乐 刘艳红 刘生杰 单位: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阜阳师范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