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探讨

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探讨

摘要:产业结构优化一直是产业经济理论界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关于产业结构优化,在国内已形成大量文献。文章将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界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分析,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的定量研究作为主要分析脉络,对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包括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更深层次地了解产业结构优化的现有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希望能够为这一领域的后期研究提供一个参照平台。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高级化与合理化;影响因素;优化模型

一、引言

从经济学发展史进行考察,“产业结构”这一经济范畴,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才出现的新概念。当时日本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讨论中,用“产业结构”一词来概括产业之间的关系。后来随着对产业经济研究的逐步深化,产业结构的概念和研究领域也逐渐被界定下来。一般而言,产业结构是指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各产业之间的相关性及数量比例关系。而产业结构的变动取决于经济发展。在正常状态下,经济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具体表现为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和经济质量的持续提高。因此,反映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也呈现出从低层次结构到高层次结构的演化规律。而这种演化过程一般是自发产生的,如果能反过来通过调整和优化阻碍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就能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尽管中国产业发展高端化趋势不断取得突破,但产能过剩问题仍然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并未得到改观,产业发展整体上“大而不强”,要维持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依旧需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此看来,产业结构优化仍将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这也是产业经济理论界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之一。基于此,本文对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有助于深入了解产业结构优化的现有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动态,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思路和方向。

二、国内主要研究进展

国外有关产业结构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在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撰写的名著《政治算术》(1672)中能够找到有关产业结构的思想火花。而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产业结构一词随着改革开放才由西方引入中国。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产业结构的研究体系随着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而逐渐完善,研究内容和层次也不断丰富。对于中国而言,政府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占据了重要作用,因而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研究也比较多,总结起来可以归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产业结构优化内涵的界定;二是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和机制分析;三是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定量分析,包括对测度方法和模型构建的研究等。

(一)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界定

国内较早探究产业结构优化内涵问题的是周振华教授,他(1990;1992)认为产业结构优化是对国民产品供求结构的均衡状态的一种趋近,是一个“相对”且“次优”的问题。其中两个重要基本点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较低水准向高水准的发展过程,合理化则是指提高产业之间有机联系的聚合质量。随后,苏东水(2000)提出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更强调了其动态过程性。黄继忠(2002)则创造性地提出产业结构高效化的概念,将产业经济结构优化称为产业结构高效化,把产业技术结构优化称为产业结构高度化(或升级),并把产业再生产结构优化定义为产业结构合理化。随后还有更多的学者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补充。基于已有论述,以下给出相应的概括。第一,产业结构优化可总结为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动态过程。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第二,产业结构高度化可理解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形式的转换过程,强调产业结构的深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发展。第三,产业结构合理化可概括为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发展的过程,强调产业之间内在相互作用关系的协调性,促使资源在产业间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从而提高结构的整体运行质量。

(二)基于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研究

一切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国内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索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和机制。首先,技术进步作为创新激励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被认为是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原因。谭黎阳(2002)指出,技术体系的飞跃会催生新兴产业同时淘汰落后产业,促使资源向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流动,使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发展;同时技术进步会刺激产业发展中部门和企业间的竞争,进而使得相关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倚重技术创新,逐渐形成以新技术为核心的主导产业及产业群,使结构的整体运行质量有所提高,促进产业结构逐渐实现合理化。其次,资金和劳动力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会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决定性作用。丁一兵等(2014)证实,投资增加很大程度上会借助技术创新的机制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间接推动作用,并提倡放松企业的外部融资约束,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促使本国研发密集度更高、生产率增长更快的行业在总产出中的相对比重上升,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相反,若是资金的投入结构发生扭曲,则会阻碍产业结构优化进程(刘程等,2019)。而代谦等(2006)认为提升本国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改进人力资本积累效率,从而催生出更新、更先进的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此外,产业政策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也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李力行(2015)等人提出经济开发区的设立能够促进相应行业的快速增长,提高其在城市工业部门的份额,通过积累物质资本和吸引FDI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地区经济增长。毛军(2014)将研究聚焦于财税政策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证实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非线性影响效应。除以上因素外,还有学者关注到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跨国转移等开放经济下的新产物,会直接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裴长洪,2006)。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机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资本供给,增加我国现有的资金存量,积累产业结构升级所需资金的有效供给,从而促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二是通过技术外溢实现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进而促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黄日福等,2007)。综合来看,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受到了多方面因素和机制的作用,其中既有同国际上其他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一致的内在与外在因素,也包含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性和制度性因素。

(三)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定量分析

1.产业结构优化的测度方法产业结构优化测度问题属于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研究的核心,同时又是该理论研究的难点所在。从目前搜集整理的资料来看,学术界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测度研究主要从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两个方面展开。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测度。传统的度量方法一般有三种:一是Clark(1940)所定义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该指标为负向指标,值越小则代表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越高;二是Ch-enery&Robinson(1986)所定义的第二产业产值及其就业人数比重,但这一指标在工业化过程完成后明显趋于下降;三是国内学者在研究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时常用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这三种测度方法的共同问题在于,并未考虑到第二、三产业的结构变化对总体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因此,不断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徐德云(2008)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中第三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第一产业越来越小的特征,构建了产业结构升级指数:R=3i=1Σyi·i,1≤R≤3。R越接近3,说明产业结构高度越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此时经济水平很高。刘伟(2008)结合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内涵,将比例关系和劳动生产率的乘积作为产业结构高度的测度指标,即H=Σvit×LPit。当一个经济中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业所占的份额较大,它的产业结构高度值H就较大。付凌晖(2010)为解决传统度量方法以偏概全的弱点,设计了一种同时考虑三大产业增加值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度量指标:首先定义产业结构高级化角度值:θj=arccos3i=1Σ(xi,j·xi,0)3i=1Σ(x2i,j)12·3i=1Σ(x2i,0)12≤≤≤≤≤≤≤≤≤≤≤≤≤≤≤≤≤≤≤≤≤≤≤≤≤≤,j=1,2,3;其次定义产业结构高级化值:W=3k=1Σkj=1Σθj。W越大,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越高。此外,干春晖(2011)采用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作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度量指数TS。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测度。目前主要运用的测度方法包括:一是采用国际基准法和区际类比法(田新民,2012);二是采用产业结构泰尔指数theil,该指数反映了中国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及人员就业结构。若该值为0,表明产业结构处于均衡水平,反之则表明产业结构偏离均衡状态,产业结构不合理(袁航等,2018)。三是以要素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的耦合程度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刘程等,2019)。2.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构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常需要一定的理论模型作为支撑,综合已有文献可知,目前学者们比较常用的模型包括:基于投入产出法的计量模型(石奇等,2009)、多目标规划优化模型(牛鸿蕾等,2012)、基于非平衡面板、动态面板、固定效应等的回归模型(刘程等,2019;陆蓉等,2017;韩永辉等,2017)以及各类空间模型(彭星,2016;张浩然,2011)。其中,投入产出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社会各产业之间的复杂关系,并能通过数学关系表达出来,有利于优化模型的建立与求解,但是投入产出表一般五年编制一次,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而且由于数据的抽象性,使得优化出来的结构需要同被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多目标优化模型是指一组约束条件下,极大化(或极小化)多个不同的目标函数,当系统中设计两个或两个以上规划目标的决策问题时常常使用这种方法,有利于体现社会的均衡发展要求,但在实际应用时,一般会因为约束条件复杂而造成难以求得最优解的情况。后来流行并得到丰富的回归模型(包括线性、非线性、空间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两种方法的缺陷,并且每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学者们会根据实际问题配合不同的检验方法,增加了模型结果的可靠性,这也是目前比较主流,值得我们深入把握的模型。

三、结语

(一)现有文献的特点

结合上述研究成果来看,关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研究较多,并从各个角度出发,或研究当下比较新、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或探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其他因素的效应等。分析的层次随着整体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也在逐渐深入,使用的方法基本适用于所研究的主题,同时也符合当时的主流。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还逐渐融合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区域经济学、地理学、环境科学、政治学等。

(二)存在的不足

第一,在搜索的过程中,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相关的关键词较多,例如: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变动、产业结构升级等,而其中涵义一致的术语并未得到统一,如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基本一致;而涵义不同的术语却容易混为一谈,如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等。第二,相关文献大多局限于对产业结构优化某一方面的研究,如某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或产业结构优化对某一问题的某某效应等,对于两方面的互动关系和机制研究相对较少,尚未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体系。第三,早期研究方法大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后期则是定量分析占据多数,虽然这可以看作是一种进步,但是在后来的定量分析中很多文献仅以模型为主导,缺乏对论题的理论机制分析,或者缺乏经济学方面的诠释。

(三)有待进一步扩展的研究

一方面,要突出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特定背景,而不是将某一个国家层面的问题直接套用到地区层面,比如在研究产业政策问题时,要考虑该产业政策的实施背景,是整个国家层面还是地区层面,数据的获取是否能够继续往下细分等等,这都需要前期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和分析。另一方面,在从宏观角度聚焦产业分析的时候,还应该努力加大对微观层次的研究,包括对县、镇等区域内产业结构的更深层次的分析。

作者:章钰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