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新乡市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摘要:当前,全球制造业创新体系和创新模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过去的技术引进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顺应全球产业变革的趋势,加快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乡市制造业发展及创新能力的现状,存在创新投入资金不足、创新产出效益较低等问题,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上给出了对策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乡市;制造业;创新能力;政府;企业

0引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愈行愈近、蓄势待发,全球制造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为顺应全球制造业创新体系和创新模式的一系列变革,发达国家着眼于全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如美国积极构建制造业创新网络,英国加紧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积累了较强的产品和技术基础,成为了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创新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传统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亟需实现深刻转变。我国制造业要在未来全球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依靠过去的技术引进模式难以实现,这就要求人们顺应全球产业变革趋势,加快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新乡市是中原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而制造业是新乡市工业的传统支柱,也是规模最大的工业行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新乡市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1新乡市制造业发展态势

1.1部级、省级战略倾斜效应日渐增强。[1-2]近年来,新乡市相继获批了“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产业集聚集群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等多个部级战略规划平台,并相继荣获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佳平安城市、中国最佳生态宜居城市、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等荣誉称号。2020年,隶属于新乡市的河南电池研究院牵头的河南省动力电池创新中心、银金达新材料牵头的河南省功能高分子膜材料创新中心、卫华集团牵头的河南省物流装备创新中心等3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获正式认定。截至目前,全省共正式认定制造业创新中心10家,新乡市4家,与郑州市并列第一。众多的部级、省级战略向新乡倾斜,助力新乡市制造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1.2政府重要政策文件密集出台[1-2]新乡市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相继出台了《关于新乡市支持制造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新乡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新乡市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0年)》《新乡市食品制造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10项行动计划,《关于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动态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政策支撑体系的不断强化,推动了新乡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新乡市制造业创新能力地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新乡市制造业发展现状

2.1新乡市制造业发展概况。新乡市是中原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而制造业是新乡市工业的传统支柱,也是该市规模最大的工业行业。新乡市制造业产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制造业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不可复制性。截至2018年末,新乡市共有13324个制造业企业,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企业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24.1%、9.4%和6.9%。在工业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中,制造业占93.9%,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19.3%、7.5%和7.3%。

2.2“1333”新型制造业体系初具雏形。新乡市以郑洛新“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和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为契机,正在努力构建“1333”新型产业体系:一个支柱产业即装备制造业;三大优势产业即食品、纺织、现代家居;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即新型电池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电子信息;三大生产性服务业即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

2.3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8年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制造业增长8.2%,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9.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6.7%;传统产业增长7.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7.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7.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6%;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3.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0%;高耗能工业增长8.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5.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2.1%,利润总额增长43.6%。2019年大部分工业企业增加值略有减少,但仍处于增长趋势。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制造业增长9.6%,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8.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9%;传统产业增长5.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4.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8.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6.3%;高技术产业增长3.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0%;高耗能行业增长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8%,利润总额增长10.9%。

2.4产业聚集区发展良好。[3]新乡初步形成了以高新区为中心,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产业集群、数据产业集群、航空航天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等四个产业集群;中国电波科技城与新松机器人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汇智协同创新谷、3D打印产业园等四个辐射园区;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正在持续推进绿色纤维、电池及电动车、新能源汽车、信息通信、航空航天、动力电池、高端装备、智能家电等10个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建设。2018年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61.9%。2019年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7.7%。

3新乡市制造业创新能力现状

3.1创新投入状况。[4-5]创新资源的投入直接决定了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企业加大创新资源的投入力度,有利于企业顺利进行自主研发行为。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R&D)是衡量企业创新投入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2017年新乡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R&D)约为48.42亿元,次于郑州、濮阳、洛阳、许昌四市,位居河南省第5位,研发人员数量为11642人,次于郑州、许昌二市,位居河南省第3位。2018年新乡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R&D)约为41.31亿元,同比下降14.6个百分点,研发人员数量为9735人,同比下降16.4个百分点。2020年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研发数据呈下降趋势,全年研发形势尚不明朗。可见,近些年虽然新乡创新投入位居省内前5名,但却有下降趋势,创新投入力度有待加强。

3.2创新产出状况。[4-5]创新产出是反映创新能力大小的外在体现。专利申请数是衡量企业创新产出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2017年新乡市专利授权总量为4265项,次于郑州、洛阳、许昌三市,位居河南省第4位,但专利授权总量增长率为6.7%,位居河南省第13位,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为642项,次于郑州、洛阳二市,位居河南省第3位。2019年新乡市专利授权总量为7100项,次于郑州、洛阳二市,位居河南省第3位,同比增长66.5个百分点,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为516项,次于郑州、洛阳二市,位居河南省第3位,同比下降19.6个百分点。可见,近些年虽然新乡创新产出位居省内前5名,创新产出也呈增长趋势,但增长率缓慢,有效发明专利呈下降趋势,创新产出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3“高精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较少。高技术制造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中R&D投入强度相对高的制造业行业。因此高技术制造业产业在工业企业中占比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制造业的创新能力。2018年和2019年这两年间,新乡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平均增长约13%,而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恢复较快,高技术产业拉动作用明显。但据2018年和2019年最新数据显示,新乡市高技术产业仅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0%,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高技术产业占比明显偏低。

3.4技术人才短缺,创新动力不足。近日,《人民日报》对全国三省六市100家制造业企业进行调研,高达73.08%的企业认为,目前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最主要困难就是技术人才的短缺。河南省一直以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著称,高校教育资源的匮乏,直接导致了河南省高端技术人才的短缺,限制了河南省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新乡市是河南省的地级市,处于这样的大环境,高端人才产出更少,且新乡市制造业产业还存在人才发展机制不健全、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经费投入不充分等问题,导致对外来人才吸引力不高。“找不到、招不来、留不住”是新乡市制造业面临的“三难”问题。

3.5企业创新意识薄弱。制造业产业是新乡市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企业对自主创新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高端技术及设备长期以外来引进为主,“拿来主义”盛行,这就造成了企业自主创新意识薄弱。大部分企业高管创新意识薄弱,造成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战略性偏差,过分依赖外国技术和产品,以“购买”替代“创新”,为实现企业发展壮大,主要通过扩大再生产达到规模经济以获取利润,技术含量较低,没有研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

4提升新乡市制造业创新能力的路径

4.1政府应加大对企业创新资金的投入力度。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处于垄断地位,这使得政府将资金的投入力度大幅向国有企业倾斜,此外国家科技资源的配置也主要流向了大学和科研机构,这是企业想要自主创新却又无力改变的大环境。由于研发新产品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大,且回收周期较长,企业自身往往支撑不了高昂的费用,这就需要政府一方面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多层次的研发资金融资渠道,鼓励投资机构向企业提供自主创新所需的资金,另一方面加大对企业用于新产品研发的资金投入,提高产品研发创新能力。

4.2政府应打造“本地培养,外来引进”的人才发展模式。新乡市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科研环境,目前拥有9所本科院校和25所中等职业培训学校,总量位列全省第2位,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1位;拥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所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政府一方面应提供相应的创新平台和项目,支持本地高校、高职院校、企事业单位针对新乡市重点领域的龙头企业开展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行动计划,精心培养一批制造业急需的基层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另一方面要打造优质的人才引进渠道,鼓励本地高校、高职院校、企事业单位提供专项资金来积极引进海外留学人才,并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竞争和评价机制,做到“能引进来,还要能留得住”。

4.3政府应将智能制造作为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主要抓手。[6]近年来,智能制造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快速发展,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乡相继引进了一批大数据、智慧城市、3D打印等重点项目,如华为新乡云计算数据中心、中原智能社会大数据基地等,为智能制造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新航集团、豫飞重工、卫华起重等企业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初显成效。但是目前新乡市大约85%的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智能制造整体水平不高。政府应从三个方面做起:1)使企业对智能制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很多企业对智能制造的内涵理解有偏差,简单认为购买几套先进设备,使用几台机器人就是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是对企业管理模式、服务模式、研发模式等全流程的改造提升。2)分层推进企业智能化。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企业智能化发展的方案是不同的,首先应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纺织、现代家居、电池及电动车、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进行推进,在这些重点行业树立一批智能化示范企业,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化模式,加快复制、移植和推广。3)构建智能制造生态体系。积极引进国外成熟的方案和平台,引导龙头企业发展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降低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成本,构建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云服务为核心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

4.4企业应高度重视CEO个人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7]公司高管即CEO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者及实施者,他们的眼界、卓识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技术创新的程度,甚至决定着企业的盛衰。CEO作为企业的高级管理者,重大决策的制定者,他们必须具备广阔的眼界,卓越的能力和过人的胆识。企业在培育及选聘CEO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应将是否具有丰富的职业经历看做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有丰富职业经历的CEO有着独特的处事方式、世界观、价值观,比长期从事某一单一行业的CEO会有更多的决策经验、人脉资源,创新性思维也会更强,对于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会做出更多贡献。2)具有海外职业经历的CEO要优先选聘。具有海外职业经历的CEO,拥有全球化的视野,能使企业了解全球最新的制造业变革动态,保证企业在技术上的创新有一个正确的大方向。另外,只身一人在海外打拼造就了他们较强的抗压、抗挫能力,所以他们勇于挑战那些高风险的技术创新项目,并能够承受技术创新带来的短期失败,减少短视行为。

4.5企业应提高自身创新意识。绝大多数企业自身创新意识薄弱,“拿来主义”盛行,提高企业创新意识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企业应从以下两方面提高自身创新意识。1)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企业应突出重点,抓住企业在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重要环节,不断开展重点环节的创新工作,做到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从经济和政策上给予高端技术人才、创新型人才、创新团队等非常大的激励和支持。加大创新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深入宣传创新的典型人物、好方法、好经验,尽量做到企业内人人皆知,行业内纷纷效仿,将良好的舆论氛围营造好,提高员工整体的创新意识。2)要尊重员工个性。具有较强自主意识的员工主动性和好奇心较强,进而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企业应在自愿的原则下,鼓励员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喜欢的创新方向、事物和领域,兴趣可以让员工忘我的工作,将苦转化为乐,提高创新效率,所以企业应注重员工兴趣、个性,不能抹杀员工的工作个性,否则整个企业会失去创新的动力基础。

4.6企业应提高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是企业发展的有力武器,企业创新发展“长周期”依赖于基础研究催生出重大技术创新。大多数企业热衷于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而不愿从事基础研究,这就导致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不足。虽然近年来新乡市提高了对制造业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但基础研究投入占R&D经费的比例偏低,且企业的R&D投入与郑州、洛阳及省外一些发达城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企业应以其他发达城市为目标,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力度。另外企业还可以建设重点实验室,引导和支持科研人员进行基础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也可以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共同攻克基础研究项目。

作者:杨龙江 单位:河南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