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评估范例

技能评估

技能评估范文1

 

河流是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量评估,有助于全面认识河流的价值,并且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和科学管理整个流域提供决策依据。大汶河位于黄河下游右岸,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南麓,是黄河下游的最大支流,其服务功能和开发利用的状况将直接影响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对其功能进行评估有利于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科学合理地评估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使大汶河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服务。文章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基础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对大汶河河流生态系统部分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进行定量评估,并得出相应结论,以期为开展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的同行学者提供参考。   1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1研究区域概况   大汶河又名汶水,简称汶河,是山东省名川之一,黄河下游的最大支流。大汶河主流起源于淄博市沂源县松固山南麓的沙崖子村,汇集泰山山脉以南、蒙山山脉以北诸水,由东向西流经莱芜、泰安、济宁的8个县(市、区),在东平县马口入东平湖,再由东平湖清河门出湖闸入黄河,主要支流有嬴汶、石汶、泮汶、柴汶、漕河和汇河。大汶河源头至入湖口全长208km,自然落差362m,总流域面积8536.5km2,其中,在泰安市境内流域面积6093.2km2。大汶河流域内包括淄博市、莱芜市、泰安市、济宁市、济南市等5个地级市,主要流域在泰安市。   1.2数据来源   利用《大汶河志》和相关地方部门(如旅游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局、水利渔业局和河道管理局等)及中国价格信息网、中国水网和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统计资料,收集大汶河流域水供给、水力发电、内陆航运、水产品生产、旅游等各类统计数据,对研究河段2010年的河流服务功能进行评估。   2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划分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1]。它不仅包括各类生态系统为人类所提供的食物、医药及其他工农业生产的原料,更重要的是支撑与维持了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2]。对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是评估或计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3]。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始成为一个科学术语及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分支。1977年,Westman提出了“自然的服务”概念及其价值评估问题,Costanza等人的研究将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研究推向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并取得了显著进展。Costanza综合了国际上已经出版的用各种不同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研究结果,将全球生物圈分为16个生态系统类型,并将生态系统服务分为17种类型,在世界上最先开展了对全球生物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这是目前最有影响的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结果。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有关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生态效益的价值理论及评估方法等开始被引入国内[4]。一些学者参照Costanza等人的研究基础与方法对水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效益进行了分析与评估[2,5]。文章参考借鉴国内外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类方法,根据水生态系统提供服务的特点,将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具有直接使用价值的产品生产功能和具有间接使用价值的生命支持系统功能两大类,其中,直接使用价值又包括直接实物价值和直接服务价值,具体包括水供给、水产品生产、水力发电、内陆航运、休闲娱乐、调蓄洪水、贮水、气候调节、河流输沙、净化环境、碳固定、提供生境等12项功能。   3大汶河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根据所研究河段的特点并且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技术原因等,同时参考已有研究[6-9],文章仅对水供给、水产品生产、水力发电、休闲娱乐、调蓄洪水、贮水、河流输沙、净化环境、提供生境等9项功能进行评估。   3.1直接使用价值   1)水供给功能价值。水源地的水资源是全流域重要的淡水供给源,为全流域提供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以及绿化用水等。河流水供给功能的评估可以利用市场价值法,其计算公式为ni=1ΣQi•Pi(i=1,2,3,...,n)式中,V1为水供给功能价值Qi为第i种用途的水量,Pi为第i种用途水的市场价格。大汶河流域的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水力发电这两个用途。根据《大汶河志》,全流域水库拦蓄和引河扬水站提引水量共8.22亿m3,水电站正常年份发电量为140万度,农业灌溉的水费为0.356元/m3[10],根据山东省物价局、水利厅批复的水费价格,水力发电的水费为0.03元/度。由此计算可得,水供给功能价值为29267.40万元。   2)水产品生产功能价值。运用市场价值法计算水产品生产的经济价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V2=I2式中,V2为水产品生产功能价值,I2为水产业产值。研究河段的水产品生产主要是以大汶河为主要水源的东平湖水产养殖。根据东平县政府办公室提供的资料,2010年东平湖水产业产值为86400.00万元。   3)水力发电功能价值。河流的落差形成了丰富的势能,水力发电是该能量的有效转换形式。发电价值用市场价值法计算,计算公式为:V3=Qa•Pa式中,V3为水力发电价值,Qa为电站的年发电量,Pa为单位电的市场价格。根据《大汶河志》,大汶河流域内水电站主要是水库水电站和河道水电站两部分。水电站正常年份发电量为140万度,单位电的价格按居民用电电价0.55元/度计算[11],由此可得,大汶河水力发电功能价值为77.00万元。   4)休闲娱乐功能价值。运用市场价值法计算休闲娱乐的经济价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V4=I4式中,V4为休闲文化功能的经济价值,I4为流域已建水利风景区旅游直接获得的收入。研究河段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以河流为依托的东平湖景区。根据东平旅游局统计,2010年东平湖景区旅游年纯收入12700.00万元。#p#分页标题#e#   3.2间接使用价值   1)调蓄洪水功能价值。调蓄洪水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河流湿地具有巨大的渗透能力和蓄水能力。由于湿地植物吸收、渗透降水,致使降水进入江河的时间滞后,入河水量减少,从而减少了洪水径流量,达到削减洪峰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河流上兴建的水库也起到调节洪水、减少灾害的作用。运用机会成本法计算调蓄洪水的经济价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V5=S5式中,V5为调蓄洪水功能的价值,S5为可避免的经济损失。根据《大汶河志》,若出现标准洪水,受灾面积将达1307.1km2,受灾人口达171.26万人,经济损失可达33.27亿元。因此,大汶河调蓄洪水功能价值为332700.00万元。   2)贮水功能价值。河流除了为人类提供可用的水以外,还是一个天然的容器,起到存贮水源、补充和调节周围湿地径流及地下水水量的作用。这种功能类似于天然的湖泊,但是它的跨度和可供给范围远远大于湖泊,并减少了许多水库等贮水工程和引水工程的建设。贮水功能价值利用替代工程法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V6=Qb•Pb其中,V6为贮水价值,Qb为河段潜在的贮水量,Pb为这种潜在水量的获得成本(单位蓄水量的库容成本)。根据河流的特点,对供水功能的利用只是其服务功能的一部分,因此,应在保证其他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进行评估。由国际大坝组织的生态用水不低于水资源总量的30%的理论可知,贮水量为多年平均河流年径流量的70%[6]。大汶河年均径流量为18.83亿m3,取其70%,则贮水量为13.18亿m3。单位贮水价值,取每建设一单位库容需投入的成本0.67元[12]。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计算可知[13],2010年比1999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2%,由此推算,取单位蓄水量的库容成本0.82元,大汶河贮水功能价值为108076.00万元。   3)河流输沙功能价值。河流输沙是指河水运移泥沙、冲刷河床上的淤积物、疏通河道的作用。河流的输沙为河道进一步泄洪、排水提供了条件。采用替代成本法对其价值进行计量,输沙功能的价值计算公式为:V7=Qc•L式中,V7为河流输沙价值,Qc为河流年均输沙量,L为人工清理河道成本费用。据临汶水文站观测,大汶河年均流量39.2m3/s,年均输沙量196万t。采用替代成本法对其价值进行计量,人工清理河道成本费用3.1元/t[2]。同样,使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调整,可得大汶河人工清理河道费用为3.8元/t,则其河流输沙功能价值为744.80万元。   4)净化环境功能价值。河流生态系统能够通过稀释、吸附、过滤、扩散、氧化还原等一系列物理和生物化学反应来净化由径流带入河流的污染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净化功能的价值公式为:V8=Qw•Pw式中,V8为净化功能价值,Qw表示净化能力下降而减少的污水处理量,Pw为污水处理厂处理单位成本的价格。根据泰安市环保局统计年报,2010年注入大汶河流域工业废水排放量3987.30万t,生活废水排放量9586.17万t。污水处理费标准为,工业污水处理费0.8元/m3,居民生活污水处理费0.7元/m3[14],据此可计算大汶河水质净化功能价值为9900.16万元。   5)提供生境功能价值。各种水体与湿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野生生物的栖息地或避难所。提供生境功能的价值公式为:V9=Ma•Sa式中,V9为提供生境功能价值,Ma为单位面积土地的效益价值,Sa为提供生境的面积。根据Costanza等人的研究成果,沼泽或泛滥平原提供栖息地或避难所这一服务功能的年生态效益为439美元/hm2[15],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计算可知,2010年比1997年美国消费物价指数上涨了31.08%[16],由此得知,提供生境的年生态效益为575美元/hm2,折合人民币3892.98元/hm2(以100美元兑换人民币677.04元计算),根据《大汶河志》,大汶河水域4782.19hm2,可得出河段提供生境价值为1861.70万元。   4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大汶河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直接使用价值为128444.40万元,间接使用价值为453282.66万元,间接使用价值是直接使用价值的3.5倍,总价值为581727.06万元,相当于2010年泰安市国内生产总值的2.91%。在对大汶河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中,调蓄洪水功能的经济价值最大,占总经济价值的57.19%,水力发电功能的经济价值最小,只占总经济价值的0.01%(见表1)。各项服务功能价值量由高到低排序为调蓄洪水、贮水、水产品生产、水供给、休闲娱乐、净化环境、提供生境、河流输沙、水力发电,这说明大汶河河流生态系统在调节洪水、减少和防御洪涝灾害、保护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另外,由于数据的不可获得性及方法不成熟等原因,这里对于气候调节、碳固定等功能未作评估,导致评估结果可能偏小,在应用本研究的结果时应予以考虑。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的最终目的,是预测河流生态系统发生某种改变时,它为人类提供的各种服务功能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从而为河流的开发和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17]。因此,对大汶河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将为大汶河的开发利用及其管理提供参考和比较的依据,为实现河流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保证。

技能评估范文2

1.1行为层

在实际岗位工作中,依据受训人员培训后的行为变化,判断所学知识、技能对实际工作的影响程度,这就是行为层评估。考查培训效果的过程中,行为层是一项最重要的测评指标。对行为层进行评估,往往是在培训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在培训前后对受训人员的行为差别情况,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通过上级、同事、下属或客户等对受训人员运用培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情况进行观察。对行为层进行评估通常情况下会涉及受训人员的主观感觉,对于受训人员培训前后的行为变化等,下属和同事往往会进行对比。

1.2效果层

对受训人员的行为效果进行评估,这是将评估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就是说,企业将重点考核培训对经营成果做出的贡献程度,考核指标主要涉及事故率、生产率、员工流动率等。通过分析这些组织指标,便于企业了解培训产生的收益。

2、准确评估培训的效果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

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洛丝特提出了一些建议:①在培训课程结束时,请受训人员填写相应的评估表。②让受训人员在开始培训之前谈谈希望学到什么。当培训结束时,让他们对自己提出的学习目标进行回顾,同时对学到的什么进行讨论。③让受训人员通过不断的提问,阐述对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将这些概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④通过小测验对讲完的每一项新技能或新概念进行测试,确保这部分内容被每个受训人员所掌握。⑤对培训结果进行回顾,让受训人员对取得的培训成果进行证明。⑥培训结束后,让受训人员在5-10分钟的时间内书写如何运用培训成果,以及何时用。⑦对员工的工作情况,以及使用新知识、新技能的情况进行观察。⑧对培训前后员工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⑨让受训人员写下在工作中哪些培训内容最有用,哪些培训内容最没用。⑩给受训人员安排一项工作任务,要求他们使用新知识和新技能。任务完成后,与每位受训人员进行交谈,指出存在的不足,同时加强学习。

3、评估和反馈培训效果的方法

作为完整的职业培训,评估和反馈培训效果在培训过程中作为重要的环节,通常情况下,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完善培训的内容,调整培训的模式。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存在一定的难度,企业在评估过程中受人力、物力、财力的影响,企业只在反应层和学习层进行培训评估,根据新的质量体系管理要求,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培训评估。结合上述理论,本文加大了以往培训工作的估力度,同时应用了新的方法:

①培训结束后,通过不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反应层进行评估,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培训科目、教员、收获大小等,在上述方面要求反应层做出真实的评价。

②根据培训的内容在培训结束后,对学员采用笔试或者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相应的考核,对于培训效果通过成绩进行评价。

③组织教员和学员在培训结束时,针对培训的内容和收获展开讨论和总结,学员之间彼此交流培训的心得,同时为今后的工作制定行动计划,例如在培训过程中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对于收获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在工作中进行实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加的完美,最后要求参训人员写出相应的思想总结。

④通过回任工作考核的方式对行为层进行培训。对于接受培训的人员,在其回到工作岗位半年之后,随机选择一些参训人员进行考核。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检验培训效果通常情况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参训人员回任后的工作表现。通过采用实地考察法,同时结合问卷调查法对回任人员进行考核。培训部门派人采用实地考察法对学员所在的工作部门进行实地考察,通过提前设计考察表,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采用直接领导对其进行口试的方法评估,同时对该员工的领导、同事,以及本人等进行沟通和交流,进而便于了解其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情况,同时详细地了解其回到工作岗位上的实际表现。对于问卷调查法,在进行调查过程中,调查对象包括:员工本人、同事、上级、下属等;考核内容主要涉及:思想方面的进步情况,有无改变工作态度和作风,是否提高了业务能力等。

⑤结束培训评估后,将评估结果在与上级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沟通。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让企业的管理层、人力资源开发人员、员工的直接上级和员工本人了解培训评估结果。通过了解培训评估结果,管理层重新设计或调整培训项目中不足的部分。

技能评估范文3

在21世纪的今日,医学教育对医学生的训练不再只着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是要求其具有医疗技术、执业能力、职业精神等综合能力。在临床教学中,为了有效评估医学生的综合能力,近年来国内的医学教育工作者引进国外现行、有效的评估工具———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evaluationexercise,Mini-CEX),并推广到国内医学院。Mini-CEX是美国内科医学会(AmericanBoardofInternalMedicine,ABIM)根据美国医学继续教育认证委员会对住院医师的6项核心能力发展并推荐的一种评价住院医师临床能力的评估工具[1]。评估项目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医德医风/医患交流、临床诊断/治疗方案、整体评价等能力考核[2],主考医师除了观察和评价住院医师的知识、技能、态度外,考核过程中主考医师还能给住院医师实时反馈。临床教学应用Mini-CEX不但能完善考核评估的科学性和可信度,更能提高学习进修的积极性和培训的成效。我院急诊医学教研组亦引进Mini-CEX的相关理念和实施策略,应用于医学生规范化培训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1教学要求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是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急危重症医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急危重症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和诊疗技术,是一门跨专业、跨学科的临床学科。该学科涵盖各临床科室的急症、危重病、危重症监护和院外各种突发环境下的紧急医疗救护、创伤及中毒、急诊医学管理等。由于其涉及的相关领域宽,具有横向整合各临床学科的特点,因此要求医学生不但能掌握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医学生能运用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的方法和技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1.2具体应用方案“实时反馈”正是根据教学要求围绕考核病例,提高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实施流程:给予医学生建设性的反馈(5~10min),其内容包含医学生表现优秀的方面、需改进及注意的方面,灌输急诊理念、中西医结合思维,并提供学员继续学习的方向、最新医学进展,以达到教学及评量的目的。

1.3教学优势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专业的临床医学教育具有浓厚“师徒制”特色,这同Mini-CEX一对一的评估和教学方式有相通性。主管医师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医学生对患者进行的医疗行为,立即发现问题并能给予及时的指导,透过实时反馈,可巩固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并提高体格检查、沟通技能和专业态度。因此较传统临床技能考核更具合理,真正达到以考促学,提高临床能力的目的;较传统灌输式教学更能调动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在教学考核中的应用

2.1具体的考核流程一次Mini-CEX测评大约需要20~30min,由已接受培训的主考医师负责,通常在每月的最后一周进行。在主考医师直接观察下,医学生进行相关的病史询问、重点式的身体检查,或是在检查后告知患者可能的诊断及相关之治疗(15~20min)。而主考医师在旁直接观察受试医学生与患者的互动后,立即给予医学生建设性的反馈(5~10min)。评量结束后,主考医师需将此次评估所花的时间及评语简单地记录于评估表中。

2.2考评指标根据2001年美国内科医学会(ABIM)修订的Mini-CEX评价量表,包括以下7项:医疗面谈技能,体格检查技能,专业态度,临床判断,沟通技能,组织效能,整体临床胜任能力。Mini-CEX评估采用3等级、9分制评分。1~3分为未符合要求,4~6分为达到要求,7~9分为优秀[3]。

2.3Mini-CEX教学考核优势①Mini-CEX考评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可广泛应用于病房、门诊、重症监护室和急诊等多种环境,有利于全面考评医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实际的临床处置能力[4]。对于急诊、重症监护室而言,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实施,考评可以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利用真实患者对医学生的某一方面能力作出测试,由主治医师作为观察者给予打分,因此考核更具灵活性。②传统的笔试、问卷、病例分析等考核方式并不能真实全面地反应一个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在临床实践工作中评估医学生临床能力则是比较理想的评估方法[5-6]。在急诊学科方面由于患者真实性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医学生完成操作的质量,而Mini-CEX作为一套具有教学功能的测评工具,则能多次观察、评价医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从而能更准确地评估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我们认为Mini-CEX不仅有利于科学考评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还有利于全面了解其医患沟通技巧等医学人文综合素质,是一种灵活、有效的实训和考核方法。

3教学应用的成效

技能评估范文4

关键词:二手车出口职业教育二手车鉴定评估能力

一、研究背景

伴随中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长和国家环保政策实施,国内二手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展,二手车销量增速放缓。二手车出口不仅盘活国内商品车存量、加速老旧汽车流转、而且缓解环境污染进而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及辐射城市汽车保有量大,两地均为中国的汽车制造大市,以二手车出口为着力点,拉动西南汽车消费势在必行。为了维护我国国际形象和促进出口业务良性循环,必须严格出口二手车鉴定工作。职业教育对标国家和行业标准,将其融入学生技能培训中,采取校企合作共育模式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提升出口二手车鉴定评估能力,助力我国二手车出口业务开展。结合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通过前期对四川省36所中高职院校进行走访调研。发现目前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院校都把《二手车鉴定与评估》纳入课程体系当中,该课程内容主要结合GB30323-2013《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和GB7258-201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等国家标准和规定,开展二手车合法性辨别、二手车手续检查、静态及动态检查、车辆价格评估及二手车报告撰写的工作。传统授课中采用的方式为理实一体教学,通过在前期学习《汽车构造》等专业课程后,学生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基本能完成二手车车况鉴定与价格评估,为后期顶岗实习奠定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相关内容及行业、国家标准都发生了变化,如2019年由中国标准化协会(CAS)起草的《二手乘用车出口检验规范》等。国家政策倾斜引导、二手车市场和行业的变化给职业教育一个信号,只有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师能力和坚持顺应市场需求的课程改革才能让职业教育“顺发展、强队伍、优出口”。我国二手车市场起步晚,但从几年来二手车交易量和产值看来,二手车市场发展迅猛且市场前景可观。2014年我国出台了第一个二手车评估标准规范,《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虽然对二手车评估进行指导,但是评估方法未得到细化,且市场执行力度较弱,导致同一台车在不同的评估机构或不同的评估师鉴定后评估差异大。由于二手车为非标产品,对于评估人才要求甚高,例如职业道德素养、车辆知识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区标准的解读。目前二手车评估人员还是以非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或者二手车经销企业员工,难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公平、公正。目前中国标准化协会组织等行业组织起草的《二手乘用车出口检验规范》、《二手载货汽车及挂车出口检验规范》两项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正式稿即将出台。指导性文件的出台,可在一定层面上规范二手车出口从业人员的鉴定评估工作,保证出口车辆的品质,维护中国国际形象。

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课程改革意义

二手车出口是汽车产业转型的关键举措之一。但是现实中依然存在部分限制二手车顺利出口的不利因素。诚信机制的缺失、市场从业者职业能力和素养层次不齐、车况检测仪器普及度低导致鉴定结果不准确等等,多种问题叠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的发展。作为汽车类职业教育一线的高校,为新兴的二手车出口市场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二手车鉴定评估师势在必行。学生通过系统的汽车构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以及车辆性能判定知识学习,熟练使用现代化智能型鉴定检测仪器、掌握对于出口国二手车准入标准的识读、熟练使用英语日常沟通和掌握汽车类专业英语学习等技能,保证二手车出口业务顺利实施。通过对照国家二手车出口标准并重新梳理二手车鉴定技能点,建立西南地区职业院校与二手车出口企业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联盟,并在该联盟的基础上提升教师团队进而反哺整个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科课程实施,为西南二手车出口夯实技能人才基础。从西南地区已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点,与成都地区已获得出口资质认证的二手车出口企业进行“跨地区、跨学院”的共享型校企合作模式,形成“点-线-面”结合校企联盟。此基础上在高校中开展《二手车鉴定与评估》课程改革和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建设,培育出顺应时展和符合市场需求的“明政策、识法规、懂技术、会业务”新型二手车鉴定评估人才。合格的二手车评估人员进入二手车出口检测、二手车车况评估岗位,保证车况透明、公开、公正,为助力西南地区二手车出口提供评估人才培养保证。

三、具体实施方案

3.1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育人才

搭建共享型校企合作平台。利用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为成都市汽车类职教集团理事单位的优势,召集已获批二手车出口资质的5家企业与集团中有意开设二手车鉴定专业方向的高校完成共享型校企合作平台搭建。成渝地区的部分高职院校等进入“双高”计划的高职学院在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方面具有很大的办学优势,同时也涌现出如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国际项目引领和校企合作方面发展迅猛的年轻高职院校。二手车出口这一产业虽然才刚刚开始萌芽,但依旧许多资本和知名企业早完成产业布局,例如成都地区获批出口资质的精典汽车、重庆地区的力帆汽车等。通过搭“跨地区、跨学院”的校企合作平台,将成渝两地的出口二手车产业与职业教育的主体相互融入形成一个固定且包容开放的系统,建成“课程共建、人才共育、效益共创”的多元共享共赢产教融合新生态。

3.2师德为先、大师引领、创新发展

坚持育人为先。三全育人,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围绕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组建教学创新团队,外引大师、工匠领军人才,内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通过共享型企业高校合作模式,给予教师到相关企业脱产学习、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的“青蓝工程”师傅徒弟结队提升计划等措施,将职业教育教师培育既懂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的教育者,又精通行业技术与实践操作的执业者。

1.坚持育人为先,打造创新教学团队

以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开展“四史”学习知识竞赛、挖掘身边感人事迹等活动营造学习氛围,教研室每周固定时间组织政治理论学习,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把握正确办学方向、提升教师政治素养;开展信息化教学竞赛,不断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契合度,研究思政元素与二手车鉴定课程内容结合,申报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打造典型案例,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提升教育成效。

2.坚持大师引领,优化教学团队结构

引进全国技能大师、技术能手、劳动模范等高技能人才引领团队前进方向。内培二手车鉴定领域专业带头人,聘请宏盟二手车、白家二手车等成都二手车龙头企业资深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开展校企双向交流活动,优化教学团队结构。通过持续参加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全国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技能大赛、境外学习交流、申报科研课题等方式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3.坚持校企合作,建立双师实践基地

与成都市交管局。成都市汽车产业研究院、西华大学、宏盟二手车、北京物研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市二手车行业协会等单位共同组建二手车领域双师型实践基地。开展教师企业实践活动,进一步落实教师轮岗要求,拉近课堂与市场的距离,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把握二手车行业发展方向,练就二手车评估火眼金睛。建立四川省二手车鉴定大师工作室、成都市名师工作室带动团队创新发展,依托大师工作室提高教师在二手车鉴定与评估领域的技术技能,名师工作室带动团队教育教学理念创新实践。

3.3面向实践、参考标准、强化能力

顺应市场需求型课程改革。根据《二手乘用车出口检验规范》中规定,出口二手车除了执行GB30323-2013《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外,还需进行仪器设备检查,形成一套“人工检查+仪器设备检查”相符的车况鉴定标准。

1.精准车况鉴定——使用现代化车况

鉴定仪器。《二手乘用车出口检验规范》明确要对出口二手车必须执行行车制动、驻车制动、前照灯和转向轮侧滑测试,为了保证出口二手车质量、维护我国国际形象,我们应该严格把控出口关。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多查阅我国的主要二手车出口国家对应的二手车法律法规和进口车准入要求,并将车况检查项目和检测标准落实到平时授课过程中。对于大型设备仪器可以采取校企共享模式,例如可用于事故车辨别的车身电子测量仪、底盘测功机、汽车空调性能检测仪、汽车尾气分析仪等。通过整合资源、校企合作制度,提高校企双方设备、场地使用率,为鉴定评估学习提供充足的硬件支持,同时通过先进仪器使用也保证了出口产品的质量。

2.课程融合创新——融入对外贸易相

关知识使用中英双语教材与授课。从国家层面上一直在落实二手车出口手续精简,但实际二手车出口的业务流程非常复杂。主要涉及到公安过户、转移登记、第三方机构车况检查、打印许可单、报关、注销和物流环节,以上技能均未在原本《二手车鉴定与评估》课程中涉及。为了职业教育产出的学生更加符合岗位、市场要求,课程内容也继续大刀阔斧的改革,融入更多的与出口二手车相关知识。另外传统二手车市场从业者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对于出口目标国的法律法规、税费和官方语言均不通,而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则具备以上能力要求。变传统的课本和普通话教学为中英文对照课本,再加双语教学,可初步减小贸易出口国的各类差异。通过系统的学习,让学生不仅能评估车辆,还能顺利进行与外国人士交流和贸易。相信这样的课本和授课方式的改革在整个国内职业教育中都是罕见的,相信如此大力度的改革势必为西南二手车的出口在语言关和政策关找到解决方案。

3.双创融入课程——挖掘二手车评估

贸易创新如何让二手车出口贸易更加“个性化、国际化、互联网化”是健康发展二手车出口贸易需要解决的问题。日本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之一,在二手车流通领域的“互联网+”拍卖模式非常值得借鉴。目前我国的优信二手车、汽车之家等知名企业纷纷开始将VR技术应用在二手车上。二手车出口贸易的开展需要突破时空限制,让远在地球另一地方的人也能“看得见、摸得着”二手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入双创元素,打造不一样的西南二手车出口鉴定方式。让二手车出口鉴定服务更加“评估报告VR可视化、评估结果数据化、买卖诚信合作”,保证二手车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为打造为西南地区汽车产业升级提供契机,借助成都为二手车出口试点城市和二手车存量大等优势,综合重庆市汽车产销两旺、龙头企业已成功摸索出二手车出口贸易的有利条件,双城共同协作盘活两地汽车产业,进而“从点到面”带动西南地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职业教育的参与者,只有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从思想上树牢培养二手车鉴定诚信人才观念,通过共享型企业高校合作模式探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二手车鉴定产教融合新生态。让职业教育培养的新型二手车鉴定评估师严格执行车况鉴定,让职业教育助力西南二手车出口,让职业教育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林旭,罗煜林.近年中国二手车市场数据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河北农机,2019年第04期.

[2]宋佳丽.建立健全二手车经营体制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7年第23期.

[3]武秋丽,王潼,张亚萍,高勇.国外二手车评估体系对我国的启示[J].汽车工业研究,2013,4:11-15.

[4]李任龙.基于灰色理论的二手车市场发展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5.

[5]曹文博,穆雨.国内外二手车评估体系的比较[J].企业导报,2014,01:92.

[6]杨益平.浅谈二手车鉴定与评估.[J]科技视界,2015,24:243.

技能评估范文5

[关键词]老年人保健服务;医护疗养所;安全;数据收集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研究对象

2016年4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老年护理院实名制行业交流微信群”中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资质的12家老年护理院管理者12名进行深入访谈;访谈对象分别来自北京、杭州、长沙、广州、江苏、重庆6个省市。1.1.2纳入标准(1)老年护理院运行2年以上;(2)担任老年护理院管理工作1年以上;(3)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清晰,自愿参与本研究。

1.2方法

1.2.1资料收集

借助微信视频语音同步交流媒介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主要内容包括:(1)机构基本情况(机构性质、床位数、入住率、入住老年人自理能力情况);(2)贵院在患者安全照护方面的管理体系主要有哪些?您认为老年护理院在患者照护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哪些安全问题?为什么?(3)在您管理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关于安全照护的问题,您认为目前老年护理院对患者的安全照护管理制度存在不足吗?具体有哪些方面。研究者与受访者约定时间进行一对一微信视频访谈,访谈前由研究者向受访者介绍此次访谈的目的、意义及录音记录方式,承诺对个人信息保密,建立知情同意的信任关系。每次访谈20~30min,根据访谈的具体情况调整,对获得的重要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增加准确性。按信息饱和原则,样本量的确定以资料重复出现、不再有新的重要主题呈现为资料饱和、结束访谈的标准。

1.2.2资料分析

每次访谈结束后24h内将录音信息转化为书面文字,按S1~S12依次编码每名受访者的信息。并对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归纳。采取Co-laizzi现象学分析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4]。每份资料均由2名研究者分别进行分析,并对信息进行比较归纳。

2结果

2.1受访对象一般资料

12家老年护理院的12名管理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管理工作年限等一般资料。

2.2资料分析结果

2.2.1缺乏统一规范的安全照护风险评估流程及指标体系

2.2.1.1缺乏风险评估流程

12家老年护理院中无风险评估流程9家。S1:“我们院里没有要求每名老年人均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基础疾病多的老年人,护理员会给予更多的关心。”S3:“老年人的安全风险主要通过护理员日常工作中的观察来评估,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上报领导并与老年人的家属沟通。”S4:“我们很重视老年人的安全,管理者经常提醒护理员保障老年人安全,但是没有进行各类安全风险的评估。”S7:“我们的区域负责人会每天巡查护理员照护老年人的情况,评估哪位老年人有安全风险,及时调整照护计划。”S10:“我院老年人风险评估由医生以开医嘱的方式进行,医生查看老年人后会根据老年人的情况在医嘱上开防跌倒、防走失等安全照护相关医嘱。”

2.2.1.2评估标准不统一

12家老年护理院中院内无统一的评估安全照护风险标准11家,主要由各区域主管人自行制定标准。S6:“首次接待老年人入住的护理员会根据老年人病情及身体活动能力情况评估老年人有哪些方面的安全风险。”S7:“安全方面的评估主要由医生进行,包括病情变化、意外伤害方面。”S11:“只有失能老年人才进行安全风险评估。”S12:“所有老年人入住时均进行医患沟通,签字认同各种安全意外风险。”

2.2.1.3无专业评估人员

12家老年护理院中因护理院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无固定专业人员负责老年人安全风险评估10家。S1:“由首次接诊医生为老年人进行安全风险评估。”S5:“由区域护士长对老年人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在照护记录上签字,进行书面交接班。”S8:“照护老年人的护理员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提供安全照护措施。”

2.2.2护理员整体文化水平低、缺乏安全照护的系统培训

2.2.2.1老年护理院护理员文化层次低

护理员是老年护理院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的主要承担者[5]。12家老年护理院的12名管理者均表示,从事老年人生活照护工作的护理员整体文化水平低是老年护理院面临的现状。S2:“我院85%的护理员只有初中文化水平。”S6:“护理员中70%来自农村,大多数只有小学、初中文化;15%是45岁左右的下岗工人。”S10:“现在护理员队伍流动性大,愿意从事这份工作的人不多,院里人手不够;我们还留用了9名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护理员。”

2.2.2.2缺乏安全照护的系统培训

12家老年护理院的12名管理者均指出,安全照护对老年护理院的运行很重要。12家老年护理院中未开展针对安全照护的系统培训8家。S10:“我院有护理员的培训,但没有专门针对安全照护的系统培训。”S11:“护理员的培训以生活照护技能为主,其中会讲到安全的注意事项。”S12:“培训护理员时我们强调安全,但没有进行安全照护的系统培训。”

2.2.3安全照护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不规范

2.2.3.1对安全照护计划的制定不重视

12家老年护理院中未制定安全照护计划工作流程8家。S7:“安全照护以医生、护士向护理员进行口头指导的方式进行,没有制定照护计划。”S9:“护理员的照护工作会有总体工作计划,但没有专门针对安全照护制定计划。”

2.2.3.2安全照护措施落实不到位

安全照护措施的实施是否到位直接影响老年人安全。实施照护工作的护理员整体素质低、未经过专业培训,安全意识差,成为实施老年人照护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S2:“虽然我们有专科医护人员为老年人制定安全照护计划,但在具体实施照护的过程中由于护理员对专业技能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未能完全按计划实施。”S4:“护理员在明确照护计划的情况下也有因为工作自觉性差,为减轻工作量,随意更改巡视时间的情况。”

2.2.3.3实施安全照护无督导机制

12家老年护理院中没有针对安全照护实施进行督导管理的机制11家。S3:“在护理员实施安全照护的过程中没有专人进行督导巡查。”S6:“安全照护计划分配给护理员实施后没有进行过程评估和终末效果评价。”

3讨论

3.1提高老年护理院工作人员的安全照护意识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老年护理院的运行和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均能认识到安全照护的重要性,但机构并没有制定可行性强的安全照护管理体系,只是对安全照护口头的强调。护理员作为实施照护措施的直接工作人员,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流动性大等因素的影响在实施照护措施的过程中缺乏安全照护意识,成为老年护理院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6-8]。老年护理院应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照护意识,注重老年护理院的安全文化建设,持续开展安全照护宣传教育的同时针对专业照护技能中的安全要素开展专题培训。

3.2规范安全照护技能专业培训和考核机制

3.2.1成立培训师资团队,落实培训教学计划

通过选拔具有丰富临床护理实践工作经验的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护士成立培训师资团队,负责对护理员进行“安全照护系列培训”。培训的核心内容应包括护理员的安全照护意识的培养与专业照护技能的提高[9]。老年护理院管理者应负责对培训教学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督导,保障教学计划的实施。

3.2.2定期考核安全照护知识与技能

对护理员定期进行安全照护技能考核。针对护理员文化水平偏低的现状,考核方式应以实践操作技能结合口试应答的形式进行[10]。其主要内容应涉及老年人常见安全风险评估、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操作技能等。并将护理员考核成绩存档,作为评估其工作绩效的指标之一。

3.3建立安全照护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

3.3.1加强安全照护风险评估与管理

护理风险评估是对已明确的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估计,为采取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提供决策依据的过程[11]。老年护理院中从事照护工作的护理员由于整体文化层次低,无法对老年人安全照护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12];通过由管理者、专业医护人员组成的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对每名老年人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如跌倒风险评估、压疮风险评估等。护理风险管理小组还负责对安全照护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进行指导、督导,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与考核[13]。

3.3.2规范照护安全案例上报与分析流程

技能评估范文6

关键词:民办高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2011年起,教育主管部门相继出台文件,在强调本科专业评估作用的基础上,着力推动本科专业评估试点工作落地施行。在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安徽省于2017年成立了普通本科高校专业合作委员会,该委员会下设33个专业类委员会,全面负责省内高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估工作的推进。显而易见,制定前述政策的基石是对专业这一高校教学最基本组织形式的正确认知。基于此,“从专业学生入口开始,涵盖教学活动的各关键环节,直至最终结果,并形成全过程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这种方式有其合理之处:既能发现专业建设进程中的优劣,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也能对照评估指标积累数据,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但也应注意,办学主体与教学单位在构建校内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时,需要辩证对待外部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要认识到在人才培养、专业定位、院校性质上存在的校际间区别。

一、构建民办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截至2019年6月,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688所,其中民办院校756所,占28%,将民办院校纳入本科教学评估中自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在部省级主管部门制定的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中,存在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多着眼于宏观的专业共性,二是未对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进行区分。前者仅为相关院校提供大方向,为各院校发挥主观能动性预留空间;后者则是将年轻的民办院校纳入到成熟的公办院校专业评估体系中,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民办院校的专业办学特点。(一)民办院校的市场导向型办学方向民办院校有别于公办院校,如在办学经费上以自筹资金为主,对财政扶持依赖程度较低;在院校组织建制和专业结构上都比公办院校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在生源质量上普遍较公办院校稍弱。甚至可以说,若将教育活动类比为商品生产活动,那么,对于民办院校而言,唯有其生产的产品(毕业生)能够最大限度的迎合市场需求(毕业生被社会及用人单位认可),才能够在社会偏见中树立良好口碑,争取到更多优质生源,实现良性发展循环。基于以上因素,民办院校在构建校内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时,无疑应沿着办学发展的方向出发,并对社会声誉、毕业生就业和社会评价等指标予以较多关注。(二)民办院校传统专业的应用型转型民办院校的市场导向办学方向一方面催生了诸多新兴专业,另一方面,也对部分传统专业的应用型转型提出了要求。年资逾百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堪称名副其实的“传统”,其开设主体及专业培养目标大体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在办学主体上,以实力强劲的综合性大学和老牌师范类大学为主,该类院校群英荟萃,师资力量雄厚;其二,在该类院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上,理论性、研究性倾向明显强于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学术文献检索阅读能力和全面而深厚的文化素养;其三,在服务经济社会方面,传统老牌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通而全”的色彩更加浓厚,以其扎实牢固的文学功底、宽广丰富的文化知识,可以为全国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相较而言,民办院校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与传统老牌大学间存在较大差距,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偏而专”的特征相对较为突出。因此,应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传统向应用转型的进程中考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合理建构,如在师资队伍等一级指标中,应做到“不唯学历,兼顾技能”,加大行业技能人才在师资队伍构成中的比重;或在二级指标“毕业生就业”下的观测点中对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岗位的比重进行评估。(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实际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安徽X校首批升本的6个专业之一,下设语文教育和现代文秘方向。经过十余年的积淀,汉语言文学专业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权评审和本科教学评估,社会认可度持续提升。但该专业在建设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新旧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差异较大、衔接不畅,旧版课程实际用途有限;因校内转专业政策较公办院校相对灵活、自主,汉语言文学专业近年实际录取人数出现无序增长的现象(2016级录取新生约60人,2019级增加到约200人),这虽为在师生比失衡条件下开展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但也恰恰可以敦促教学主体更好地吸取专业评估结果、发挥评估指导教学的反作用力。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X校作为安徽省内民办高等教育的重镇,在充分参考教育部和省委员会制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立足于民办性质和应用型转型方向,并结合当前办学现状,着力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内评估指标体系。

(一)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X校构建校内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目的是在坚持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专业教学全过程作全面“体检”,“推进专业办学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凸显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因此,首先是衔接性原则,即要对上级部门制定的相关体系进行总体继承、个别创新,吸收有益因素,并根据自身特色进行创新。其次是全面性原则,该体系的评估对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只有覆盖全部,才能不遗漏任何一处短板。再次是应用性原则,X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突出特征即为应用性,这既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又是该专业有别于传统高校的显著特征,凸显应用性才能让该体系更具现实针对性。最后是可行性,唯有具备可操作性才能让体系真正落地,该体系按照“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的层级进行划分,保证相关数据统计简便易行。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在校内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首先,应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既包括熟悉内外部评估指标体系的专家,又包括一线教师,还要有经验丰富的监督者。基于此,X校由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在二级学院牵头,遴选专职教师,适当补充由行业技能人才担任的外聘教师,并邀请学校评建办、教学质监办及校外专家,组建自评工作组。其次,组织组员深入学习主管部门制定的外部评估指标体系,吃透内涵,对照学校专业办学实际,形成初稿,确定一、二级指标和主要观测点,明确各观测点具体内涵;并上报学校初审,同时向同类型兄弟院校征询意见。在接收、消化相关意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并开展试评工作,公布细则和评分标准,接受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评议反馈。最后,汇总各方意见,进行组内论证、修订,确定最终各级指标和观测点。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结合当前X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工作进程以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转型方向,笔者将校内评估指标体系与部省级外部指标体系的差异列出(如表1)。该指标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设立A、C两个等次,介于A、C之间的是B等次,达不到C的归入D等次。通过表1可以看到,校内体系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增强其与民办院校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之间的适用性与匹配度:第一,降低二级指标“实验装备及其利用”的重要程度,将其调整为一般指标。长期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多被认为对实训装备及场地依赖程度较低,但随着专业办学的细化和向应用型的转型,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课程也对实训装备及场地提出了较高要求,如现代文秘方向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实训室和教师教育方向的微格实训室等。基于此,X校在校内评估体系中对该指标予以适当关注,但考虑到该专业终究不同于理工类专业,故将其由重要指标调整为一般指标较为契合专业实际,不至于矫枉过正。第二,增加观测点数量。一是增加“行业技能人才授课学时数”,在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性、学术性师资的基础上,注重对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引进,以此种方式弥补应用阙如的不足。如聘请资深秘书、一线语文教师承担现代文秘、教师教育方向课程,提升公文写作、秘书礼仪、微格等课程的教学效果。与外部体系相比,该观测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办院校在师资建设、课程安排上的灵活性。二是增加“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岗位的比重”。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院校因资历较浅、实力较弱、影响辐射面较窄,多采取“务实”的办学策略,往往根据办学主体所在地经济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以期实现毕业生向劳动力的最大转换。因此,可通过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数据来达成该观测点,并评估民办院校专业人才培育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三是增加“毕业生评价”。民办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较之于传统院校而言,虽然思辨科研能力较弱但应用实操能力较强,因此,应用人才的培养与输出满足了解决实际问题之需求的程度,并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民办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要通过网络问卷、实地探访等形式了解毕业生运用在校所学专业技能解决职场实际问题的有效率,切实考量人才培养的岗位适应性。第三,丰富观测点内涵。校内评估指标体系将“外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参加技能和科技竞赛”等外部观测点修改为“外语与计算机等级考试、普通话、教师资格证”和“参加技能和科技、文学创作竞赛活动情况”,丰富了“普通话二甲”“语文教师资格证”和“文学创作竞赛”等内涵。此举较外部体系更凸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及职业资格,反映出民办院校扬学生职业技能之长、避学术思辨之短的办学思路。其中,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可据主管部门要求适时举办,科技、文创竞赛则可依托安徽省大学生A、B类竞赛项目分类开展。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内自评效果及完善措施

X校根据上述指标体系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校内自评,形成自评报告。相关数据显示:在二十五个二级指标中,A等次12项、B等次9项、C等次4项,无D等次。其中,高水平教师、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建设较有成效,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院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定位的深刻认知,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打破“唯学历论”,同时利用民办院校体制的机动性,针对行业技能人才降低学历门槛,打造更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更重要的是,X校这些成功经验不仅为省内其他民办高校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参考,甚至为地方新兴公办本科院校打破体制禁锢创造了契机。除此之外,校内自评也暴露出X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办学发展中的诸多不足,如实验装备保有量、利用率较低,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尚有提升空间,教学研究水平有待提高等。针对上述问题,民办院校还是要坚持立足于自身特色,以独特性为导向,在吸收借鉴外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动态的、发展的指标体系,根据前次自评数据和社会反馈不断修订、完善。此外,还应坚持“内行参与”的原则,发挥一线教师、行业专家的作用,不断增强自评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四、结语

以X校为代表的民办高校既借鉴了外部评价体系,又根据院校自身特色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办学状况,充分发挥一线教师、评估专家的经验与作用,探索构建能够反映民办院校办学个性的校内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通过降低二级指标的重要程度、新增观测点数量、丰富观测点内涵等方式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评价标准,提升评价标准与院校专业间契合度。其校内自评结果既指出该专业办学的成效与不足,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省内,乃至国内民办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内外评估提供了宝贵经验与案例参考。

参考文献:

[1]王魏根,崔亚东,等.地方高校本科专业自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以阜阳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为例[J].教育观察,2018,(23):39—41,54.

[2]纪宏.各省本科专业评估实施方案内容分析[J].大学(研究版),2017,(12):61—65.

[3]毛建青.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主体的现状、原因及政策建议———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比较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1—5.

[4]蒋宗礼.校内专业评估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11):39—43.

技能评估范文7

关键词:新员工;入职培训;兴趣;效率

新员工是企业的新生力量,也是企业较为重要的后备发展力量。如何设计实施好新员工培训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95后涌入职场,他们有鲜明的人格特点,如何针对新入职95后员工群体,制订培训方案,在提升培训效率的同时,增强他们的企业忠诚度和认同感,达到掌握岗位知识技能、明晰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

195后职业价值观分析

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201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高达33%.同时,58集团联合腾讯的《2017~2018年度中基层求职者行为特征研究》显示,兴趣爱好成为95后求职者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新入职员工与以往70后和80后不同,他们不再以工作稳定性为主要追求,他们张扬个性,有鲜明的自我想法。他们更加注重付出与回报比,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2新员工入职培训常见问题

时代背景赋予了95后员工不一样的职业价值观,传统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基于多年来从事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设计的经验,结合外部标杆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现状,新员工入职培训普遍存在三个问题。

2.1需求分析不够深入细致

新入职员工绝大多数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对社会、企业和岗位的认知,都处于一个懵懂的状态。在以往的新入职员工培训项目中,项目设计者更多是把需求分析与领导对于新入职员工的定位相对应。此类培训内容以业务条线知识技能培养为主,主要关注新入职员工怎样能够快速上岗。基于新入职员工需求分析并不多。

2.2培训内容形式固化,学员参与度不高

绝大多数企业早已形成具有行业鲜明特色的新员工入职培训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往往以填鸭式的知识讲授、技能讲解为主。培训内容固化,讲授知识技能的老师大多数是行业或条线专家,在授课形式上缺乏创新,导致新员工入职培训无趣、效率低。

2.3缺乏系统性评价评估

各企业新入职集中培训时长普遍为2~3周,但集中培训结束并不意味着新入职员工培训的结束。很多新入职培训以集中培训时结业考试作为唯一考核标准,这种评估方式有失全面性。评估评价层级仅停留在柯氏四级评估学习层。新入职员工需要适应岗位,即使在集中培训时结业考试优秀也不代表其能高效快速地履行岗位职责。评价评估机制的不完善造成新入职员工参与度不高,培训效果不佳。

3邮政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设计

基于95后新入职员工的职业价值观特点与新员工入职培训的常见问题,本文重新设计了项目需求分析,甄选了培训内容,创新组织方式,设置了不同层级评估,完成了较为可行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方面。

3.1多方位培训需求分析

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调查新入职员工需求,分析其需求:自己是否符合岗位要求;自己的职业发展以及今后自我提升方向;组织能够给予个人的发展方向;薪资福利等待遇;除常规项外,个人能够给予企业的价值;企业能够为个人创造的条件。结合领导对于新入职员工的定位,寻找二者契合点是做好整个新员工入职培训的关键。

3.2创新培训内容与形式

3.2.1明晰岗位认识,启发职业规划

集中培训之初设置省分行行长“答记者问”的环节,新入职的员工可就岗位认识、职业规划等内容直接进行现场提问。与省分行人力资源部门、业务部门沟通研究岗位能力与课程对应关系,并在集中培训之初解析。此做法主要是让新入职员工充分了解课程设置与未来工作之间的链接。集中培训中设置历届优秀员工经验分享环节。参与者为近3~5年发展较好、工作业绩较为突出的人员。此做法旨在为新入职员工树立学习标杆,启发职业规划。

3.2.2增强企业归属感

不管新入职员工年龄层级是95后还是90后、80后,之所以出现离职现象,探其根本是员工对企业文化的不认同,在企业中没有归属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仅要设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展历程、企业使命相关课程,还应安排中国邮政企业文化类课程、劳模精神类课程。让新入职员工有大局意识,充分了解企业的前世今生甚至是未来,牢牢树立个人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理念。

3.2.3提升岗位知识技能

岗位知识技能也是对新入职员工最基本的要求,各行业企业岗位均有正规的岗位职责。在知识传授方面,邀请授课师资是既工作业绩突出又担任优秀内训师角色的人员。这样一方面满足新入职员工岗位知识标准要求,另一方面内训师授课增加了课程的吸引力;在技能讲解方面,依托有效的实训环境达到边讲解边操作的培训状态。

3.2.4提高职业素养

通用类课程在职场工作实际中也是需求较高的内容。因此,设置了商务礼仪、时间管理、有效沟通、执行力提升、WPS高效办公软件操作实务、公文写作基础等课程。此类课程内容旨在提升新入职员工职业素养,提升工作效率。

3.2.5增强团队凝聚力

新入职员工经过集中培训阶段初步树立了团队意识。在此部分,主要设置了讲授为主的团队熔炼课程、寓教于乐的团队拓展课程、党性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户外参观课程。考虑到此次集中培训时间20天,时间较长,设置了班委管理制度,横向上遴选出班长、学习委员、文艺委员、纪律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纵向上将新入职员工均分为小组,同时遴选出小组长。这样从横纵双向上都提供了可靠的管理制度。另外,给予新入职人员制定管理制度的权利,增加了整个培训的趣味性。安排主题演讲与文艺汇演环节。此部分内容项目设计组旨在为新入职员工提供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在主题演讲环节中,演讲全流程(人员选拔、内容审核、演讲彩排等)都交由新入职员工自主设计。文艺汇演更是突出了新入职员工设计大型典礼的优秀能力。

3.3全流程课堂跟踪组织形式

课程的前后增加了课前介绍和课后总结环节(此部分全部交给新入职员工来做),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积分管理制度,将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前介绍、课后总结等纳入积分管理体系。积分将与最后优秀个人评选直接挂钩。

3.4持续跟踪评价评估效果

为避免新入职员工培训评价评估流于形式,切实发挥好评价评估的作用,设计了持续的效果跟踪体系,全方位掌握培训情况,也为后续的项目设计打好坚实的基础。整个培训效果评估是基于柯氏四级评估理论设计的。

3.4.1柯氏四级评估模式

柯氏四级评估在企业组织和培训领域都具备广泛的认可度。柯氏四级评估模式主要包括4个层级的内容。首先是反应层级评估,一般是在培训结束后进行,主要作用是为改进培训内容、方式等进行总体评估。其次是学习层级评估,主要是针对学习获得度的认可,考察学习知识、技能等的掌握程度。再次是行为层级评估,主要是经过培训后学习者在行为层面的改善,通常情况下是通过一系列的评估进行全方位考查。最后是成果层级评估,主要是计算培训带来的经济效益,这部分可以参考事故率、生产率等实施。前三个层级的评估针对的是个人,最后一个层级上升到组织的高度。

3.4.2项目设计评估模式

反应层级评估。按照惯例,在集中评估结束时针对教学策划(培训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授课、组织管理及后勤服务保障、培训成效等组织新入职学员进行评估评价。此外,项目组还在集中培训授课期间召开了两次座谈会,收集新入职员工对上述评估项的意见建议,创新性地把反应层级评估安排在了集中培训过程中。学习层级评估。对于知识类评估,在集中培训结束后安排理论知识考试环节。对于点钞、打印单据等技能类评估,在集中培训结束时也会在模拟实训环境中有实操类考核。此外,实施的全流程积分管理制度也是对新入职人员学习层级评估,即日常授课师资对新入职员工的评价打分。行为层级评估。此部分在集中培训后的2~3个月开展,主要采取调研问卷形式进行。主要考查集中培训学习的内容是否在岗位上充分应用,是否有行为上的改善。调查对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受训人员本身,自我评价受训后情况;另一部分是直系领导,评价新入职员工的表现。成果层级评估。该部分实施起来存在较大难度,此项目实施后,受训新入职员工可直接走上岗位,不需要二次培训,节省了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

4结语

本研究立足于95后新入职员工职业价值观,总结了新入职员工培训常见问题,针对性地设计了能够吸引学员兴趣、提升培训效果的项目策划方案,实施了多措并举的项目组织方案。此方案也将在后续新入职员工培训中不断迭代完善。

参考文献

1叶云.“95后”就业半年内跳槽超三成.劳动保障世界,2018,28

2罗丽慧.新形势下做好新入职人员的岗前培训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

技能评估范文8

采取质量管理的工作方法,即PDCA循环法,对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流程进行设计,可达到培训员工专业技能和提升综合素质的双重目的。PDCA循环包括培训计划(plan)、培训执行(do)、培训评估(check)及培训改进(action)这四方面的内容。具体表现为:

(1)培训计划:在培训前需考虑培训需求,并制定出详细的培训目标,包括预期目标及完成目标,再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计培训方案;

(2)培训执行:在培训过程中,管理部门需全程关注培训员工的动态,同时依据员工的水平和表现,对培训方式及内容进行调整,从而实现预期效果;

(3)培训评估:建立评估机制,对培训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并保证反馈信息的真实性;

(4)培训改进:依据反馈内容,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提升培训教育的水平。

二、明确培训需求

根据员工的培训需求,对其进行一系列有目的性明确的培训,最终实现培训目标。企业员工的培训需要,具体分为五个层次:一是规章制度与企业文化,二是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三是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四是潜力挖掘与综合素质,五是政治理论与思想认识。

(1)规章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培训规章制度与企业文化培训属于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基础内容,只有熟知企业规章制度,才能在日常工作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另外,电力集体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对基层员工可起到激励作用。企业文化的培训,重在对员工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目标等的培训,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2)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的培训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的培训,是企业基层员工提升工作技能的前提条件。只有更新员工的知识储备,提升其工作技能,才能符合社会及企业的发展要求,为电力集体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3)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的培训这是企业基层员工培训的关键环节,对员工进行行为规范及职业道德等的引导,可让员工了解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从而找准定位,明确工作中需遵循的基本规则,正确处理个人与企业、个人与同事、个人与顾客等的关系,促进员工提高工作品质及效率。

(4)潜力挖掘与综合素质的培训电力集体企业在基层员工培训中,需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如提升其演讲能力、沟通能力、政务礼仪和公共危机应对等能力,并对员工的潜力进行挖掘,让员工能在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5)政治理论与思想认识的培训政治理论及思想认识培训可提高员工的认识水平,也是企业贯彻国家大政方针的最佳途径。员工政治理论的培养,可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水平,避免其受到不法分子或者邪教人员的蛊惑,损害企业利益。

三、健全教育培训的评估机制

提高基层员工的教育培训质量,需建立健全的培训评估机制,从而帮助电力集体企业总结经验,有效地反馈培训的结果,有利于改进其培训工作。培训效果的评估标准及具体方法为:

(1)学员反馈标准:员工对企业培训过程的整体看法。可采取问卷、面谈、电话调查和网络聊天等方式获取员工培训后的反馈意见,可采取四分法和打分法作为具体的衡量标准。

(2)知识标准:员工经过培训后获得的技能、知识和态度等。知识层面效果评估可采取闭卷考试、演讲和演示,以及撰写论文等方式实施,员工知识层面的效果评估,对培训教师及学员的难度较大,因此,可促进培训教师认真备课,使学员更加认真地学习,为员工的行为改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3)行为标准:员工在培训后能看见或感觉到的行为变化;行为层面效果评估的方法有观察法、管理者与同事或顾客评价等方式,行为层面的评估能直观地看到或感受到培训效果。

(4)结果标准:培训工作对企业造成的正面影响。结果层面效果评估采取指标对比法,可选择管理者最关注的培训指标,如工作质量、施工安全和绩效等,从而实行横向与纵向比较,由于影响结果的因素较多,因此,实施结果层面的效果评价时,需对影响培训指标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四、丰富基层员工教育培训的方法

(1)在传统的培训方式上增添新的培训方式电力集体企业基层员工教育培训,可在传统培训方式的基础上,增加研讨会、座谈会、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新的培训方式,从而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培训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课堂效率。另外,还可采取启发式的培训模式,以工作中的真实案例为热点,让员工思考案例中的某种现象或某个行为,并吸取其中的知识点。还可适当安排户外的拓展训练或课外实践活动,让员工在实际操作中完成培训目标,达到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获取宝贵的经验的目的。

(2)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创新教育培训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层员工教育培训方式也得到极大丰富。借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实行多媒体教学或远程教育培训,员工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提高培训的效率。同时员工还可通过网络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也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还可通过qq、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增加培训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频率。另外,可让职员在各工作岗位间轮换,使其熟悉企业的所有工作流程,获得多种工作技能,从而将其发展成为复合型人才。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