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课堂的情感教育研究

中学英语课堂的情感教育研究

【摘要】分析情感教育的内涵和特征,简要评析情感教育的相关实践研究,提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AMDOE路径。认为学生分析是情感教育的基础,教学材料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现是情感教学的条件,教学活动的精细组织是情感维持的关键,学生学习的评价和反馈是情感教育的动力源泉。关于情感教育AMDOE路径的研究旨在为中学英语教师实施情感教育提供思路和有益借鉴。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感教育;中学英语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将“情感态度”列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的课程目标之一,这是教育活动历经“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后重新基于教育的本体发生的更为接近本源的积极变化,这种变化彰显了教育的人文转向和教育活动关注人性回归的重要转变,适应了我国社会在经历了物质文明不断发展后的对社会活动亦或社会存在价值的反思。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然而,在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普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重视知能、轻视人性”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其根源是教师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偏误。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认识到:人不是只会逻辑思维的高等动物,更是在认知基础上能够不断探索自我和世界的关系,并基于此而产生各种情绪的社会人。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存在的基石,而情感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二、情感教育的内涵及其实践研究

(一)情感及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是人类源于自身需求而与外界的物质或者事件形成的一种关系,情感往往表现为一种个人的情绪状态。在心理学或心理学的各种分支领域中,对情感的提及都很少,而作为情感的具体表现,情绪、动机、兴趣、焦虑、好奇心、移情等经常被提到。关于情感教育内涵的界定,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情感教育就是“有情感的教育”,教育的参与者共同将情感作为手段作用于教育教学过程,比如,教师设计教学情境以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种观点认为情感教育是“有关情感的教育”,在审美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有意将情感品质设定为教育教学目标。第三种观点认为情感教育是专门以情感作为本体的教育,情感既是教育目标,又是教育的内容和归宿。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情感教育的内涵均是宏观层面的界定,具有教学的指导性,但是不够充分。研究者认为,情感教育和任何其他教育活动一样,首先具有目标性。它始终以唤醒学生积极的情感并促进其生成为诉求。其次,情感教育具有情境性。情感教育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学生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产生积极的情绪,形成正向情感。第三,情感教育具有过程性。情感教育不同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感知、理解、体验、移情、生成是形成积极情感的必要过程。情感教育必须在经验中进行,脱离了经验,情感教育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二)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

情感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关于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应该成为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然而,我国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研究数量虽然不少,但研究成果的质量却有待提高;第二,从研究方法上看,情感教育实践研究大多以经验总结和描述为主,内容涉及情感教育的目标、过程及具体的方法,缺乏深刻的学理性文章以及系统的、有理论指导的实证性研究,成果的可推广性欠佳;第三,研究成果中,有大量文章缺乏对情感教育理论的正确理解和阐释,研究成果本身的可信度不足。总体上看,关于情感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如“情感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情感教育”等问题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回答。例如,朱小蔓(2008)所著的《情感教育论纲》已经从哲学的高度对情感的作用、情感教育的历史形态、情感教育的目标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成为我国情感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成果。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情感教育中的“怎么样”研究还不够丰富、成熟。具体到某一学科的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进行情感教育渗透,情感教育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原则、设计什么目标、顺应什么过程、如何进行评价等一系列问题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回答。鉴于此,情感教育在具体学科中的实践研究是一个亟需探索的领域。

三、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路径

笔者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情感教育的AMDOE路径,具体如下:

(一)学生分析(Analysis)——情感教育的基础

情感是人与社会、自然发生联系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情感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人的存在;二是人与外界或者自我发生某种关联。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生存现状必须成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了解学生需求,认同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际遇以及合理地应对这种际遇是教师进一步发展学生积极情感的重要方式。在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时,教师必须明确以下两点:第一,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基本生活环境(包括家庭背景、家庭环境、家庭关系等)和心理状态(包括学生的性格特征、情绪状态、学习心境等);第二,教师应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内涵和重要性。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单单是为了明确学生的特征、诊断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使教师从理念上形成对学生状态的理解和认可。换言之,教师要能够认同学生所处特定状态的合理性,不能够依据社会规范或者教育制度对学生的状态持消极的评价,否则,学生面临的问题将很难真正得到解决。如果一名学生有不良行为,教师不能只从成人的角度对其“盖棺定论”,而应该从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寻找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情感教育的实施原则看,情感是可育的,不是可教的,因此,在尊重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情感的唤醒,是达成情感教育目标的必然选择。

(二)教学材料的选择(Materials)———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

情感教育是一个隐性的教学过程,它通常以课程为载体,不能独立存在于教学活动中,而是体现在教学内容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教师不能照本宣科。照本宣科的可能造成的后果是教师对于学生真实需求的漠视,导致教学材料失去意义。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遵循以下两个原则:其一,意义性原则。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生活相关。其二,差异性原则。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如,条件落后地区的学生和大城市的学生对于“电影院”的认知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教师针对条件落后地区学生选择了“电影院”作为教学的话题,那么,教师就必须对该话题的应用目的和应用途径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如果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距离自己的实际生活太远,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导致学生情绪低落。

(三)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现(Designing)———情感教学的条件

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的关照能够使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要能够维持学生的兴趣,鉴于此,教师应该遵循以下两个原则:第一,教学活动应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并能激发或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教学活动应具有多样性。多样性是基于人的多样性而产生的教学诉求。学生作为个体而存在,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认知特点、兴趣、性格,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遵循多样化原则,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四)教学活动的精细组织(Organization)———情感维持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活动进行精细的组织,这是维持学生积极情感的关键。学生只有在教学活动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才能持续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关注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统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教师指导和学生参与的统一。学生在完成某项教学活动前必须弄清楚任务的具体内容、具体要求,完成任务的现有资源以及完成后如何检查等问题。只有这样,教学活动的目标才能够顺利达成。下面是一堂高中英语课听力练习环节的教学活动安排:Listenanddraw1.TasksettingT:Ok!Nextwewillplayagame.Ireadthesen-tencesaboutMikeandyouwilldrawapicturewhenyoulistentome.PayattentiontowhatIsayaboutMike’sappearance,characters,etc.2.ReadanddrawSs’showtheirpicturesinpublic.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听力练习环节安排了“听力作图”活动,在组织过程中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指示,为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奠定了基础。

(五)学生学习的评价和反馈(Evaluation)——情感教育的动力源泉

反馈和评价是学生产生自我认识和正确理解学习过程的关键。为了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产生和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与反馈。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反馈与评价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体验成功,体验完成任务的快乐,进而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反馈和评价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例如,对于敏感、胆小的学生,教师应多给予鼓励和呵护,避免过于直接、公开的评价,这样有助于降低学生的焦虑感,易于学生和教师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评价时除了要给予肯定外,还要使其明确自身的不足,切勿使他们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2.具体性原则

评价与反馈不是教学的附属环节,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教学的必要因素,其作用在于促进学生自省、自知和解决问题,因此,反馈和评价应该尽可能具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确保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其原因。如果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是空洞的、不具体的,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感,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

3.客观性原则

评价与反馈是教师用自我的观念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进行的描述和分析,其中必然有主观的成分,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只能根据当下的情景进行,不能进行过度泛化的联系。也就是说,评价和反馈应针对当下的具体情景,而不能进行主观臆断或是无根据地扩展。如果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不好,教师则主观认为学生是懒惰的或者学习态度有问题,这是不够客观的。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了解,寻找学生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从对学生的影响来看,教师对于真相的认真追溯,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意识产生重要的引导作用。

四、结束语

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的情感与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内心情感体验,学生只有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才能对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满腔热情地投入学习。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科学、合理的情感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笔者还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情感教育AMDOE路径,希望能够为广大中学英语教师实施情感教育提供思路和借鉴。

引用文献

朱小蔓.2008.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

作者:亢小卉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厢综合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