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促进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要领

刍议促进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要领

一、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基本素质不达标

伴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进入高师院校学习音乐的学生大幅提升。当前我国高师音乐专业所招收的学生大多属于高中时期成绩不太理想“半路出家”的群体,学生通过以一门技术主科(钢琴、声乐、舞蹈)等领取大学通行证,钢琴基础差。当前我国高师院校往往照搬音乐学院“钢琴课偏重于弹奏技能训练、和声曲式分析理论知识书面化、各课程间融合度差”的教学模式,最终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学生进入高校后经过2年左右乐理、和声理论知识与钢琴基础训练的学习后步入学习钢琴即兴伴奏与自弹自唱阶段,此时,由于学生理论基础薄弱与钢琴基础差导致学生的即兴伴奏学习处于走马观花的状态,毕业后根本无法适应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需求。

2.各学科间缺乏对钢琴即兴伴奏的必要支撑

钢琴即兴伴奏作为兼顾音乐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综合科目,是对钢琴知识领域的再认识理解与深化,即要求学生对各学科知识技能有着综合性的掌握,从而实现建立于丰厚的知识沉淀与扎实的基本功之上的“即兴”。而“视唱练耳、和声学、作曲理论”等各学科属于自成体系分科教学的状态,学生选择一门技术科进行主攻,教师也只顾及自己教学科目的专业性,忽视了钢琴即兴伴奏学习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训练。例如:钢琴即兴伴奏中需要简谱视唱实现首调感觉,但在试唱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很少安排简谱视唱而以固定唱法的五线谱视唱为主;钢琴即兴伴奏时需要依据作品调性与演唱要求来熟练进行移调弹奏,钢琴课中所强调固定五线谱音名位置与固定键盘位置的技法与感觉则让学生在钢琴即兴伴奏时无所适从;重理论轻实践的和声教学让学生无法体会和声的用途,钢琴即兴弹奏时只会写四部和声。类似的知识脱节问题还有很多,这是由学科间缺乏对钢琴即兴伴奏的必要支撑所导致的。

3.统一大课教学形式缺乏“即兴”意义

钢琴即兴伴奏属于实际操作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因知识的传授与接受过程十分抽象,要求教师的教与学生学都应通过键盘的实际弹奏进行。而当前我国高师钢琴即兴教学形式为“统一大课形式”,教师通过“填鸭式”的讲授法“灌输”学生知识,即“理论讲解一一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统一大课教学让学生参差不齐的水平被划到一个起点,教师在选择演奏曲目上很难把握应有的难易程度,教师示范演奏曲目后让学生只能通过接受音响信息进行盲目模仿弹奏,完全的“填鸭式”教学使钢琴即兴伴奏课成为了伴奏欣赏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课后通过一周的时间用来练习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任务,在失去“即兴”意义的同时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更达不到学生拿谱后灵活思维快速反应弹奏的教学目的。

二、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改革思考

(一)提升学生即兴伴奏学习的基本素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包含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学生钢琴即兴伴奏水平也不例外,内部因素为学生自身基本素质(钢琴演奏水平、理论基础、音乐素养、心理素质等),外部因素则包括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方法。

1.强化基本功练习

在钢琴演奏中即兴伴奏属于其中的一个演奏形式,共同之处在于都需要扎实的演奏技能为之支撑。在进行即兴伴奏时一旦缺乏演奏技能,音乐思维都无从表现,甚至严重影响到整体的音乐效果。笔者认为学生可以以《什密特钢琴手指练习》为练习教材,帮助学生实现的五指独立、有力且均匀的发展,从而强化基本功;学生通过准确有力且平稳的在12个大调上进行转调练习能够熟悉巩固“对调、调号、调性”等认识,在练习手感的同时解决即兴伴奏中存在的移调难情况,同时也为即兴伴奏中歌曲的转调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什密特钢琴手指练习》中所归纳的“24大小调音阶、长琶音、知琶音”(各音都有指标标记)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指法习惯从而流畅的演绎歌曲旋律,防止学生养成盲目无规则的弹奏恶习。此外,学生应通过视奏训练提升自身视奏能力培养钢琴即兴伴奏技能。钢琴即兴伴奏要求了弹奏者在拿到没有见过的乐谱时进行流畅伴奏,弹奏者在手指弹奏第1小节的同时已经看到第2小节的音符,通过快速浏览后边的“谱号、拍号、调号、力度”等转换训练眼比手快的能力。通过短小慢速的曲子进行最开始的训练,通过加深对各调性的熟悉度来训练自身的反应能力,具备一定的视奏能力从而提升即兴伴奏水平。

2.夯实理论基础

作为综合性的音乐表现方式,钢琴即兴伴奏集创作与表演于一体,这就需要弹奏者具备“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作曲理论”等音乐理论知识与钢琴演奏技能,从而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钢琴即兴伴奏属于多声部音乐的范畴,理论的缺失直接影响伴奏音响效果与表现力。例如是否选择合适的和弦会影响到歌曲旋律伴奏处理的“目的性、合理度、完美度”。因此,学生应重视理论学习。

3.培养乐感完善心理素质

培养良好的乐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应安排学生通过日常的积累(倾听与感受音乐)将自身的乐感进行由量到质的升华。此外,钢琴即兴伴奏作为钢琴演奏的表现形式之一,需要学生克服弹奏过程中的不良心理障碍(手指颤抖、反应变慢等),通过增加实际伴奏机会(实践、比赛)来增强学生自信心,在即兴伴奏中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改革当前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模式

改革当前钢琴即兴伴奏传统“大课教学”模式,采用“大班集体理论课、个别独立辅导课、综合小组观摩合作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大班集体理论课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为教授学生钢琴即兴伴奏技能中的“和弦连接、音型织体”等共性特征知识,在讲授过程中教师通过示范弹奏来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与完成;个别独立辅导课是指教师采用“1对1辅导”模式为学生解决个体问题,有效解决随着扩招而导致的学生差距过大的钢琴水平,并通过个体作业等方式督促学生提升技能水平,缩小学生层次差距;综合小组观摩合作课采用的是学生分组(各组中均包括主修钢琴、作曲、声乐的学生)后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在教授相关知识并布置作业后各小组成员因所学专业不同而进行“互补、探讨、观摩、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实现团队的1+1>2力量,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应变能力。

(三)紧扣教学内容增强各学科对钢琴即兴伴奏的支撑

1.和声课

和声被称为歌曲伴奏的“骨骼”。和声课先于钢琴即兴伴奏课,通过在和声课中训练即兴伴奏方面为其打好基础。包括:强化键盘和声训练,让学生掌握“各调正、副三和弦、七和弦、副属功能和弦”在作品中的基础应用,弹奏基本的音阶与和弦连接,并倾听感知音响变化效果,从而培养其具备良好的和声思维能力与和声色彩判断能力;通过多听多看多分析优秀的儿歌、民歌、流行歌曲作品中的和弦用法与效果提升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感悟力。即通过在和声课中融合键盘和声将原本重理论轻实践的和声教学转变为理论与技能的完美结合,实现和声与即兴伴奏教学的双赢。

2.视唱练耳课

视唱练耳的基本功是钢琴即兴伴奏必须掌握的。视唱练耳课先于钢琴即兴伴奏课,通过在视唱中加强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之间的灵活交替转换,而帮助学生进行两者间的熟练不混淆转换;通过在练耳环节进行多种调式(民族调式与西洋大小调式的和弦连接)听音训练培养学生对和弦色彩与终止式有着敏锐的分辨能力。

3.曲式分析

全面掌握乐曲的曲式结构是将伴奏与乐曲情绪紧密连接的基础。但目前各高师院校都是钢琴即兴伴奏课先于曲式分析课,这就需要教师在即兴伴奏教学前先为学生讲解伴奏中“一段体二段体、歌曲的段式划分、不同结构曲式处理方法”等即兴伴奏中必然涉及的内容。从而让学生掌握乐曲的伴奏框架。

紧扣教学内容增强各学科对钢琴即兴伴奏的支撑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即兴伴奏前熟练掌握常用调音阶,具备较高的旋律、和声进行、和弦的分辨力,将各学科的内容都渗透于即兴伴奏课程中使之立体完整化,在各学科相辅相成互为阶梯的学习中实现理论与技能的完美结合。

三、结语

钢琴即兴伴奏属于在高师音乐教学领域中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学习熟练应用专业理论知识与技巧(提升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更好的服务于自身本职的工作的应用型技巧型学科,这决定其成为了音乐教育中最符合社会需求与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目标重点的学科。对于这门极富实用性与实践性的音乐技能课程,需要通过系统且灵活的教学方法实现其实践性与实用性,从而帮助学生在掌握伴奏技能的同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师范性、全面复合型、均衡型、实践型”综合性教学人才。广大音乐教育者应对钢琴即兴伴奏课程进行不断探索,为推动我国音乐教育改革贡献力量。

作者:张云婷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