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论文范例

养成教育论文

养成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班主任;养成教育;行为习惯;爱心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二十九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懂得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而良好的班风是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的养成教育也不容忽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职责。这些行为习惯都必需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强。班主任老师如果能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以后甚至将来的学习、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班务工作大有裨益。

一、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习惯训练

班主任工作是一个既繁琐而又需要爱心的工作。在班务工作中,抓好养成教育,就要重视学生的行为训练,使学生形成习惯,这样班级管理就变得轻松许多。但是没有训练就没有好习惯,所以要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训练,首先强调持之以恒。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要渗透到每一个学科每一堂课,贯穿于班主任工作的始末和每一个环节,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做到严而有爱。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除了有爱心、信心和耐心,还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如在训练学生坐端正时,我说“一、二、三”刚数到“三”时,学生就会一边坐端正,一边说着“看谁坐得端又端”,反反复复,学生们便在活动中得以训练,在训练中养成习惯。

二、养成教育要注重从小事抓起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班主任老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样板。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敬佩自己的班主任。因此,班主任老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班主任老师想象得几近神圣和完美,他们对班主任老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班主任老师要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讲普通话、用文明语,都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如:老师在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时,要发之于内心,出之于真诚,避免流于形式或应付。家长来访时,热情的招呼,亲切的问候,都有引导学生自我改进的功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老师注意了语言的引导作用,学生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受到影响,模仿老师的语气、表情与人交往,他们会在迁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

三、养成教育要注意和家长的共同配合

养成教育论文范文2

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养成教育应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要界析养成教育的内涵,首先要从分析人的属性入手。人的属性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物性(自然属性)和理性(社会属性)。人的物性与生俱来,具体包括人的生物性和动物性;人的理性由文化、文明为载体而传承,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教育互动活动中逐渐养成。一个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物性正常发展与理性逐步提升的结合过程,人的理性在这一过程中居于主导和决定地位。人的理性一般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前者是指知识技能和伦理规范的认知与行为,即个体对社会意识、规则、价值标准的接受以及与之相吻合的个体行为表现;后者是指道德品行与人文精神,即个体对以上社会意识、规则、价值标准的认同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标准,同时将此标准外化为自己自觉、主动地行为表现。因此,工具理性的内核是求真,价值理性的内核是求善求美。其中,工具理性是基础,价值理性是导向。养成教育的责任就是在承认人的物性的基础上逐步提升人的理性。人的理性提升包含两个基本过程:一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是个性道德理性的形成。前者是后者的生活外化,对应人的理性属性中的工具理性,后者是前者的精神基础,对应人的理性属性中的价值理性。养成教育既要塑造个体的外化行为,培养个体的行为习惯;也要促使个体逐步认可道德规范、树立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前者注重对个体德行的生活养成,后者注重对个体德行的价值启蒙。这便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即养成教育包含外在养成和内在养成。当代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价值体系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德育的重心不应仅是单一的价值体系的传输,而是提升个体在遵循社会基本价值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价值自主选择的意识与能力。外在养成固然重要,然而内在养成因其着眼于对个体的价值启蒙而应成为养成教育的核心。由此,“养成教育”中的“成”应释作“生成”、“长成”,却非“约束成”、“规范成”;而“养”应释作“培养”、“修养”、“习得”。“养”是“成”的手段和途径,“成”是“养”的目的和结果。

2青少年养成教育的现状分析

养成教育之于德育的重要意义虽已成共识,但在对养成教育的内涵理解和实际操作中,尚明显存在问题。

2.1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受我国传统教育制度的思维惯性,社会逐渐形成了“以分数论成败”的人才评价标准。考试,这一原本作为衡量教育目的实现与否和实现程度的工具,却成为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结果导致教育目的的异化。与之相关的,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学生的学习行为结果上,并认为好的学习习惯是达成良好学习结果的充分必要条件,于是许多学校将养成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本该作为养成教育终极目标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养成教育的宝贵品质———“提升学生自我意识”却被忽略掉了。

2.2重视外在养成,忽视内在养成。

目前的养成教育实践主要体现了两种价值取向:“规范→规范”的知识性养成观和“规范→行为”的行为性养成观。前者是指将道德知识的传输当作养成教育的全部,表现为德育教学化,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导致学生的知行脱节。后者将道德行为的外在表现当作养成教育的全部,片面追求德育行为,把行为凌驾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之上,造成学生道德行为的表面化和虚假化。在这两种养成观的指导下,教育者常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强调“他律”的作用,学生往往难以真正内化道德规范,更难以产生自觉、自愿的道德行为。真正的道德行为应是在道德信念的支撑下产生的稳定、自觉、持久的行为,道德信念是个体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内化道德认知、升华道德情感、坚定道德意志、激发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只有在“信念→行为”养成观的指导下,才能具有长期稳定的自觉行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成教育。

2.3纠结于问题行为,忽略发展学生的优势。

目前养成教育更多地将视角定格在学生表现出的所谓“问题行为”,继而以帮助与被帮助的线性方式进行教育,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首先产生的是心理上的“问题认同”,接下来便将“问题”作为回避学习、逃避责任的理由,最终导致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降低和自暴自弃。这种结果背离了养成教育的初衷。养成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前提是树立“问题行为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应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线性关系,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教师在学生的“问题行为”中发掘闪光成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调整自我认知,唤醒自我悦纳。

3青少年养成教育的路径选择

养成教育是基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青少年养成教育必须根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全社会各方面教育资源的整体合力。具体说来,青少年养成教育应遵循系统化、发展化、生活化的发展路径。

3.1青少年养成教育是系统化的教育。

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学校、社会是组成系统的要素,要素功能的优化是系统功能优化的前提,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是系统功能优化的重要条件。首先,优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的功能。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要提升对子女的教育理念,改进家庭教养方式,改善家庭成员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提高自身修养,身教与言教并重,以榜样的作用促进青少年的道德养成。在学校教育方面,树立正确的养成观,淡化教育功能的工具性,搭建养成教育平台,组织养成教育活动,同时建立对学生的多元评价机制,面向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在社会环境方面,要联合社会相关部门和各方面力量,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净化网络空间,减少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其次,学校教育要充当好协调家庭教育与社会环境的中介角色,通过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促进家庭教育的科学化;同时与校外相关部门保持长期稳定的联系,广泛利用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并积极联手营造优良的教育氛围。总之,在青少年的养成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缺一不可,三者虽然分工不同,但应保持方向上的一致和功能上的互补。

3.2青少年养成教育是发展化的教育。

青少年是发展的人,这一本质特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青少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和需求;二是青少年在某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行为”不具有终身性,青少年具有不断发展的可能。第一层含义要求养成教育的重点任务应具有阶段性,如在初等教育阶段应重点训练学生基本的卫生习惯、遵守规则习惯、读写习惯、作息习惯等,在中等教育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为人处世习惯、锻炼习惯等,在高等教育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研究习惯、实践习惯、创新习惯。每个阶段养成教育的任务虽有侧重,但各阶段应前后连贯,保持一致,前一阶段任务的完成是后一阶段任务完成的基础,后一阶段的任务是在前一阶段任务完成基础上的提升。第二层含义要求教育者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养成教育的目的不是竭力挖掘学生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正是通过“问题行为”所带来的经验才不断发展和成熟起来的。“问题行为”终有原因,与学生一道寻找原因,发现学生的潜能,时刻抱以期望,指引学生发展才是教育者应该做的事情。

3.3青少年养成教育是生活化的教育。

养成教育论文范文3

较差的行为习惯间接地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阻碍着学校的发展。

1.从学生实际来看:

一是生源年龄参差不齐,原籍所在地的基础教育条件差,学前教育不到位。二是学生方言较重,师生交流困难,给接受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增加了难度。三是移民学生流动性大,异动频繁,学额巩固难。

2.从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看:

一是移民群众文化程度偏低,认识观念、风俗习惯、生活习惯有差异。二是受到相对独立的居住环境和相对落后的家庭教育影响,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都比较差。三是移民群众大部分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家中子女又比较多,支持教育动力不足,投入教育的热情较低。

二、加强移民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做法

对一所移民学校来说,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实践中,学校大力加强养成教育,找准制约学校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引导学校上下以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作为今后工作的主攻方向,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理清思路,明确方向。

学校确定“诗书载道,翰墨育人”的办学理念,把“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的办学宗旨作为养成教育的具体载体贯穿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找准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突破口,齐心协力抓养成教育。一是统一教师思想,打破教师认识局限,克服教师中存在的“条件决定论”和“生源决定论”等消极思想。二是在学生中明确养成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调动起学生参与养成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三是切实转变家长认识,采取各种形式向家长进行广泛宣传,争取家长对学生养成教育的支持和配合。

2.把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教师把课堂管理作为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的一项重要部分,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规范课堂语言,从坐姿、举手投足、待人接物等都要求用礼貌用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全体教师加强了对学生课堂、课间的文明礼貌、卫生习惯、劳动教育等言行督促指导和常规管理。

3.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突出行为养成教育。

班主任把培养良好的班风作为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实际制订班规班约,努力形成奋发向上的班风;利用晨、午、晚检、周一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进行点评。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养成教育氛围。

环境影响习惯,学校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多重育人环境创设,使学生在校园里感受到的浓烈的文化熏陶。一是加强班级宣传氛围,从班级抓起,办好班级文化阵地;统筹安排,每半月重点抓一项习惯养成教育,建立班级督查考评制度,努力提高良好习惯的养成率。二是营造校园宣传氛围,办好宣传橱窗和长廊,展出包括文明礼貌、劳动教育、卫生习惯等行为规范图片及学生有关活动的照片。三是办好校报校刊,围绕学生在校内外、课内外,从学习、卫生、劳动等习惯,定期定主题出刊,让学生接受教育。

5.在学校生活中加强学生行为养成教育。

一是强化就餐管理。通过学校领导和生活指导教师陪餐、值周教师和少先队检查监督,强化学生排队就餐意识,教育学生爱护保持就餐环境,餐后主动擦餐桌、送餐盘,养成勤俭节约、文明就餐的良好习惯。二是加强宿舍管理。宿舍是学生密集、活动集中的场所,寄宿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自律能力较差,要教育学生“爱”自己的家;要求学生每天起床后整理好内务,坚持必须经宿舍管理员检查验收签字的制度,通过文明寝室的评比树立典型,强化良好生活习惯培养。

6.创设学生课余活动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巩固养成教育效果。

学校建立了书法室、科技活动室,开展了一系列养成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一月一个主题,深化和落实养成训练。

7.结合法治教育,深化养成教育成果。

为了让养成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每学期请法制副校长(派出所长)来校作报告,结合具体案例,谈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从反面事例中认识养成习惯不好的危害性,从而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8.评优树模,示范引领。

养成教育论文范文4

(一)家庭组织的完善还没有完全跟上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了“力不从心”、“家里家外不同同时兼顾”的情状,出现了“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乃至亲戚朋友托管的现像,这一方面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孤寂感、情感上的遗弃感,在他们处于心理转折的关键时期,这种负面心理情绪会加重孩子的叛逆感,任性,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自私偏狭,难于与人交往,难适应集体生活等等。而作为爷爷奶奶的老一辈,对孙儿孙女有一种天然的顺依心理,也缺乏必要的矫正方法和技巧,对于孩子身上显露的不太好的习惯,如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等,不能及时的干预,年长日久,积习成弊。

(二)社会发展到的21世纪的今天,物质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

社会价值体系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对于这其中夹带的一些不健康因素,如果有关部门未加引导和管理,未成年学生在这些不健康因素面前,就会表现出迷茫、矛盾的心理状态,出现了放纵或自闭的两种极端行为,出现了享乐主义、不劳而获等心理,模仿成年人吸烟、打牌、喝酒、嚼槟榔,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

二、养成教育的对策

(一)呼吁全社会重视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给未成年人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他们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们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大小。国家有义务给孩子提供正面的榜样力量,弘扬社会正气,净化社会环境。尤其要加大电视荧屏、网络信息的管理力度,通过立法规范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全社会都有义务向孩子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二)学校要转变育人理念,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教育部门要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设置评价指标,从人的发展需出发开展课程改革,开设专门的公民常识课。在学校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科学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生审美、学会劳动……学校要改一元评价为多元评价,改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引导学生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自信的发展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的习惯。

(三)学校要加大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干预,引导学生向善、向美。

流利的普通话是一种美,干净整洁的环境是一种美,大方干净的着装是一种美,文明用语交流是一种美……学校要通过细化管理细则,建设校园文化,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加大美育熏陶。用美好的环境、和谐的气氛、文明的举止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使之健康向上。

(四)学校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层次性,关注反复性。

养成教育论文范文5

1.操作要求的提出,为行为习惯的培养奠定基础

在每次实验之前,我都会先明确规则要求,让幼儿只能选择猜想的材料进行实验,没有猜想记录的材料是不可以实验的,实验好后要及时记录结果,然后听到老师的铃鼓声后要马上拿着记录表回到座位上,同时在操作中,我也会注意细节方面行为习惯的渗透,比如我会提醒他们勾线笔用完了要把笔帽套好,然后放回篮子里,双面胶的纸头也要放在篮子里,不能随便乱扔,这些良好操作习惯的培养都是在一次一次实验中渗透进去的,点滴之水汇成江河,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将这些习惯变成自然。

2.充分的材料准备,为行为习惯的培养助力

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准备了充分的材料,比如筷子、铁丝、磁力棒、珠子都是每人一份放在篮子里,避免幼儿在操作中相互争吵。在每个桌子上我还为他们准备了两块抹布,如果勾线笔画错了,可以用抹布来擦,也可以用来擦手,这样可以保证幼儿的干净整洁,又能在操作中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3.自主开放的提问和猜想,为思维习惯的培养烘托氛围

在整个科学活动中,对于我出示的材料,哪些能帮助幼儿取出珠子我没有直接说明白,其实这些材料都有各自的用处,在第一次操作中我先让幼儿进行猜测,然后再对自己猜测的材料进行实验验证,通过自己的实验,幼儿就能得出结论,发现原来有些材料是可以取出珠子的,而有些材料单个使用就比较困难。这时我会提问幼儿:“那怎么办?该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因为出现了问题,遭遇了失败,幼儿才会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他们会说:“可以把几个材料一起用。”教师这样一个问题的提出,就把幼儿的思维引到了多种材料合作上,让幼儿尝试多种材料的组合实验,而其中每种材料都有不同的组合方式,这样又为幼儿的操作创设了开放自主的氛围,明确幼儿为主的教学理念,充分给予幼儿独立思考、探索的空间,进一步强化幼儿思维习惯的养成。

4.鼓励肯定的语言,为思维习惯的培养起到激励作用

科学活动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既然幼儿有自主选择和猜测的权利,那教师就不能急于否定,即使他的猜测偏离了我预定的想法,也不可以及时的否认,就如我在活动中提问:“你觉得哪个材料能帮助我们取出珠子?”有的小朋友会说:“用两根吸管夹起来。”其实我在之前已经做过实验,用两个吸管夹很困难,很难把珠子夹起来,但在幼儿的回应中,我会说:“恩,这个方法有可能会成功,你等会可以去试试哦。”这样鼓励的语言,让幼儿对自己的实验充满信心和期待,只有经过自己的实验,他才会明白原来吸管是夹不住珠子的,这样的思维形式要比教师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不行,夹不住的”强多了。

二、有效的教学运用,促进养成教育的有效渗透

1.猜测实验法

在科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也就是猜测和实验,在第一次操作之前,我先会让幼儿根据这些材料进行猜测,说出自己的理由和想法,有的小朋友会说:“磁力棒能取出铁珠。”有的小朋友会说:“筷子能取出木珠。”等,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猜测的材料进行实验,在实验中他们就会发现原来磁力棒很短,一根根本取不出铁珠,而筷子也只有一根,用它来取木珠子也比较困难。在第二次实验中,我让幼儿猜测哪些材料一起使用能够取出珠子,问题一提出,幼儿就想出了各种奇思妙想的办法来,那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只有在他们的实验中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一边猜测一边实验的方法,不但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且能调动他们学习探索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2.交流讨论法

俗话说:“一百个人眼中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正如我们的实验结果一样,在这节科学活动中,我提供的材料都是一样的,但幼儿会怎么样进行组合联系,我们根本想不到,他们常常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实验后的交流讨论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让幼儿自己说,我们才能知道他刚才的想法是怎么样的,也才能让其他小朋友知道原来还有这些办法,是自己没有想到的。比如在第二次实验中有的小朋友想到将双面胶与吸管组合起来一起用,就能粘住木珠或铁珠,而有的小朋友根本没有想到用双面胶,他只是一味地想用两根吸管夹起来。当其他小朋友说出自己的办法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还可以这么简单地取出珠子。交流讨论法不但能开拓幼儿的思维能力,而且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懂得倾听和举手回答问题的重要性。

三、正确的教师示范,为养成教育的有效渗透树立榜样

养成教育论文范文6

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中国的教育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三皇五帝一直到清朝末年,可以称为人文阶段,这一时期很重视人文教育,以传统文化为主,简称以文为主的时代。到了19世纪末,中国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显露无疑。第二阶段,自科举废除至新中国成立初期(1905———1950年左右),是古今中外文理大融合的时代,简称文理融合时代。这是一个大师辈出、成群而来的时代。以西南联大为代表,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至今没有被超越。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基础可以说是西南联大那一代人打下的。第三阶段,自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末(1953———1990年左右),中国的教育模式是以理为主的时代,这是一个大发展但没有大创新的时代。第二、三阶段我们引进了西方的教育,特别是科学技术教育体系,引进、移植得非常成功,对改变中国的面貌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留下了重理轻文的遗憾。第四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1990—),这是一个回归文理融合时代,就是把前三阶段教育的缺失加以整合,把优点集中起来,形成一个科学和人文整合的新的教育阶段。纵观5000年的教育史,中国的教育模式走出了一个巨大的“之”字形,即经历了一个“正-反-合”的哲学过程。在科学史上,凡是做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没有一个不是文理兼通的人物,比如笛卡尔、牛顿、高斯、爱因斯坦、希尔伯特等,这些人都非常爱好文学,有的对诗歌、音乐都有极深的造诣,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具有极高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他们的创造性成果也都闪烁着美的光辉。所以,没有深厚的文化素质、人文底蕴是很难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爱因斯坦于1952年10月5日发表于《纽约时报》的文章阐述了他的教育观点:“只教授一门专业知识是不够得的。因为如此学者只会变成一台有用的机器,而非具备完整的人格。学者必须德才兼备,与美善为邻。徒有专业知识,只不过像一头训练有素的狗,而非仁人君子。学者必须了解人类的渴望、理想以及痛苦,这样才能在群体与社会当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这些宝贵经验,只能在与老师日夕亲炙时学到,并且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文理兼通的数学大师丘成桐教授在总结自己的《研学之乐》中说:“西方文艺复兴的一个重要反思就是复古,重新接受希腊文化真与美不可分割的观点。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和感情是极为充沛的,古人的人文情怀厚如高山、深如大海。若今人能够回复古人的境界,在科学上创新当非难事。”

二、文理融合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在笔者教授的专业课中有人文训练的任务,包括二项内容:一是从专业课中体悟自然科学的真与美,二是从专业课中体悟人生宇宙的道理。每一章上完之后,在学生的课后作业中都有这样的训练。科学与人文本是一体两面,没有天然的分界。以物观物是科学,即人站在局外观察物质世界的组成、结构、特征和运动规律就是科学;以人观物就是人文,即人在局内观察物质世界对人的利害关系,或者人以超然的诗意欣赏、学习、效法物质世界的道就是人文。《老子》一书的全部智慧可以概括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说:“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圣贤智慧都是从自然世界中悟出来的,此乃人文训练的哲学依据。美国高等教育家弗莱克斯纳认为:“所谓人文学科,不仅是指传统的人文学科,还包括深奥的科学知识本身所固有的人文价值。”苏州科技学院宣传部部长宫向阳认为:“教师能够并善于将专业学科知识中蕴藏的价值理念、科学思维和人文精神通过教学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感同身受,构建其人生信念的科学理性的基石。”杨叔子院士在《素质教育: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思想一大硕果》一文中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内涵、意义和路径,路径之一就是“结合专业课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笔者的人文训练模式正是践行杨院士的素质教育理念———“在自然科学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合人文教育、德育教育和通识教育。”所以,在理工课程中培养人文素质不仅有理论依据,而且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人文训练的原则、方法和意义

以笔者主讲的生物化学和免疫学为例,人文训练的总原则是:要求学生从生物化学或者免疫学中提炼出一种概念、逻辑或规律,可以上升运用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入人的心灵、思想、伦理道德、精神境界、社会生活的层次。从生物化学或者免疫学中体悟自然科学的真与美,体悟人生宇宙的道理,净化心灵、提高精神境界,并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教学生做人的道理,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王德峰教授认为:“应当充分理解任何专业教育,只要是教育,其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活动。一切知识最深刻的基础总是思想和智慧。在这里,我们无疑可以看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一致性。”笔者总结了自己从教十余年来对教育的思考,特别是近四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建立了“知识、思维、人文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在自然科学课程中、在理工课堂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哲学来源于各门具体科学又高于具体科学,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哲学就是关于思维拐弯的智慧之学,思维能拐弯就没有接受不了的新知识。中国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开始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在大学里继续学习,有良好的哲学基础,因此,用哲学辅助教学在实践上也是可行的。以讲授专业知识为主,辅以文史哲知识,文理结合、以文解理、以哲释理,把哲学的普遍性原理与具体知识相结合,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普遍性原理中加进具体丰富的个性知识材料,让学生形成有机的知识结构。总之,“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利用一切可用的手段和方法使教学过程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从知识层面上升到思维层面,进入到人文哲学层次,使学生感觉专业知识是如此的具体形象,知识就是生活,知识离自己如此之近,和自己关系如此密切,学习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一种快乐和享受。从自然科学的某个具体专业知识点出发,切入到人文学科、价值领域,体悟自然科学的真与美,体悟宇宙的奥秘,体悟人生的智慧和道理。人文科学是理工课程的味精和维生素,不能缺少。专家认为,一个好老师还应该是一个调味大师,营养丰富的菜肴如果不是色香味俱全,也难以引诱食欲;同样的,有用的知识如果不能以生动、活泼、有趣形式传授,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因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者范黎波认为:“中国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仍然是考试和学分导向,而非能力与素质导向。一言以蔽之,学业、就业、立业是严重脱节的。学业起步时,学生找不到合适的以兴趣和能力为导向的启蒙老师;结业后,从事与自己大学专业不相符的行业,干非所学;从高等教育过程看,现在大学没有建立起学者、学生、企业家共享的知识平台,理论和实践是两张皮,有的理论甚至就是‘简单的实践问题复杂化’。更严重的是大学没有营造一个科学工程和人文艺术交流的平台,导致科学家、艺术家和文学家等各用自己的学术语言解释问题,科学家缺乏想象力、艺术家缺乏创造力,学生感受不到科学的魅力,得不到艺术的熏陶。”本教学模式摒弃闭卷考试、放弃学分导向,选择兴趣、能力、素质导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得到艺术的熏陶。

四、学生人文训练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有关人文训练的实例,限于篇幅,选择两例。

(一)从人体的物质循环看“天人合一”

人体是一个小宇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根据系统论原理,开放的系统总是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这就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人之初,受精卵”,人的生命从受精卵开始就一刻不停地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从受精卵开始到胎儿的生命发育过程是与母体之间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出生之后,直接与自然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自然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千真万确,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观点。生物体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维持其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据估算,一个人(以60岁计算)在一生中与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相当于60000kg水、10000kg糖、600kg蛋白质、1000kg脂类。“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这是生命的自然法则,不是佛教戒律所能禁止的。人只要活着,终其一生,每天都要摄取,向大自然借贷一部分物质,同时通过排泄每天向大自然返还一部分物质。假定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5岁,平均体重为60公斤,那么大自然就有如此多的物质在如此长的时间以你的生命形式存在。只有死后才彻底返还大自然,偿清这笔债务。死后尸体火葬,C、H、O、N等轻元素化为二氧化碳、水蒸汽、二氧化氮等气体返回大气,P、S、Na、K、Ca、Mg等重元素化为骨灰返回土壤。死后土葬、天葬,尸体腐化,组成人体的元素同样以上述两种方式回归大自然,只是过程漫长一些而已。这就是中国人的人生观:入土为安、叶落归根、与天地同在、和宇宙一体。这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从科学的角度、从人体物质循环的角度看到的“天人合一”。

(二)核酸的人文启示

核酸是四大物质(糖、脂、蛋白、核酸)中唯一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生物大分子,核酸在自我复制过程中,若发现有错误会自行校正修复。修复完毕之后再进入下一个阶段。我们在这里把DNA比作党中央,若DNA的复制过程出了差错,也就是党中央的方针出了差错,若中央的错误方针到了地方,地方政府会错误地执行;倘若中央有自我监督的意识,发现自己执政过程中的错误,并予以纠正,然后再施行正确的方针,这对人民群众来说就是福祉。如果DNA能纠正复制过程中的差错,就能使后面的转录与翻译正常进行,减少了细胞受到伤害的几率。这个道理不论对细胞或者分子来说,还是对于一个领导集体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宜从中汲取训诫和思考。核酸是生命遗传物质携带者,掌握着生命体中各种重要的信息。经过亿万年的自然选择,生物体形成了以核酸为中心的遗传规律,即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有的物种都是在继承上一代基础上再通过自身的不断改变,经过漫长的进化演变而来。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所有的生物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这看似偶然的推论其实是必然的结果。从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中可以看出,当一个朝代处于崩溃边缘的时候,势必有新的力量来终结它,制定新规则,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所以,生活中不要抱怨种种不平,抓住偶然的机遇就会获得必然的成功。遗传是必然的,变异是偶然的。一个物种总是继承上一代的遗传信息,学会生存的本领。同时,在自己的这一代,如果遇到自然环境的变化,会突变以适应环境而求得生存。社会历史的运动规律是在遗传和变异中演绎展开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总是反复强调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社会不能凭空发展,是在现有的自然空间、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上发展的,这就是继承、遗传、稳定。但是,当社会某些利益集团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阻碍社会的公平公正与和谐发展时,就需要改革。每个人、每个组织、每个团体机构总是追求自己的利益,所以马克思才说:“每一个人,每一代人都是在其上一代人为我们创造的社会物质基础上生存的,同时又为下一代人的生存创造物质基础。”所以,马克思又说:“历史不过是人们追求自己利益的活动过程而已”。

五、学生的收获与体会

学生方小明说:“在‘知识、思维、人文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中,三项训练是一个有机整体,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知识训练是基础,思维训练、人文训练是延伸;基本知识理论不弄懂吃透,后两项训练无法顺利展开。反过来,当理解知识遇到困难时,借用思维训练和人文训练可以轻易突破学习障碍。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学生苏寒剑说:“人文训练是加强版的知识训练和思维训练,是本次教改的升华”。让学生在更高的层次看待免疫学知识理论,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通过此项训练,学生从免疫学中体悟自然科学的真与美,体悟人生宇宙的道理,体悟老子的绝世智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训练中,学生反思自己、班级、院系、学校、社会、国家、民族、世界、天地,真是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经过此项训练,学生净化心灵,升华精神,将会成为有理想、有责任、脚踏实地的人。学生余鑫辉说:“我们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为了适应社会的竞争,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在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拥有一席之地。知识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人文思想应该始终贯彻于教学的每一环节。人文训练的灵魂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思考。将知识与哲学等社会科学联系在一起,从自然科学的学习中领悟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内涵和精华。人文训练的过程就是对历史、对人生的思考,在不断的思考中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拓宽我们的视野,增进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学生张进说:”应该在所有科目上采用这种新的教育方法,最终能改变中国的教育现状。知识训练让我把知识记得更牢、理解更深。思维训练让我把知识学活了,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学而不思则罔’,思考对于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这个环节能教会人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生活。人文训练让我悟出了许多平时不能明白的人生道理,也看透了人生的本质,老师的评语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让我透彻地领悟人生哲理。通过这学期的课改体验,我体会到全新的教学方式所散发的巨大魅力,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所以,我希望学校能推广和实施这种先进的教学方式,融入到各个院系、各门学科,让更多的人受益。“

六、结语

养成教育论文范文7

养成教育是一种有着规范性、实践性、长期性,包含了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社会实践与适应能力、自我发展与创新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在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且长期的培养下,使得被教育者能够自觉的在无监督的情况下仍能表现出良好的生理、心理、思想、行为及能力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很多大学教育工作者认为养成教育更应该是中小学教育中的一块,而大学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学术修养,这种思想并不正确。大学时代的养成教育是不可缺失的,如果中小学时代是养成教育的基础期,那么大学时代就是养成教育的改造与成熟期,这种教育模式应该是一种长期且曲折的过程,贯穿于人的一生。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时期,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在这一时期发生变化,同时也是其最有作为的时期,“从20岁到30岁这10年中,对社会价值贡献约占他的整个人的37%,也是人生旅程中的个人身体、思想迅速发展,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时期。”所以高校的养成教育涵盖了大学生教育培养中最重要的品德教育与素质教育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的重要性将影响其一生。

(一)养成教育是品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外部环境

不论是品德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需要良好的培养环境为外部条件,人的品德与素质并非生而具有,它是个体在培养环境中不断通过学习吸收后内化的产物,而养成教育构建了这一培养环境,这一外部环境无处不在,包括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等等,离开这养成教育所构建的外部环境,道德教育与素质教育将会成为无本之木。

(二)养成教育是品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实践基础

品德教育与素质教育,其培养方法与途径都是以实践为载体,这一教育培养模式其实是施教者的教育过程与被教者道德品质、素质能力形成过程的有机统一,而这个有机统一也即是养成教育的过程体现。没有任何一种道德品质和素质能力能够靠完全的说教来完成,它需要长期且曲折的实践培养,是在具体实践中且通过实践本身逐步培养出来的,这种实践培养我们可以认为就是养成教育。如夸美纽斯所说:“道德是由经常做正确的事情而学来的。”品德与素质的培养贯穿于人的一生,特别在青年时代,良好的品德与素质能力,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关键作用,由此可见养成教育对于大学生品德与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的作用

(一)辅导员对于大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培养

辅导员对于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其实是一种管理,目的是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通过外在的约束行为来实行。而管理就需要有完善科学的规章制度。在我国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大学生日常行为守则》,通过各个细则来约束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等方面,辅导员应有效地利用这一规章制度。首先辅导员自身要熟悉规章制度,将文字性的规章制度变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方法,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应及时根据社会和时代的变化,改革旧制度,推陈出新。在新生入校后,应不间断地对新生进行宣讲,使学生形成基本概念,明确哪些是严格禁止的,哪些是不提倡的,哪些是鼓励的。其次简单的宣讲只是让大学生形成基本概念,而促进大学生深入理解并熟悉掌握则需要一些实践活动,辅导员应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知识竞赛、辩论赛、校内义务服务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让大学生体会到行为守则的内涵,使其从被动的受管理者变成自觉的实行者,从一种被动养成变为自觉养成。最后对于大学生行为规范的执行,辅导员要起到监督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奖惩措施。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执行上要严格纪律,对于违反行为规范的学生绝不迁就,充分地运用规章制度的导向性、约束性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辅导员对于大学生良好品行的培养

大学生个人修养主要体现在良好的个人品行上,而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本身也是当代大学生的核心素质所在,内在的道德素质则体现在文明礼貌的外在行为之中。辅导员应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努力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认识到“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能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与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使大学生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和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品行。

(三)辅导员对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必备能力之一,但也是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步入大学后的角色转变使得大学生突然进入到一种无压力状态,导致自主学习能力减弱。但是这一能力贯穿人的一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使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达到最佳,这一能力的养成不仅仅是学习方面,同时也是大学生自我人格完善的一个方面,关系到未来能否胜任其社会角色,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作为辅导员应从成就动机和兴趣机制两个方面来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明确成就动机,这是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出发点,“成就动机是个体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驱力和动因,也就是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去做并力求达到完美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其主要内涵是行为的目的性、主动性和坚持性。”很多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会存在无目标或多目标情况,导致其不能主动地坚持学习,形成学习能力的自主能动性缺乏。这就需要辅导员从学生实际、专业情况、社会需求等方面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一旦目标明确后,青年大学生就不会产生迷茫情绪,从而会自觉主动地投入到长期的学习中来。其次,在明确目标后辅导员要帮助学生在学习的建立起兴趣机制,其基础是辅导员在班级中建立起激励机制和良性竞争机制,激励机制是建立在良性竞争机制之上的,通过在良性竞争机制中所取得的成绩来获得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一旦学生在激励机制中受益,会自发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会持续保持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状态。一旦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摆脱“我教你学,我管你从”的机械模式,从而进入到一种良好的学习轨道中,并受益一生。

(四)辅导员对于大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曾经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国家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由此可见,对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应该根植于日常教育之中,这关系到我们能否培养出一批引领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关系到国家能否在世界范围内具备核心竞争力。对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作为辅导员应在日常教育中积极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学生的新想法、新理念、新创造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即便其中有不合理的存在,也不应去打压贬低,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怀疑精神,不拘泥于固有经验、固有知识和固有做法,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形成敢于向权威和旧有传统挑战的新机制。在具体做法上要切合实际,鼓励大学生深入生活,发现生活,在实际中寻找创新点;鼓励大学生多参与一些创新技能竞赛,通过竞赛来锻炼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鼓励学生从小做起,提出一些新发明、新创造、新思想和新学说。通过长期的外部教育培养,使得大学生能够从实践出发,自觉形成创新思维,变被动为主动,提升自我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辅导员对于大学生健康心理品格的培养

养成教育论文范文8

(一)从宏观层面而言:养成教育是师范院校教学教育事业的价值诉求

养成教育就其本质来说是塑造人格的教育[1]。加强师范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培养师范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观念、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个性心理、高尚的品德行为、独立的学习生活能力,对于师范生的成长和整个社会良好氛围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就师范院校教学教育工作而言,师范生养成教育的价值诉求应是:使其不断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

(二)从微观层面而言:养成教育是师范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构成要素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习惯”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经常接触某种新情况而逐渐适应;二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行为、倾向。由此可以看出,习惯是“通过严格管理、行为训练、规范反馈等多种手段,促进师范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协调发展,最终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结果”[2]。因此从养成教育入手,从改变习惯到改变行为方式,重点培养师范生的学习、生活习惯,营造言行规范,诚实守信,注重修养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当代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校师范生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高校师范生养成教育的社会学分析

高校师范生从总体上看,思想政治状况还是比较健康积极的,但也有部分师范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出现错位,如过分强调个人而忽视集体,缺乏理想信念。从社会学角度分析,首先,养成教育是知识经济的要求。师范生除了要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外,还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其次,养成教育是信息网络的要求。当代师范生是“网来网去”的一代,这就需要从网络社会的特征出发,结合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建构网络道德规范,使其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二)高校师范生养成教育的心理学分析

高校师范生的日常行为属于外在的表现,这一外在表现一方面受其思想、意志水平的支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的行为反应从其本质上说是一种条件反射,这种刺激—反应的方式经强化,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整套稳固的条件反射系统。师范生的养成教育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复杂过程。这就要求教育者们要转变教育方式,一方面要通过赞许和鼓励的方式,即正强化,使师范生的正确观念、行为得以重复出现并保持下去,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日常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要通过批评和指正的方式,即负强化,使师范生的错误观念和行为得到制止并予以改正。进而通过长期的具有稳固性的正、负强化来规范其日常行为。

三、高校师范生养成教育的可行性路径分析

(一)养成“德育”的价值引导理念

师范生正处在大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的领路人和引导者,需要在师范生养成教育过程中发挥主渠道作用。针对师范生的身心状况“,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师范生养成教育过程中的引导作用”[3]。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讲,他们的价值标准、言谈举止对师范生起着潜移默化、价值引导的重要作用。同时充分运用课堂教育的约束性和导向性功能,从学生言行举止的约束与培养入手,对师范生的品行进行有效的约束和控制,把弘扬和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落到具体的教育行为中。通过言传和身教,着力于思想道德规范的引导教育,着力于师范生进取精神的培养教育“,引导他们客观评价自我及现实环境,加强学习挫折意识教育,提高其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力”[4]。通过在思想、品质、学识等层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给师范生以文明的教育、真善美的熏陶,明确的荣辱观,进而培育出真挚的道德情感。

(二)养成“探究”的社会实践能力

师范生进行养成教育需要有施展其才华、锻炼其实践能力的平台。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要做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师范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5]由此可见,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师范生进行养成教育的生动课堂,是由知到行的必经途径,对于促进师范生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充分调动师范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积极组织各类紧扣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队伍,奔赴各地广泛开展调研活动、义务支教活动,使师范生在实践参与中亲身体验、主动探究,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中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砥砺品性。

(三)养成“优质”的人文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