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共3篇)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共3篇)

第一篇: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1.道德弱化

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也使不良文化和有害思想广泛传播、不易控制。这些有害信息容易导致青少年信仰的缺失、道德意识的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海量的网络信息还可以让自控能力不强的青少年造成信息迷航,直接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2.行为偏差

网络交流的隐藏性和无约束性使传统社会行为规范失去约束力,再加上青少年自制力和是非判断力差,缺少了教师和家长对他们行为的监督,青少年容易在网络游戏、黄色网站上放纵自己的欲望,做出一些违反常规、不合道德的事情,甚至有些青少年迷迷糊糊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3.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

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容易使青少年沉迷于一种人格和交往情景双重分离的环境和氛围中,放任自己、不再关心现实世界,而一旦回到现实世界就会产生一种孤独感,患上网络疏离症,从而导致人格障碍和心理异常,比如情感过度个人化、依赖网络宣泄情绪和表达情感、神情恍惚、社会适应性下降等等。

4.网络成瘾

上网时间过长、精力分散,使青少年容易沉迷于网络,成绩下降、荒废学业,严重的会出现“网络成瘾综合症”。有研究表明,长时间上网会使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升高,多巴胺被认为与“病态狂”有关。患者初期只是表现为对网络的精神依赖,渴望上网、玩网络游戏,之后就容易发展为身体依赖,出现食欲不振、焦躁不安,甚至会引发心脏疾病等疾患。网络成瘾大部分是因为网络游戏,这些网络游戏的内容大部分是血腥、暴力的,容易使青少年具有暴力倾向。再加上长时间泡网吧使有些青少年囊中羞涩,为了上网不惜去偷、去抢,甚至谋财害命,走上犯罪的不归路。

5.交往障碍

网络交往是匿名的、非面对面的交流,长时间在网络交往,使青少年变得与现实中周围的人没话说,把自己封闭起来性格孤僻,对现实社会不认可、对人事淡漠,拒绝与人交往,渐渐远离同学、朋友、家人,进一步脱离集体,独来独往,缺少团队合作精神,严重的会导致“社交恐惧症”。

二、如何针对青少年的网络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1.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

加强校园网建设,净化学生上网环境。运用网络技术组织和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运用网络通讯技术,加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创设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式的数字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新场所,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实现情感体验和情感发展;运用网站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便于学生自查自助。

1.2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

可利用QQ、微信、微博、论坛等现代网络聊天工具开展学生网上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由于网上心理咨询活动是间接进行的,避免了某些话题因面对面的尴尬而难于启齿的现象,便于学生消除顾虑、敞开心扉。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测量、心理健康调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实现行为自律、形成健全人格。

2.克服消极影响

2.1引导青少年正确利用网络

对青少年来说,知识传播仅是网络功能之一,更重要的是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交流能力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正确引导学生上网,重点实行3W引导,即为什么上网(why)、如何利用网络(how)、什么时候上网(when)。让青少年懂得是非对错,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学生分辨其中的有害信息,以免迷失。

2.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发现和发掘。学校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抓住他们的兴趣,把他们的注意力从玩网络游戏、上网娱乐中转移到文体活动上来,让他们参与其中,找回自信。家长要多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不仅仅是只看学习成绩,多和孩子沟通和交流,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业余时间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亲近自然,教育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作者:张鑫丽 单位:鹤壁煤业技师学院

第二篇:反思与重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价值观

当青少年的个体内在需求与主观现实的差距在认知上产生冲突,而青少年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机制来协调时,就会外显为某种不适当行为,并伴随出现沮丧、焦虑、抑郁或过度亢奋等不良情绪,这就产生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价值观是关于实践目的和实现目的的主体尺度以及人的需要、外部客观世界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等问题的哲学理论。价值观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确立和体现出来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价值体现,或者说是主客体在需要与满足需要之间的一种实践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价值观的学说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方法论指导。价值观作为最高层次的价值意识和价值意识的核心,是价值意识中具有普遍性、概括性和社会性的价值原则,是人们面对社会生活实践根本问题时的基本态度和立场,它是实践活动的总的精神动力、总方向、总目标。

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起到驱动、制约和导向的作用,统摄、影响人们对具体事物和事件的评价。价值观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的同时,价值观又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价值观是影响个体的心理倾向的主要因素,而价值认知是价值观最为核心的心理成分。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把青少年对现实的客观认知作为基础,要求青少年在现实实践中锻炼其心理调节机能,调和个体内在需求与主观现实的冲突,避免心理活动机制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脱节现象,进而实现培育青少年健康心理人格目标。综上所述,价值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内在一致性。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价值观归因

既然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价值观有着紧密的逻辑关联,那么如何从价值观的视角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进行更深层次、系统地解构,以期在价值观与心理健康关联与互动中明晰二者的作用机理,进而为破解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供路径参考是我们必须回答和处理的理论议题。

(一)价值观的内容维度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从价值观的内容维度来考察,价值观包括社会政治信仰(理想)、人生观、科学观、道德观、审美观等五个内容维度。“信仰是关于最高(或极高)价值的信念”,是一种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表现为人生追求的总目标和人生价值体系的最高价值原则或基点。信仰是个体对自我发展远景的坚定的价值预期。埃利斯明确阐明了信仰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指出认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每个人都有其各自不同的人生哲学与行为风格,而我们的情绪根源于我们的信念、评价、解释以及对生活情境的反应。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意义、人的价值、人的幸福和自由的根本看法。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生观是个体意识倾向的核心,而个体意识倾向性直接引导主体自身行为的倾向性。人生观是对自我生存价值的认知和自我行为的指向性标准。个体一旦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便可以正确认识自我得失,积极乐观的去应对外界对自身的正向或负向的刺激,调和个体内部需求与主观现实的矛盾,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科学观是人们对于事物客观性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正确的科学观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人们正确地改造自己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均要以科学观为指导。个体一旦对科学观产生认同,就会成为寻求真理的主体,就会遵循发展的逻辑,推进自身认知结构的分化与整合,进而提高其与客观事实相符的方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

道德观是一个社会的主导伦理原则,是社会伦理精神的体现。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对个体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发展价值。个体一旦将道德观内化为个体的理性价值意识,在思考道德问题时就会以逻辑的和社会的互惠作为解决道德冲突的准则,个体所外显出良性道德行为会不断增进个体积极情绪体验,增进个体幸福感,并在个体与社会的自觉融合中持续提升个体生命意义,这对个体健康心理的形成均有助益。审美观在“真”和“善”的基础上得出的对“美”的判定,是真、善、美的统一体。而美具有重要的思想情操教化功能,因为美好事物总是与真和善相关联。审美观教育以其启迪智慧、陶冶情感、健全人格等特有功能,在克服不良外部刺激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综上所述,价值观内容的各维度是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原则,对于主体在应对外界各种正面或负面刺激的过程中有正向引导的作用,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心理人格具有积极作用。

(二)青少年价值观的特质与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性

青少年价值观不仅具有对既有社会价值观念、价值规范进行变革的取向,而且在对自身价值观念和价值行为的自我意识方面具有自我肯定性、自我否定性的特质。所谓的自我肯定性主要是指青少年对自己所倡导价值观念、所践行的价值行为的一种坚守和肯定,而不管这些价值观念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是否具有普适性。此种价值观的产生,这不仅源于青少年“初生牛犊不怕虎”探索冲动,更重要的根源在于青少年认知能力和实践经验的缺乏。从价值观演变历程来看,此种价值观仍然是一种还未经过社会实践洗礼且与同时期的社会主导价值观不尽相符的“前价值观”。青少年价值观的这种“自我肯定性”,如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就会造成青少年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冲突,进而使青少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陷入困境。所谓的自我否定性是指青少年对自身价值观批判、反思和重构,进行重新定位,它表征着青少年价值观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并开始走向成熟期,这是青少年群体一种集体价值观自觉。但是,由于青少年群体自身的认识水平局限,过度的自我否定会使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失去了方向和自信,此种自我否定性就会由一种正向的积极因素转变为负向的带有自暴自弃倾向的消极因素,必将有碍于正确价值认知的形成和价值观的确立,进而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又一诱发因素。归结到一点,青少年价值观的自我肯定性与自我否定性的特质,源于青少年群体自我认知水平、实践能力的局限,使得青少年价值观在理想与现实取向上呈现出显著的二元性特征,从而使得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在不断拉大的个体需求与主观现实的差距中萌生和显现。

(三)价值观的检验标准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在把人与动物进行比较的过程中阐明了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有两种客观规律性,即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在起作用。真理尺度是指制约实践的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价值尺度则指人在实践过程中所能支配的自身的内在尺度,以及作为实践活动承担者的人的内在要求和规定性,把其运用于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去,从而使实践结果与人的目的、要求、需要相一致。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当两个尺度相吻合的情况下,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价值观才有可能对实践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实践活动两个尺度也成为检验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从心理问题发生机制来看,心理问题的形成依赖于个体需求与主观现实的差距。价值观作为一种认知成为了刺激与反应的中介,外界信息输入人脑,通过价值观进行“过滤”,从而使刺激具有了不同的性质及意义。各种认知间的协调程度、稳定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平衡状况。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一种经过真理和价值双重尺度检验的科学认知和价值原则,可以有效整合主体对外部世界和主体自身规定性,进而使主体形成稳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使主体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心理状态。反之,当价值观处于一种矛盾、冲突状态时,人就会产生心理冲突和心理失衡,从而导致认知水平与行为能力之间的错位,进而产生心理问题。由此可见,作为价值观检验标准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就成为了个体需求与主观现实之间一种重要调节机制,维持个体心理的动态平衡。

三、关于通过价值观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的方法论问题

如何通过价值观教育提出解决青少年健康心理问题的方法论原则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要关注价值观教育,同时也要有意识引导青少年形成自我凝聚主流价值观共识的能力,有意识地克服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从获得价值观的心理学路径来看,社会学习理论核心是学习,认为是外在的影响导致了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从而决定了个人在社会、道德、美学领域中依照标准行事的能力和意愿。因此,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青少年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价值观的基本方法。如前所述,价值观的各内容维度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紧密的逻辑关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所形成的主导价值观,作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规范化的思想体系,具有广泛的认同性、普适性,对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影响着青少年一代思想意识的成长,关涉到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主要内容,即通过对青少年开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科学观教育,集体主义的道德观教育,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观教育等五个方面的教育活动,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为塑造青少年健康心理人格奠定价值观基础。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五个内容彼此相互贯通是一个有机整体,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开展价值观教育时应注重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全面性。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内容应因青少年群体在特定的年龄、背景、环境和文化条件下所强调的价值内容和特征而有所侧重。

(二)肯定与否定相结合培养青少年价值观自主建构能力

认知发展理论作为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又一个心理学路径,其继承了建构主义传统的认知发展理论所强调的不是学习而是构建的理论主张,它指出对价值及其重要性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现实的规范化特征进行积极建构和重构的过程。如果个体要想内化某种价值观,他必须在参加讨论价值取向(特别是关于道德)中解决价值冲突的经验以及有意识地尝试在人际交往中建立群体规范的经验。如前所述,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相伴随,此种自我否定和自我肯定贯穿于青少年价值观自我建构与重构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获得了解决价值冲突和重构集体价值规范的经验,最终才使得价值观得以内化和生成。虽然,此过程是青少年群体的自主建构过程,但自主并不意味着漠视外部世界的正确引导和及时干预。青少年如果不能及时走出价值观的冲突困境,就会在价值观冲突的漩涡中迷失自我,进而导致价值和信仰危机。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培养需要精心呵护和善意矫正。在对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甄别正确的价值观和错误的价值观,及时肯定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并进一步强化对其的认同。同时要坚决批判和及时否定错误的价值观,因势利导,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肯定与否定相结合的引导方式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青少年在相关价值冲突事件中判断各种价值重要性所需要的认知能力,促进其良好心理意志品质的形成,在正确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基础上,实现自我肯定性和自我否定性的有机统一,及时化解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

(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培养青少年凝聚主流价值观共识能力

虽然社会学习论与认知发展论所提倡的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观获得路径,但我们没有必要将其作为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思潮,以对立的方式来讨论。综合两种理论主张,我们认为外在规范性因素和价值的积极重建过程及其意义均对个体价值观的生成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鲍尔提出了“公正社会”方式,即帮助个体习得价值观的一种整体性策略,按照这种方式社会成员按照民主程序建立起高度共享的价值体系而共同遵守之。这给我们价值观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我们应致力于构建一种凝聚社会主流价值观共识并施之以教育的整合模式。那么何以凝聚主流价值观呢,如前所述,在实践活动中只有遵循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才能确保实践的成功。正是基于实践的这一要求,逐渐形成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形成了以二者统一作为实践的指导思想和行为规范的价值原则。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一种实践精神,青少年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直接感受到它们的作用,直接认识到它们对实践的重要影响,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更自觉地将二者融入社会实践之中。因此,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中,以真实的事例来引导青少年认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社会实践中所发挥作用的区别和关联的辩证关系来深化青少年对二者的理性认识,最终让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感受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实际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实践中真正贯彻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价值观准则,凝聚社会主流价值观共识,并最终使得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形成协调个体需求与主观现实差距的稳定调节机制,维持心理的动态平衡。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在明确自我认知的基础上,从而为青少年健康心理人格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不断引导广大青少年朝真、善、美的目标迈近,实现自我超越,从而完成自我内部协调机制的有效构建、保证个体自身心理健康得以实现。

作者:黄颖娜 单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三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调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方法

首先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样本采集,制订科学统一的测量表,并向相关负责人作出具体说明和培训,使其了解到调查的目的、内容、要求等,由学生自行完成测验,当场收回调查问卷。基本调查表中含有性别、年龄、民族、学校、班级、父母职业、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状况等多项青少年基本情况。90项症状自评量表,具体有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抑郁、偏执等,各项内容具备相应的评分标准,以五分制为标准,分值等于或超过三分则表示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对观察组进行八个月的心理干预后,再对学生展开调查。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P<0.05时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多所中学的学生共1600例,进行八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后,所取得的成果比较满意。A组中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即13.5%,心理健康教育八个月后,心理问题发生率得到明显改善,干预后发生率是5.75%,如下表1。B组中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即15.5%,心理健康教育八个月后,心理问题发生率得到明显改善,干预后发生率是8%。

3结论

心理健康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拥有健康的心理个人才会充满活力,才能主动去适应社会,自愿发挥出自身效用和潜能,提升自我的社会价值、生命价值。青少年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在社会中很难找到他们的定位,他们介乎与儿童和成人之间,心理、生理各方面还不成熟,对社会、家庭、责任缺乏基本的认知,往往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青少年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本次选择某市多所中学1600例青少年,对其运用基本调查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检测出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8.8%,对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频繁出现的检验词为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偏执、抑郁、敌对等,女性、非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易于出现心理问题,家庭对青少年心理有着较大的影响,大部分青少年心理存在不同程度问题,父母传递给青少年情感的多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根据1600例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特点,对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对青少年的心理容易产生影响的因素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内部因素,一种是外部因素,从这两方面着手制订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此来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从心理学理论出发表明青少年的生长阶段中必然存在的各种矛盾,例如生理与心理的变化、个人意识的形成,使青少年开始思考一系列问题,由于心智不完善,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无力负荷,直至产生心理的焦虑、恐惧、失落、失望等,甚至开始逃避问题,心理发展持续恶化,致使出现心理疾病。在青少年时期进行心理教育教育,对青少年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心理教育的方法首先从实际出发,根据每位学生的性格差异、心理特点,开办多种多样的心理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心理活动中。在开展心理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加强他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其答疑解惑,帮助学生重塑健康的身心。

4结论

大部分心理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性格相对内向,对外界缺乏热情,鲜少与他人交流、沟通,往往活在自我的世界中,以自我为中心,面对此类学生,如何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心理教育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由三方面外部因素引起,分别为学校、家庭、社会。要想彻底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就要从这三方面开始着手,教师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在日常的教学中观察学生的心理状况,出现不健康的心理状况时,应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学校可组建一批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专业化的开展,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与学生建立亲密的交流,对其生活、学习、情感、人际交往给予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与坚定的意志,摆脱心理疾病的困扰,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作者:王欣悦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