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认同感

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认同感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学生认同感是大学生从自身的需要和体验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产生的心理认同、情感认同并最终外化与行动的过程,是直接影响思政工作实效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本文先分析其概念内涵,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学生认同感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内容认同不高、情感认同不高、知性认同不统一,最后通过“微时代”下的“微阵地”“微平台”“微力量”等来探究微时代视域下的学生认同感提升路径。

关键词: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同感;提升路径

1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的概念

1.1认同感的基本内涵

“认同”概念最早出现在心理学领域,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认同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心理上趋同的过程”。而在这之后,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埃里克森,他强调自我的影响,认为自我的影响是建立自我认同感并满足外部环境的需要,当人缺乏对自我的认同感就会感到痛苦,从而容易产生自我认同感危机。

1.2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的基本内涵

认同感后期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领域范畴,如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因此将认同感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必要且有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的内涵是认同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开展、成效等持同意或认可的态度,并自觉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应要求来约束自身的言行举止,进而产生思想上、情感上甚至行动上的趋向一致性。在本文研究中,主要是围绕大学生这一认同主体来展开。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的现状

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就强调青年价值取向的重要性。高校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备受关注的群体,他们的价值取向影响未来社会的价值趋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至关重要,就目前来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现状趋向良好,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2.1内容认同不高

一方面,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各类信息纷至沓来,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大学生作为易感群体,受周边环境、社会风气的熏陶,浮躁心理严重,利益最大化根深蒂固,功利主义思潮愈发明显,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他们中的一部分倾向于接受短而快的内容,看不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蕴含的价值,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用不大。另一方面,受时空限制,信息资源总量有限,有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化、片面化,不能满足当今所有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需求点,不能对大学生的一些思想困惑、现实困难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由此,可能造成一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认同不高。

2.2情感认同不强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的主要途径。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多是“满堂灌”形式,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需求,较少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同时因理论课内容有时枯燥、乏味,创新性不够,部分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兴趣不高,参与度低。因此大学生作为认同主体与认同客体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过程等有时未建立起有效的互动关系,两者不易产生情感共鸣,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可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认同不强。

2.3知行认同不统一

古人提出“知行合一”,旨在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有时没能转化为行动认同,可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部分大学生自身能力不够,一时未能找到心理认同转化为实践的有效方法、途径,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二是部分大学生可能缺乏将心理认同转化为实践的主动意识,思想上、心理上认同而行为上、实践上跟不上。

3“微时代”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的提升路径

3.1“微时代”的概念和特征

3.1.1信息传播更加高效和便捷

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打破了时空、地点的限制,使得各类信息传播更加快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更顺畅,可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微时代”传播的移动性和即时性使得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效率更高。

3.1.2信息传播短小精悍

从最开始的微电脑移动终端,到异军突起的微博、微小说、微信等,人们接受着来自微媒体纷繁复杂的信息,信息无限增长,而个人精力有限,从而决定了那些短而快特征的信息更易被接收并理解。

3.1.3信息主体年轻化

“微时代”主要是以移动终端为媒介,而移动终端主要使用群体是年轻人。主要因为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更掌握“新媒体”时代下诞生的各类“微载体”,并将其发挥最大作用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3.2“微时代”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的提升路径分析

3.2.1抢占“微阵地”,营造校园“微文化”

校园是大学生进行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景观、绿化等物质层面的内容;也包括校风、校训、教风、学风、作风等精神层面内容,这些校园文化的好坏是学生学校认同感的前提条件。因此抢占“微阵地”,营造校园“微文化”,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至关重要。比如开辟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并用大学生喜欢的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四史知识宣传,并转载一些最新的时事热点、权威观点,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视野,营造了正能量的氛围,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开展校史、校情介绍,引导学生爱校情怀,激发爱校热情,强化学生自觉学习、奋力拼搏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

3.2.2搭建“微平台”,提升“微载体”

应用能力“微时代”的到来,各类“微载体”应运而生,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学校、家庭、社会都可以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采取微信、微博、QQ群等多元化的方式,形成教育合力,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多维互动、多管齐下,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平台;但正如一枚硬币有其两面性,也要相应地建立起监督体系,做好对网络复杂信息、舆论信息的监控,确保网络环境的风清气正,提升“微载体”应用能力,创设健康的“微环境”,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2.3培养“微力量”,加强“微素养”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离不开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就是“微力量”的培养。首先,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肩负着社会赋予的责任,是指导和规划学生学习及职业规划的重要力量,既做好学生的朋友这一角色,又担任学生的人生导师。辅导员与大学生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笔者已在之前进行过探讨,主要是从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路径这个角度。在辅导员与学生共同成长过程中,辅导员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解惑中获得启发,学生则通过与辅导员的交谈中得到教育,构建“共同体”有助于推动两者的健康成长,有利于两者的和谐共生发展。此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的政治理论素质也将在无形中对青年学生产生影响,而目前的课堂教学沿袭固有的教育方式居多,运用网络教学的比例较少,形式也偏单一化。因此要培养这些“微力量”的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分析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创新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利用青年大学生最为接受的“微载体”传播方式,拉近距离,扩大工作影响力。大学生是高校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备受关注的群体,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又是重要保证和前提,研究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赞同、理解程度,不仅能增强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认同、情感认同、知行认同,也能更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标。同时利用好“微时代”这一媒介,进行传统教育模式和网络教育模式结合,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有涵养的“数字公民”,借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性。

作者:胡鸣 单位:金陵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