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比较

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比较

摘要:如今,专业科目越分越细,社会分工日益具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逐渐融合,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高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而通识教育所占比例略小,论者基于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比较认为应凸显通识教育,减少学科壁垒,更加注重“人”的教育。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多元化

通识教育又称“通才教育”“普通教育”,起源于奴隶社会雅典文明时期的自由教育,是一种基础性的教育,目的是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完善的人”。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某一领域的知识或技能的人,强调知识的专业性和深度。专业教育学科的设置具体,操作性强,具有专门的知识体系,提供给学生系统化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就业做好足够准备。

一概念辨析

通识教育又称“通才教育”“普通教育”,是一种基础性的教育,目的是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完善的人”。通识教育“遵循的是一种在培养教育对象综合素质的整体进程中推进其内在价值意义世界建构与发展、基于广泛而基础的知识与价值的教育而促成教育对象内在价值意义世界建构与发展的思路”①。通识教育起源于奴隶社会雅典文明时期的自由教育,奴隶主是完全的自由人,他们接受的教育是自由技艺,培育的是对于自身和自身在社会宇宙中的位置都有完整理解的人。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开展通识教育的时候还是以显性教育为主,比如以选修的方式进行。通识教育的另一种方式是社会实践,引导人们向生活、向他人、向书本学习。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某一领域的知识或技能的人,强调知识的专业性和深度。专业教育以社会的岗位需求为导向,旨在培养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使学生在自身的专业领域内得到发展,实现以培养具有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最终目标。②专业教育诞生于中世纪博洛尼亚大学,是自由教育世俗化的表现,社会分工使得知识专门化和学科分化。以下是两者的比较与思考。

二学习内容

在学习内容上,通识教育强调“多元”,“通”不是指什么都会,而是指“贯通”“通达”。通识教育的涵盖范围广,不仅可以给学生各种学科的知识,培养学习能力,也可以为未来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提供完整的知识框架。通识教育的内容基础和多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融会贯通,获得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更好地适应。通识教育重视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以人为本,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专业教育强调“专”,注重知识的专业化,弥补了通识教育的工具性和实用性不足,但学生难以走出自己过细的专业圈子,认识不到专业之间的联系,造成知识的割裂,缺乏从学科交叉的角度和视野去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③相比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面较窄,变通性差。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下,学生随着学历层次的发展,拥有知识的专业化程度越高,人也更多地趋向于某一领域的专家,但一定程度的知识视野越狭窄、思维定式越僵化。④目前我国的高校中以专业教育为主,专业教育的比例大大超过通识教育,老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很多学生会选择相对简单,考试容易的科目进行选修,而忽视了通识教育真正的目标是培养“人”。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教育首先是培养出一个完整的人,再是培养人才。论者认为,应该提高通识教育在高校的比重,多重视人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人本身。

三大学的功能

大学的功能上,论者认为也应更凸显通识教育。大学的目标是研究、传播知识和文化教育,培养全面的人,在大学里学生是自由的、会思考的,积极参与讲座、研讨班、实验室等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大学的主要功能是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大学的主要功能包括了学术研究和教育,而不是职业培训。首先,职业培训是各种专业性的培训,为未来的职业做准备。很多毕业生毕业并不从事于所学的专业,而是跨到其他领域进行工作就职,这就需要重新去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技能。通识教育的学习可以具有更多的学习能力和技能,让人有更多的变通能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其次,如果为未来做准备的话更应该强调通识教育,让人广泛涉猎,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更理性、全面的看待这个世界。大学,应该教人如何成为完整的“人”,而不是“单向度的人”。

四专业的选择

在选择专业上,很多学生到了大学并不了解自己的专业,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兴趣和职业都与之有关。美国的一些高校在一二年级设立通识课程,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课程知识,通过对大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学习,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课程,在众多的基础课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可以在大三的时候作出更理性、更适合自己的选择。美国的这种教学方式很好地将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进行了融合,先学习“基础知识”,学会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找到了兴趣点或是擅长点,再学习“专业知识”,获得专门性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构建专门的知识体系,为未来的职业做准备。我国高校目前是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已经完成了专业的选择,很多学生并不了解所学的科目,报考的学校专业也是随机选择的,具有盲目性。如果在选择专业上,能够多一点对不同学科的了解和认识,能认识不同的学科的特点、内容等,选择到喜欢的专业或是适合的专业概率就会大得多。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我们应该更重视通识教育,先构建一个理解世界的框架,而不是管中窥豹,然后再进行专业性的学习,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现实社会中,通识教育的优势在于生活、工作、学习的变通能力。接受通识教育较多的学生会具备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适应所需的技能。这些包括书面、口头沟通技巧以及解决不同的问题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通识教育培养人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跨越多元化学习领域的能力,有利于面对未来就业的挑战。其次,通识教育注重多角度多思考,创新性强,利于知识体系的建构和个人的学习、职业的发展。当一个人身怀多种技能的时候,更容易被社会所认可和接纳。过分关注专业教育的就业结果,必然导致大学教育的职业化倾向,容易造成技能的单一、知识面相对窄、道德素质偏低、创造力不足等情况出现。《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有一段极为精辟的论述:“没有人可以精通所有领域,所以每个人都必须信任其它领域专家的意见。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智慧,用以判断谁是专家,谁是伪专家,谁能药到病除,谁是江湖郎中。这个时候,通识教育能够提供一种意识,一种智慧,一种方法论,用以辨别其它领域的知识。”⑤人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关注到所有方面,更重要的是学会判断,学会分辨真伪。通识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学习能力和分辨真伪的能力。此外,拥有多种知识和技能,在工作选择上会多于只会一样技能的人。在处理问题的方面,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可以更理性的处理。

参考文献

[1]王恒亮.高校通识教育的困境及改革路径——评《哲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历史与实践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04):85.

[2]郑庆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8(10):9-14.

[3]李本义.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启示[J].通识教育研究,2018(00):118-134.

[4]王飞.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困境与突围[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03):15-16.

[5]刘爽,闵光辉.通识教育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工作目标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4(10):91-92+97.

作者:单可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