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摘要: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视角,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不断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开发并尽快建立完善的、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积极培养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心理素质,且在此基础上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系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心理健康;课程

最近几年,高校学生因为心理问题出现了不少极端现象,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也重新提上了日程。目前,我国已经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设立了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过,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形式上和教学成果上仍然与预期效果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深入思考如何改进心理健康教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并不断使该项课程的独特魅力为学生所认可。在这一问题领域,我们可以将积极心理学这一新兴理念引入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学课程中,这一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为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理论依据。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相关文件,要求高职院校应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以此推动学生心理品质的不断提高,为社会进步提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和内涵

所谓积极心理学,主要是相对于传统形式上的消极心理学而言的。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发掘人们性格品质中积极的一方面内容,并通过肯定人们心中潜在的、固有的且具有建设性的能量来帮助人们成长,以此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目前,国内外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大都从主观层面、个人层面和群体层面来进行。积极心理学主张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为出发点,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处理事情,从而更好地生活。在我国积极心理学主要是根据心理对象的特征,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培养个体积极乐观的心理,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2高职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和不足

2.1高职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

教育部曾在各项文件中明确规定,各地的高等院校应当具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相关条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课程内容主要应当包括对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会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帮助学生分析心理异常状况等。在高职院校广泛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顺应了开展相关教育工作的要求和趋势,而且能够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极大地改善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态度,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价值,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以建立更加完善、健康的人格。并且,对于一个社会中的人来说,能否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与其是否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取得较高的成就密切相关,而要想培养职业素养,则必须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建设。作为帮助大学生树立优良心理素养的主要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更深层次地对学生的潜能进行开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截至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已经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了学生选修课程范畴,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只是一门选修课,它更应当参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整个阶段和全部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获得更多的帮助和发展动力。

2.2建设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不足之处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殊性,它不仅应当是一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而更应当是一门能够对学生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课程。教师应当在教会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确保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相关技能,以帮助其以强大的心理状态度过校园生活阶段,并顺利走向社会。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的不足为:

其一,教学目标存在偏差。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课程过多地将教学目标重点放在了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上,更加重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之后的补救措施和之前的心理问题预防策略,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掘学生潜能不够重视。并且,部分教师对课程本身认识不足,授课过于散漫,缺乏系统的教学方案,从而导致课程教学目标不准确、不明晰。

其二,教学模式单一。在高职院校,不少学生表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兴趣不大,这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乏味造成的。大部分教师在教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往往都会选用分析案例、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的“套路”,教师往往“自说自话”,学生缺乏参与感,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此外,一些高职院还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条件较差的问题,因此只能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名教师面对的可能是上百名学生,师生之间根本无法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学生也无法获得较高的课堂参与感,从而导致了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

其三,重理论轻实践。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目前我国高职心理院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大多采用的仍然是立足学生可能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知识传授和理论讲解的模式,而缺乏实践性和对学生心理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疏导,这就不可避免地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出现一定的偏差。如果采用这种更偏重理论性的授课模式,学生即便了解了相关知识,也并不能有效地应用到现实的心理情境中,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意义不大。其四,缺乏科学评估。目前,我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估也存在科学性不足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往往是通过论文形式或者个案分析的形式来进行的,甚至是直接进行理论知识考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也并不能真正深入了解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此外,学生评教是高职院校评价教师教学课程的主要形式,但是,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往往掺杂了更多的个人因素,其考虑的通常是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这样的评价标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总而言之,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然属于传统模式下的消极心理学研究,仍然以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调节为主,且更多地侧重于理论性知识的传授,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将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引入心理健康教学课程的建设之中,更多关注学生自身存在的积极性、建设性因素,从而促进心理健康课程的不断发展。

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实现途径

积极心理学使得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拥有了新的思路,必须深入探究了解目前高职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增设积极心理学相关知识及课程的限制原因,研究积极心理学角度高职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新模式,推动学生心理素养提升,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促使高职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优化和发展。

3.1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

传统的心理健康课程关注的侧重点在于克服消极的心理品质,而缺乏对全体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培养,可以说大都把目光聚焦在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身上,而忽视了全体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实际上,消极和积极的心理素质,具有此消彼长的状态,当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在高职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时,消极的心理状态自然就消失不见了。在设计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时,还要注意个性化特点。个体的需要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要兼顾少数有心理阴影的学生,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要有面向少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要时,还可以采取心理问题矫正、心理疾病干预等手段。每个高职学校都有自己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课下咨询心理咨询师。只有心理健康,才能更高效地学习,才能更积极地生活。

3.2师资转变:由“一专多能”发展成“多专多能”

首先,加强学习意识。局限于国内应试的教育模式及师资力量的短缺,当下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专职从事心理健康的教师人数较少,大部分心理健康教师都是由辅导员或者思想政治老师兼任的。由于并非专职教师,多数教师都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巧,甚至还缺乏任教的积极性。对此,高职院校要加以重视,通过建立相关的引导和激励政策来鼓励教师加强学习专业知识的意识,深化学习理念,让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新方法、新技巧、新手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打下专业基础。其次,增加培训方案。针对教师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学校还可以组织培训,邀请校内外资深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来讲座、研讨、交流等,不断拓宽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知识渠道,通过这些形式打造一支具备专业素养和较高能力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此外,多数教师思维固化,认为教学上应“先学后做”,对此应打破惯常思维,鼓励教师树立“边学边做”“先做后学”“实践出真知”的理念,同时还可以鼓励和安排教师到心理咨询诊所或者医院的心理咨询科进行兼职,从实践中学习知识,并可将实际案例转移到课堂,让学生学习的案例更加生动。最后,提高道德修养。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育人比教书更重要。不仅仅要培养学生成为应试教育的优胜者,更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就必须以身作则,用自己高尚的思想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用自己正确的三观去引导学生,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师,更应以此为准则,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和处事的理性。

3.3教学方法:由“纸上谈兵”变为“致知力行”

其一,渗透式教育。从“思政课堂”到“课堂思政”的教育模式上可以得出借鉴经验,通过心理元素渗透到课堂的模式,能够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达到心理育人的效果。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主动地发挥心理元素的作用,将心理渗透到教材当中,通过课内外相结合、专业化和课堂渗透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教材本身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和知识传授同频共振的目的。

其二,专题主导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较为广泛,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划分为多个专题,如采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心理测验、“525心理健康主题月”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避免填鸭式教育,减少纯理论讲解以提高学生参与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而增加学习效率、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其三,差异化教育。差异化教育的本质是因材施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做到有的放矢,其教育方式与生命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学没有差别,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共性特点和个体差异进行课程设定,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学评价等要素要体现差异化,通过差异化让大学生以自身为发展起点,不断完善人格及心理健康,从而增长个人知识与能力,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

3.4教学评价:由“一锤定音”变为“综合评价”

第一,评价标准多元化。“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在教学当中是不可取的,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学生时要采取多维度、发展的、全面的眼光,而不是单一的评价。所以,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师在从事健康教育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将学生的成长放在首位,全方位地、多元地评价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从而对学生有一个形成性评价。良好的心理健康教学能够积极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自我学习并成长,因此教师不仅要树立坚定的理念,还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采用口笔试相结合、观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地、科学地形成对学生的评价。

第二,评价具有针对性。传统的课程教育评价只关注学生的成绩,但是新的教育评价应当包含客观检测的数据,譬如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次数、出勤率、准确率以及作业的提交次数、重复率和课堂外的互动次数等。通过监测这些客观数据,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并据此对学生进行反馈。同时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当用发展的眼光,除学生的自身因素外还要考虑当时的客观因素及个体不同的特点,并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评价语言及方式,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从而进一步成长。针对性的评价方式能够避免学生盲目地自大或者自卑,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三,多元主体联动性。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评价主体具有多元性,包括但不限于高校、父母、政府、用人单位、中介机构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高职院校应当强化校政联动、校企合作、家校联系,同时全面调动各方力量从而搭建联动评价信息库,建立完善的搞笑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自我认知、人际关系调整、情绪调节等多方信息,并想企业、社会和家庭提供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服务。

4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在高职院校开设积极心理学既可以增强教育课程的实践性和有效性,又能增强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创造性及幸福感,同时经过经验积累还能为我国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式,让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时晓玉 单位: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