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摘要: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实性、个性化、隐蔽性,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形势更为严峻,要求手段更加专业。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是高校立德树人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体现,是高校深化改革,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外在需求。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对策是加强心理专业知识普及,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专业队伍建设,强化大学生助人并自助,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心理咨治工作机制,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医院协同合作体系。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视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实践探讨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然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为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也使大学生获取信息更加多元化,心理塑造及价值观的养成面临更多选择,这也使得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增大,心理健康问题更为多变化。

一、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面临的挑战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实性致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形势更为严峻

世界教科文组织提出,心理健康是一种幸福安康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可以自我实现,能够应对生活中正常压力,能够有效地工作,能够为集体作出贡献。当前,随着经济发展及科技进步,国内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学生群体之中,近几年高校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学生心理问题也多发,抑郁症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主要杀手,有数据统计指出:对全国6大区16所高校的5280名大学生进行心理状况调查,22.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上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中,44.1%的有1项超标,最高超标的有9项。对17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2.4%,重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8%。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于环境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学业与择业问题,恋爱问题,家庭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隐蔽性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

手段更加专业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具有一个长期的潜伏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问题才会凸显。当前校园文化的社会化,大学生更加有群体意识,由于不愿意被群体孤立,被另眼看待,导致对于自身出现的心理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表现为无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心理问题,拒绝接受心理咨询,对于心理问题羞于启齿,不愿意接受心理治疗等,这让心理问题更具有隐蔽性。另外,即使有些学生发现自我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在求助他人时由于对方不够专业,导致忽视心理问题的发生或进行错误的心理疏导的结果产生,这可能会使学生的心理问题被掩盖。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要更加系统化,专业化,提高教师、辅导员、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水平。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缺乏院校特色

心理健康教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与高校院校特色的结合较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适应性较低。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较为单调,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理论教育为主没有深入实践进行教学,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未能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四)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的辅导,需要专业的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并非心理学专业背景出身,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高校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合班授课,在合班上课的过程中,一个班级的人数将近百人,这样的课程教学中教师无法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影响了教学质量。另外,由于师资力量缺乏,未能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导致评价方式缺乏创新,仅仅以期末考试或平时出勤对学生进行评估,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无法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的必要性

高校阶段的教育宗旨应当遵循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做好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为了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开展,在进行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确保课程建设与高校的教育目标相适应,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适应,学科建设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相适应,这样才能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这样的特点才能展开有效教学。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论性较强的特点,结合高校学生文化基础和学习品质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色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适应高校学生的心理需要。

(一)高校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体现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立德树人不仅要立德,更要育心,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是决定高校立德树人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拥有健康的心理。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心理素质是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更为复杂,社会各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及发展速度加快,人才市场竞争激烈,大学生容易产生焦虑。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及稳定性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性人格的发展,社会性人格是大学生走向社会,获得职业成功,促进自我实现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是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体现。

(二)高校深化改革,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外在需求

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国家建设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促使高校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从重课堂、重理论,轻实践向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发展,其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形成的决定因素,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提升综合素质是高校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青年阶段,猎奇心强,头脑灵活,情绪变化大,精力旺盛,容易意气用事,受到外界影响的年龄特征。网络环境复杂,大学生作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甚至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成为他人扰乱社会治安的工具。因此,心理健康对于建设平安校园,和谐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社会意义重大。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的对策探讨

(一)加强心理专业知识普及,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

专业队伍建设大学生常见心理和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对于如何诊断,如何治疗高校应该进行全员普及。辅导员、班主任身处学生工作的前线,工作中与学生沟通最多,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从而发现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心理专业知识的培训,能够起到提前预防作用,做出正确的干预,引导学生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对于学生来说,对心理问题的无知也能造成心理问题并恶化,比如说不能正确认识抑郁症,抗拒吃药,不能正确认知自己。在进行心理专业知识普及时,将课程、实践活动、案例分析、心理情景剧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新媒体形式来与学生交流和互动,消除学生对于心理问题的误解和疑虑,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心理问题。

(二)强化大学生助人及自助,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要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在刚入学时应该做好入学教育,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大学生活,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心理铺垫,对如何正确处理大学生活中出现的人际关系交往问题、学业问题、情感问题做好心理准备。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大学生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将有限的时间用在为未来奋斗上,让自己忙起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弘扬长征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看待得与失、名与利。帮助学生培养高雅兴趣,指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和义工行动,在不求回报的付出中发现自身的价值,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困难。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自己是第一责任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要让学生明白心理问题是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并借助科学的方法战胜的,心理问题的治疗自身的意志力和信心非常重要。

(三)深化心理咨治工作机制,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医院协同合作体系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要打通学校与医院,线上与线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通道。做好普查工作,准确把握学生成长背景和心理变化,在心理问题高发时间段如秋季开学,春季开学,毕业季,春季高发时间段能够做好预防和干预工作。为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心理健康电子档案,实现治疗过程,治疗方案共享,实现能够持续关注和治疗。建立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治疗医院、精神卫生机构的预警系统,打通绿色通道,让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危机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利用移动互联网,建设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筛查及干预的App平台,让同学们可以在线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参与心理测评。

(四)教育引导,提升学生网络素养

针对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群体表达意见、宣泄情感的重要途径的客观现实,高校应当主动介入、关注并参与学生在网络空间各种平台上的互动话题,积极培养“意见领袖”,在大学生关注的各大网络媒介上,对大学生热议的事件进行正向解释和引导。面对网络上的各种恶俗、虚假的消息言论高校舆论宣传部门应当及早进行研判和干预。其次,高校应线上、线下结合,通过课堂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提高学生对多种网络舆情讯息的鉴别能力,引导学生客观、理智地参与网络空间的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开阔学生眼界,远离负能量,传播正能量。

(五)完善机制,提高舆情治理效率

根据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发展的规律,应当在过程中建立积极有效的事前预警机制和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机制。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数据信息庞大。高校网络舆情监测是高校网络舆情事前预警机制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通过日常监测可以分析把握网络舆情的总体态势和走向;重点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发生时做出的重点监测可以对敏感事件和时间点学生可能发生的重大网络舆情危机作出预测。其次,高校学生人数繁多,在复杂的网络舆情环境下,网络舆情事件时有发生,因此高校应建立网上、网下的联动应急处理机制。舆情危机事件一旦发生,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各部门和相关人员迅速参与到危机处理中来,明确分工和职责。过程中,应畅通信息渠道,客观、准确地信息,安抚相关当事人情绪,维护单位良好形象。事后,应及时公布事件处理结果,加强持续监控,防止事件反弹。

四、结束语

大学生积极心理学视角的落脚点是探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策略。高校在确定科学合理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分析工作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生心理数据的挖掘工作,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分层分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针对性地推送有效需求信息,促进舆情分析、发现问题、科学干预、稳定跟踪和及时反馈等各环节有效衔接,进而完善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参考文献:

[1]黄群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路径探讨[J].新课程,2011(4).

[2]梁瑛楠.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新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12(5).

[3]彭梅.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4.

[4]白燕.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3.

作者:樊荣 单位:西安医学院全科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