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下构建高效课堂思考

社会心理学下构建高效课堂思考

[摘要]高效课堂是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思路,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某高职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进行分析,从课堂中的相关要素入手,探究心理成因对课堂活动的影响,发现影响学生学习效能的心理因素,并以这些因素为出发点,提出改进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高效课堂;社会心理学;高职院校;学习效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专家学者对“有效课堂”的研究,将追求“教学效能”的理念摆在了每一位教育改革工作者的面前。高效课堂是在时间和效益最经济的情况下,取得良性的教学效果,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以满足教育教学的效率[1]。由于高效课堂的前瞻性和良好的“能效比”,逐步成为学校教学建设从“质量强校”通向“品牌引领”的路径之一。

一、课堂组织中的社会心理学

教育学将教学过程的要素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媒介和内容四个部分,核心要素是“人”和“环境”,即教育主体及其之间的交互。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在其著作MyPeda-gogicCreed主张,学校是一个“雏形社会”[2]。虽然现实中的学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的简单再现,但仍可以通过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将教学过程看作社会活动,让教育的主客体形成一个教学活动的“群落”,从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环境影响、交往心理等方面对教学过程进行内在沟通,让对学习目标的理解趋同,增强知识的获取和迁移能力,优化课堂教学。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派的研究认为,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逐步建构关于外界环境的知识,从而使得自身的认知得到发展[3]。换句话说,外界环境的刺激对学习者来说是促使其认知不断丰富的重要方法。由此可见,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促学”氛围非常重要。

二、教学活动的构建

(一)基本情况

机械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共32学时,教学形式为“理论+实践”,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分散、实验项目较多,同时由于课程总学时偏少,不利于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这就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结合现有的资源条件开展具有“效能”的教学工作。该专业2018级学生共计143人,文科生70人,占比约48.95%;高职单招生7人,占比约4.90%。学生组成3个班级,人数分别为72、37、34。一些研究表明,在进行记忆、推理、辩证等活动时,仅与个体的心理素质有关,男女大学生在运用认知控制能力调节负性情绪的能力方面并未出现明显的差异,性别差异的影响可以忽略[4]。在既有认知结构上,需要考虑文理科背景的差异。

(二)教学过程的组织与构建

高职院校通常采用围绕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与协调者,遵循“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过程序列,让学生独立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多要素共存且复杂的活动,不可能简单采用几种范式来组织教学。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如工程识图、机械原理等部分,可以采取讲练结合为主的方式,课堂活动以介绍关键概念、知识点、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主,借助信息化手段布置预习和复习任务。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典型机构、液压传动等部分,主要采用行动导向的模式完成课堂教学,将教学活动场所调整为实验实训室,通过让学生形成“合作集群”,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师生共同完成教学活动。为了弥补文、理科学生之间的既有认知差异,在教学组织上广泛采用信息化手段,向学生推荐工具书、参考书、学习网站等资源,同时在课堂上讲授一些记忆技巧、方法,补充简介需要用到的数学、物理的知识要点。

三、学习效能分析

按照机械基础课程标准(2018年8月)所规定的考核方式,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平时)和终结性考核(期末)相结合方式进行”,并按照“课程总评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50%+终结性考核成绩×50%”计入成绩。学生的成绩分布见图1、图2。由表1可以看出,理科生和高职单招生并未体现出特别的优势,甚至最高分为文科学生,反映出在认知结构建构时,既有的认知结构仅为影响要素之一,还需要考虑学习群体、环境影响等因素。环境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同规模的学习共同体,其表现出来的效能也不尽相同。我们预先假设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所接受的有效信息是相同的,从图2中可以发现,正常班级的学生成绩分布更为扁平、平均分更高。在同一学习共同体中,“正面群落”和“负面群落”的绝对数量基本固定,“中性群落”的占比随着班级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习共同体对学生的影响占主导。

四、建构高效课堂的思路

社会心理学不仅强调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关于社会情境的探讨,重视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及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在学生群体中形成具有共同目标和努力方向的“学习共同体”,注重合作学习和分工协作,在其内部形成一个较为中性的学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生既有的认知结构所拥有的优势。而对于不同规模的学习共同体,在其内部存在不同的群落,即产生正面效能的“积极学习群落”和产生负面效能的“消极学习群落”以及占绝大多数起主导作用的“中性学习群落”。在学生群体中会出现“马太效应”的情况,即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和需求,主动进行异质分组。具体表现为优等生普遍靠前坐、后进生聚团分布靠后的环境自适应的现象,最终造成学习共同体内部的沟通覆盖不均。在开展以小组形式的合作学习时,学生的“从众心理”比较严重,在讨论时的不同答案数量偏少,更多的学生要么不吭声,要么赞同优等生的观点,要么努力寻找“标准答案”,这都与“搭便车”的心理状态密不可分[5]。这反映了大多数学生会避免成为他人眼里的“异类”个体,需要教师灵活处理提问和反馈。教师既是知识传授者,又是心理引导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必须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预估和评价,对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进行重构优化,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情感教育、学习情景等工具,构建“学习共同体”。在课堂中,教师主动建立友善环境、融入学生群体,明确学习共同体的个体职责,畅通课外学习渠道,促进学习效能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阮红芳,靳玉乐.有效教学论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3(8):41-44.

[2]龙宝新,张立昌.论当代我国高效课堂改革的成因与走向[J].教育科学,2014,30(1):31-38.

[3]李子建,宋萑.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2007(4):44-51.

[4]潘朝霞,李冰冰.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效力的差异:心理素质与性别的作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1):113-119.

[5]佟宇飞,经卫国,江洋,等.社会心理学视域下合作学习中搭便车现象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3):206-209.

作者:彭博 单位: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