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钢琴线上教学转型新探

高师钢琴线上教学转型新探

【摘要】伴随科技飞速发展的脚步,顺应我国教育信息时展的需求,探求如何将课件通过网络平台转换进行二次编辑,整合庞大资源库信息素材,录制成速课的形式。以高师钢琴线上教学为例,具体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开展实践探索。分析提炼出速课线上教学四个优化性特点,认为未来的教学必将是传统与现代共生存,相互补充,形成线上线下教学综合运用的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速课课件;线上教学;高师钢琴;教育转型;教育改革

时代的车轮伴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滚滚向前,由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工具构建起的强大虚拟空间网络,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思维,其数字化处理和应用的优势,对教育教学改革展现出新的途径和领域。早在2012年3月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文件中,就树立了“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发展目标,明确指出“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和任务。经过这些年各方的共同努力,为知识数字化的转换,收集处理数据和信息,建立起能够共享的庞大数据资源库和教学平台,提供了实现的可能。速课正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顺应时展需求应运而生,依托数字平台和移动通信工具或电脑,将传统的教学课堂转化迁移成数字信息化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一、课件到速课的转换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变化,教师们逐渐以课件制作替代了传统的黑板板书。在备课阶段把主要的教学内容运用文字编辑软件,形成演示文稿PPT格式,在教学过程中播放呈现在学生面前,成为教学讲解的提示和学生观察信息的来源和媒介,某种意义上是运用现代技术服务于教学的创新手段和体现。速课则是在制作好的课件基础上,上传到在线教学平台,利用其提供的工具编辑功能进行二次创作。教师针对事先设计好的每一页内容进行讲解录音,根据教学内容和设计的需要,页与页之间还能够增添新的素材,诸如图片、视频、音频、文档和文字处理,亦可考虑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添加测验环节。如此这般逐页进行录制和新素材的添加编辑,一堂完整的速课就制作完成了。从上述制作过程中可以看出,速课属于教师备课、开展教学设计中的一个环节。有效的课堂教学与教师课前备课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的教材分析和信息组织处理能力决定课程完成的效度。虽然,最终课堂教学的完成取决于施教者与学习者双边共同的合作参与,但如何实现教学目标,需要教师针对课程目标进行课程设计,设计课程的意图、设计思路决定了引导学生如何学习,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这一过程虽然复杂,但牵扯着学生个体的学习背景和基础以及理解认识。但本人认为,教师前期的教和课程设计决定了后者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那么,在高师钢琴集体课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呢?将分成以下几个阶段进行教学实践探索。线上钢琴教学实践应用:

(一)课前-速课设计制作阶段。事先,由教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收集大量的教学素材,其中包含文档、书籍论著、图片、乐谱、音频和视频等多种格式。亦可录制自己的示范性音频或钢琴演奏视频,建立属于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根据教学课题和教学对象进行合理筛选、提炼优质材料,围绕教学目标构建教学内容。在高师钢琴音乐教学中,对于钢琴弹奏技法、演奏要领、指法的标注和运用、音乐作品的背景分析、曲式结构解析、音乐表现处理等知识性、理论讲解内容,可以有序地组织成文字,做成PPT格式的课件。第二步,将编辑好的文字为主的课件上传网络学习平台,根据系统指引步骤进行二次加工。针对每一页的课件页面内容,教师开始讲解录音。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可以考虑在适当的页面增设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背景音乐创设情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铺垫作用。随着授课内容的展开,教师可以在课件的页码之间,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插入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料,展现更为直观形象的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感性认知。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质量,其间亦可增添问答式的小测验。例如,在教授“钢琴复调音乐”的课题中,在章节内容架构上,从“复调”名词概念和介绍复调常用教材入手,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通过对代表人物—“西方音乐之父”巴赫的介绍,详细解析其作品的创作特征,随后结合视频和乐谱对三首经典的代表作进行赏析,丰富学生知识素养,拓宽音乐视野。考虑到教学对象为师范专业学生,关于如何习得弹奏复调作品的方法和掌握教学要领,做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便于日后形成一定的教学能力。整体上,涉及到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具有感性感知的体验和理性思考的结合。最后一个视频内容与乐谱的对照,设置了一个小测验。一方面,注重引导学习思考,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形成远程课堂的互动和交流;另一方面,对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及时信息反馈。最后,教师审视整体课程录制的效果。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满意的地方进行反复修改、自我完善,确保课程录制质量后在教学网络平台开放。

(二)课中-速课教学实施阶段。师生双方按照上课时间进入网络平台,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已经录播完成好的速课内容,并要求学生跟随速课进程做好学习笔记,在规定的期限内容提交,以便敦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了解学习情况,监管教学质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处于协助学生的地位,随时在线及时解决每位学生出现的问题和疑惑。而学生则作为教学课程的主体,在自己的网络设备终端打开速课,跟随教师预先的设计和引导,开展自主性学习。由于设定了闯关模式,中间的每一个学习内容和环节学生们都无法跳进或删除,只有全部教学内容完成观看后才能自由操作播放的进程。对于速课中的音频资料和音像资料能够随时共享,反复观看模仿聆听,用以指导学生自身的弹奏技能和技巧。随着观看页面的切换,形成知识的传递,通过自身的理解、分析、加工,整合,构建自身的学习意义和知识接受转换,完成课堂教学全过程。

(三)课后-教学评价反思阶段。通过速课录制、播放、观看教学实施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实质上是由教师通过这个新型的媒介形式提供知识和章节内容,犹如教材的再加工编辑,呈现给教学对象,学生需要打开自主学习阅读,师生之间的及时互动和交流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对于课后学生的反馈和互动交流、作业的提交和批改显得至关重要。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一步反思教学成效,尤其针对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出现的教学问题如何解决等方面进行思考,修正完善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和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循环,螺旋式良性提升。由此可以看出,线上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习探究能力,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手段,需要教师能够有效利用搭建的网络教学平台,精选优质数字化教学材料,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内为学生们呈现浓缩的课程内容,从而引导他们学习探究的方法,形成实践应用的能力。学以致用地指导、检验自身的弹奏和练习,将课堂无限延伸至课外。可见,线上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

二、速课线上教学的优化性特点

(一)打破时空限制,构建学习共同体。纵观上述速课实施应用的步骤,首先由教师把筛选的材料加工组合,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重建,形成学习内容,放置在教学平台。透过这个媒介,学生习得,通过阅读观看,产生了间接的交流和参与,并非完全是一种讲授性的灌输。打破了传统教学课堂由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构成的定式,形成了构成第四元素的虚拟课堂。它不是传统印象中的教学,需要面对面、同时存在于一个空间,直面相对的交流和相互认知,而是分成几个不同的空间和时差,在科学技术支持下,构成了教师与学生一对一、一对多等个体与群体的网状多元关系,双方在虚拟课堂环境中,不同时间段完成教学的过程,构建了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模式。在假想的云课堂形成的空间教学环境中,构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在原有的学习知识结构之上,通过学习获得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学会了探究式学习方法,感悟出新的认识或是打破了原有的认知,不但知道事物的表现,更进一步知道了之所以为然。

(二)共享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信息网络时代,让时空缩短了距离,知识信息提供快捷丰富。只需要在客户终端输入简单的关键词,便能快捷查找到所需资源,为众多人群跨越时空界限,提供知识成果的共享。对于教师而言,可以非常轻松地收集到丰富的教学资源,分析借鉴他人的成果和经验,丰富扩大教学理念和视野,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尤其对优化教学内容起到了极大的支撑作用和奠基。对于学生而言,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只要一机在手(手机)或电脑在线,便可随时随地进入速课内容学习,重复观看强化知识与技能的认知和习得。对于不太清楚的地方,可以自由停顿、思考,进行难点、疑问探究式延伸学习,最大化地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有限性和局限,将学习延伸至课外、课余。同时,也可以面向更多的人群,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进社会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三)巧用视听影像,创新教学途径。相对PPT格式的课件,速课更显示出其功能上的完善。它可以把视觉上的文字图像信息转换成为更为生动感性的声像画面,这对于钢琴教学来讲,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可以针对不同演奏作品进行情景创设,避免了枯燥的知识理论性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表现作品,增强直观性而显得课堂较为生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和音乐视野,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路径。教师亦可把教学内容课前制作成视频,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示范参考,促进教学相长,提升教学专业化水平。

(四)录制回放速课,助于教学完善。因为速课在课前备课阶段制作完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固定性,为学生在线学习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它较为客观地记录了教师教的过程。在录制的过程中,是切片式的组装,可以无限制地反复录制修正,直至达到自我满足。这样就极大地消除了教师讲解的紧张度,可以避免语言组织的混乱和语病,消除口头禅的使用频率,使得语言表述较为流畅精练,思路清晰,对于教师的语言技能和表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审视自身的录制效果,站在局外可以比较客观全面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发思考,探寻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保证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和网上交流,对于不适的内容,或者忽略的部分,进行局部适当调整。运用速课制作工具替换相应的页面内容,重新修改录制,减少了简单重复性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此这般,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逐步提升自我教学水平。面对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和日渐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结构,我们对教育教学的改革思变必然成为一种常态。理应结合新科技带来的成果和功能,在拓宽延伸的教学空间,对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重新思考、审视、应对和改变。从意识上,接受新生事物和现状,对传统的教与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进行再构建。速课可以说是当前情形所迫下,相对传统线下教学而言,一种线上教学模式的转型应用尝试。不能误认为后者需要替代前者,可以理解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补充,应该存在着多元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个体需要的需求。未来的教育教学必将是传统与现代共存共生,相互补充,形成综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教育教学现场的转型、变轨和多元。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的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作者:程煜 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