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研究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研究

摘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的实效性,意义重大。针对教学中存在生硬切割教学内容、弱化政治性、教学方式简单灌输等问题,思政课教师应遵循政治性、学理性、问题导向、尊重学情等原则,从理论、现实、历史视角出发,完善自身素质,遵循教学规律,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方法手段。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专题教学

一、提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实效的背景

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了主题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讲话。2020年9月1日,该讲话的主要内容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题,发表在2020年第17期《求是》杂志上,再一次向全社会强调了办好思政课和讲好思政课的意义、本质、关键、要求及方式等。高校应结合文章要义,加大重视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着眼于思政课授课的现实背景,一方面,当今社会不同思想观点交流交融交锋,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世情、国情不断发生变化,学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课题。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是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我国经济结构变化、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扩招116万人,2020年继续扩招200万人。高职生源结构正发生重大变化,除应届中职、普通高中毕业生外,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四类人员”也被纳入招生范围。新增生源成分复杂、文化基础薄弱、思想素质参差不齐,对高职思政课教学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复杂的教学背景和教学对象都决定了对课程实效性的要求中蕴含了特殊性。高职思政课教学必须因时而变,基于此认识,本文着重分析高职思政课专题化教学实效性的相关问题。

二、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满足课时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生硬切割,破坏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教育体系的完整性。高职院校大专阶段的思政课教材与本科院校的教材一致,均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但因学时有限,内容体系庞大,理论性强,为完成教学任务,许多学校对教学内容进行切割,只选取部分进行讲解。同时,由于2020年初爆发的疫情,许多高校利用网络平台,使用时长短、内容少、由教师轮流授课的慕课或微课开展线上教学。然而,无论是理论的内容体系,还是教材的编排体系,都是有逻辑性的,以上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课程内容的零散化、碎片化,破坏了教材原有的完整性,淡化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影响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宏观把握。为迎合高职学情,对教学内容的政治性进行弱化,影响思政课的重要功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思政课是政治理论课,其政治性特点是不能忽视与放弃的。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论修养不高、思维能力不强,往往对理论学习有预设的排斥和抵触情绪,加之教师的教学手段存在差异,使得学生不愿意也难以做到静心学习和思考,更不用说“真懂”“真信”“真用”了。部分教师为迎合此特殊学情,选择对政治性进行弱化,将课堂填充不恰当的故事和心灵鸡汤,降低思政课的教学高度,极大地制约其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功能发挥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方式上停留于理论的简单灌输和宣讲,缺少问题意识和灵活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师和学生都未真正地学懂弄通。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思政课教学内容看成是扁平僵死的理论,而非立体有逻辑的有机整体,以简单的灌输和宣讲进行课程讲授,甚至照本宣科,缺少问题意识,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缺乏多样化教学手段,造成学生对课程的枯燥感和倦怠感。

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的原则

(一)政治性原则。政治性原则是思政课的根本原则和立场,也是课程的首要属性和鲜明特征,决定着专题教学的方向。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学内容应该围绕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进行讲授,其承担着带领学生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教育要求,承载着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使命。

(二)学理性原则。学理性是思政课的内在属性,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的能力。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1在“3.18”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教师应该“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2。不弄懂弄通学理,理论讲授就没有说服力。教师要把握理论的整体逻辑,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讲透每个专题,又讲清专题与专题间的关联,解决思政教学科学性的问题。

(三)问题导向原则。因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矛盾变化、现象复杂、思想多元等客观现实,知识结构、社会阅历等主观原因,学生对很多理论一知半解,对社会现状存在模糊或偏激的认识,甚至在课上课下提出尖锐的问题。思政课教师要有问题意识,并呵护、激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导入过渡到对专题理论知识的讲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善于发现学生关注的问题,直面其提出的问题,回应其对理论和现实的关注,帮助其明辨是非,增强获得感。

(四)尊重学情原则。高职思政课教师要把握针对性,了解重视高职学生的特殊学情,在教学中根据其专业特长及需求的差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地讲授理论,适当简化晦涩的理论,选择适合的教学案例充实专题内容,采用多样且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的依据和视角

(一)依据。高职思政课专题化教学依托于2018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以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纂的专题教学指南为依据,遵循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由思想到行为的逻辑进路,细化知识体系。专题教学设计的思维逻辑坚持与教材内容逻辑相统一。

(二)视角。第一,理论视角。高职思政课的讲授内容均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背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教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大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使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及成果有更深刻全面的认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专题化教学过程中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思想源头和认识起点。第二,现实视角。所有理论的产生都是基于现实中的实践。专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既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上,又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现实。开展专题化思政课教学,应着眼于中国的实际,运用现实中鲜活的案例化解理论的枯燥。第三,历史视角。理论的产生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息息相关。高职思政课专题化教学应立足于历史视角,结合中国民族历经的沉重苦难,讲清中国人民从救亡图存到艰苦奋斗、再到改革创新的历程,阐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揭示选择马克思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五、提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实效的途径

从学校层面而言,应提高认识,做好顶层设计。重视思政课的开设,在经费、场地、师资队伍等方面落实相关政策,为更好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支持。从思政课教学管理层面而言,应落实责任,抓好教学管理。重视课程建设,落实集体备课制度,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专题化教学改革。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师应秉持立德树人理念,更好实现教学目标。

(一)完善自身素质。要讲好专题化的思政理论,教师要“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对知识体系、逻辑脉络把握清楚,才能做到“真用”马克思主义,才有能力和底气向学生传递真理、为学生答疑解惑。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为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扣好其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遵循教学规律。教育发展存在规律,教材编纂和课程设置有其内在规律,教学内容和过程都应循序渐进。经历了中小学的品德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高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理论的能力。同时,其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思维习惯又与本科院校学生存在差异。专题化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并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思政教育教学规律,关注学情,有效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坚持问题导向。教师的问题意识是增强教学针对性与提升学生关注度的法宝。教师应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三维甚至多维角度的教学目标的实现,直面理论与现实的焦点、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心和求知欲,拓展学生思维视野,不仅满足于简单的理论灌输,而以问题导入引向对理论的深入思考,从理论、历史、现实逻辑中把道理讲明说透,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对同一问题的充分阐释,表达不同看法,并在交流中给予正确引导。

(四)创新方法手段。首先,思政课“内容为王”,新颖有效的方式方法能发挥辅助作用,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文中,肯定了专题式、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以及依托于信息技术构建的智慧课堂。其次,教师要结合专题化教学内容,锤炼教学语言。引经据典、善于讲故事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特长和传统。主席和都是善于用典的大家。教师可多学习其用典的方式,以生动恰当的、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新时代的故事,为理论讲授画龙点睛,更好地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认同。再次,以实践教学辅助专题化理论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寻找答案、检验认识、深化认识,升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实践教学种类有很多,如校内实践、校外实践、课上实践、课后实践,教师应从多元化的实践方式中选择契合理论的实践形式,设定合适的实践板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5.

[2]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0.

作者:彭慧洁 胡金兰 单位:宜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