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摘要】目前,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培养面临着培养模式不能较好适应突发疫情防控需求、人才知识储备不全面、人才存量与增量相对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强化“平战结合”的培养理念;构建对于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的长效机制;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更好地防范与应对公共卫生事件。

【关键词】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

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是推动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建设的重要因素。新冠肺炎疫情在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也给予警醒和启迪,尤其在疫情暴发前期,在适应疫情突发性、复杂性等方面暴露出一定问题[1]。本文在剖析我国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其培养策略提出相关建议。

1我国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培养历程与现状

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伴随着政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我国复合型人才培养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提出高校由单纯培养“纵向深入型”人才转为重视培养“横向复合型”人才,文、理、工、医、农、贸等各类学科交叉培养的新型人才大量涌现[2];20世纪90年代,复合型人才培养逐渐成为讨论热点,“3+1”培养方式[3]、单一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多种培养方式在该时期涌现。步入21世纪,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逐渐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均提出高校改革发展要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上海市2020年出台《关于试行开展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的通知》,要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发生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得到快速发展,但依旧面临人才能力不足、数量欠缺、培训不完善等多重问题。潘莹等学者认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卫生人员存在专业性能力强但通识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识别公共卫生风险、临床救治、自我防护、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防控等方面能力有待提升[4]。此外,公共卫生人才存量相对不足。根据2019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在人员规模方面,我国各类别执业(助理)医师队伍中,公共卫生类别只有11.4万人,仅占3.2%,远小于口腔医师(21.7万)、中医医师(57.5万)。梁戈玉等学者认为,应打通学科壁垒,强化一线医务人员的疾病防控教育,加强医院感染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务人员的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教育、继续教育等[5]。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公共卫生人员担负着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控制传染、防止感染等多重任务,适用于多任务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关注焦点。尤其在后疫情时代,平战结合、防控结合等对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能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2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培养主要问题

2.1培养模式不能较好适应突发疫情防控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疫情防控对公共卫生人员知识体系及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培养模式下,医疗系统与公共卫生系统被分割为两个体系,融合培养模式欠缺。在医疗系统各学科深入发展而横向交融相对较少的背景下,这种分割导致重症医学、呼吸等疫情防控重要科室的复合型医疗人才相对缺乏。此外,公共卫生系统内存在“重预防轻应急”倾向,难以培养出应急条件下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求分析,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需超出医学的范畴,与社会、心理等学科交融性逐步增强。因此,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随之变革。

2.2人才知识储备不全面

开展公共卫生工作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对公共卫生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新冠肺炎、非典型肺炎等疫情的复杂性需要防护人员具备自我防护能力、识别公共卫生风险能力、临床救治能力、综合防控能力等多种复合能力;疫情的突发性、紧迫性特征,对知识前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参与临床救治的公共卫生人员尤其如此。面对新发、突发烈性传染病,前移知识储备对防控极为重要。知识的前移离不开高端学科的积累。就学科建设强度而言,学科的强弱一定程度反映出人才培养水平,而高精尖学科是带动公共卫生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我国公共卫生学科建设水平及知识培养体系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2.3人才存量与增量相对不足

以疾控为例,2019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疾控专业人员为18.78万人,平均每万人口拥有疾控人员1.35人,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此外,我国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培养层次相对偏低,2018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我国疾控系统中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研究生学历和本科学历的比例分别为6.2%和34.8%,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合计59.0%。此外,因为缺少激励机制,具备复合能力的高学历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一项对全国22所公共卫生学院2012-2016年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毕业生中,年均仅有53.1%从事公共卫生相关工作,且毕业生从事公共卫生相关工作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由2012年55.4%下降至2016年52.3%[4]。由于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短板,在面对突发疫情时,医疗机构中护士、安保等人员在相对简单的紧急培训后即投入防控工作之中,会因知识不匹配而伴随较大次生风险。

3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培养建议

3.1政策支持,加强“平战结合”培养理念

“平战结合”常态化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要经验与启迪。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人才培养除注重战时应急情况外,知识的积累更多在于“平”。财政投入是影响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我国对医疗领域的投入比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复合人才的培养。有关研究显示,我国在卫生领域每投入1元,就能带来6.4元的效益[6]。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增加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投入,增加师资力量、人员设备、培训演练等相关投入,定期开展师资培训、情景演练,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将更为久远。因为公共卫生知识、技能的获取方式不尽相同,所以除常规培训外,针对急诊人员,制定政策,以政府指令性教育等形式保证其有效落实。针对管理人员,落实特殊党校培训制度,强化其基础应急能力,提升干部素质对于应急防控工作的保障作用。

3.2构建对于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的长效机制

建设医学人才高地,吸引国际顶级人才。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人才方面整体面临基础数量不够、高端人才留不住的情况。2020年的《教育部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等政策,已经在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将来可缓解公共卫生人才数量不足的问题。但人才培养周期较长,现阶段建议把握新冠肺炎疫情后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建设公共卫生人才高地,大力吸引国际优秀公共卫生专业学生、人才到我国就学、就业,既可在短期内解决疫情防控现有人才紧缺问题,又可长期带动学科快速发展。营造职业发展良好环境,建立长效留人机制。构建留住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的长效机制是增加人员储备、满足当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助力公共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议合理增加公共卫生人员收入待遇,统一用人关系、实现同工同酬;探索公共卫生机构公务员分类改革,推动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专业技术资格任职评定与职称评审相互衔接;制订激励政策,对应急能力突出、科研成果显著、指挥能力出众,以及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做出重大贡献、取得优异成绩的公共卫生人员物质和精神激励,并将其规范化、长效化,形成制度长期落实,以达到持续激励的目的。

3.3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更好防范公共卫生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是推动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建设的重要因素。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对其防控经验进行总结,有助于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供方向。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在人才保障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建议在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上增补医院-高校联合培养模式,双方合作定期开展全科医生、内科医生、管理人员通识教育培训,以在职教育的方式,回顾旧知识、增补新技能;构建“基础知识+X”知识培养体系,以感染科、微生物学为基础知识能力,增补信息传播与大数据、领导能力、公共健康生物学、系统性思维等跨领域专业能力。此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建立了“三位一体”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多项新体系、规范,应在后续培训中针对性增强公共卫生人才相应技能和工作能力,确保优秀经验成果落到实处。

作者:管德坤 孙自学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