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偏差成因

新媒体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偏差成因

【摘要】新媒体技术在迅捷带来海量信息使大学生遨游于网络世界的同时,也提供给大学生各种各样的垃圾信息和负面信息,大学生由于经验阅历的匮乏,对网上的信息难以甄别,会出现各种不理性行为导致网络媒介素养出现偏差,主要表现为过度依赖互联网、过度使用新媒体的娱乐功能和对网络信息甄别能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自身认知水平存在局限性、学校及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以及新媒体价值观引导失范。因此,高校应该从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优化师资力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等方面入手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素养;大学生

新媒体在为大学生提供更为便利的信息获取渠道的同时,也使大学生进入一种越来越广泛的虚拟生存状态,沉迷于网络新闻、短视频、动漫游戏等,致使高校中的“御宅族”越来越多并陷入网络匿名集体狂欢状态。因此,探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偏差的表现及其成因,寻找相应解决对策对于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至关重要。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偏差行为分析

(一)在生活和学习上大学生对互联网过度依赖

新媒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网络原住民大学生群体,已经深入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他们的衣食住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网购为例,大学生购买生活用品、买书、网络用车、订票等活动完全依靠互联网完成,2020年以来的肺炎疫情更是加剧了这种趋势。在学习上,新媒体支持了大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方式,也使大学生能够在网络上获取自己需要的各种学习资源,但是也使大学生产生了过度依赖的心理,只要遇到问题就会去网上搜寻答案,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思考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术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繁多的新媒体娱乐功能使大学生过度沉迷

新媒体除了能够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功能外,还提供了诸多的沟通娱乐功能。平时大学生依赖微信、QQ、电子邮件进行基本的沟通通信功能,进行班级的日常例会、学习讨论、党团建设、社团活动研讨等。但大学生在学习之余也会对朋友圈、微博、各新闻网站、论坛、抖音、快手、网络游戏等网络海量信息流连忘返,难以自拔,造成大学生长时间的网络消耗和网络游戏的沉溺行为。这些新媒体娱乐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释放负面情绪,但是如果没有较强的自控力很容易导致网络成瘾问题和弱化现实中的人际交往。

(三)海量网络信息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新媒体正以其开放性、即时性、无障碍性、交互性、便携性等无可比拟的优势迅速占领了大学生受众市场,在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对大学生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新媒体平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网络暴力、欺骗等负面信息,大学生由于甄别能力不强和自我定力差在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如果家庭和学校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会出现道德滑坡、以自我为中心、民族认同感弱化等现象,影响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后的行为取向,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偏差形成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认知水平存在局限性

大学生在高考之前的高中生活主要是以应试教育的知识学习为主,手机的使用频率较低,使用时涉及到的主要是考试知识的查询与获取。步入大学校园才是大学生正式独立生活的开始,也是24小时可以拥有手机使用手机的人,对于琳琅满目的网络信息应接不暇,而他们在高中时的认知范围和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则导致他们在独立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时会出现众多的偏差行为。

(二)学校及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

高考之前,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更注重学业知识的学习,更注重成绩,再加上限制学生使用手机和电脑的时间,因此,学校和家长往往忽略对于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学生思想的变化,给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大学团委书记和辅导员也正在寻找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合适路径。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由于存在网络媒介素养的空白期,会更多导致网络媒介素养偏差行为的产生,大二到大四的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会由于在大学阶段接受过媒介素养教育而提高。

(三)新媒体价值观引导失范

当前,由于网络“把关人”的缺失,致使很多新媒体平台上传一些只注重流量而不注重质量的信息以及视频,这些风靡一时但很低俗的段子数不胜数,还有一些新媒体平台为了在市场追逐中占领鳌头,常常以吸引眼球的标题吸引受众的眼球,引起关注,实际上很多文章文不对题、断章取义,这些新媒体平台上的价值观引导失范的现象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负面的影响,引起大学生网络媒介道德素养水平下降。

三、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纠偏路径选择

(一)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

高等学校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主体,肩负着纠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偏差的责任。高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要借助各种载体来履行教育的过程,最重要的就是课程载体。网络媒介素养课程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评价体系,是培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网络法律意识,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最有效的手段。此外,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完善课件、视频将其上传至学习中心网站,形成碎片化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钉钉会议、腾讯会议等形式进行及时的讨论和沟通,最终形成载体合力,促进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

(二)提高大学教师资讯素养

如果大学教师依然沿用以前的教学方法,只是从以前所获取的知识储备中调取知识教授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一代,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需求,因此,大学教师要紧跟当前形势的变化,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资讯素养,即知识管理的策略,能够有效地寻找、评估、选择网上资源的能力,能够寻找适合教学的资源与网站等信息,为学生合理使用网络信息资源提供指导和参考,在提高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素养。

(三)优化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但是随着国外慕课以及中国慕课、在线课程的发展,大学的课堂已不仅仅是只有一个教师的课堂教授为主,学生可以到网络上去寻找中国各个大学甚至是国外大学的同类课程学习,学生获得的知识更为全面。基于以上原因,大学教师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变灌输、封闭和被动型教学为引导、开放和主动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学习,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教师通过组织小组讨论、项目展示等活动提高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把其注意力从娱乐活动中转移到学习中来,让学生意识到网络以及新媒体平台可以为我们提供海量的资源,但是合理的利用才能为我所用,否则就会被网络中的不良功能所控制,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因此,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入手让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作者:韩立红 佟敏 陈红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